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_第1页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_第2页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_第3页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_第4页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1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一、注意的概述〔一〕注意的概念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2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根据注意有没有自觉目的性和意志努力,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类。

无意注意也叫做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是被动的,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类: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和人本身的状态。

〔二〕注意的类型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有意注意依赖于很多因素,主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合理的活动组织、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良好的意志品质。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3整理课件4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二、婴儿注意的发生和开展〔一〕胎儿的注意在胎儿时期,个体就开始对声音有了定向反射。选择性注意是胎儿期注意开展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二〕新生儿的注意1.原始的注意行为2.选择性注意的开展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5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三〕婴儿注意的开展1.1-3个月〔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多于简单刺激物〔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3〕偏好不规那么的图形多于规那么的图形〔4〕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多于密度小的图形〔5〕偏好具有同一中心的刺激物多于无同一中心的刺激物〔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刺激物〔7〕偏好熟悉的刺激物〔8〕偏好新奇的刺激物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6整理课件7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三〕婴儿注意的开展2.3-6个月婴儿注意的开展:奥尔森和费尔德等的研究说明:〔1〕婴儿头部运动自控能力加强。〔2〕婴儿的视觉注意更加开展,视觉搜索平均时间变短,更加偏好复杂的和有意义的视觉图像。〔3〕婴儿增长了对日益扩展的外部世界的好奇,探索和学习的驱动力活泼。〔4〕对物体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得到开展,提高了注意的质量。〔5〕大量的新信息扩大了婴儿的知识根底。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8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三〕婴儿注意的开展3.6-12个月婴儿注意的开展:〔1〕半岁以后,婴儿觉醒时间的增长是大脑成熟的标志。此时的婴儿有更长的时间去探索事物和获得更多的新信息的时机。〔2〕婴儿能够独立坐、爬行、站立和试图行走,使得其活动的范围和视野明显扩大,注意的对象更加广泛。〔3〕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受经验的支配。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9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三〕婴儿注意的开展4.1-3岁婴儿注意的开展:〔1〕注意的开展与“客体永久性〞。〔2〕注意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加。〔3〕有意注意开始萌芽。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10整理课件11整理课件12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2.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3.幼儿的无意注意随年龄增长不断稳定和深入三、幼儿注意的开展〔一〕幼儿无意注意的开展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13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开展的3.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活动中完成的三、幼儿注意的开展〔二〕幼儿有意注意的开展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14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一〕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1.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幼儿注意随年龄的增长,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表3-1不同年龄幼儿正确识别点子数的百分比点子数4岁6岁273.599.5343.593.5413.566.655.351.56044.67027.3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15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注意范围小,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

第一,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同一个短时间内不能要求幼儿注意更多的方面。

第二,在呈现挂图或其他直观教具时,同时出现的刺激物的数目不能太多,而且排列应当规律有序,不可杂乱无章。

第三,要采用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或方法,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以逐渐扩大他们注意的范围。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16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的自身状态都有关系。

注意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二〕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1〕教育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符合幼儿心理水平。〔2〕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3〕不同年龄班活动时间应当长短有别。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17整理课件〔三〕注意的转移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转移是指自觉地调动注意,使之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随着儿童活动目的性的提高和言语调节机能的开展,幼儿逐渐学会主动转移注意。◆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1.活动开始时,运用多种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的注意转移到当前活动中来。2.活动中,运用语言指导让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主动转移注意。3.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能帮助开展其注意转移的能力。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18整理课件〔四〕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上。教师应创造幼儿活动和锻炼的时机,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逐渐开展动作熟练能力,并动用多种感官协调活动,逐步培养其注意分配能力。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19整理课件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五、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一〕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1.过多的无关刺激2.疲劳3.缺乏兴趣4.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二〕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4.合理地组织教育活动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并用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20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一、感知觉的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21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2.知觉的种类按知觉的对象,可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2.知觉的种类按知觉中起主动作用的感觉器官活动,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1.感觉的种类按照感受器的不同,将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22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二、学前儿童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开展〔一〕视觉的开展1.视觉集中

