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模拟试题汇编_第1页
2022年高考模拟试题汇编_第2页
2022年高考模拟试题汇编_第3页
2022年高考模拟试题汇编_第4页
2022年高考模拟试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目录专题一STSE化学与技术化学用语 2专题二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7专题三离子反应 17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 21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 30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33专题七物质结构 39专题八物质结构与推断 45专题九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8专题十电化学及其应用 55专题十一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64专题十二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77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 87专题十四无机综合与推断 95专题十五工艺流程 105专题十六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116专题十七有机化学结构与性质 134专题十八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选修) 151专题十九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87专题二十化学与技术(选修) 199各学科按知识点分类汇编,包含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考试题;排版工整,图片清晰正确,试题无误,全国统一标准答案;一线名师详析真题、考点定位、名师点睛。2022年高考考生必备复习资料,人手一本,悉历年高考重难点,悉历年高考新动向,悉历年高考高频考点,让备考变得轻松而高效!专题一STSE化学与技术化学用语1.【2022年高考北京卷】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B2.【2022年高考海南卷】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A.谷氨酸单钠B.柠檬酸C.山梨酸钾D.三聚氰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谷氨酸单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B.柠檬酸主要用作酸味剂、抗氧化剂、调色剂等;C.山梨酸钾,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D.三聚氰胺有毒,不能不可用于食品加工及作食品添加剂。故选D。考点:考查常见有机物及食品添加剂【名师点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是这几类: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等;着色剂——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如在酸奶、冰淇淋等中加入;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如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甜味剂——目的是增加甜味感,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阿巴斯甜等。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本题属于基础题,化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3.【2022年高考江苏卷】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A.燃烧煤炭供热 B.利用风力发电C.增加植被面积 D.节约用电用水【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等有关判断【名师点晴】掌握能源的特点、燃烧产物以及常见新能源等是解答的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题目难度不大。4.【2022年高考四川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发生化学变化,错误;B、硅胶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C、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化合使之生成无色物质,错误;D、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错误。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考点定位】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质的用途【名师点睛】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用途为载体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改变、个数不增减,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二者缺一不可。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多从化学的视角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题目较易。5.【2022年高考天津卷】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碳酸氢钠药片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史、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实验安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实验安全等知识点。题目比较基础,要熟悉常见的化学标志:如物品回收标志;中国节能标志;禁止放易燃物标志;节水标志;禁止吸烟标志:中国环境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等。知道常见的抗酸药及其治疗原理。此类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6.【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在生活的应用正误判断的知识。【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我们生活就要吃饭、穿衣,在生活过程中在与周围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微生物或注意不当而患有疾病,消毒、治疗要使用一定的方法、或用一定的物质进行处理,这些都与化学知识有关。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腈纶化学纤维等,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灼烧有烧被套的气味;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等是人工合成的物质,灼烧有浓烈的黑烟,会蜷缩成一个小球,冷后是一个小硬球。购买的衣服布料材料就可以用灼烧的方法鉴别,也可以根据物质的面料的成分的性质在洗涤时采用适当方法。实用的植物油高温反复加热会产生致癌物质,故要少吃油炸食品;肌肉注射或输液时经常要用酒精消毒,消毒用的酒精是体积比为75%的酒精的水溶液,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很好的杀菌消毒。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全、更健康。7.【2022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燃料燃烧,环境污染与防治等知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燃烧的燃烧,涉及化石燃料和液化石油气等,化石燃料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化石燃料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石油和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8.【2022年高考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储热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存储物质,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B.