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_第1页
城市化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_第2页
城市化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_第3页
城市化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_第4页
城市化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化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根据中国目前的统计体系,如果一个城市生活在六周以上(包括6个月),那么它就是城市(常住市场)人口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城市人口为6.2亿人,城市化率达到46.6%,其中包括那些在城镇打工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广大农民工虽然进了城,是统计意义上的“城镇人口”,但由于没有真正的城市居民身份,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其消费行为特征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同。他们候鸟般在城乡间迁徙,使我国的城市化某种程度上只是“半拉子”、质量不高的城市化。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种低质量的城市化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但对这种城市化制约内需扩张的具体作用机制和渠道是什么,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可能释放的需求潜力以及对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等问题,现有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个分析框架,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影响进行模拟和定量分析。本文具体结构安排为: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梳理了城市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渠道,以及我国特有的城市化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基于各种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农民工的行为特征,以及农民工消费行为与城镇居民的差别。第三部分是理论框架,重点从规范的角度分析农民工市民化与否对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第四部分是经验分析,基于我国农民工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用CGE模型模拟农民工市民化对我国内需和增长的影响。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一、城市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钱纳里(1988)通过对世界各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化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越高。Henderson(2000)还进一步计算出世界各国城市化与人均GDP对数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5。周一星(1997)利用1977年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发现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相关关系。WorldBank(1996)用1978—1995年间的数据,估计了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Cai&Wang(1999)采用与世界银行相同的估计方法发现,1978—1997年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2%,是改革开放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对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渠道,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Fujitaetal(2000)和Venables(1996)分析了城市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在要素流动驱动模型和投入—产出联系模型中,他们证明了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会产生多方面的外部经济性,如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劳动力市场的共享效应和信息技术的外溢效应等,从而得出了城市化会通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Zhang(2002)认为城市化可以通过降低生育率和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钱陈、史晋川(2006)认为城市化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来影响经济增长。沈凌、田国强(2009)考察了城市化通过增加高收入者对创新商品的消费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吴福象、刘志彪(2008)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发现城市化主要通过人力资源积累而产生的专利增加和促进城市功能创新的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渠道分别发挥作用。