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儿推拿的学术特点_第1页
浅析小儿推拿的学术特点_第2页
浅析小儿推拿的学术特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小儿推拿的学术特点

儿童按摩的基础有很多人的基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教师等诸多因素,儿童按摩的特点逐渐形成并代代相传。因此,不同的儿童按摩学校。目前影响较大的有北方的推拿三字经流派和南方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目前南北两派小儿推拿学术发展蒸蒸日上,两派来源于不同的地方,但各有所长,现对这两派的学术特色总结如下。1水源开发1.1“东北部”用户合理法治疗李德修继承和发扬了徐宗礼《推拿三字经》的推拿学派精华,成为了现在北派的“儿科推拿三字经流派”,该学派如今盛行于山东一带,认为小儿“纯阳之体”,生机旺盛,易趋康复,治疗上以清法为主;其代表著作《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1.2临床常用药物以湖南推拿名家刘开运为代表,成为南方小儿推拿中最重要的学派,该学派认为小儿稚阴稚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必须治阴必治阳,阴阳同时兼顾,才能适应小儿生理特征,临床以推五经多用,将五行生克理论应用于辨证、推拿治疗过程中。其代表著作有《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小儿推拿学》。2组合、针灸和艾灸的特点2.1架构治疗特殊穴位推拿三字经流派取穴精当,取穴较少,在每个患儿身上临证取穴不超过5个,常用穴位仅有30个左右,该学派认为小儿经络与成人不同,其穴位部位也不同,因此穴位性能也会大相径庭。该学派手法简单,强调用独穴治病,认为穴位是经气充盈在体表的部位,不同的穴位就有不同的治疗功能,独穴治病纠偏效果显著,同时消除了多穴使用带来的拮抗或抵消作用。南方的小儿推拿流派穴位遍布全身,临床上常用穴位有五经穴(肝、心、脾、肺、肾)、足三里、内外劳宫、肩井、脊等。该学派贯穿始终的学术思想为辨证施治,辨证是取穴的基础,在临床操作方面首先以辨证为先,然后取相应的穴位,结合相应的手法。2.2左下肢肘以下穴位为主小儿推拿三字经学派在治疗时间上主要多推久推,坚持下去,以得效为度。该学派取穴部位认为小儿属于生发之气,不得伐之,在人体左为阳,具有生发之性,因此取穴以左上肢肘以下穴位为主,患儿接受治疗时方便,坐位即可操作,穴位全在左手,不需要身体其他部位的操作,右手可自由活动,患儿乐于接受。刘氏儿科推拿学派未明确的提出治疗时间,主要以辨证为基础,按照五行配伍生成之数,确定其时间长短及次数,常规使用有开天门24下,推坎宫24下,推太阳24下,按总筋24次,提肩井3~5次等。2.3配穴和汉代文献所见为临床突出的穴位配合推拿三字经流派的配穴与传统的中医处方学用药规律相符合,小儿推拿处方及手法操作具有严格的配伍思路,通过对穴位、手法、操作次数、介质的选用等恰如其分的配合适用于不同的证型之中,在穴位的选取中主穴与君药的作用一致,是针对疾病的主要病机,起到主要治疗效果,而配穴就与处方的臣、佐、使药作用功效相似,这些穴位配合分管各自的职责,临床效果显著。湘西小儿推拿学派的配穴运用中医的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和藏象学说,创造性的形成了小儿五经助制推治法。临床上通过采用脏腑辨证和针灸经络归经所治的规律相结合,其次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确定补泻经络,从而选取相应的腧穴,例如小儿常患有脾虚证,在脾虚证的治疗中,主要进行补脾,在补脾过程中应用母子相生理论,次补心、肺,再应用五行相克理论,木克土因此还需泄肝。在临床中结合小儿易虚易实的生理特点,选用穴位精气旺盛的,如出现过度效应,则可采用相克穴位或者使用手法进行反佐调节。