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C.Ba2+浓度较高时危害健康,但BaSO4可服人体内,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肠胃道疾病D.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原因是铁是活泼金属,能与Pb2+、Cu2+、Cd2+、Hg2+等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从而过滤除去,答案选D。【考点定位】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名师点睛】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是化学知识。例如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硫酸钡不溶于水或盐酸,可以做钡餐,但碳酸钡因为能溶于盐酸,而会造成钡离子中毒不能代替硫酸钡。纳米铁粉可以和污水中的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进而除去重金属离子,利用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9.【2022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B.Mg2+的结构示意图:C.硫化钠的电子式: 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用语正误判断【名师点晴】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学生熟练记住并能灵活应用。易错点是电子式的书写,注意分清楚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专题二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1.【2022年高考海南卷】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生成H2的质量为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1023个C.可生成H2的体积为(标准情况)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答案】D考点:考查水的分解及简单方程式的计算【名师点睛】本类题的解题策略:(1)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2)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3)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2.【2022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B.L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C.常温常压下,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1023个D.室温下,稀释L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发生氧化反应,在负极上失去电子,A正确;B、升高温度,促进碳酸钠的水解,溶液的pH增大,B错误;C、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mol,中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1023个,C错误;D、室温下,稀释稀醋酸,虽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增加,但溶液体积的增大起主导作用,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D错误。答案选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等【名师点晴】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碳酸钠的水解、气体摩尔体积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D,注意理解溶液导电性影响因素,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若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则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因此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并无必然联系。3.【2022年高考四川卷】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B.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C.氢原子数为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D.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相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名师点睛】本题型为新课标高考的常见题型。解答本类题目要审清选项中涉及的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审清所求粒子的种类,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②涉及物质的体积时要审清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强,③涉及中子数和化学键的计算,要审清相关物质的结构和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④涉及化学反应要明确相关反应的特点和电子转移;⑤涉及溶液中的微粒要关注电离和水解;⑥要注意审清运算公式。4.【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的知识。【名师点睛】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内含有的该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用NA表示,其近似值是×1023/mol;在国际上规定:的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任何物质只要其构成的基本微粒数与的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就说其物质的量是1mol。有关公式有;;;。掌握各个公式的适用范围、对象,是准确应用的保证。有时阿伏加德罗常数会与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要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发生的反应特点等,才可以得到准确的解答。5.【2022年高考上海卷】某铁的氧化物(FexO)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x值为()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xO被氧化为Fe3+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标准状况下112mLCl2转移电子数为。则有:EQ\F,56x+16)×(3-EQ\F(2,x))×x=,解得x=。故选项A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是历次考试的重要考点,往往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等结合在一起考查,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一般难度不大。得失电子守恒法(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是最常用的解题方法,具体步骤:①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对应产物;②准确找出一个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对应的得失电子数目;③设未知数、依据电子守恒列出关系式、计算出未知量。注意,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电子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6.