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系列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教案及反思认真备课,不但备同学而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同学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纳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准时间支配都作了具体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粤教版初三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
粤教版初三化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熟悉元素的存在,能说出元素的概念,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争论,总结表格信息,提高沟通表达和总结归纳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元素,进一步熟悉物质的组建,激发学习化学的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初步熟悉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难点】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课前呈现几张图片,内容为“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请同学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说出图片中物品名称并思索这里的氟、钙、碘、铁表示的是什么。
【同学回答】元素。
【老师引导】没错,经过上节课对原子构成的学习,信任大家对于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究,并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觉组建物质的基本成分就是刚刚大家所说的元素,而元素其实有100多种。那么元素究竟是什么呢?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解开元素之谜。
环节二:新课讲授
内容一:熟悉元素的概念
【图片呈现】在多媒体上呈现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三中元素组建,同时请同学思索之前学习的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们与碳酸钙有哪些相同之处。
【同学回答】氧气、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
【老师引导】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全部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的,将质子数都为1的全部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全部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接着请同学小组争论总结出元素的概念。
【同学小组争论后回答】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内容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播放动画】向同学呈现一段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试验动画图,让同学认真观看并思索动画中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没有发生转变。
【同学回答】在化学反应前后均含有氧元素和氢元素。
【老师引导】出示硫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以及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以及化学反应式,请同学们再次进行小组争论,思索“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原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同学小组争论后回答】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变化,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
环节三:巩固提高
【老师引导】呈现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同学观看二者结构上的不同。
【同学回答】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老师总结】在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建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殊是最外层电子数目关于。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请同学以谈收获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查阅资料文件资料,查找在地壳和人体中元素含量的大小比较。
粤教版初三化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建与微观结构的熟悉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准确写法,逐步记住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熟悉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争论 化学的工具,能依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派元素和关于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1.元素符号的记忆及所表示的意义。
2.组织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如何发挥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教学工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现在社会在不断前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饮食讲养分、穿着讲自然 ,对于吃、用的东西,人们总喜爱问一句:它的组建成分是什么?目前,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随处可见,这里所说的“铁’’、“钙”指的是什么?
从古至今,人们始终在探究,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建成分是什么?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最终知道了自然千千万万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建的。那么,本节课就要来探讨这个问题。
[提问]什么是元素呢?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分?谁能说一说?
二、阅读争论
[阅读]指导同学阅读课本P75~77页的关于内容,组织同学争论,然后老师边讲解边小结。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简洁地说元素就足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疑1]既然是氧原子为什么还称氧元素呢?
[答疑]事实正是如此。以氧原子为例,全部的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8,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我们把这一类的氧原子就称之为氧元素。依据原子的核电荷数目进行分类,可以将全部的原子分为109类。每一类原子叫一种元素,共有109种元素。
[质疑2]元素和原子的区分呢?
[答疑]举个例子吧,把蔬菜称为元素,那么西红柿、茄子、土豆等就称为原子,蔬菜只可以论“种”不行以论“个”,同样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可以论“种”又可以论“个’’。
[问题l]“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还是指原子?
生:指元素。
[问题2]下述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与生成物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分子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但是元素不变。例如H元素,即核内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不管在反应物水(H20)中,还足在生成物氢气(H2)中,H原子种类不变即H元素的种类不变。
[问题3]元素可以采纳统一的符种类即元素符号来表示,请问书写元素符号时应留意什么?从下表中你还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投影]-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小结]
1.从表中可以看出,书写元素符号时应留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例氢元-H;碳元素——C;磷元素-P;硫元素——S;钾元素-K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例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铁元素-Fe等。
2.从表中还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l)元素符号的中文名称与元素的类别存在肯定的联系,例如,有“韦”字旁的是金属元素,例:铁(Fe)、钡(Ba)、钠(Na)等;有“石’’字旁是固态非金属元素,例:碳(C)、磷(P)、硫(S)等;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例:氢(H)、氧(O)、氖(Ne)等。
(2)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师:同学们,当你走进商店或超市,面对成百上千种商品,你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找到你所需的商品,你这时怎么办?询问吗?还是看标志找到你所需的购物区?
