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欣农研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1页
国欣农研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2页
国欣农研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3页
国欣农研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4页
国欣农研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欣农研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棉花行业是中国的一个主要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改变传统的棉花种植产业。这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花产量、解决食品和棉地矛盾的正确选择。植棉新技术如新品种或新耕作方法本身并不是劳动或土地的替代品,但却是起着催化剂作用的投入品,可以促进相对不稀缺的要素对稀缺要素的替代,能解除土地供给缺乏弹性对产量增长的约束。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研会是一家培育优良棉种和提供植棉技术服务的科技型农民合作组织,以服务棉农为宗旨,建立了厂商主导的多元化合作植棉技术创新与推广模式,走出了一条诱致性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之路,提高了棉花生产能力。一、国农科学院的概论和成立过程(一)棉种全程式服务模式的探索河间市是河北省沧州市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冀中平原腹地,植棉历史悠久,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国欣农研会成立于1984年,为解决棉农售棉难和对优良棉种的需求问题由河间市卢村12户种棉骨干农户自发组成,具有自发性、自助性、能人带动型农民合作组织的特征。国欣农研会成立以来,以会员的需求为导向,将生产优质棉种作为主攻方向,对内建章立制实行股份制改造,走现代企业管理之路;对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培养科技人员,建立棉花科研基地,培育优质棉种;面对众多小规模家庭经营的植棉农户,成立中国农技协棉花种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棉委会”,挂靠在国欣农研会),建立棉种销售与技术服务网络,形成了棉种育、繁、推一体化格局,摸索出了一套“服务跟着种子走,从种走到收”的全程式服务模式。目前,国欣农研会拥有固定资产数千万元,职工300余人,设有办公室、财务部、棉花研究所、质检中心、营销中心、咨询服务部等6个职能部门,有6大生产基地,4万余亩繁种农场,1个拥有现代化大型加工设备及质检仪器的保种轧花厂,棉委会的服务活动覆盖全国12个省6万多会员农户。国欣棉花种子2005年获得河北省名牌产品,2006年“国欣”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2007年获得河北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2007年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登上产品质量新台阶。(二)模式类型20世纪20年代国欣农研会自创办以来,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始终以会员及会员的需求为导向,以棉花种业为核心,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顺应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了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要。归纳起来,其创建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创业阶段(1984—1989年)。国欣农研会的前身是国欣棉花研究会。1984年自发组织创办了国欣棉花研究会,制定了会员章程,以自助服务为目的,组建了技术服务部、物资服务部和产后服务部,以直接的方式从国家科研机构引进、繁育、推广棉花新品种,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主导的诱致性植棉技术创新与推广模式开始形成。(2)规模成长阶段(1990—1999年)。1990年国欣棉花研究会更名为国欣农研会。《国欣农研会章程》将本会定位为技术经济服务合作组织,是自助性集体组织,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为农业技术进步做贡献。成立了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了公司制管理制度。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聘请植棉专家做顾问,培养科技人员,塑造骨干队伍。大力发展繁种农场和棉种加工厂,“原种场—繁种场—种子加工厂”三位一体,实现繁种农场化、加工自动化、棉种质量标准化。兴建科技服务楼,创办“棉农之家”,提供棉种供应、技术培训、植棉咨询、信息交流、农资供应等服务,植棉服务走向了制度化和规范化,国欣种业的育、繁、推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3)内涵提升阶段(2000年以后)。棉花种业是一个技术性和市场性很强的产业,棉种的培育和生产既要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更要求推广和应用的市场性。2000年国欣农研会提出了再创业工程,以培育核心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将企业的发展方式由规模成长转向内涵提升。具体思路:以基因抗虫棉的选育、试验、示范、推广为重点,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棉种,抢先转化高科技成果,实行繁种农场化、种子加工自动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销售网络化,把国欣种业做成国内一流的种业。