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2015.10)-2_第1页
九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2015.10)-2_第2页
九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2015.10)-2_第3页
九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2015.10)-2_第4页
九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2015.1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姓名:班级:成绩:2015.1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有学者分析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一政策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2.“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一评价针对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英法绥靖政策3.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20世纪20年代列宁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A.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C.实行新经济政策D.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4.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③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机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6.下表为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份项目19211923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土地法令》开始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发展D.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7.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是苏联解体的根源,其主要特征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充分发挥市场作用C.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D.提倡个人崇拜8.很多俄罗斯学者和普通百姓认为,不管有什么缺点,“十月革命”都是20世纪一个重大

事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新在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9.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A.英国宪章运动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0.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12.下列选项中,与张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看右图)相符的是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B.戈尔巴乔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C.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D.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3.下图为苏俄(苏联)1913—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14.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不包括A.俄罗斯联邦B.外高加索联邦C.爱沙尼亚D.乌克兰15.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新经济政策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推行玉米种植运动D.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16.“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苏联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政策弊端”不包括A.经济计划统得过死B.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C.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D.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17.下列对图3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苏俄新经济政策发挥了直接作用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C.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已超越美国D.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取得的成就18.下表为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份项目19211923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土地法令》开始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发展D.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19.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下列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化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相一致C.使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D.经济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20.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这里丘吉尔评价的“他”是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题号212223242526答案21.1921年,列宁为苏俄探索了一条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即新经济政策;也就是在同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即中国共产党成立。22.俄罗斯姑娘娜塔莎出生于1905年。在她25岁时,她给生活在英国的叔叔写了一封信。她在信封寄出地址栏应该注上国家的名称是苏联。23.1922年苏联成立,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形成。24.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5.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26.在斯大林模式下,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27.英国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是《》,中心内容是要求取得普选权,因此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俄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由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8.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的诞生;1917年俄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9.1921年,为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列宁开始实施政策,允许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四、材料与问答(共18分)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表1表1: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项目年份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注:普特=16.8千克——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2)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的原因。材料二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国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概括材料三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的看法?3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中、苏两国在建设中间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失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我国从1953~1962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材料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到1957年,鞍山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基本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钢产量四百一十二万吨,发电量一百五十九亿度。……——《中国通史》材料三:苏联一位领导人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他把许多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视为资本主义范畴的东西予以否定,主张用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的办法加速发展经济……——《世界通史·现代卷》材料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十人巨大……l94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六倍多,超过法、贡、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但也存在重大缺陷和问题。首先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粮食产量从1925年-1927年间平均每年的7527年,降至二五期间的7290吨……轻工业产值虽然1940年比1913年增加了3.6倍,但同期的重工业却增长了12.4倍。——《世界通史·现代卷》请回答:(1)造成材料一中两个时段增长情况不同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材料三中的这位领导人是谁?根据材料三分析其主张的错误是什么?(3)对比材料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期间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的共同点是什么?(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正确的发展道路该是如何的?32.伟人可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自身努力和他人的协助完成常人所不能做的事,他们或者挽狂澜于即倒,或者救人民于水火,又或者使国家迅速在世界上崛起。阅读下列图片:图1图2图3请回答:(1)图1人物是亚历山大二世,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史学界认为,他进行的改革对俄国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请你说一说史学界产生这种认识的理由。(2)图2人物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创新,他采取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位人物是谁?你能说出他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吗?(3)图3人物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一套新的建设模式,请问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什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领导苏联人民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的哪些巨大成就?(4)从以上三位人物身上,你能学到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BCCABBACCA11-20DDBCDCBBBB二、判断题21-26AAAAAA三、填空题27.人民宪章十月革命28.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29.新经济多种经济四、材料题30.(1)原因:战争的影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变化趋势:逐步增加(上升)。主要原因:社会相对安定;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3)“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作者的看法:赞赏(或肯定)苏联实施“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31.(1)53-57年一五计划,经济发展较快。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遭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