生命历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_第1页
生命历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_第2页
生命历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_第3页
生命历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_第4页
生命历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历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一、生命事件与生命的共享关系网络生命过程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它在国外相对成熟。埃尔德《大萧条的孩子们》中有对生命历程理论的完整叙述。在书中,埃尔德提出了生命历程的概念,并概括了生命历程的四个范式性主题:其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嵌入了历史的时间和他们在生命岁月中所经历的事件之中,同时也被这些时间和事件所塑造着;其二,一系列的生活转变或生命事件对于某个个体发展的影响,取决于它们什么时候发生于这个人的生活中。其三,生命存在于相互依赖之中,社会—历史影响经由这一共享关系网络表现出来。其四,个体能够通过自身的选择和行动,利用所拥有的机会,克服历史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从而建构他们自身的生命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对特定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背景下个人与群体的生命与生活经历的研究,生命历程(lifecourse)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人类学、生物社会科学、人口统计学、流行病学、统计学、老年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组织科学、政策研究、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在欧美一些国家还建立起了生命历程研究中心。二、中国生命过程理论的发展(一)生命历程理论的创新之路是“恰当时间”原则在我国,直到二十一世纪之前,还鲜有学者有意识地将此理论进行运用。真正将生命历程理论和方法介绍到国内来的是李强等人,他们就“西方生命历程研究的历史发展、分析范式、理论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对该领域所运用的定量方法中较新的‘事件史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生命历程研究对中国社会学的意义”,这让国人第一次比较清楚地了解到此理论。之后,在2005年,包蕾萍就生命历程理论提出了她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生命历程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世界观,生命历程理论的创新及其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应该在于其时间观。“恰当时间”原则突出了年龄、转变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生命历程时间观的集中体现,将个体、社会、历史三种层面结合起来,体现了生命历程是一定历史情境下在一定社会关系和背景下个体能动选择作用的一个过程。128而学者李钧鹏则从就生命历程视角的知识传统、关键概念与研究手段进行了分析,他提出生命历程理论主要研究手段包括追溯性生命历史研究和前瞻性生命历史研究,前者以现在为起点,追忆过去发生的历程,后者是对一个群体往后还未发生的历程所进行的长期追踪,两者各有优缺点,可以考虑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二)学术视野为资本视角提供了一种视角自李强将生命历程理论介绍到中国后,“国内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领域都相继涌现出了不少关于生命历程的研究和著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一种崭新的视角。”120围绕这一议题,根据关键词通过CNKI进行文献检索,笔者发现,在1996—2012年国内有关生命历程理论实证研究的文章有四十来篇,在最近两三年最多。1.教育研究的展望生命历程理论强调个人的生命历程是相嵌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中,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1996年胡平利用生命历程理论原理探讨了计划生育对妇女人生的影响,三年后李强等人著的《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历程》一书,不仅介绍了生命历程理论,还就中国转型时期这样一个背景,探讨了中国体制、教育与希望工程等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生命历程的关系。这是生命历程理论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的有利探索。刘精明运用历史事件的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文革”期间不同入学风险组在获得不同阶段教育时的不同模式,而“文革”对教育获得模式的影响,受制于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传统。包蕾萍评判说刘精明的研究较好地考虑了不同子群体所承受的不同影响,但比较遗憾的是在最后的分析中没有按年代对不同风险组(出生组)的权力影响进行讨论。同年周雪光、侯立仁也是在文革的背景下对上山下乡知青进行了研究,提出国家政策如何对生命历程产生影响,及上山下乡的经历又是怎样影响到个人后来的生命历程和经济状况。