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19802015发掘简报_第1页
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19802015发掘简报_第2页
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19802015发掘简报_第3页
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19802015发掘简报_第4页
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19802015发掘简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19802015发掘简报

20世纪80年代秋天,对内蒙古巴林右旗巴彦汉社区的纳斯泰大队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了大面积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并收集了许多文化遗产。不久,我们将这一发现向昭盟文物工作站做了汇报。1981年春,盟站派来三名同志,与我馆对那斯台遗址进行了联合调查,认为该遗址十分重要,并向有关部门写了调查报告。此后,我馆又多次进行了复查,对其文化内涵及分布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所获材料报告如下:一、遗址地和建筑物那斯台(蒙古语音译,意即松树坡)位于巴彦汉的大青山东麓余脉“密绿大坝”的南侧,西拉木伦河支流查干木伦河西岸的高台地上,南距西拉木伦河约14公里(图一)。遗址中间被宽约20米的乌兰沟隔断,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是台地,西部是斜坡地。遗址东部上现已盖了民房,即那斯台村所在;又由于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文化层受到了破坏和扰乱,陶片、石器等暴露于整个台地。靠东北侧的斜坡上有七、八处非常清晰的窑址;有的地段还发现有土垒和沟壕的痕迹。遗址西部,在那斯台灌渠乌兰沟渡漕的附近,文化层保存较东侧为好,已暴露出来的房址和灰坑依稀可辨。从地表观察,房址为圆形,或略呈方形和长方形。整个遗址东西长约1500、南北宽约1000米,总暴露面积大约在150万平方米左右。二、遗物在该遗址上,我们先后采集和征集到的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石雕和玉器等遗物。这些遗物大多属新石器时代,也有年代较晚者。(一)器体、罐、杯、罐彩陶陶质有泥质红陶和夹细砂红陶,以及少量的泥质灰陶。陶质坚硬,火候较高,表面磨光,多施黑色,间或也有紫红色彩。纹饰有:平行斜线纹、菱形纹、三角形纹、竖线纹、弧线纹、鳞纹、三角涡纹和条带状花纹等。此外,还发现有“3”字形的似符号纹饰(图二)其他陶器的陶质有泥质红陶、夹细砂红陶、夹粗砂褐陶和泥质灰陶等,其中夹砂褐陶的质地粗松,火候较低。