经过再创业工程的实施,国欣农研会发展成为一个集育、繁、推为一体的大型棉种企业,形成了以棉种为核心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二、国农科学院植物新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形成动机(一)农业技术进步诱导型农业技术变革理论建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在市场价格能够正确有效地反映产品和要素供需变化的条件下,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将引导技术创新沿着一条有效的途径进行,农民被诱导去寻求节约稀缺生产要素的技术方法,进而诱导公共研究机构开发新技术、私人农业供应厂商提供新投入品,用相对丰裕的要素替代更为稀缺的要素,实现农业技术进步。(二)国欣农研会的植棉技术创新与推广实施状况根据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的诱导型技术创新理论,从国欣农研会的创建过程来看,它的植棉技术创新与推广是一种以棉种为载体的诱致性创新模式,蕴涵着棉花种植者、棉花需求者和植棉技术创新主体多层面的需求诱致。1.棉农增收不增收,棉价一落再落从农户层面来看,每一个植棉农户都是一个独立的棉花生产经营者,生产技术、成本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棉民的经济收入。1984年和2001年是棉农经历的两次低潮,棉农增产不增收,棉价一落再落,甚至到了每公斤3元以下,跌破了棉农的承受能力,极大地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这两次棉花低潮反应了同一个问题,即棉花生产的小规模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问题。传统的小农生产导致棉花生产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棉农对良种供应、技术指导、棉花销售等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增加棉农收入、解决棉农良种供应问题及棉花销售问题正是棉农自发创办国欣农研会的目的,也成为国欣农研会基于市场价格变化和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植棉技术创新与推广的第一诱因。2.身份导向的棉纺产品对纺织产品的影响从棉花需求层面来看,纺织企业是棉花的主要需求市场,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对棉花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纺织技术的进步,纺织产品的更新换代,纺织企业需要高品质的棉花做原料。传统的棉花品种和传统的植棉技术难以适应纺织企业对高品质棉花的需求,在市场上表现为一方面优质棉价高而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低质棉价低且卖难。棉花新品种和植棉新技术是生产高品质棉花的第一技术要素,其私人产品属性和技术的垄断性为国欣农研会进入棉花种业市场提供了激励,对创新利润的追求成为国欣农研会植棉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又一诱因。3.组织繁育棉种,控制价格从企业成长的层面来看,国欣农研会自成立起就紧紧抓住了优良棉种这一技术核心。最初以会员自愿集资的方式筹措资金,从国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引入棉花新品种,组织农户繁育后将棉种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提供给当地农户种植。国欣农研会通过繁育棉种拥有了自己的产品,一方面销售棉种获得了收益,另一方面服务跟踪棉种与更多的农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农民收入增加了,棉种的市场需求也逐步扩大了。创建企业的品牌种业、培育企业的核心业务成为国欣农研会植棉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又一诱因。三、国农科学院植物育种和营销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率(一)云空机制:龙头企业主导的多阶段合作创新和推广体系1.建立反棉新技术中心国欣农研会的运行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棉花种业公司、棉花科研基地和技术服务网络这三部分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种业公司+科研基地+服务网络”的农业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其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种业公司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自己的棉花科研基地,从事优良棉种的培育、生产和推广,并通过棉种销售获得稳定发展,然后再加大对科研基地的投入。科研基地以公司的投入为依托,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积极开展棉种研究与试验,培育优良棉种,试验植棉新技术,实现植棉技术创新,为种业公司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种业公司再通过技术服务网络将优良棉种和植棉新技术推广给农户,实现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种业公司、科研基地和技术服务网络三者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形成了国欣农研会“种业公司投资—科研基础研发—技术服务网络推广”的植棉技术创新与推广组织制度。2.“服务”带动“种走”的技术服务模式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88年在《科技政策概要》中对技术进步的定义:技术进步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包括三种相互重叠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综合过程。第一要素是发明,即有关新的或改进的技术设想,发明的重要来源是科学研究。第二要素是创新,创新是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第三要素是扩散,它是创新之后被广泛地使用(1)。技术进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涵盖着发明、创新和扩散三个阶段。