视觉集中是指通过两眼肌肉的协调,能够把视线集中在适当的位置观察物体。

新生儿的眼肌不能很好地协调运动,出生后2-3周内,表现为一只眼睛偏右,一只眼睛偏左。出生后3周的婴儿能将视线集中在物体上。出生2个月的婴儿能够追随在水平方向移动的物体3个月时能追随物体做圆周运动。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23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一〕视觉的开展2.视觉敏度视觉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区分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局部的能力,也就是觉察物体的形状或体积最小差异的能力。新生儿的视敏度在20/200到20/600的范围内,只有正常成人视敏度的十分之一。6个月时,婴儿的视敏度已开展到大约20/70左右,1岁时与成人相当接近。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24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一〕视觉的开展3.颜色视觉(1)婴儿的颜色视觉新生儿能够区分红与白,对其他颜色的区分缺乏足够的证据。出生后2个月,婴儿能够区分那些视觉正常的成人所能区分的颜色中的大局部。4个月时,婴儿的颜色视觉的根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25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2)颜色视觉◆3岁幼儿还不能认清根本颜色,不能很好地区分各种颜色的色调。◆4岁幼儿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异的能力逐渐开展起来。◆5岁幼儿不仅注意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能够区分更多的混合色。◆6-7岁幼儿区别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细微差异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26整理课件27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二〕听觉的开展1.听觉的发生〔1〕胎儿对声音的反响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说明,胎儿听觉感受器官在6-7个月时已根本成熟,对声音有所反响。〔2〕新生儿听觉的发生新生儿对拖长的纯音反响较明显;新生儿已经出现了听觉上的偏好,最爱听母亲的声音。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28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二〕听觉的开展2.婴幼儿听觉的开展〔1〕视听协调开展〔2〕语音感知出生后,尤其是对母亲的高频率、语调夸张、似唱歌节律、缩短的音节和重复性用词等特殊的“婴生儿语〞更为敏感。2个月的婴儿可以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以及同一个人带有不同情感的语调。4个月的婴儿即显示出对成人的“儿语〞注意倾听,对成人间的对话那么无此反响。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29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二〕听觉开展〔3〕音乐感知婴儿对音乐的喜好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曲调轻柔、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音乐容易引起婴儿积极的情绪反响。到了幼儿期,幼儿能对不同的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响,能够有较好的音乐节奏感、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30整理课件(三〕触觉的开展1.口腔探索2.手的探索1.触觉的发生研究认为,胎儿在第49天时就已经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响。触觉的发生触觉的开展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31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四、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开展〔一〕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指客体的空间位置、空间特性及空间关系的知觉。1.方位知觉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位的反映。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开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区分。婴儿出生后已有对方向的定位能力。1岁多初会走路的儿童,已能区分室内的方位。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32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

2.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同一物体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近远程度的知觉。婴儿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物体和自己的距离,并能区别物体是朝向自己还是明显不会碰到自己。婴儿的深度知觉是随着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开展的。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33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3.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局部的组合关系的知觉。〔1〕婴儿的形状知觉婴儿爱看轮廓清楚的图像;婴儿爱看活动的和轮廓多的图形;婴儿爱看同心圆的图形多于非同心圆的图形;婴儿爱看较复杂的图形多于简单的图形;婴儿爱看曲线,不爱看直线或角。〔2〕幼儿的形状知觉小班:能区分圆形、方形和三角形中班:能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大班:认识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和圆柱形等,并能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折成三角形。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34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4.大小知觉婴儿已经有对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2岁半到3岁儿童已经能够按语言提示拿出大皮球或小皮球,3岁以后判断大小的精度有所提高。4—5岁幼儿在判别积木大小时,要用手去逐块地摸积木的边缘,或把积木叠在一起去比较。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35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研究说明,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开展表现出以下特点:〔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成正相关。〔2〕儿童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其时间知觉的开展水平〔3〕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从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开展趋势。〔4〕不能理解时间标尺的意义,往往直观形象地理解计时工具。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36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四、学前儿童观察的开展观察的概括性,从知觉事物的外表特征向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开展

观察方法的形成观察的细致性,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准确的知觉开展观察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从短向长开展观察的目的性,从无意向有意开展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开展37整理课件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五、感知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运用〔一〕感觉的适应根据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教师在组织教育和生活活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