另外一些相关研究则认为城市化可以通过缩小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Raunch(1993)、陈宗胜(1994,2000)认为随着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工农业部门间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都将不断缩小。而托达罗和罗尔斯认为,收入差距的缩小可以通过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以及提高人们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研究城市化都是指农村的居民迁往城市这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迁移的农民不仅仅在所从事的职业上发生了转换,而且在地域和生活方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默认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是同步进行的。而我国的城市化却并不具备此特征,由于户籍制度,特别是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城市居民福利和农村居民福利差别的限制,大部分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被称为城市人口的农民工,仅仅只是实现了在职业上的转换,而其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等仍未发生转变,仍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我国这种特殊的“城市化”模式,使得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究竟如何影响需求和经济增长,现有的研究文献较少,但部分研究反映了我国这种特殊城市化模式存在的问题。章铮等人(2009)测算一对农民工夫妻(有一个孩子)如果要满足进城定居的基本条件,最少需要在城市连续工作21年,阻碍农民工进城定居最大的几个障碍是住房、孩子教育和年老后的生活保障预期(养老问题),其中住房问题尤为突出。齐红倩、刘力(2000)认为在目前的中国城市化模式下,农民的身份不变,收入得不到保障,这种城市化也不能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国内消费。也有部分研究估计了我国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Henderson(2000)在估计出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后,根据中国各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得出大部分城市都没达到最优规模的结论,他认为这是由于中国户籍制度造成的,并且计算出那些在最优规模50%以下的城市如果达到了最优规模,其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40%。WorldBank(2005)以2001年为基期,模拟取消户籍制度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结果显示,1%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将使GDP增长0.7%,10%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将使GDP增长6.4%。二、中国农民的数量、结构和消费特征1.劳动力的数量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特殊概念,泛指户籍登记在农村,拥有承包经营土地,但从事的生产活动却与自己的土地分离,主要依靠工资收入生活的劳动力。我国目前尚无对农民工的专门统计,有关农民工的数据主要靠各种抽样调查推算得到。比较全面的调查统计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数据;二是农业部固定农村观察点系统调查数据。但统计口径上常常将农民工区分为“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前者指农村户籍劳动力中离开本乡镇外出从业人员,后者指在本乡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户籍人员。人们通常所说的农民工主要指外出农民工,但对此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的口径也有差别,前者将年度内在本乡以外的地域就业1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都纳入外出农民工统计,而农业部则只统计3个月以上的外出劳动力。国家统计局的口径要比农业部的口径大,而且覆盖面也更宽,所以一般以国家统计局数据为判断我国外出农民工规模的主要依据。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外出农民工规模大约为1.5亿,农民工总规模大约为2.4亿3,纳入城镇人口统计(对城市化率有贡献)的农民工约为1.23亿4。2.劳动力供给情况从农村劳动力整体分布格局看,全国农村劳动力中约1/4外出打工,约1/4在当地从事非农产业,剩余的一半左右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其中,按家庭收入分组情况,处于中等收入的家庭组(第2分位到第4分位)的劳动力流出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高收入组(第5分位),流出比例最低的是低收入家庭组(第1分位)。按输出地分,2009年来自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比重分别为29.6%、37.6%和32.8%。按输入地分,东部地区吸纳外出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6.7%,中部地区占14.7%,西部地区占18.2%。随着产业转移和中西部的加快发展,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东部吸纳农民工比例较以往有小幅降低趋势。