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核桃(IuglansregiaL.)属胡桃科植物,落叶乔木,坚果,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营养价值极高,是保健良品。在新疆和田该树种还是当地的重要用木材来源树种并且为当地的生态建设及能源物质的提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截止到目前,新疆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核桃产地之一,不仅仅为当地的农民增收提供了保证也对于促进当地特色林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帮助农民增收已经成为新疆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策略,核桃作为新疆主要的最重要的林果业之一已经成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尤其在南疆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中充分发挥林果业的主导地位。2012年新疆林果业种植面积己达到了1843.51万亩,其中核桃的种植面积437.6万亩,总产量达到30.48万吨。在南疆已形成以杏、核桃、红枣、香梨、石榴、苹果、巴旦木等为主的高效林果基地。但是核桃的快速种植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病虫害、产量等问题,尤其在核桃幼龄林资源的持续增加过程中、多种农作物的间作模式扩速发展中,日益突出的病虫害因素严重的阻碍着当地该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壮大。就目前国内外发表的文献来看,有关核桃的研究多集中在育种、栽培和繁殖方面,在近几年,新疆核桃产业迅猛发展不断壮大的过程中,由于不恰当的管理与种植方式,核桃大范围的表现出腐烂且伴有流黑水的症状,在对其进行剥开观察后发现韧皮部、木质部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腐烂发黑,现在该病被称为核桃腐烂病,该病害有潜伏期短,发病前期不容易被发现等特点。一旦发生该病,将对核桃产量、质量造成毁灭性的损失,甚至使得核桃树大面积死亡。所以,搞清楚该病害在种植区的发生规律,筛选出合理的防治方法与有效的药剂是实现核桃腐烂病的及时有效防控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新疆和田洛浦县核桃腐烂病展开研究分析。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核桃病害的研究进展核桃病病害多为侵染性危害,从侵染的种类所占比重来看真菌是所占比例最大的病原菌,继而细菌,所占比例较少的为寄生植物、线虫、瞒类等。导致腐烂病发生的原因还包括:高温降低植株免疫力、土壤内的湿度过大造成氧气不足,根系无氧呼吸造成中毒死亡或盐碱过重,补充养分不足等因素。核桃溃疡病的病原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MougexFr.)Ces.etNot.。其主要分布于中国中东部以河北、河南等地危害严重。其可侵染植株的各个器官,尤其对主干、嫩枝和果实等的危害可造成核桃的大量减产。该病害的严重性还表现在它的被害率高,一旦感染该病害被害率可高达20%^-40%,重病区可达70%以上甚至全部感病。感染核桃溃疡病的植株会使得枯枝、植株生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果实感病后,会影响果实的品质,造成减产、提前落果。核桃腐烂病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危害最为严重。我国中部地区该病害发生较轻,比如山西、四川等核桃种植区域。该病以危害核桃枝干树皮为主。据新疆报道,核桃树普遍发病率在50%以上,造成树势衰弱、产量剧降。核桃枝枯病在中国东北、西北等省份的核桃种植地地均有发生。其病原菌鉴定是Marssoninajuglandis(Lib.)Magn.。据调查报道,该病可造成20%90%的植株被危害,危害植株表现出枝干枯干、严重影响核桃的品质和产量,而且影响材积增长。核桃枯梢病主要发生在陕西、河北,病原为核桃拟茎点霉((PhomopsisjuglandisM.Munpanoli-Cvetkovicetal.)。枯梢病危害部位为植株枝梢、果实及叶片。伴随核桃溃疡病菌发生,导致枝条枯死,果实腐烂早落。1.2.2核桃腐烂病的研究进展(1)病原菌特征病原真菌壳囊孢属Cytospora.是造成植物病害的重要病原菌。