随着中国社会变迁和转型的加剧,人们更多地关注当前所在的社会环境对人们各方面的影响,有人在三峡工程的背景下看移民事件对库区的影响及移民融入问题;郭于华认为,当前的制度安排不仅使“4050人员”的生命周期发生了制度性紊乱,而且对他们适应危机的行为选择进行了限制,改变了个体生命历程,使他们对当前的社会保障诉求发生改变,进而显示出社会保障制度文本层面与实践层面之间的裂隙,并最终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运作效果;周秀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通过亲子两代两个小群体的生命历程比较,揭示出中国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生命轨迹的去农化特点。在这里,研究者非常强调历史时代背景和社会大环境对于个人生命历程的影响,个人主观因素几乎没有涉及。2.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尽管生命历程与家庭、经济、政治中的社会过程相联系,但它基本是个体层次的概念。”4所以,不少学者通过个案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探析个体生命历程中重要事件对其生命历程的影响。常春梅通过深度访谈个案,探究生命历程理论下男童性侵犯事件。研究发现性侵犯事件对男童的学习、生活、心态、事业、家庭和人际关系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造成伤害程度的关键取决于个体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时间,案主所处的环境,以及面对现实环境所作的主观选择;罗小红则采用口述史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台湾老兵的生命历程进行剖析,论证了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体的社会生活会产生显著的社会影响,社会变迁中个体意义与社会意义的相互关系,以及台湾老兵回大陆寻亲的举动是两岸同胞血缘与亲情的诠释。刘中一则通过对一位普通农村妇女的生命历程的考察,试图对农村妇女生命历程中的性别偏好进行溯源式研究。他发现妇女的使命是“传宗接代”,这种根深蒂固的生育理念藉由社会化的过程已经内化农村妇女的思想一部分,并与农村盛行的性别偏好之间有着某种契合,而这种契合就是性别偏好赖以传承的“营养基”;还有人通过对一位普通女性农民工30年打工史中重要事件进行考察,分析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特殊原因。3.特殊群体与生命历程针对女性群体,比较典型的有分析女性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的生命历程,通过对其教育、婚姻、生育、就业和社会流动等关注,尤其是将社会流动视为重要的过程事件,分析她们流动的原因和方式,重点探讨影响女性流动人口流动后自身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及今后的发展和出路。有人发现女性的社会参与会随着人生不同阶段而呈现不同变化;还有人关注到了“民办教师”这一群体,试图回答“民转公”群体是如何形成的,受哪些因素影响,该群体的产生与现状与教育制度、国家权力以及市场机制有哪些相互关系等问题,阐述作为社会结构要素的社会制度、国家权力、市场机制等方面如何影响人的生命历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独生政策实施,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包蕾萍通过家国关系对其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得出了家庭作为中间组织,其能力建设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结论。独生政策也产生了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有人论述了在社会外部事件和家庭发展阶段的推进下,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生命历程中经历着持续不断的社会“去权”,在他们的家庭生命周期中,遭遇到打破传统渐进性、提前到来、骤然而至的空巢,这给他们的人生历程带来了深远影响;对于农民工的研究汗牛充栋,研究的视角也各有千秋,有人就借助生命历程的理论框架对返乡农民工的打工生活史进行追溯式考察,将返乡农民工分为结婚后外出务工者和未结婚就外出务工者,将这两个群体的个体生活史和宏观的社会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在轨迹、转变与持续的框架中对这一主体实践过程进行解释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农民工打工模式。结果发现,这两个群体因为各自人力资本条件和家庭角色的不同他们打工的生命轨迹呈现着明显的差异,打工在其生命历程中有不同的意义。4.城市农民工返乡时期的社会支持需求生命历程理论内容很丰富,就同一群体,可以从生命历程理论的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社会的热点问题—农民工问题。有人就农民工如何市民化提出他的思路,其认为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是农民生命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或促进的漫长过程。在目前宽松的社会环境下,农民工自身的市民化能力成为了主要的制约因素。而职业教育则是帮助农民工突破市民化能力瓶颈的重要途径。有学者对比了不同出生组的农民工返乡的历程,认为在社会系统的宏观结构下,农民工个体依循年龄的层级在一系列生命事件中不断反思角色并对角色重新定位。由于社会化过程的不同,出生年代不同的农民工在返乡时面临的调整难度也不一样。也有学者通过调查分析了农民工返乡与留城选择上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除了个体能动性,还包括出生组效应、家庭所处生命周期、空间效应及性别因素和文化方面的适应等方面因素;有研究者看到新生代农民工在渐进的个人生命历程与剧烈的社会变迁交互作用下已经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利益分化失衡、社会发展断裂和价值意义碎片化的社会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出现了深层危机,并由此而导致进一步的社会隔离、社会紧张和社会风险。