从年龄结构看,外出农民工主要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平均年龄约为29岁。但近年外出农民工年龄有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也在改变。特别是对于那些年龄偏大的农民工,如果没有相应的市民化措施,他们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成为农民工返乡的主流。3.农民工的消费模式现状得益于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劳动力供需条件的变化,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问题,从2003年以后有所改善。月平均工资从2004年的780元上升到2007年的1060元,年均名义增长10.8%。从收入分组情况看,最高收入组月均收入约为最低收入组的4.9倍(见表1),收入差距较大。但从各收入组的消费支出看,最高收入组的月均消费支出仅为最低收入组的2.8倍。农民工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倾向呈不断下降趋势,最低收入组消费倾向为51.64%,而最高收入组的平均消费倾向仅为30.13%,平均消费倾向仅为35.91%,显著低于同期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农民工除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外(恩格尔系数很高),基本上不作其他消费,即便是最高收入水平组的农民工,其消费模式也没有明显差别。将农民工消费模式与城镇居民相比较可以发现两者有着显著的差别。表2显示了2007年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的消费倾向和恩格尔系数情况,农民工的消费倾向基本在50%以下,而城市居民的消费倾向在70%以上,农民工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相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从消费的构成看,农民工的恩格尔系数基本在50%以上,而城镇居民的都在50%以下,说明两者消费结构也有显著差别。这说明农民工虽然在统计上属于城市居民,是城市人口的一部分,但他们的消费水平低,消费模式显著不同于本地市民,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提高居民消费的重要环节。从以上统计描述可见,我国农民工数量巨大,虽然他们被统计为城市居民,但其实消费模式单一、消费水平低下,与城市本地居民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如果这些农民工能逐步在城市定居落户,从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看,至少这部分居民(还包括其抚养的老人儿童等家庭成员)的消费会显著增加,消费水平也会明显升级,从而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三、农民工市民化与增长为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在Henderson(1974)、Black&Henderson(1999)和Henderson(2004)城市化模型基础上,将城市人口区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以此特别讨论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途径和机制,分析施加在进城务工农民工身上的各种限制将如何影响劳动力转移、城市规模、人力资本积累以及经济增长。在模型中,我们将“农民工”界定为与自己的土地分离,在城镇依靠工资收入生活,纳入国家城镇人口统计但不享有城市居民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同等待遇的一个特定群体。(一)农村居民在农村和城市的流动假定经济中存在着两个经济生产部门——农村和城市。设L=la+lu表示经济中的总人口数量,la表示农村人口数量,lu=lu1+lu2表示城市人口数量,其中lu1表示城市中城市居民的数量,城市居民的数量是外生给定的,lu2是城市农民工的数量,我们假设农村居民可以在农村和城市自由流动,即农村居民可以自由转化为城市中的农民工,但不能自由转化为城市居民。1.城市规模对要素产弹性的度量假定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员都生产相同的产品(工业品),其产出取决于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Yui=Alαuhβuhγuiγui,0≤α<1/2,β+γ≤15(1)这里Yui表示城市中的单个生产者i的产出水平,luu=lu1+lu2u2表示城市中的人口数量,huiui表示i的人力资本水平,hu表示城市中平均的人力资本水平。在(1)式所描述的生产函数lαuhβuβu度量了城市规模对劳动生产率的外部性(FujitaandOgawa,1982),α度量了城市人口数量的产出弹性,β度量了城市中平均人力资本水平的产出弹性,γ度量了单个生产者的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城市中生产者的工资水平由工业品的价格水平和生产效率决定,即:Wui=pYui(2)Wui=pYui(2)其中p为工业品的价格水平。假定城市中的生产者具有相同的人力资本水平,这样在均衡时,工业品总产出水平是:Yu=∑iYui=Alα+1uhβ+γu(3)Yu=∑iYui=Alα+1uhβ+γu(3)从(3)中,我们看到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对于城市总产出具有规模效应。2.外溢知识的外溢性Yai=Bhεahδai(4)Yai=Bhεahδai(4)这里hai和ha分别表示农村中单个人和平均的人力资本水平。在(4)式所描述的生产函数中我们看到人口数量并没有规模经济效应,但是知识具有外溢性。农村的工资水平由其生产效率决定,且假定农产品的价格为1(为标准价格)则Wai=Yai(5)Wai=Yai(5)我们假定农村中的生产者具有相同的人力资本水平,这样在均衡时,农村的总产出水平是:Ya=∑iYai=BLahε+δa(6)Ya=∑iYai=BLahε+δa(6)3.