纹饰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之”字形纹为主,其他有指甲纹、网格纹、“回”字纹、凸形纹、乳钉纹、凹弦纹、斜线纹、附加堆纹、点状纹、螺旋纹,以及凸弦纹施“人”字纹,凹弦纹伴“人”字纹等。器底多见编织纹和少量的螺旋状绳纹。这些纹饰,是用拍、印、划、刺和堆等方法加工而成(图三;图四,17)。制法皆为手制,有盘筑和套接之别。器物内壁多经磨光,有的尚见擦划的沟条状痕。口沿修饰比较规整,有些器物的口沿下有钻孔。器型主要有:罐、钵、碗、盆、瓮、斜口器、器盖、壶、盅、纺轮、纺瓜和饼状器等。罐:无领罐其中共修复7件。形制有敞口斜壁、平口鼓腹、折壁折腹、敛口折腹和侈口鼓腹等。器口下有的见一圈附加堆纹,上饰指甲纹,有的在肩部或口沿下部饰对称的乳钉状钮。器身饰彩或施“之”字纹及其他纹饰。灰砂罐器底多有编织纹。器形差别较大(图四,2—4、7—10、12、14—22、24;图五,7、8、13)。双耳高领小口罐已修复四件。以红陶为主,器壁较薄,腹部有对称的桥形耳,下腹斜收成平底。形制有直领宽肩和斜领宽肩两种,表面有施彩和素面以及刻划纹饰等不同(图四,1、5、6、11)。钵数量较多,仅修复一件。一般以红陶和彩陶为主,也有少量的泥质灰陶,浅腹、圜底或小平底。器形有敛口、侈口、尖唇、叠唇和折腹等五种。器壁较薄,有的在口沿部有一钻孔(图五,1—5、12、18)。器盖修复完整的一件。圆形伞状,盖顶有一桥形耳,上部划“之”字形纹,下口部饰一圈附加堆纹,上印指甲纹,边沿较薄,口径17厘米(图四,13)。圈足器2件均残,为泥质灰陶,圈足部与残沿上施篦点“之”字纹,足高0.8、径6.5厘米。折腹盆已残。深腹,尖唇,口沿外侈。(图四,23、25)。侈口盆已残。口沿外侈呈喇叭状,尖唇折肩(图五,6)。瓮均残。有平直口或敛口,多素面,(图五,11)。圈足杯1件,泥质,敞口斜壁深腹(图五,15)。杯1件。杯敞口斜壁,小平底(图五,14)。壶敞口,鼓腹,有对称的桥形耳。据发现者介绍,出土时杯置壶口之上(图五,16)。器耳多为桥形素面,有的划印“之”字纹、格点纹、“人”字纹或指甲形纹。有的器耳呈乳钉状。陶制工具1.纺轮6件。扁平圆形,正中钻一孔,均用陶器残片加工而成。直径4厘米左右(图五,9)。2.纺瓜5件,共二式。纺绳时在口股绳中的分隔工具。扁平,周边加工出沟槽。Ⅰ式2件。桂叶形(图五,10)。(二)典型磨刀工艺计有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细石器三种工具或武器,还有容器,以及石雕人像。磨制石器主要有耜、斧、锛、凿、刀、圆饼状器、三角形器、板斧、钺形器、棍棒头、磨盘和磨棒。石耜柳叶形,前端边刃锋利,有使用痕迹。分为三式:Ⅰ式器体较窄,上部窄而稍厚,不磨光。长42.6、宽13.5厘米(图六,1)。一件打制成形后,尚未加磨(图六,2)。Ⅱ式器体较宽,上端较平直,通体扁平磨光。长33、宽16.5厘米(图六,2)。另有一件两侧较直(图七,14)。石斧由青灰岩、辉绿岩制作,共四式:Ⅰ式舌形,弧刃,横剖面为厚椭圆形。除柄部外,余皆磨制(图,七1、2、6)。Ⅱ式梯形,柄端略呈弧形,有斜刃和弧刃两种,横剖面呈椭圆形。通体磨光(图七,12、15)。Ⅲ式器身较宽,扁平,磨光,柄端较平,弧刃(图七,4、11)。Ⅳ式长条形,扁平,两面微鼓,有锋利的弧形刃,其上见明显的使用痕迹(图七,3)。板斧2件。体宽,扁平。磨光。Ⅰ式梯形,上下两端皆弧,双刃(图七,28)。Ⅱ式上宽下窄,弧刃较直(图七,29)。钺形器柄部较窄,宽弧刃(图六,27)。