该病原菌主要分布发生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英国、中国、日本等地理位置偏北、具有大陆性和极端大陆性气候的温带和寒温带的国家和区域。该种病原菌主要侵染的作物:蔷薇科的苹果树、梨树等,还可危害杨树、核桃树、柳树、枪树、按树,危害过程中可引起寄住植物得枝枯病和腐烂病。该种病原菌在中国多分布于东北、华北以及西北黄河流域。这种病原菌也是常见的壳囊孢属真菌病害,尤其是杨树烂皮病和苹果树腐烂病的典型危害。壳囊饱属植物病原菌主要通过伤口对树势较弱的寄主植物造成为害,虽然该菌属于较弱的寄生菌但仍然能造成溃疡和枝枯症状,并且爆发严重时可导致病株枯亡。发生病株的植株上一般着生有黑色的小突起,这种小突起随着气候的变化有所不同,当气候较湿润时溃疡型病斑将会凹陷并且会有长而细的、黄色或橘黄色的分生抱子角从中溢出。国外对该病害的报道较早,Starr等(1957)认为腐烂病能够在寄主的树皮上产生无规律的病斑呈现出暗褐色,这种危害可以使得树皮表面变成黑色并且后期危害可以导致韧皮部被危害致死。据这些研究结果可见,核桃腐烂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腔胞纲、球壳胞目、球壳抱科、壳囊抱属、核桃壳囊抱(伪tosporajuglandinaSacc.)引起[f210(2)入侵规律核桃腐烂病菌侵染规律为伤口侵入开始进入死亡的皮层组织然后分泌有毒物质继而杀死周围的活细胞,最后引起发病。核桃腐烂病菌越冬状态及场所:以菌丝和分生抱子器于感病的枝条上越冬,传播方式:一般春季进行传播,由生抱子借住于风、雨、昆虫进行扩散。4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病斑传播扩散发生的高峰期,病斑活动一直持续到越冬前。病菌的危害跟植株的健康程度有直接关系,当植株健康时病菌一般呈潜伏状态,一旦树体开始衰弱或寄主植物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病菌将变成致病菌。(3)影响发病的生态条件核桃腐烂病的病原菌最佳生长发育温度为28-30。C,所以在该病发生区夏季高温季节由于植株生长健壮感染该病的几率比较小,发病多集中于春季末,因为该季节温湿度均适宜。另外,该病的发生还与核桃的种植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粗放的管理导致的修剪不当、冻害、过渡排水害等人为都将导致病害的加重发生1.3核桃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白岗栓研究核桃腐烂病发现,该病发生情况与树体的大小有关,在植株树龄较小时,危害产生的病斑开始呈现梭形,暗灰色水渍状,微肿起,并且会渗出带泡沫状液体,树皮表现出黑褐色,气味为有酒糟味。危害中期树皮干瘪凹陷,小黑点产生在病斑之上,该黑点为病菌的分生抱子器。如果长期阴雨天导致空气湿润时,会出现桔红色胶质丝状的分生抱子角。该病菌危害后期病将导致皮层断裂,产生大量黑水,当病斑环绕枝干一周时,即可造成枝干或全树死亡。关于该病害的防治,研究调查发现一般对感病的植株进行刮皮处理,现在生产中人们在刮除病斑后也对病斑进行内吸性药剂的涂药处理。关于其他病害的报道方面,陈策等利用刮除病斑后涂抹内吸性的药剂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刘志坚等利用刮皮刀通过割出深达横交叉割条后进行大量药剂涂抹对病斑的扩散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王金友等研究发现刮除病斑的季节适宜选在夏天和秋天,尤其在果实采后至入冬前,刮除老翘皮,对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非常有意义。有研究表明:树皮刮去其厚度的1/3-1/2,防治效果非常明显。2核桃腐败病概述2.1腐烂病的定义果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等,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腐烂主要损害果树的枝干。幼树和幼苗也可能受到损害,但发病率较低。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很难从外观上辨认出来。如果树枝的表皮打开,可以看到暗棕色、红褐色和湿斑或黄褐色的干斑。有时内部病变面积较大,但仍难以从外部识别。皮质严重受损会腐烂坏死,手指挤压会下沉。病皮易剥,腐皮为红褐色,湿腐有酒糟味。病程后期,水干枯、收缩,变为深褐色并下沉,病菌表面即分生孢子表面产生小的深褐色颗粒,成为疾病的传染源。除了树枝,有时还有果实。果实斑深红色,圆形或不规则,有圆形的线条和清晰的边缘。病变部位变软变软,有少许残留气味,病变果实表皮易脱落。2.2核桃腐烂病核桃树腐病主要危害树枝和树干的树皮。症状随树的年龄和受影响的区域而变化。当树干开始受到攻击时,由于厚厚的树皮,症状隐藏在韧皮部。当病灶扩大,皮层纵裂流出黑色积水时,出现明显的溃疡症状。