对比对象的消费数量为研究城乡居民对不同商品的需求情况,我们假定居民的效用函数为:V=(xc+aξc)σ(7)V=(xc+aξc)σ(7)这里xc表示居民对工业品的消费量,ac表示对农产品的消费量,σ=1/(1-ξ),0<ξ<1度量了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在关于工业品拟线性效用函数的假定下,农产品的消费没有收入效应,这也就是说,居民收入的多少并不影响他们在农产品上的消费数量。假定农产品的价格为1,于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可以表示为:ac=(ξp)1/(1-ξ)(8)ac=(ξp)1/(1−ξ)(8)城市居民、农民工以及农村居民对工业品的消费需求可以分别表示为:px1c=(1-s1)Ι1-(ξp)1/(1-ξ)(9)px2c=(1-s2)Ι2-(ξp)1/(1-ξ)(10)pxac=(1-sa)Wa-(ξp)1/(1-ξ)(11)px1c=(1−s1)I1−(ξp)1/(1−ξ)(9)px2c=(1−s2)I2−(ξp)1/(1−ξ)(10)pxac=(1−sa)Wa−(ξp)1/(1−ξ)(11)这里I1,I2,Wa分别表示城市居民、农民工以及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s1、s2和sa分别表示各自的储蓄率,我们假定居民将其收入的s比例用于储蓄,其中s1和sa是固定不变且sa>s1,但农民工的储蓄率会随着市民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s2∈[s1,sa],当没有市民化时,农民工行为等同于农村居民,而完全市民化时,农民工的消费储蓄行为等同于城市居民。从上面关于需求的分析中,城市居民、农民工以及农村居民之间收入的差异将会造成了不同居民在工业品消费上的差异。4.农民工补贴标准我们考虑最简单的城市空间结构,假定城市中的所有生产活动都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城市中的所有居民都居住在以中心区域为圆心的同心圆内(Mohring,1961)。由于居民广泛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点上,他们需要支付到城市中心区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往返交通费用。设单位距离上的交通成本是pτ。假定每个居民的居住面积单位化为1,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居住地均匀地分布在以中心区域为圆心的同心圆上,但需要向市政部门缴纳房屋租金。这样,房屋出租市场上的均衡将会使得其费用呈梯度状分布,房租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在城市中心区域房租最高,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地区房租为零。每个城市居民都将面临房租和交通成本之间的权衡取舍。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城市居民的总房租和总交通成本(城市居民和农民工都相同):城市居民总租房成本=pbl3/2u3/2u/2(12)城市居民总交通成本=pbl3/2u3/2u(13)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成本(3/2·pbl3/2u3/2u)/lu=3/2·pbl1/2u1/2u(14)其中b=2/3π-1/2τ,π表示圆周率。方程(12)、(13)、(14)描述了城市居民的所有生活成本,这里我们看到,城市的边际生活成本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为了区分城市居民和农民工,我们假定政府对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补贴标准不同,极端情况下,所有房租都补贴给城市居民,而在完全公平情景下,城市居民和农民工补贴标准相同。当然,我们模型所假定的农民工享受补贴低于城市居民只是他们没有真正获得城市居民身份的一种形式。事实上,在现实中存在着多方面对农民工的不平等待遇,比如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方面。为简单分析,我们设农民工获得补贴是城市居民的θ∈[0,1]倍,θ越大表示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越高(θ=0表示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最低,θ=1表示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待遇完全相同,市民化程度最高),用θ的差别表示由于居民身份不同而导致的待遇差异。这样政府部门的目标是:maxΤ(Τlu1+θΤlu2-pbl3/2u/2)(15)maxT(Tlu1+θTlu2−pbl3/2u/2)(15)受约束于:Wu-32pbl1/2u+θΤ≥WaΤlu1+θΤlu2≤pbl3/2u/2Wu−32pbl1/2u+θT≥WaTlu1+θTlu2≤pbl3/2u/2这里T表示城市居民的人均补贴,第一个约束表示农民工实际收入应大于农民的收入,第2个约束表明政府每期支出应小于其收入。均衡结果使得政府部门的收入为零,这样T=1/2pbl3/2u3/2u/(lu1+θlu2),而农村居民获得的人均补贴为θT。5.农民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均衡时,各类居民的收入水平由其生产效率决定。