锤斧器身上宽下窄,弧刃。磨光,钻孔(图七,7)。石锛梯形,柄端或弧或平;一面斜磨成利刃,器体均略向背面弯曲,横剖面呈梭形(图七,5、8、10)。石凿长条形,有双刃和单刃两种,刃部锋利,有使用痕迹(图六9、24)。双孔石刃共分四式。Ⅰ式桂叶形,弧刃弧背,在两端对称相交(图六,17、20)。Ⅱ式长条形,弧背直刃,两侧齐平处亦有一面磨刃(图七,21)。Ⅲ式直刃(或凹刃),直背,两侧微斜(图六,18、22)。Ⅳ式直刃直背,呈宽短梯形(图七,19)。磨盘磨盘、磨棒由砾岩和砂岩加工制成。磨盘用长方形平光的石板制作,磨面已下凹。磨棒大多仅有一个磨面,呈两头细中间粗的半圆形。柱状器器身上细下粗,有平齐磨头或圆弧形磨头,当用于研磨或杵砸(图七,13、16、25)。圆饼状器13件,四周有的较平直,有的微鼓,有的微凹。三角形器扁平磨光,三边均有薄刃,并有使用痕迹(图七,23)。纺瓜2件。一件呈桂叶形,长3.3厘米;另一件两尖端平直,长5厘米(图一三,3、5)。棍棒头3件。Ⅰ式1件。圆形中间对穿圆孔,孔径上小下大(图八,3)。Ⅱ式1件。上下两端有平直面,圆孔的断面呈梯形(图八,2)。Ⅲ式1件。在圆体上加工八个瓜菱瓣状,制作精致(图八,1)。打制石器Ⅰ式圆弧柄,宽肩,半圆形刃(图六,4)。Ⅱ式体近长方,弧刃,有使用痕迹(图六,6)。镰形器3件。弯刃形,压琢齿状刃(图六,5、13)。镢形器一件,两长边外侈,横剖面呈梭形,刃部略似扇形(图七,26)。其他还有打制的石斧、石耜、石凿、石锛等,形制与磨光石器大体相同图六,(14—16)。有一些没有使用痕迹,或许是磨制石器的半成品。另外还有用石片加工的刮削器、尖状器和用天然石块修打的敲砸器等(图六,9、10、11)。细石器原料多为燧石、玉髓和碧玉等,颜色有乳白、暗红、橙黄、淡绿和暗灰色,主要器型有石镞、石钻、尖状器和刮削器等,以及石叶和石核。石镞Ⅰ式凹底。有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两种,通体压琢,镞锋尖锐,双刃薄利(图九,2、3)。Ⅱ式平底等腰三角形,边刃压琢齿状,有的在正面两侧磨成锋刃(图九,1、7)。Ⅲ式柳叶形,前锋尖锐,两面均削琢修整,尾端带铤(图九,18)。另有一件似半成品(图九,12)。石钻钻头细长尖锐,两侧压琢齿状,柄部加宽出肩,末端内凹。(图九,6)。尖状器石片制成,多在腹面两侧加工或在背面两侧打成锐尖,横断面多为梯形或三角形(图九,8、9、10)。刮削器多呈指甲状,两面压琢出薄刃(图九,19、20)。刀。形器白玛瑙制成,弧背直刃,尖头锐利,通体压琢(图九,16)。石片与石叶长条形,尖头一般向腹面弯曲;有的可能是镶嵌于骨柄上使用的复合工具(图九,11、17、21、22)。石核一种呈柱状(图六,12)。还有一种石核,器身细长,形制与近代使用的铅笔头相似。石容器石罐1件。通体磨光,上口呈椭圆形,边沿一侧有耳痕,通高6.6、宽7.5厘米(图一〇,2)。石杯2件。Ⅰ式1件平底直壁,在同上口平行的一端,有一带孔的器耳,高8.8、口径5.4、底径4.3厘米。(图一O,1)。Ⅱ式1件。深腹斜壁,口沿加厚,并饰两道凹弦纹;口沿两侧有钻孔,制作精致,造型美观,高9.6、口径6.6、底径4.8厘米。(图一O,3)。(三)材料上的使用角椎两件。一件系用一细鹿角的根底部磨出锐尖,将上端两个角枝加工修整而成。长13.7厘米(图九,5)。另一件用细长的动物角磨制,断头尖锐,有使用痕迹,长7.9厘米(图九,15)。