据此,可以将国欣农研会的植棉技术创新与推广概括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多元化合作植棉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其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在该模式中,创新供给源解释的是新技术的研发与供给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国欣农研会的“外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是植棉技术的创新供给源;创新过程流解释的是创新的实施,是技术、人才、知识、市场、资金、信息等创新资源的配置问题。国欣农研会的科研基地和种业公司是棉花育种科研成果商业化应用的转化平台,培育和生产棉花新品种,形成植棉新技术的创新过程流;扩散通道解释的是创新成果的市场需求及应用推广问题。国欣农研会的技术服务网络将棉花新品种、植棉新技术推广给植棉农户,搭建了植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渠道,形成植棉新技术的扩散通道;实现技术进步解释的是植棉农户采用新技术,植棉新技术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应用,植棉生产力水平提高,实现植棉技术进步,从而带动棉花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这一模式中,国欣农研会是植棉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发挥着龙头企业的作用,以棉种为载体,主导着植棉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过程。在植棉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过程中,国欣农研会前向以棉花科研基地为平台,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对接,形成棉花育种产学研一体化;后向以棉委会的技术服务网络为渠道,与植棉农户对接,形成棉种销售与服务网络。这样,前向的产学研一体化和后向的销售服务网络有机衔接,形成龙头企业主导的“科研部门+农业企业+协会+农户”多元化合作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在这一个创新体系中,棉种的市场化交易有效地配置了创新资源,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合作共生提高了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在这一模式中,棉委会是植棉技术推广体系的主体,是影响创新利润和创新加强循环的关键因素。棉委会是一个全国性的棉花种植协会组织,2002年9月成立以来,经过5年的发展,在全国12个主要产棉省市建立了20个服务站,选派了13名特派员,培养了3000多名会员组长,会员超过6万多农户,建立了“棉委会—服务站—特派员—会员组长—会员”服务网络。大力开展植棉技术培训与普及活动,为会员编印和邮寄棉花技术小册45万册,技术资料100万份,创办内部刊物《国欣桥》、录制植棉技术光盘12万张、培训会员组长9000人次,专家服务车到114个县棉区会员集中地讲课560多场,听课人数达5万人次*,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实现了“服务跟着种子走,从种走到收”的技术跟踪服务模式。棉委会的服务网络和服务模式,构成了一种以企业为依托、以协会组织为主体、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二)绩效分析:外部效应显著1.元化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模式国欣农研会的植棉技术创新与推广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协会组织、农户共同组成的一个多元化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模式,构建了一种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棉花生产社会化分工协作体系。私人资本性质的科研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创办的农业技术培训与服务体系是对政府主导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且经过市场化运作,效率更高,更贴近市场,更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健全会员优化机制国欣农研会通过“棉委会—服务站—特派员—会员组长—会员”技术服务网络,把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的植棉农户组织起来了。这个组织网络的有效运行源于管理制度的创新。一是会员组长制度。通过重点培训和指导,棉委会在主要植棉区培养了3000多名懂技术、善管理的会员组长,成为植棉骨干,发挥了“能人”带动示范效应。会员组长是棉委会联系会员的中介,形成了“棉委会—会员组长—会员”直线制管理,提高了棉委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效率。二是服务站和特派员制度。服务站和特派员是棉委会在主要植棉区设置的技术服务与推广机构,直接对会员组长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会员组长再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形成了协会式植棉技术推广与应用渠道。三是植棉技术培训、普及制度。棉委会通过举办会员组长培训班、编印棉花技术小册子、录制植棉技术光盘、创办内部刊物《国欣桥》、组织专家田间讲课、现场咨询、经验交流、24小时电话服务热线等形式,在广大会员和棉农中开展植棉技术培训、宣传、普及活动,促进了农业技术推广,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四、国欣农研会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先导力量(1)国欣农研会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提供了低成本制度变迁之路。从国欣农研会的创建过程来看,它涵盖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一是由趋利而诱发。国欣农研会的创办源自棉农的趋利动机及市场缺失而带来的机会。二是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