师:对。同学们说得对。商店的东西都分门别类、有序的排放,使我们在短时间内买到所需的物品。那么,我们今日要争论 物质的构成者-IOO乡种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把它们分门别类,有序地排列,科学家们经过探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后,将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问题4]认真观看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思索一下,它有什么规律?
(提示从横、竖、颜色的不同、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方面思索o)
[同学活动]组织同学分组争论,形成书面小结,然后选择较好的同学,将规律呈现,老师补充,最终作小结。
[小结]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8个族(其中1,2,13,14,15,16,17为A族;3,4,5,6,7,8,9,10,11,12为B族,18为0族);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挨次给元素编了号,例如镁元素,它的核电荷数为12,镁元素的编号为12,即原子序数为12。即原子序数的数值=原子核电荷数。
3.从表中得知红色为金属元素,_为非金属元素;
4.从表中可以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争论 化学的重要工具。
课后小结
学完本课题你应当知道: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例如氢元素-H;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等,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3.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争论 化学的重要工具,从周期表上查找某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名称、号、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粤教版初三化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1学问与技能: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建与微观结构的熟悉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准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熟悉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争论 化学的工具,能依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派元素和关于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1.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2)学习运用查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和试验等活动,增加同学对化学现象的惊异 心,激发同学的学习化学的爱好。
(2)体验观看和思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育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2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
在前一课题中,同学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建与微观结构的熟悉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简单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留意两者的区分。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同学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需会写、会读、会用。
[复习提问]水在通电的状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试验结论说明白什么?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新课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许多,可见元素是组建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元素的学问。
第1课时元素
[提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准确呢?
[回答]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
[讲解]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行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解答]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
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未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提问]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_
[回忆]课本P69小注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
[补充]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愿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过渡]搞清晰了元素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特点
[讲解]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补充]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建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建,而未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建。
[活动]请同学们通过模型卡片的拆拆、拼拼,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下列变化过程:
水→氢气+氧气
氢气+氯气→氯化氢
并思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在通过同学们争论之后进行讲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元素不发生变化
元素分布: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讲解]物质的种类许多,但是组建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觉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呈现ppt)
总结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3、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
[讲解]了解一下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介绍元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PPT讲解)
元素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
元素举例:“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里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建的”,但未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建的”。
原子举例:“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未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建的”。
[总结并板书]元素和原子的区分在于: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建。
元素的分类(依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我们将元素分成三类。)
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
金属元素:“金”字旁(汞除外)
元素周期表
[讲解]元素周期表从横向和纵一直看:
周期: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
族:每一纵行叫一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建一个族,共16个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讲解]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意义及其自身的意义
粤教版初三化学教案4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履行芳香烃一节的教学及第一节2-1脂肪烃的习题讲评
第一课时:(1)复习芳香烃、苯的同系物概念;
(2)复习巩固苯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3)力量提升;拓展与溴取代及硝化反应的试验,产物的提纯。
第二课时:(1)苯的同系物(甲苯)的化学性质;