3按摩治疗3.1手法刺激是否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推拿三字经学派其手法操作比较简单,常用手法只有推、运、揉、捣、掐5种。在临床中结合小儿穴位生理特点使用点、线、面的治疗,操作上线形穴位常用推法,环形穴位常用运法,点形穴位常用揉、捣、掐法,在手法刺激强度上与机体刺激是否产生应答反应为主,手法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产生效应,否则刺激治疗无效。推拿三字经学派认为推拿速度快,可以推动气血运行,加速脏腑气化功能,若推速过慢,则刺激效果难以接续,无法达到绵绵不断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若只求速度,在皮肤表面轻轻揉擦,刺激不能深达病所,同样不会奏效。湘西小儿推拿流派以“刘氏小儿推拿十法”较为盛行,其手法上以推揉为主要手法,拿按为次,兼以摩、运、搓、摇、掐、捏。临床上刘氏常常使用复合手法,常用的复合式手法有:揉按法(揉中加按法)、掐揉法(掐后加揉法)、掐揉按法(揉法与掐、按相结合)。肺俞、膻中、乳根、乳中、中脘、足三里、涌泉等穴部多用揉按或揉中加按法,偏重于止咳、平喘、止呕。3.2清肝经以养胃经小儿三字经推拿学派重用清法,治疗以清法为主,少用补法,符合小儿临床多实证、热证。其中属于凉穴的有12个,而温穴仅4个。手法补泻中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往返推为平补平泻,但也有例外,如推天河就与之相反。因胃经为阳明之腑,三阳之阖机,小儿易积食化热,六腑以通为补,胃以降为和,所以胃经只清不补;小儿肝常有余,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果而主升,补则助其上升之势,侮克他脏,所以肝经不做补法,肺非极虚不宜妄补,补则呼吸满闷。胃经清之则气下降,补之则气上升,胃气以降为顺,故胃经宜清不宜补;大肠经不可多补,如欲加强其功能,又可用清补法。临床上清肝经在治疗中应用甚多,清肝经配清胃经,善治消化道疾病,清肝经配清肺经,主治肺系热疾。刘氏儿科推拿学派即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在小儿体表进行点、线、面操作;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从而防治疾病。刘氏儿科推拿学派认为脾经宜用补法不宜用清法(即泻法),若用清法,清后要加补法;肝经、心经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若用补法,补后要加清法;肺经既可用清法,亦可用补法;肾经宜用补法不宜用清法。3.3刘氏拉进构成对小儿推穴的认识推拿三字经学派的刘老比较重视望诊,主要望小儿印堂色泽,他认为印堂红筋为心肺热,印堂色黑为风寒如肾,印堂黄色,为脾胃之病等。同时明确提出推拿不同的穴位代替不同的方药,这是其他推拿流派所没有的,比如推三关为参附汤;运八卦为调中益气汤;退六腑为凉散;天河水为安心丹;补脾土为六君子。还认为辨证以祛邪为先,因小儿为纯阳之体,故治儿实证用清,虚中夹实也用清,小儿纯虚证少见。据五行生克指导选穴配伍,据小儿脾常不足,肺脏娇嫩,肝常有余等特点和木能克土,木火刑金之理,临床取穴常首选平肝。刘氏儿科推拿流派开重视小儿推拿的开窍及关窍,认为窍为精气出入之门户,窍开则气行,有利于正气复邪气出,在临床上“头部三法”(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为开窍的总枢,还有手部的总筋、阴阳穴等穴,拿按肩井为关窍之法,其常用操作穴位顺序是:头部三法、掐总筋、分手阴阳、拿按肩井。刘氏小儿推拿学派认为:开窍和关窍相应天人合一,有利于阴阳调节,疏通经络,驱邪扶正,在小儿推拿中应作为必须的操作套路,适用于每个小儿的疾病。综上所述,北方的推拿三字经学派注重望诊,取穴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