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大堤的演变_第1页
洪泽湖大堤的演变_第2页
洪泽湖大堤的演变_第3页
洪泽湖大堤的演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洪泽湖大堤的演变

武家堰土堤洪泽湖大坝建于东汉五年(200年),由陈登坚区长建成,全长15公里。明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在武墩至阜宁湖之间筑堤。明万历六年(1578),河漕总督潘季驯将大堤延伸至周桥,其长30多公里。至此,洪泽湖大堤基本建成。至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徙时,洪泽湖大堤北起武家墩,南至蒋坝,蜿蜒67公里,可谓“长虹万丈,屹立如山”。洪泽湖大堤初为土堤,后改做砖堤、石堤。石堤自明万历八年(1580)始建,至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前后历时200余年完成。东汉建安五年时,洪泽湖大堤堤顶高程为9.15米,明隆庆年间增至11.32米,清乾隆四十六年增至15.49米,清道光年间增至17.20米。高家堰的名字即缘于此,所谓高家者,“盖益加益高耳”。今日的洪泽湖大堤全长67.25公里,堤顶高程19.5米,巍然耸立于洪泽湖东南。洪泽湖的历史功能1128年黄河夺淮前,淮河独流入海,含沙量较少,海潮可上溯至今江苏省盱眙县以西。今洪泽湖的范围相当于古淮河下游。古淮河右岸多为陆地,在浅洼地区零星分散着阜陵、万家、泥墩、破釜、白水等小湖。这些小湖彼此孤立,也不与淮河相通。当时,洪泽湖大堤的主要功能是蓄水灌溉和防御淮水决溢淮扬地区。西汉年间,黄河曾多次南决侵淮,导致淮河尾闾淤高,淮安及里下河地区水灾日益严重。公元200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时名捍淮堰,其长15公里。南唐保大元年(943),修筑唐堰,蓄水灌田。宋代,楚州(即淮安)司户参军李孟曾经修复陈公塘以进行灌溉。陈公塘即后来的高家堰。黄河夺淮初期,洪泽湖的功能仍以“捍淮”为主。明永乐年间,今洪泽湖区已逐渐淤高,经常泛滥淮扬地区,平江伯陈瑄筑高家堰以捍之。大堤起武家墩,经大小涧至阜宁湖。此后,淮河安流100余年,所谓“淮扬藉以耕艺,厥功懋矣”。“蓄淮”—洪泽湖的形成与“刷黄”目标的失败黄河夺淮后,横亘东西的黄河、淮河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在清口一带(今江苏省淮安市码头镇)交浍,南来北往的漕船须在这里过淮穿黄,而黄河的含沙量较高,常常侵扰淮河和运河。明、清定都北京,漕粮乃“天庾正供”。为确保运道的畅通,制定了“治河保漕”的根本原则和“蓄清刷黄济运”的方法。修建并不断加高加固洪泽湖大堤,拦蓄含沙量较少的淮水,以抬高洪泽湖水位,以此冲刷淮河下游河道中的泥沙。此方法一方面,可抵御黄水的倒灌,另一方面还可迫使淮水专出清口,冲刷淮河下游河道中的泥沙,从而保障河道的长期稳定;另一方面,可以调节京杭大运河的水位,在确保运道畅通的同时,减少里下河地区的水患。明万历初年,随着淮河下游河道的抬高,淮水下泄困难,蓄积湖中,高家堰连年冲决,里下河地区频罹水灾,运道屡屡淤塞断航。万历六年(1578),潘季驯第三次出任河道总督,提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方略,重修高家堰,将大堤延长至30多公里,高一丈二三尺(约合4米),堤顶高程为11.32米。此后又向西南延伸至越城、周桥以外,并耗时四年,于高家堰中段砌石工墙防浪。由此,淮河向东的出路被堵闭。同时,潘季驯在北部的王简、张福两个出口处筑堤,切断了淮水北泄的通路。如此,淮水被拦蓄洪泽湖中,仅能从清口下泄。遇清口淤垫或汛期湖水宣泄不及,就会出现“淮日益不得出,而潴蓄日益深”的局面,洪泽湖基本形成。从潘季驯所绘《河防一览》图中可以看出,万历年间,洪泽湖已与万家、泥墩、阜陵诸湖连为一体,但仅为淮水东岸诸湖之一。清康熙十六年(1677),靳辅出任河道总督,时清口一带淤为平陆者约10公里。他秉承了潘季驯“蓄清刷黄”的遗愿,开挖洪泽湖口引河,加高加固清口至周桥45公里长旧堤。新建周桥至翟坝堤防,使之长达50余公里,堤顶高程达13.04米。此后,洪泽湖不仅与阜陵、泥墩和万家等湖合而为一,还与淮河融成一体,周回三百余里,空濛浩瀚。洪泽湖最终形成。“蓄淮”的结果是洪泽湖的形成,同时保障了京杭运河的畅通。洪泽湖形成后,黄水倒灌入湖现象频繁发生,洪泽湖底不断淤积则说明了“刷黄”目标的失败。洪泽湖的大量入湖在洪泽湖大堤的演变历程中,保护明祖陵之争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但由此却反映出洪泽湖大堤面临的复杂形势。明万历七年(1579),高家堰建成。洪泽湖水位抬高,位于上游的明祖陵和泗州地区受灾严重。