【2022年高考上海卷】称取(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加入含的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H31792ml(标准状况),则(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比为()A.1:1B.1:2C.:1D.:1【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有关化学反应计算的技巧和方法。【名师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多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考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等相关物理量的转化关系,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或产物的产率的计算,同时还可以融入多种化学解题思想,比如极值法、差量法、守恒法、讨论法、特殊值法等,是历来高考的重点内容。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以便快速准确作答,题目难度中等。7.【2022年高考江苏卷】(12分)过氧化钙(CaO2·8H2O)是一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的供氧剂。(3)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如下:向一定量水样中加入适量MnSO4和碱性KI溶液,生成MnO(OH)2沉淀,密封静置;加入适量稀H2SO4,待MnO(OH)2与I−完全反应生成Mn2+和I2后,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定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①写出O2将Mn2+氧化成MnO(OH)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②取加过一定量CaO2·8H2O的池塘水样mL,按上述方法测定水中溶解氧量,消耗mol·L−1Na2S2O3标准溶液mL。计算该水样中的溶解氧(用mg·L−1表示),写出计算过程。【答案】(3)①O2+2Mn2++4OH-=MnO(OH)2↓②在水样中I2+2S2O32-=2I-+S4O62-n(I2)===×10-5moln[MnO(OH)2]=n(I2)=×10-5moln(O2)=n[MnO(OH)2]=××10-5mol=×10-5mol水中溶解氧==L【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以及溶解氧含量测定等【名师点晴】灵活应用电子得失守恒是解答的关键,电子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核心思想:得失电子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得失电子守恒法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有关计算及电解过程中电极产物的有关计算等。电子守恒法解题的步骤是: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出等式。计算公式如下:n(氧化剂)×得电子原子数×原子降价数=n(还原剂)×失电子原子数×原子升价数。利用这一等式,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8.【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5分)(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5mol·L−1)时,溶液中c(Ag+)为_______mol·L−1,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__________mol·L−1。(已知Ag2CrO4、AgCl的Ksp分别为×10−12和×10−10)。【答案】(3)×10-5;5×10-3;【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应用、两性物质的性质的知识。【名师点睛】两性氢氧化物是既能与强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也能与强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物质,化学平衡原理适用于任何化学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化学平衡会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会应用沉淀溶解平衡常数计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并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物质的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及移动方向,并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该题是重要的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含义的理解与计算、应用,同时考查了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溶液的酸碱性和物质的量多少的关系、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一个综合性试题。9.【2022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联氨(又称联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答案】(5)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1N2H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还原产物为N2和H2O,而Na2SO3产生Na2SO4【考点定位】考查电子式,化合价,盖斯定律的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计算等知识。【名师点睛】本题以多知识点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化学基本用语,涉及电子式和化合价,盖斯定律的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简单化学计算等知识。对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要注意几点:①准确书写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②若没有直接的数据代入,要根据题意做一些变形,得到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式也可解答。10、【2022年高考上海卷】(本题共14分)C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应用广发的化工产品。CO2与过氧化钠或超氧化钾反应可产生氧气。完成下列计算:(1)CO2通入氨水生成NH4HCO3,NH4HCO3很容易分解。molNH4HCO3完全分解,分解产物经干燥后的体积为_________L(标准状况)。(2)某H2中含有molCO2,该混合气体通入LNaOH溶液中,CO2被完全吸收。如果NaOH完全反应,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3)CO2和KO2有下列反应:4KO2+2CO2→2K2CO3+3O24KO2+4CO2+2H2O→4KHCO3+3O2若9molCO2在密封舱内和KO2反应后生成9molO2,则反应前密封舱内H2O的量应该是多少?列式计算。(4)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合成甲醇的原料:CH4+H2OCO+3H2已知:CO+2H2CH3OHCO2+3H2CH3OH+H2O300molCH4完全反应后的产物中,加入100molCO2后合成甲醇。若获得甲醇350mol,残留氢气120mol,计算CO2的转化率。【答案】(本题共14分)(1)(2)mol/L≥c≥mol/L(3)n(H2O)=(9/6)×2=3(mol)(4)300molCH4完全反应产生H2900mol设CO2转化率为α,CO转化率为β300β+100α=350600β+300α=900-120α=80%或设CO2转化率为α900−350×2−100α=120α=80/100=80%(3)法一:依题意,9molCO2在密封舱内和KO2反应后生成9molO2,即n(CO2)∶n(O2)=1∶1,通过观察题给两个方程式可知,当把两个方程式相加时正好符合题目要求:8KO2+6CO2+2H2O→2K2CO3+4KHCO3+6O2所以有n(H2O)=n(CO2)=×9mol=3mol,即反应前密封舱内H2O的物质的量为3mol。法二:设反应前密封舱内H2O的物质的量为n4KO2+4CO2+2H2O→4KHCO3+3O22nn4KO2+2CO2→2K2CO3+3O29-2n(9-2n)根据题意生成氧气9mol,所以有+(9-2n)=9mol,解得n=3mol,即反应前密封舱内H2O的物质的量为3mol。