(2)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第三、四课时:对脂肪烃、芳香烃巩固训练,讲评相关习题
2、教学目标:
在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后,重点介绍苯的同系物。教学时,要留意引导同学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索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要留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擅长通过试验培育同学的力量。
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
3、资料文件资料预备: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分子球棍模型、试验视频
4、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第一课时:以旧带新,复习提升;
第二课时:对比、联系学习新知。通过比较苯和甲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不同,使同学熟悉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第一课时【方案Ⅰ】复习再现,对比思索,学习迁移
复习再现: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通过计算机课件、立体模型呈现苯的结构,通过试验录相再现苯的燃烧、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引导同学争论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像点和不同点,并列表对比小结。
提示:从苯的分子组建上看,具有很高的不饱和度,其性质应当同乙烯、乙炔相像,但实际苯未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说明苯的结构比较稳定。这是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特殊之处──“组建上高度不饱和,结构比较稳定”。
学习迁移:
(1)苯燃烧有深厚的黑烟,同乙炔类似,因为苯(C6H6)和乙炔(C2H2)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相同,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均为92.3%,高于甲烷和乙烯。
(2)取代反应,类似于烷烃的反应,重点争论苯的溴代和硝化反应,与甲烷氯代的反应进行对比。
(3)加成反应,由于苯属于不饱和烃,因此也能发生类似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苯与氢气催化加成生成环己烷(环状饱和烃),不同的是苯未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第二课时
2.苯的同系物
【方案Ⅲ】活动探究,对比思索,总结讲解
活动探究:争论对比苯和甲苯结构的相像点和不同点,试验探究苯、甲苯分别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思索有机化合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通过活动探究,填写下表:
总结讲解:甲苯发生取代反应时取代基的定位,甲苯被氧化的缘由是苯环与甲基的相互作用使甲基变得活泼。
【方案Ⅳ】结构演绎,观看思索,迁移提高
3.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方案Ⅴ】自学阅读,争论提高
情景创设(老师也可供应网络教学资源,指导同学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老师提出相关问题,指导同学阅读。
问题提示:芳香烃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芳香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阅读争论:阅读教科书,争论相关问题
小结提高:沟通各小组争论结果,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对石油产品及其应用的熟悉。
二、活动建议
【试验2-2】由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颜色较深,甲苯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较慢,本试验颜色变化观看较困难。一方面要加入硫酸转变溶液的酸碱性,另一方面,高锰酸钾溶液未能加入太多,几滴即可,并可用蒸馏水稀释试管中的溶液,以便于观看颜色变化和分层状况。
争论记录
罗贤朗:1、教学中要留意引导同学争论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像点和不同点,并列表对比小结。2、通过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特殊之处──“组建上高度不饱和,结构比较稳定”使同学意识到结构(官能团)准备有机物的性质。3、课本中只介绍甲苯的硝化反应(取代反应),上课时应当补充甲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的卤代反应,强调条件不同,取代的位置不同。
林春:1、演示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苯+溴水的试验,或者播放视频,引导认真观看试验现象。2、引导同学争论对比苯和甲苯结构的相像点和不同点,先猜想甲苯的化学性质,再通过试验探究苯、甲苯分别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思索有机化合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3、多个侧链的苯的同系物的取代反应产物简洁补充一下,让同学真正熟悉到邻、对位取代。化学方程式需要多练习书写。
附件:导学案
第二单元芳香烃学案
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与性质
1.苯的结构
(1)分子式:最简式(试验式):
(2)结构式:结构简式:
〖沟通与争论〗苯分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①苯的1H核磁共振谱图(教材P48):苯分子中6个H所处的化学环境
苯分子结构的确定经受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866年,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环结构,称为凯库勒式:
②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
〖拓展视野〗苯环中的碳原子都是采纳的sp2杂化,碳原子之间形成σ(sp2-sp2)键,六个C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一个大π键。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都是一样长的(1.4×10-10m),这说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建,
(3)分子空间构型
苯分子是结构,键角,全部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键长C—C苯环上的碳碳键长C=CC≡C,苯环上的碳碳键是
之间的独特键。
2.苯的物理性质
苯是色,带有气味的液体,苯有毒,
溶于水,密度比水。用冰冷却,苯凝聚成无色的晶体,通常可溴水中的溴,是一种有机溶剂。
3.苯的化学性质
(1)苯的溴代反应
原理:
装置:(如右图)
现象: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苯和液溴后,
②反应终止后,三颈烧瓶底部消逝()
③锥形瓶内有白雾,向锥形瓶中加入AgNO3溶液,消逝沉淀
④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造成或产生沉淀()
留意:
①直型冷凝管的作用:(HBr和少量溴蒸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设计师考试回顾与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科医师考试考生心得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考题解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药学重要主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药物副作用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考试日程初级会计师试题及答案
- 企业税务合规的重要性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生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考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试题及答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备考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重庆大轰炸优秀课件
- 专题01《水银花开的夜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 外贸客户报价单中英文格式模板
- 中药学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归纳
- 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书
- JJF 1338-2012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
- GB/T 13911-1992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泉州南音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7200字)】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曲折
- 现代汉语词汇学精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