当幼树的主干或侧枝受到感染时,病变几乎呈梭形、深灰色、水渍稍高,并用手按压。压力流包含泡沫液体,皮肤变成棕色,有酒糟的味道。患病后,皮肤会失水并下沉。病变上有许多小斑点,即细菌是从气泡中分离出来的。当湿度高时,橙黑胶的丝状泡角流入黑点。病灶的扩展导致干皮质纵裂,流出黑色积水。当这种病在树干周围发现一个星期后,树枝就死了。感染后,在病害早期,枝条失去了绿色,树皮和木质部逐渐分离,导致枝条干燥。核桃树染病后,树干韧皮部先染病。由于韧皮部是营养物质运输的重要通道,严重的感染会导致寄主死亡。此外,表面层通常是不可见的。当在皮肤下发现一种浓稠的黑色液体时,皮肤会扩张几厘米多。当你按下这个点时,你可以闻到蒸馏器的颗粒,然后在皮肤下有一个单独的气泡装置。当湿度较高时,会出现橙红色的胶状丝状泡沫角。这些角度会产生大量的分离气泡,这些气泡很容易分散。因此,对核桃产地的危害十分严重。2.3腐烂病的致病因素分析2.3.1矿质营养元素与腐烂病的发生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是植物保障其正常生命活动的一项重要生理过程。研究表明,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与植物的细菌、真菌病害有直接的联系,矿质元素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式、影响其解剖及生理学特性以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通过表皮层加厚或硅质化、木质化增强等方式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核桃腐烂病的发生,与这些矿质元素的变化有相关性。当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发生量的紊乱时,会出现各种类型的症状。为了探讨矿质元素与核桃腐烂病之间的关系,冯雷等通过健康、轻度、中度和重度发病植株作为实验材料,分别测定了3年生枝条韧皮部的C,N,K元素的含量和土壤养分的异同。研究表明,当控制N/K的比例小于1.65,P/K比例小于0.28时,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2.3.2同化物的输送与腐烂病的发生植物的韧皮部是植物同化产物在植物体内长距离输送的重要部位。植物在同化物运输过程中,韧皮部的维管束之间的相互隔离会造成对同化物分配的限制,由不同维管束连接的器官之间没有同化物交换,同化物往往会直接输送分配至与其直接相连接的根部。研究发现,核桃腐烂病在成年和老龄树干发病后,病斑往往会在皮层下破坏韧皮部,在皮下不断发展,最终导致皮层向外溢出黑色勃稠的液体。因此,当腐烂病局部发生后虽未蔓延至整圈树干,但对于发病一侧植物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影响。另外,由于韧皮部遭受严重破坏,树体同化物的输送变得异常困难,这也进一步影响树势,这也是腐烂病发生与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2.3.3气温与腐烂病的发生气温常会影响到植物的水分代谢,不同的温度环境也会影响到微生物病原的作用。当强光照射达到一定阂值后,会导致作物的光合速率下降,会出现光抑制现象。低温使得与核桃树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下降,持续的强光日灼也往往会造成该植物光合系统的退化,进而使核桃树抵御低温的能力下降,当持续低温天气出现时,会引发核桃腐烂病。刘正兴等发现,冬季持续的低温冻害,易造成核桃树树势减弱,致使树体营养失调,造成来年核桃腐烂病的发生。在阿克苏地区,核桃腐烂病的平均发病率在10%一25%,严重的核桃园发病率在30%以上。另外,冬季的低温日灼造成树皮干裂形成层受损引发树势衰弱,是造成核桃发生腐烂病的另外一个重要诱因。刘广平等利用“辽宁1号”等6个核桃品种,发现核桃腐烂病的发病处伴有低温日灼现象。岳朝阳等在核桃腐烂病病原菌与低温环境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菌种的低温、低温处理时间和接种菌饼直径均为直接影响核桃腐烂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核桃腐烂病病原菌属于一种弱寄生菌,具有潜伏特性,当在健壮的植株上时,其发病率较小,当受到冻害等极端生态因子的影响后,树体的抗病能力下降,造成树体衰弱,则会使潜伏的病菌转为致病状态,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2.3.4其他病害的影响植物细菌、真菌性病害的发生,并非由单一的病原引发。通常情况下,细菌的不断繁殖为真菌性病害的发生营造了一个较好环境。多种病原共同寄生、互相作用也是造成核桃腐烂病发生的另外一个重要诱因。由于低温干灼的影响,使得核桃树干表皮破裂,也为其病原潜伏创造了条件。