(4)法一:CH4+H2O→CO+3H2300mol300mol900mol设CO2的转化率为α,CO的转化率为βCO+2H2→CH3OHCO2+3H2→CH3OH+H2O300βmol600βmol300βmol100αmol300αmol100αmol根据题意,共生成350mol甲醇,所以有300βmol+100αmol=350mol-------①式根据题意,反应后残留氢气120mol,则实际参加反应的氢气为900mol-350mol,所以有600βmol+300αmol=900mol-350mol--------②式由①②式可得α=,即设CO2的转化率为80%。根据题意,反应后残留氢气120mol,则实际参加反应的氢气为900mol-350mol,根据反应中氢元素的守恒可有:900mol-120mol=350mol×2+100αmol,解得α=,即设CO2的转化率为80%。【考点定位】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转化关系;极值思想、守恒思想的运用。专题三离子反应1.【2022年高考海南卷】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D.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答案】C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名师点睛】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OH-=H2O可以表示可溶于水的强酸或强酸酸式盐与可溶于水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均用化学式表示。(2)离子方程式书写时,浓硫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而浓硝酸、浓盐酸要拆写成离子形式。(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H++COeq\o\al(2-,3)”。(4)氨水作为反应物写为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写为“NH3↑+H2O”。(5)高中阶段所学的离子反应一般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非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如Cu与浓硫酸的反应、NH4Cl固体与NaOH固体的反应。2.【2022年高考北京卷】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酸碱溶液混合时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以及图像分析等【名师点睛】该题以氢氧化钡与硫酸以及硫酸氢钠的反应为载体,侧重考查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判断以及溶液酸碱性判断。明确反应的原理,正确书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解答的关键,特别是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的反应,应用顺序的不同或量的不同而导致方程式变化,是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注意溶液的导电能力只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系,与离子种类无关。3.【2022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铜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H2O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3+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3Na+【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名师点晴】掌握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点角度分析:(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例如铜和稀硫酸等。(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利用选项A。(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例如选项D。(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例如选项B。(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4.【2022年高考江苏卷】制备(NH4)2Fe(SO4)2·6H2O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常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A.通入过量Cl2:Fe2+、H+、NH4+、Cl-、SO42-B.加入少量NaClO溶液:NH4+、Fe2+、H+、SO42-、ClO-C.加入过量NaOH溶液:Na+、Fe2+、NH4+、SO42-、OH-D.加入过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Na+、SO42-、Cl-、ClO-、O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Cl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Fe2+不存在,A错误;B、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Fe2+不存在,另外氢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也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Fe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NH与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Fe2+、NH不存在,C错误;D、组内离子可能在溶液中存在,D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反应、离子共存判断【名师点晴】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因此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离子共存类问题必须从基本理论和概念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从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络合反应等几个方面全面考虑、比较、归纳整理得到。因此做此类问题需要心细,考虑周全,然后全面解答。5.【2022年高考上海卷】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SO42-C.肯定含有SO32-D.肯定含有NH4+【答案】BC【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离子反应及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名师点睛】本题将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历次考试的重点题型。如果离子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络合反应等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当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还原性离子,向其中加入氧化剂时还原性强的离子首先被氧化,常见离子的还原性:S2->SO32->Fe2+>I->Br-;注意题目中的隐含信息,如“无色”、“酸性”、“一定”、“等物质的量”等。日常学习中,建议将离子共存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结合一起做好专题总结,以便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6.【2022年高考四川卷】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水溶液中MnO4-呈紫色,H+、MnO4-和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硅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能电离共存,错误;C、满足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正确;D、氢离子和硫酸根、氢氧根和钡离子的离子比例应为2:1,错误。