这样,农产品生产方程(4)给出了农民的工资(实际收入):Wa=Bhε+δa(16)工业品的生产方程(1)给出了城市居民(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工资水平:Wu=pAlαuhβ+γu(17)农民工的实际收入等于其名义工资扣除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加上补贴:Ι2=Wu-32pbl1/2u+12θpbl3/2u/(lu1+θlu2)(18)因为农民可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自由流动(自由选择是否成为农民工),所以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必然等于农民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即:Ι2=Wa=Bhε+δa(19)由此可得到城市劳动力(包括本地和农民工)名义工资水平Wu必然满足下式关系:Wu=Bhε+δa+3/2⋅pbl1/2u-12θpbl3/2u/(lu1+θlu2)(20)城市中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用I1表示)可表示为:Ι1=Bhε+δa+1-θ2(lu1+θlu2)pbl3/2u(21)根据(21)式,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城市居民收入,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因为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提高城市规模,提高经济的总产出水平,因此总体上有利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均衡状态下,工业品的价格由方程(17)和(20)给出,即:p=(Bhε+δa)[Alαuhβ+γu-3/2⋅bl1/2u+12θbl3/2u/(lu1+θlu2)]-1(22)6.区域市场结构的均一性:以提高农产品消费需求为中心的均从方程(4)和(6)中,我们看到农产品的总供给是Bhε+δala。假设农产品只用于当期消费,如果总人口是L,给定单个居民在农产品上的消费由方程(8)决定,那么农产品的总消费需求是L(ξp)1/1-ξ,在市场出清条件下,我们得到了下面的关系式:Bhε+δala=L(ξp)11-ξ在均衡状态下,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可以表示成:(la/L)ξ-1=ξ-1(Bhε+δa)-ξ[Alαuhβ+γu-3/2⋅bl1/2u+12θbl3/2u/(lu1+θlu2)](23)由于假定城市本地人口lu1和总人口L是外生给定的,因此(22)和(23)决定了城市规模lu和工业品价格p的变化方程。7.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和教育及健康等对消费的影响的比重我们假定经济中的人力资本积累由农村部门和城市部门中对教育等相关服务的消费来决定,这样,人力资本积累方程可以描述成:˙Η=μ[(1-sa)laWa+(1-s1)lu1Ι1+(1-s2)lu2Ι2]/p(24)这里H表示经济中总的人力资本存量,μ表示居民消费中有关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和教育及培训、健康等有关的消费)的比重,另外(24)式表示人力资本积累只与实物消费量有关,并消除了价格变化的影响。设h=H/L表示人均人力资本存量,g=˙L/L表示经济中的人口增长率。根据(24),我们可以得到人均资本存量的积累方程:˙h/h=˙Η/Η-˙L/L=˙Η/(Lh)-g˙hh=μLph[(1-s1)Bhε+δalu1+((1-s1)lu1bl3/2up1-θ2(lu1+θlu2))+((1-s2)lu2(1-sa)lα)Bhε+δa]-g(25)均衡时h=ha=hu,且人均人力资本存量满足˙h/h=0,即满足(L-s1lu1-s2lu2-sαlε)[Alαu(h*)β+γ-32bl1/2u+θbl3/2u2(lu1+θlu2)]+(1-s1)lu1bl3/2u1-θ2(lu1+θlu2)=Lh*gμ(ε+δ≤1)(26)8.价计算总产出的计算包括农产品和工业品,考虑到模型中我们是以农产品为标准化价格,而城市化水平提高会降低工业品价格,因此我们采用不变价计算总产出(假设工业品和农业品价格均为1):Y=Bhε+δala+Alα+1uhβ+γu(27)由上式可见,各期的总产出除取决于反映生产技术的参数如A、B、ε等、反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参数L和反映人力资本水平的参数ha、hu以外,主要和城市人口规模lu有关。在后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市民化会影响城市规模,因而会影响每期产出水平。(二)农民工与居民待遇的差别前文分析了在农民工非市民化的情况下,消费者需求、价格水平、城市规模以及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这里,我们用政府对农民工和城市居民补贴的差异来刻画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待遇的差别,这种差别降低了农民工的收入水平,降低了农民工消费和城市化质量,也影响了经济增长。本小节讨论如果政府行为改变,调整其支出结构,缩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待遇差别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民工收入、城市规模和经济增长的影响。1.对各变量间关系的比较为简单起见,我们根据(23)式比较非市民化(θ=0,农民工不享受任何补贴)与市民化(θ=1,农民工享受同等补贴)两种情况下的城市人口规模:当θ=0时,(la/L)ξ-1=ξ-1(Bhε+δa)-ξ[Alαuhβ+γu-3/2·bl1/2u]当θ=1时,(la/L)ξ-1=ξ-1(Bhε+δa)-ξ[Alαuhβ+γu-bl1/2u]对上两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农民工完全市民化情景下的城市人口数量要大于非市民化情景时的城市化规模。从这个角度来说,施加在农民工上的待遇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化的规模,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因此,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包括逐步给予农民工在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平等待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2.农民工市民化水平l由前面的分析可见,农民和农民工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同且都等于Bhε+δa,而城市居民实际收入I1=Bhε+δa+(1-θ)pbl3/2u/[2(lu1+θlu2)]。由此可见,当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提高(即θ增大直至趋于1)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相应缩小。