病菌从伤口进入后,逐渐转入到皮层组织,分泌毒素,致使周围细胞死亡。另外,该病菌丝及分生泡子器在病枝上潜伏越冬,春季气温回暖后产生分生泡子,借风、雨、昆虫等广泛传播。由于病菌的多次侵染以及多种病原菌的综合作用,使得树体衰弱抗病力下降,进而加剧了腐烂病的发生。3新疆和田洛浦县核桃腐烂病的调查3.1调查时间本次调查为2020年进行,调查时间为3月11日和3月19日。3.2调查地点选取两块调查地点,调查地点1在和田洛浦县多鲁乡,行距为4×6,调查面积为8亩,核桃树龄在7—13年左右,调查地点2在和田洛浦县镇附近,行距为6×6,调查面积为11亩,树龄分别为20年,24年和30年以上的老龄核桃树.品种保护:当地薄皮核桃,温185和新丰.所用的调查地点为正常田间管理。3.3调查方法五点式调查为基础随机选取核桃树,利用大镜调查主干、大枝的病害发生情况,分别测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发病率率=发病的植物单元数/调查单元总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该病级值)/
(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3.4调查结果与分析核桃腐烂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情况:3月11日,调查株数为259株,发病株数为21株。表3-1.3月11日调查结果级别新丰温185薄皮核桃136531492034322340235101总数共39株共60株共160株发病率率=发病的植物单元数/调查单元总数×100% (259/21)×100%=12.3%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该病级值)/
(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238=23.403月19日调查株数为292株.发病株树为23株。表3-2.3月11日调查结果级别薄皮核桃温185新丰1级16955452级3203级4024级2315级510总数1836148病株总数1463发病率率=发病的植物单元数/调查单元总数×100% (292/23)×100%=12.7%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该病级值)/
(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269*1+=24.01核桃腐烂病侵染核桃树的主干主枝的树皮,发病率高,初期暗灰色,病皮变为黑褐色,有酒糟味.地处阴湿地地块发生的比较多,土壤瘠薄,排水不良或干旱地地块病害比较严重,春秋多雨之年发生的更为突出。4新疆和田洛浦县核桃腐烂病的防治4.1园内管理①加强核桃园综合管理,改良园内土壤,深翻垦复,每年早春或秋末对核桃园全面深翻1次,深度20cm~25cm,以起到蓄水保湿、消除地面虫卵、改良土壤结构等作用。生长季节适时中耕除草,及时清理园内枯枝落叶。②及时灌溉排涝,合理追施肥料,秋末冬初以施农家肥为主,每株30kg~50kg,可以结合全园深翻施入;春季萌芽前以专用肥为主,每株施1.0kg~2.0kg,挖沟深度20cm~25cm,施后覆土。③控制密度,科学修枝剪枝,时间以休眠期为主。休眠期修剪的最佳时期为秋季落叶后的30d或春季萌芽前的45d,夏季修剪以6月-7月为宜。幼树和初果树以整形为主,树形为主干疏层形或自然开心形。修剪顺序为从大枝到小枝、由上到下,去直留斜、去强留弱。④树干冬季涂白,预防冻害。每年初冬树木落叶后,对树干进行涂白,涂白液可以按水∶生石灰∶硫磺粉∶食盐∶动物油=100∶30∶3∶1∶1的比例配置。4.2病斑处理从发病初期到盛期,每隔5.0d详细调查腐烂病发生发展情况,掌握其发展动态,及时发现病树并及早处理,尽量做到治早、治小。发现病树要尽快对其病斑进行处理,防止病害进一步扩散蔓延。首先要将病斑刮掉,彻底刮除掉变色坏死组织,刮到完全没有病变部分,超过病斑变色边缘约2.0cm左右,露出新皮为止。刮时尽量使伤口平整光滑,以利于愈合;其次对刮除伤口进行处理,用70%甲基托布津50倍液,或5°~10°Bé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倍液等涂抹于伤口上进行消毒。涂抹要尽量保证均匀,范围要超出刮治范围3.0cm,病害发生严重的涂抹7.0d后再补抹1次。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将涂抹完药液的伤口再用塑料膜包扎或涂抹泥巴,防治效果更佳;最后,及时处理刮下的病斑组织,将其集中烧毁,避免再次传染。4.3药剂喷施在发病盛期,将病树的病斑部位打孔或刻划伤口,针对发病部位,喷施80%乙蒜素2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防治,每隔7.0d~10d喷施1次,连续喷3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发展核桃产业已成为全国各地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36]。