【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反应,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名师点睛】解离子共存问题要注意:①审清题目的隐含信息:颜色、酸碱性、特殊反应和题目的要求,如“一定能”、“可能”、“一定不能”等,②理清哪种离子和哪种离子间发生何种反应,如复分解、氧化还原反、络合和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③结合要求作出正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注意“七查”。1.“一查”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二查”“反应条件”“连接符号”“↑”“↓”是否使用恰当,3.“三查”拆分是否正确,4.“四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5.“五查”是否符合三个守恒(1)质量守恒(2)电荷守恒(3)得失电子守恒,6.“六查”是否符合离子配比,7.“七查”反应物的“量”——过量、少量、足量等。7.【2022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室温下,测的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的是弱碱:NH4++2H2O=NH3·H2O+H3O+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2-+3H2↑C.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2HCO3-→+2H2O+2CO2↑D.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名师点晴】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高考高频知识点,解这类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反应原理,如: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只生成二价铁;三氯化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发生的是双水解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Mg2+遇OH-和CO32-时更宜生成的是Mg(OH)2沉淀等。②电解质的拆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只有强酸、强碱及可溶性盐可以改写成完全电离形式,如NaHCO3只能改写成Na+和HCO3-。③配平,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不能简单的满足原子守恒,而应该优先满足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④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对离子反应的影响,如选项D中NH4HSO4溶液里NH4+、H+与SO42-的微粒数之比为1:1:1,SO42-完全沉淀时需要1个Ba2+,同时进入溶液里的OH-为2个,恰好与溶液里的NH4+和H+完全反应。⑤反应进行的程度,完全进行的反应用“=”,不能完全进行的反应用“”。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1.【2022年高考北京卷】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GB3①中溶液橙色加深,=3\*GB3③中溶液变黄B.=2\*GB3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2\*GB3②和=4\*GB3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4\*GB3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平衡移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名师点晴】明确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并能灵活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要注意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得出在酸性溶液中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强,能把乙醇氧化。易错选项是D,注意④中的实验环境,不要忽视了溶液中还存在乙醇,而不能单纯的考虑平衡的移动方向。2.【2022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是解答的关键:失去(共用电子对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本身做还原剂、转化为氧化产物;得到(共用电子对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本身做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时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便可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3.【2022年高考上海卷】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且其中一种是单质。A.该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2H2O2=2H2O+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属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正确;C.该反应中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属于分解反应,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名师点睛】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数据、图表、示意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考查学生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这些信息蕴含着解决试题的重要思路、数据和方法,如物质性质、物质形态、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等。这就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相组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这种试题对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题利用分子模型示意图考查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吸(放)热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注意示意图中隐藏的信息:反应前只有一种分子,反应后既有新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又有新生成的单质分子,还有未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结合各种反应的本质特征回答即可。4.【2022年高考上海卷】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LHF,则转移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简单计算。【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在反应中,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本身具有氧化性,反应后化合价降低,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本身具有还原性,反应后化合价升高,对应的产物为氧化产物。整个反应过程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一定记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5.【2022年高考上海卷】(本题共12分)NaCN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1)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2)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已知HCN(Ki=×10-10)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完成下列填空:(1)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应调节为____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处理100m3含NaCN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___g(实际用量应为理论值的4倍),才能使NaCN含量低于mg/L,达到排放标准。