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震害与抗震设计_第1页
浅谈建筑震害与抗震设计_第2页
浅谈建筑震害与抗震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文档浅谈建筑震害与抗震设计摘要:地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直到现在我们仍是无法预测的。最近几年,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地震给我们带来严重的损失。研究建筑在地震时损毁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可以很好的减少地震灾害。因此大多数国家都加强了对抗震设计的重视。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抗震措施进行加强,降低建筑震害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对于建筑抗震的研究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震害特点,对此进行分析,分析影响建筑结构体系抗震的因素,并进行总结。

关键词:建筑结构体系;震害;抗震;研究

1引言

地震的威力是巨大的,地震能诱发多种灾害:滑坡、泥石流、塌方。因其引起的巨大损失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目前人们对地震的发生无法做到有效的预测,我们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地震来临时带给我们的灾害,因此我们要从之前的数次灾害中吸取教训,加强对地震的预防,对建筑工程方面的地震和抗震工作投入更大的精力。1

2建筑震害特点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1、框架柱:柱端受到弯剪破坏、短柱与柱身受到剪切破坏;框架梁主要是竖向压弯裂缝或产生斜裂缝。2、填充墙:产生墙面裂缝,并会向周边扩散开裂,建筑的边角地方出现斜裂缝。3、剪力墙:剪力墙底部被破坏,连梁发生剪切破坏。

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结构的震害:1、屋面板移位或塌落、支撑体系压弯或拉断、屋架歪斜、柱酥裂或倒塌、屋面板脱落。2、山墙、纵横墙倒塌。3、大小柱的破坏或柱根部酥裂。

砌体结构的震害:1、墙体的水平、斜向、竖向裂缝。圈梁底部和墙顶部产生水平裂缝;墙体产生斜裂缝,窗户外墙产生交叉裂缝;纵横墙交接地方产生竖向裂缝。2、砌体结构的整体倒塌和局部倒塌,多层建筑整层倒塌。

3建筑抗震措施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1、对梁柱进行合理的布置。在建造时,将强柱弱梁进行协调,加强柱的抗压抗弯能力。2、减少地震剪力对结构造成的破坏。增大梁、柱、节点的剪力值,能够较好的增强结构的抗剪能力。3、重视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在设计时尽可能的使用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些结构对于建筑抗震有益。4、多设置几道抗震线。这样可以较大程度抵抗地震带来的破坏。

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结构;厂房建设要求结构较简便。1、平面布置时应力求结构简单、对称,规整。对于多跨结构各个跨应等长。2、布置支撑系统应选择合理的方式和位置。3、连接点出可以选择螺栓连接。4、围护结构应加强柱子与墙体的连接。

砌体结构:1、确保地基土性质的一致性、基础的标高应一样。2、保证结构的几何尺寸合理、设置合理的建筑结构。3、布置抗震缝。4、布置合理的构造柱和圈梁。

4国内外建筑抗震的发展

日本是地震多发的一个国家,为了减少地震灾害日本提出了隔震技术,日本营上九泽住宅小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建筑在上下部结构处设置橡胶垫和阻尼器形成的隔震层,隔震层在地震来临时可以有效的较少地震对建筑的冲击。日本某公司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名叫“局部浮力”的建筑抗震系统,其特点是上下层中间设置贮水槽,水的浮力分担了建筑物的重量,在地震来临时增大了晃动周期,减少了地震冲击力的冲击。另外日本对于地震观测已经有了一个全国的地震观测网,日本在全国布置了约1800台高灵敏度地震仪来观测地震,这为科学家提供了大量研究地震的信息。“SRF”工艺,一种采用树脂纤维的类似安全带,将其涂在结构建筑支撑上,在地震来临时确保建筑屋内有足够的空间来让人生存。

墨西哥注重地震预警,其预警系统已经有了很好的进展了,虽然预警系统有局限性,但这已经很好了,短短几十秒的时候足够可以挽救很多人的性命。墨西哥在本国内设计许多个观察站,以便可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另外墨西哥定期对人民群众进行地震预警从而演练提高人们的避免灾害意识。同时在经历几次地震之后提高了建筑抗震标准,确保建筑有更好的抗震能力。

美国的地震灾害也较频繁,美国开始了耗能减震技术率先提出设置屈服耗能器来减少建筑的地震灾害。美国的“滚珠大厦”就是一种新型的抗震建筑,这种建筑由滚珠来支撑,所有的珠子和墙体下面都布置了滚珠,地震来临时大厦在滚珠上面会发生轻微的滑动,可以缓解地震带来的冲击,这样可以很好的减少地震灾害。现如今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先于其他国家研究并应用智能材料这种新技术了。

希腊也饱受地震的影响,最近也研究出了一种新型抗震结构:智能减震屋,其特点使用的材料可以自我修复,墙体受到地震影响开裂时,其特殊材料可以将裂缝进行修补。

智利经历过特大地震,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其原因是建筑抗震标准足够高,他们利用“强柱弱梁”建造的建筑,可以很好地避免房屋倒塌,另外智利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智利已经有了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网,还有健全救灾机制,预备了足够的救灾物资。国家政府和教育机构大力宣传抗震减灾知识,保证人民群众能有一定经验。

近年来我国柔型结构和延性结构已经开始逐步发展了。柔性建筑结构采用动力平衡体系来进行减震防震,这样可以很好的减少地震冲击力,延性建筑结构是控制结构具有刚度,使构件具有延性,来达到减少地震能量减少地震灾害的效果。世界各国都开始发展抗震技术,一些国家已经走世界前列,因此我国不能甘于落后,我国已经加大研究建筑抗震的力度,针对我国自己的情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同时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加强我国关于建筑抗震方面的实力。目前,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仍旧是以概念设计为主,现如今我国的抗震设计主要还是依靠设防烈度。我国已经开始逐步建设隔震结构工程,对于结构隔震、消能等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制定了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并已经逐步向全国推广。

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注重房屋抗震了,中国古代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木质材料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古代建筑在抵抗地震灾害时,利用其柔性来缓解地震冲击力,从而达到降低地震灾害的目的。

5结束语

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是为了要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的破坏,同时也要在很大程度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建筑抗震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大量的经验,因此必须注重抗震概念设计和如何采用抗震措施。结构抗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阔,很多问题是现代科技无法解决的,我们只有认真总结建筑抗震经验,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完善建筑抗震设计理念和措施,这样我们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地震做给我们带来的灾害,才能让人们更少的受到伤害。

参考文献

[1]郭海燕,戴素娟,彭亚萍.建筑结构抗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柳炳康,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启华,沈毅.建筑结构[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4]李东伦.混合结构中抗震墙与钢梁新型节点拟静力试验与抗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5.

[5]黎静.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5):220-221.

[6]盖希君.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196

[7]王聪.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城市建筑,2016,(15):57.

[8]韩娟娟.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四川水泥,2014,10:86

[9]刘国勇.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J].科技风,2016(9):102.

[10]祝英杰,谷伟.结构抗震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