报道显示,核桃腐烂病危害异常严重。目前,人们对于该病发生的规律及传播途径已研究的较为清楚,其主要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壳囊泡属(Cytcospora相关真菌。该病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在绿色防控理念的指导下,认知真菌的传播规律,积极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措施既可以减轻环境危害,也可以切断病原快速传播的途径。目前,随着绿色农业的兴起,国家鼓励和倡导植物病害防治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以微生物之间相互拮抗作用为主的生物防治策略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利用不同的拮抗菌株进行生物防治时,可通过遗传修饰技术增加各拮抗菌株中的功能基因的数量,结合发酵技术,还可以开发特异性生物菌素。此外,以病原菌为目标菌株,结合基因工程技术逐步筛选具有抗病性的核桃新品种,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王瀚,卓平清,王让军,王明霞.核桃腐烂病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科学,2019,44(03):23-27.[2]金晓明.核桃树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果农之友,2016(03):26-27.[3]董慧.涞水县核桃树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6(03):28.[4]郭安柱,赵春莉.陕西洛南县核桃腐烂病药剂防治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07):46+109.[5]王伟国.凤庆县核桃有害生物主要种类及防治方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38(01):76-78.[6]樊江斌,陈林,冯纪年,王敦.陕西核桃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陕西林业科技,2014(06):104-107.[7]克热曼·赛米,岳朝阳,张新平,刘爱华,孙兴隆,孔婷婷,阿衣夏木.和田核桃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服务风险管理手册
- 如何通过优化HR流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试题及答案
- 绿化管理能力提升总结
- 2025至2030年毛条筒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微型直联式无油润滑空压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装饰混凝土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容器秤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策略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3D人脸识别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90度卡式弯头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甲氧沙林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食品从业者工作服清洗消毒记录
- 装修单项项目确认单
- 华为员工准则手册
- 分子生态学1分子标记
- 冷水机组工厂验收FAT方案
- 2020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全文)
- 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变更申请表(外省市)
- 通用精美电子小报模板(35)
- 广州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 毕业论文(设计)液压滑台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