为保护泗州地区的利益,许多官员打着保护明祖陵的旗号,反对修建洪泽湖大堤。先是一位名叫常三省的官员向北京各衙门上书,历数洪泽湖大堤的害民之端。此后许多官员上书认为高家堰和张福堤的修筑,使得洪泽湖“倒流而为泗、陵患”。参与争论的官员有的级别很高,如御史高举、直隶巡按牛应元和勘河给事中张企程等。然而,潘季驯坚持认为,只有建成高家堰,才有利于在清口处淮水的宣泄;清口宣泄通畅,泗州才能免于水患。最终,洪泽湖大堤的修建并没有因常三省等人的反对而改变。至清代,已无保护明祖陵的顾虑。康熙十九年(1680),黄淮大水,泗州城沉沦在洪泽湖中,成为空留后人凭吊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黄淮汛期不同步,黄河水量、含沙量又远高于淮河,黄河汛期常常倒灌洪泽湖。由此,大量泥沙被拦蓄湖中,湖水位不断被抬高。据统计,康熙年间黄水倒灌入湖现象共发生五次;乾隆年间发生七次。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水倒灌达三月之久;乾隆三十八年(1773),黄水倒灌达两月之久。而嘉庆年间,黄水倒灌入湖现象共发生四次。还是为了解决泥沙问题,先人们又出台了“减黄助清”措施,该措施由河道总督靳辅提出。就是在黄河南岸堤防上修建泄水闸坝,使减泄的黄水汇入洪泽湖,借此抬高洪泽湖水位,以冲刷淮河下游河道中的泥沙。清代在黄河南岸共修建泄水闸坝9座,由于自这些闸坝减下的黄水所携带的泥沙不可能完全沉积于沿途河道中,因而大量进入洪泽湖中。清乾隆、嘉庆与道光年间,自黄河南岸各闸坝减水入湖的现象经常发生。另有一项措施是源于“减黄助清”措施的引黄济运措施。清乾隆五十年(1785),清口一带严重淤积,回空漕船受阻。河道总督李奉翰实施“引黄济运”之法,即开放洪泽湖上游20公里处黄河南岸的两个减水闸,引黄入湖济运。由于二闸距洪泽湖不过40里,减泄的黄水没有多少沉沙的余地,此法无异于将黄水直接引入洪泽湖。为维持漕运的畅通,此后屡行该法。黄水大量入湖的结果就是抬高洪泽湖水位,以及随之而来的洪泽湖大堤的不断加高。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因黄河连续三年倒灌入湖,洪泽湖底“高地丈余,水面上浮”。是年年底,康熙拨银128万两,大修高家堰,自武家墩至棠梨树,长50余公里,高二丈四五尺(约合8米),以刷黄济运。清雍正八年(1730),雍正拨银100万两,将洪泽湖大堤改砌石工。然而,至清乾隆七年(1742),洪泽湖西北一带,“底渐淤高”。清乾隆四十六年,洪泽湖大堤全线改建石工。四年后(即1785年),有人上报朝廷,洪泽湖底的形状已由原来的“如釜”演变为“如盘”。清道光四年(1824),洪泽湖北岸“全为黄水垫高”。湖水渐渐南退,自洪泽湖大堤五坝宣泄。清咸丰元年(1851),开放大堤南端的礼坝,冲损未修,形成淮河南流入江的新通道,即三河口。五年(1855),黄河北徙,黄水侵扰淮河的局面至此结束。据研究,在清康熙年间洪泽湖形成后的百余年时间里,洪泽湖水位以每年4厘米的平均速度持续上升。今日,洪泽湖底海拔为10米至11米;洪泽湖河口的老子山处河床海拔为9米至10米;高出浮山处河床海拔为4米至5米。淮河中游河床纵剖面明显呈倒比降。迄今,洪泽湖大堤已走过1800多年的沧桑岁月。在黄河夺淮的700余年间(1128~1851),作为清口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泽湖大堤为确保京杭运河的畅通和里下河地区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今日,洪泽湖大堤仍然是里下河地区防洪的坚实屏障。然而,正是因这道大堤所形成的洪泽湖接纳了黄河的大量泥沙,抬高了淮河中游的侵蚀基点,使得淮河洪涝问题至今依然严峻。1991年淮河大洪水的记忆尚未消退,2003年淮河又发生较大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亿元,其中由涝灾造成的损失比例高达70%。2007年,淮河大洪水再次牵动国人的心。这几次大洪水明显暴露出淮河泄洪能力不足、淮北平原和沿淮低洼地区内涝严重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清代,黄河南决入湖多达20余次。每次决口,或全河夺溜,或大半分流。决水通过颍河、涡河、睢河或淝河等不同路径汇入洪泽湖中。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黄河漫决后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合龙,短者一两个月,长者一两年。至此,洪泽湖大堤成为黄河的防洪工程。洪泽湖大堤又称高家堰,位于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交汇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