骨椎,制作简单,在条状骨片的前端磨出锐尖,使用痕迹十分明显,长5.2厘米。另有二件,器良较扁尾端平齐,前端或尖锐,或扁圆,器身较扁,长3.6—4厘米。骨镞三棱形锋,圆铤,尖锋,尾端呈细圆柱状,长9.2厘米(图九,13、14)。骨刀柄一侧有沟槽,柄部有缚绑用的细沟痕,残长6.4厘米。蚌壳和小海螺发现时量多且集中;有的蚌壳一端有孔,当为饰件(图九,4)。(四)土不能及肉片上的创击引起土阶段的残损遗址中共采集和征集到石雕刻品六件。石人雕像1件。高19.4厘米,通体磨光。头顶有三层“相轮”形装饰,顶部平齐。头部近菱形,眼睛及眉弓下斜,浮雕作“八”字形,口部无明显刻痕。两臂于胸前作合掌状,束腰,脚跪坐下,裸体赤脚,没有性别特征(图一二,1)。另一件通高35.5厘米,呈蹲踞状,系用花岗岩制成。出土时因受拖拉机上推土铲的创击,身首断裂、腹部、前胸以及左眼等处均遭残损。石人的头顶上,从眉弓开始沿前额向上有一微渐隆起的凸脊,至头顶正中形成两个立起的乳钉状,因该处也稍有残损,所以不知原状是否就是这样?眉弓隆起,两眼凹陷没眼球。嘴内凹呈张开状,下唇明显。两臂弯曲伸向腹前,因腹前残损,两手不明。两腿弯曲,臀和脚底均着实。石人为裸体,未见性的特征(图一一)。鸟形玦体作卷曲扁柱形,首尾相近,尖喙醒目,额头隆起,浮雕圆眼,翅尖向外凸出,尾端呈圆弧状,肩部有透孔,身躯素面无纹,雕刻淳厚简朴,体高5.5,体厚1.1厘米(图一三,1)。兽面形器用薄石片加工呈椭圆形,中间有两个并列的圆透孔,似为眼睛,下端凸出一长咀,咀的两侧均外凸,似牙齿,用途不详,直径2.2厘米(图一三,6)。翅状器已残,略呈弧形片状,上端边沿雕刻成水波纹形状,象翅膀的羽毛,下端斜磨成利刃,并有明显的使用痕迹,长2.8、宽2.2厘米(图一三,2)。石兽1件,已残,形状似猪,残长14.4、高9厘米,(图一二,2)。兽头饰1件,头额光滑,下出一长咀,两侧刻阴线,背面凹收,咀两侧有钻孔,形似猪头(图一三,4)。(六)云形、钩形、锚点件的设计共征集和采集到玉器一百多件。质料大都为软玉,多为淡黄绿色。雕刻品有:蚕、鸮、鸟、鱼、钩形器、三联璧饰、龙形玦和云纹饰件等。此外,尚有坠饰、玉管以及纺瓜和玉斧等。玉蚕4件。Ⅰ式2件,形制相同,圆柱体。前端较粗。头部中间浮雕两个圆眼,两眼间有一凸线,上缘为额头阴刻状纹,边下缘沿施两个小乳状突;颈背部刻出形凸线纹,腰背部横刻两道凸纹;尾端向背部翘起,腹部素面无纹;两侧对穿一透孔,刻工精致,形象逼真,长7.8、径3.3厘米(图一四,7)。Ⅱ式2件。比Ⅰ式稍大。头额部阴刻“八”字形纹饰,两圆眼间有一钻孔直透尾端,腰部亦有一横向钻孔同纵向钻孔交插,背部有四道凸弦纹,尾端腹面阴刻一弯月形沟痕,长9.9、径3.8厘米(图一四,6)。龙形玦1件。卷屈扁圆柱形。首尾相近,额头隆起,有两个圆弧形耳,耳下浮雕圆眼,下颌部前伸,阴线刻两唇,闭咀,鼻子凸出,尾端稍细,颈部对穿一圆孔,器表素面无纹。(图一四,5)。勾云形玉饰四角雕琢出对称的外弯勾纹饰,上下两侧的边沿2各有三处外凸,在上侧边沿有两个钻孔,中部透雕一朝左弯曲的勾云纹饰。整个正面,均按饰件的造形和纹饰琢磨出了凹凸分明的装饰线。长18.2、宽11厘米(图一三,1)。鸟形饰件两眼微鼓,脊背隆起,扇形尾,用凹凸纹表示,腹面靠头部有两孔斜交透纽,腹部还有一弯月形阴刻,长2.5、宽3厘米(图一五,9)。玉鸮2件。一件,头顶有两个外凸的圆弧形耳,耳下浮雕圆眼,弧形咀;双翅展开,竖刻两条象征羽毛的凸线纹,尾端平齐,加饰一三角形,两爪并列置三角形上,作攀附状;胸腹微鼓;背面平齐,有三组交插透孔,当为佩挂之用(图一三,8)。