由于在我们的模型,假定城市中工业品的生产效率具有人口的规模效应,或者说,城市中人口数量越多,那么工业品的生产效率越高。所以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提高城市规模,发挥规模效应,提高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因此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收入转移过程。3.农民工的市民化主要推动企业总产出,并缩小城乡差距,增加社会规模为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首先分析市民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26)式给出了经济收敛到稳态情况时的人力资本存量,据此非市民化与市民化两种情景下均衡的人力资本水平分别如下:当θ=0时,Lh*g/μ-(L-s1lu1-s2lu2-sαlα)Alαuh*β+γ=-32(L-s1lu1-s2lu2-sαlα)bl1/2u+12(1-s1)bl3/2u(28)当θ=1时,Lh*g/μ-(L-s1lu1-s2lu2-sala)Alαuh*β+γ=-12(L-s1lu1-s2lu2-sala)bl1/2u(29)根据以上两式,可以证明θ=1时的均衡人力资本水平更高,因此农民工的市民化可以提高社会平均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从而推动经济达到更高的均衡增长路径。由于人力资本是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如方程(1)和(4)所示),社会平均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必然有助于提高总产出,加快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在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生产还具有很强的人口规模效应,所以,城市化进程的提高也将进一步增加社会总产出。具体地,根据方程(27),用Y对lu求导得到:∂Y/∂lu=-Bhε+δa+(a+1)Alauhβ+γu,当上式大于零时,Y随着lu的增大而增大,即:(a+1)Alauhβ+γu>Bhε+δa,因而,当lu>[Bhε+δa(a+1)Ahβ+γu]1a时,Y随着lu的增大而增大,由于前面已经证明市民化程度提高可以提高城市规模,因此也相应增加了总产出。综上所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提高农民工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以扩大城市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和水平,最终有助于提高产出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四、动态均衡模型以上理论模型给出了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机制,为了进一步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定量分析,给出直观结果,我们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动态递推中国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RC-CGE)进行数值模拟。CGE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从一个抽象理论转化成对现实经济的形象描述,从而可以真正运用一般均衡的理论框架来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值分析,并进一步评估各种冲击对经济的全面影响(翟凡等,1999;李善同、何建武,2007;高颖,2006等)。(一)分步骤分类本文模型的数据主要源自基于200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编制的2005年社会核算矩阵(SocialAccountingMatrix,SAM)。该社会核算矩阵提供了关于42个生产部门(1个农业部门,24个工业部门,1个建筑业部门和16个服务业部门)的生产和需求方面的基础信息,例如各部门生产过程中关于中间投入和劳动力、资本的投入等。模型包括6种生产要素(农业劳动力、生产工人、技术工人、资本、土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另外考虑到市民化过程对不同收入分组居民的影响(最先市民化的应主要属于农民中的中高收入家庭),模型把城镇和农村居民共分为12组居民(7组城镇居民,5组农村居民,按居民收入分组)。在每一期,劳动力受工资差异引导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还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不完全自由流动(也就是说,劳动力从低工资部门流向高工资部门,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部门间的工资差别)。考虑到城市化和非农就业的增长是不同步的,模型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外生设定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影响。在动态增长方面,在不同时期,模型中的资本存量根据折旧率和上一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调整,人口和劳动力则根据人口学预测模型结果进行外生调整。另一个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全要素生产率,在2006—2008年,根据实际经济增长数据进行校准,2009—2015年第二产业部门TFP设为2.5%,第三产业设为1.5%,但其中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为3.0%,以反映这些部门较快的技术进步。为考虑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本文的模型采取投资驱动的储蓄-投资闭合模式,即假定每期的投资是外生给定的,而储蓄会自动调整以与投资实现均衡。