因此有必要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强有力的社会保护,并为此提出了他的思路。还有我们文章前面提到的对返乡农民工的打工生活史进行追溯式考察。在对老年人群体的研究中,有人关注老人的分化,利用累积的异质性,通过对个人能动性与生命历程时间性的强调,分析老人生命历程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嵌入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不断分化的内部机制。有人探析了老年人的贫困,指出贫困老年人异质性很高,他们有着大为迥异的贫困形成与变动过程。而贫困老人陷入贫困的促动力大多根植在晚年之前的生活经历中,与晚年相联结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维持贫困状况使之难以扭转的维持力而非根源性的促动力。在此基础上,其还对贫困老人的“突发性贫困”与“延续性贫困”进行了区分。还有学者看到了老年人的不平等,他用生命历程范式中的累积劣势概念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理论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指出现阶段老年人群的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多数都与他们特殊的生活发展轨迹有关,这些特定的发展轨迹是镶嵌于中国特殊的国家体制和社会结构中的,他们不仅影响过去,也会和将来的历史发展脉络紧紧牵扯在一起。另有人考察生命历程如何作为当代中国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发现不同的老人其生命事件对其社会支持有共性,也有个性。除此之外,还有运用生命历程理论分析农村青少年社会化问题、心理发展问题、农村流动儿童社会化特征及留守家庭所采取的抚育策略问题。三、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方法更具有科学性从以上国内对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呈现了以下一些特点:第一,理论分析和研究的文章不多,实践运用的文章多。从搜索的文献中看出,有关生命历程理论的介绍和探讨方面的文章不多,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李强和包蕾萍,还有李钧鹏。而大多数研究者是运用生命历程理论来具体分析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存在的问题,体现它的实践运用价值。一方面,生命历程理论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理论上有一整套比较成熟的体系,而且其主要是从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我国学者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要想理论创新非常的艰难,而主要的是对其进行引进介绍,从自己的角度加于理解。另一方面,“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体现理论的价值,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使理论得到检验。将生命历程理论介绍到国内,就是为了用其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问题和现象,也让生命历程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第二,在理论研究中,为了让大家能更好了解这个理论,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抓住生命历程理论的关键概念。例如李强关注“生命历程”、“生命周期”、“生命跨度”及“生活史”的等,指出生命历程与其他三个的区别与联系。而包蕾萍抓住轨迹、年龄的概念,突出生命历程理论的创新及其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应该在于其时间观。而有学者提出“累积”与“转折点”的概念,其实只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阐述。第三,在实践研究中,分析的是特定的群体,而主要是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包括老人、妇女、农村青少年和留守儿童、农民工、失业人员等。这些群体在社会中多处于不利地位,老年人随着年龄优势的丧失,身体各方面条件的恶化,逐渐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妇女因为特殊的身份特征和性别特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少年因为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父母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农村老家而出现一系列问题等。以这些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社会环境与结构等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因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人生也有着不一样的经历,生命历程理论在他们身上的体现更加突显,需要受到人们关注的对象。并且这里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一个群体的身份出现,个人的生命历程受关注的比较少。第四,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大多会以社会历史重大事件或社会转型等特殊背景为切入点关。文革、上山下乡、三峡工程、改革开放、计划生育、制度改革、民工潮等事件都是中国历史上重大时代背景,这些构成了人们生命历程所处的时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