另一件,形体稍小,头顶平齐无凸出耳,复线刻圆眼,三角形长喙向下凸出;双翅和尾部,各有三、五条竖列凸线纹,背面平直,有两组交插透孔(图一四,3)。鱼形饰件为葱白色碧玉琢成。扁圆椎形,头颈部有一周阴刻弦纹,似为鱼腮,双目对透呈孔,凹坑式圆咀,左侧顺体刻一条沟痕,右侧为两条似为鱼翅,尾端变细呈钝尖。琢磨不够规整,长4.3厘米(图一五,6)。三联壁形饰一件。长条形,平背边沿有两个钻孔,下沿为三个连弧状,中间有三个并列的圆孔,孔径1.7厘米,相邻两孔间均有一竖线刻痕,长11.8,宽3.8厘米(图一四,2)。钩形器一件条形似柄状,前端略弯呈钩状,中段向面隆起并琢出两条平行的凸形纹,尾端两面对称减薄并有一钻孔,周边均呈薄边;此外在靠尾端的一面,还有一弯月形刻痕,长6.8、宽2.5、厚1厘米。(图一三,7)。坠饰63件。有圆珠形、半圆形、扁圆形和薄片等形状。除圆珠形外,均有一圆弧面和平齐面,在平齐面上有双孔交插透钮。均为素面。(图一五,1、3、4、7)。一件,近长方形,斧身扁平弧形柄端,两面磨成略宽的斜刃,通体磨光。长13.5、宽5.8厘米(图一四,4)。另一件,柄端平齐,圆弧刃,柄部有一圆孔。扁平磨光(图一四,9)。纺瓜2件,巴林石制成。一件桂叶形,长4.1,宽1.6厘米。(图一五,8)。另一件椭圆形,中间钻一圆细孔,形体较小,制作精致,长1.6、宽1.1厘米(图一五,2)。玉管2件,巴林石制成,圆柱状,器身钻一透孔,长1.9、径0.5厘米(图一五,5)。三、文化艺术和艺术1.在那斯台遗址所采集的陶器中,有大量的夹砂灰褐“之”字纹陶器,泥质彩陶器。它们的纹饰及器形,都同赤峰红山后遗址发现的十分相近。在石器中,柳叶形石耜、石磨盘、磨棒、桂叶形石刀以及平底和凹底三角形石镞等,也是赤峰红山后等地所发现的典型石器。因此,那斯台遗址应属红山文化遗存。2.那斯台遗址,是目前西拉木伦河以北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原始文化遗存之一。这里水肥土沃,为古代人类发展农耕和渔猎生产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遗址中出土数量较多而又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说明当时西拉木伦河以北的原始农业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石镞制作精细,形制多样,反映了渔猎生产在当时,也占有重要地位。圆饼形石器出土数量较多,可能是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石器。陶器制作精致,种类繁多,彩绘的技法熟练,(线条流畅,内容丰富多彩,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和才能。玉器和石雕的发现更丰富了那斯台遗址的文化内容。这些玉、石制品,质料大体相同,琢磨风格相近,说明它们是同一时期或者是同一文化系统的遗物。虽然目前还没有地层材料直接证明其年代,但是,由于它们和较多的红山文化遗物共存,因而没有理由排除属于红山文化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