这主要是考虑到短期内,我国经济主要面临需求不足约束,因此采用这种闭合方式可以更好地反映由于农民工市民化导致需求增加对经济的影响。(二)研究经济增长的可能趋势,提出了一个开为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我们采用情景对照的方法,首先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特点给出基准增长情景。基准增长情景是以过去和当前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分析其趋势,并考虑最有可能的一些变化,包括人口、要素禀赋和技术进步的变化等,从而推导出来的经济增长情景。它反映了经济发展可能趋势,也提供了与其他情景比较的参照系。然后再考虑如果每期的市民化水平有所提高,即每年市民化人口有所增加(设定为每年1000万人,由城市中的农民工及其负担的人口转变而成),而其他条件均不变时的对照情景,并将两种情景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模拟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情景设定主要内容如表3所示。(三)模拟结果1.市民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表现根据CGE模型模拟结果,可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和有显著影响。在每年增加市民化1000万人口的情景与基准情景相比,每年可提高增长速度0.9—1.1个百分点。为了详细分析市民化的影响,我们主要对基准年(2010年)的各项结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在基准年份的两种情景中,有关资本存量、劳动力结构和生产技术等因素均相同,两种情景下的差别仅仅在于市民化情景中市民增加了1000万人口,以及相应地由此引起的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增加和政府对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等支出的增加,因此将两种情景下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较详细地分析市民化的影响。在2010年,市民化情景下的GDP总量比基准情景增加了3602亿元,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了1.06个百分点。从支出法结构看,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消费和投资增长带动的,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有所减少(减少330亿元)7,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人数相对减少,城镇居民消费显著增加(1855亿元),这其中既有人口增加的因素,也有由于经济增长而使居民收入提高的综合反馈因素,政府消费也有显著增长(57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多,达1584亿元,而净出口略有减少(减少83亿元),这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增加,因此进口有所增加。从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看,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居民消费增长。农民工市民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个机制在于直接的消费增长,当农民工以及其负担的农村居民市民化以后,农村居民的消费会减少而城镇居民的消费增加,由于中低收入城市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农村高收入居民8,会使总消费有所增加。根据模拟结果,在不考虑住房投资和政府支出结构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农民工市民化1000万人(含所负担人口)约使农村居民减少消费680亿元,城镇居民增加消费920亿元,总体约提高居民消费240亿元,随着GDP增加,政府收入有所提高,在政府支出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消费也将增加约60亿元,这样由于市民化的直接影响,约可增加GDP300亿元,提高GDP增长速度0.10个百分点。(2)增加就业。城镇集中居住与农村分散居住的一个特点是,随着城镇居民的集中,会产生许多服务性需求,例如会增加对餐饮等服务的需求,从而增加了非农就业人员,在我们的模型中,假设每市民化1000万人,约可增加就业15万人左右9,不过对GDP的影响较小,不到10亿元。(3)政府支出结构的变化。当城镇居民增加时,政府需要为其提供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也需要增加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供应,如果不考虑住房支出,仅考虑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话,则政府对教育和公共卫生两项公共服务支出增加(其中,教育经费支出5.2亿元10,公共卫生预算支出18.5亿元11,合计23.7亿元)。由于政府需要相应减少其一般投资支出,因此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很小,但有助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12(4)住房支出的增加。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的最直接影响是其对城镇住房(特别是廉租房)需求的显著增加,在模型中我们按较小的住房标准考虑了住房需求增加。按人均10平方米的建筑标准,每平方米住宅的建筑成本价为1700元,同时考虑到这部分增加市民会相应减少在农村的住宅投资(每人减少1平米,成本为800元),则市民化1000万人需增加住宅投资1620亿元,相当于基准年份GDP的0.5%左右,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