(4)(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H2O。【答案】(1)碱性;防止生成HCN,造成人员中毒或污染空气。(2)2OCN-+3ClO-=CO32-+CO2↑+3Cl-+N2↑(3)14900(4)NaOCN、NaCN2OCN-+3ClO-=CO32-+CO2↑+3Cl-+N2↑。(4)(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根据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可知(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OCN、NaCN和H2O。【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计算、元素周期律等有关判断【名师点睛】对于HAH++A-,Ki=QUOTEQUOTE,一定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通常是用来衡量酸性强弱的主要依据,Ki值越大说明酸性越强。HCN的Ki=×10-10,说明HCN是极弱的酸,NaCN属于强碱弱酸盐,极易水解使水溶液表现碱性,即NaCN只能存在于碱性环境中。若调整NaCN溶液pH至中性或酸性,NaCN几乎完全转化为剧毒物质HCN。该题中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遵循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或个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或个数)。若将电子守恒规律应用于解题,可以大大简化我们的计算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守恒法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守恒法包括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等。在进行解题时,如何选择并应用上述方法对于正确快速地解答题目十分关键。首先必须明确每一种守恒法的特点,然后挖掘题目中存在的守恒关系,最后巧妙地选取方法,正确地解答题目。①在溶液中存在着阴阳离子,由于溶液呈电中性,所以可考虑电荷守恒;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电子的转移,通常考虑电子守恒。③在某些复杂多步的化学反应中可考虑某种元素的守恒法;④在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涉及到与质量有关的问题可考虑质量守恒法。微粒半径比较可能涉及到原子或者离子,一般规律是:电子层数多的微粒半径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小。6.【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4分)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_。(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3价;(2)2NaClO3+SO2+H2SO4=ClO2+2NaHSO4;(3)NaOH溶液;Na2CO3溶液;ClO2-(或NaClO2);(4)2:1;O2;(5)。气体,产物为NaClO3,则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为ClO2,还原产物为NaClO2,还原剂是H2O2,氧化产物是O2,每1mol的H2O2转移2mol电子,反应方程式是:2NaOH+2ClO2+H2O2=2NaClO2+O2+2H2O,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反应中氧化产物O2。(5)每1克NaClO2的物质的量为n(NaClO2)=1g÷mol=QUOTEmol,QUOTE其获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n(e-)=QUOTEmol×4=4/,1molCl2获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根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其相对于氯气的物质的量为n=QUOTEmol×4÷2=QUOTEmol,则氯气的质量为QUOTEmol×71g/mol=1.57g。【考点定位】考查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及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7.【2022年高考北京卷】(13分)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初始pHpH=pH=NO3—的去除率接近100%<50%24小时pH接近中性接近中性铁的最终物质形态pH=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3)实验发现:在初始pH=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3—的去除率。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Ⅰ.Fe2+直接还原NO3—;Ⅱ.Fe2+破坏FeO(OH)氧化层。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高NO3—去除率的原因:______。pH=(其他条件相同)(4)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初始pHpH=pH=NO3—的去除率约10%约3%1小时pH接近中性接近中性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答案】(1)①铁②NO3-+8e-+10H+=NH4++3H2O(2)因为铁表面生成不导电的FeO(OH),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3)①本实验条件下,Fe2+不能直接还原NO3-;在Fe和Fe2+共同作用下能提高NO3-的去除率。②Fe2++2FeO(OH)=Fe3O4+2H+,Fe2+将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使NO3-的去除率提高(4)Fe+2H+=Fe2++H2↑,初始pH较小,氢离子浓度高,产生的Fe2+浓度大,促使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初始pH高时,产生的Fe2+浓度小,从而造成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解析】试题分析:(1)①Fe是活泼的金属,根据还原水体中的NO3-的反应原理图可知,Fe被氧化作负极;②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因此正极是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NH4+,该溶液为酸性电解质溶液,结合元素和电荷守恒可知电极反应式为:NO3-+8e-+10H+=NH4++3H2O;(2)从pH对硝酸根去除率的影响来看,初始pH=时去除率低,主要是因为铁离子容易水解生成FeO(OH),同时生成的Fe3O4产率降低,且生成的FeO(OH)不导电,所以NO3-的去除率低;(3)①从右图可以看出只加入铁粉和只加入Fe2+,NO3-的去除率都不如同时加入铁和亚铁离子硝酸根的去除率高,说明不是由于了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提高了硝酸根的去除率,而是由于Fe2+破坏FeO(OH)生成了四氧化三铁;【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名师点晴】该题一改化学原理综合应用的拼题,改成“借实验考原理”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应用化学反应基本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电化学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平衡、电化学等问题的能力。此题区分度在第(4)问。实际上,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矛盾,便可简化解题思路。我们只需要从影响速率平衡的主要因素(此题主要是浓度)考虑问题即可。此问极易诱导学生从复杂角度分析问题,不容易得到正确答案。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1.【2022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判断【名师点晴】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易错点是A,注意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多样性,例如二氧化硫通入下列溶液中的现象与其体现的性质可总结如下:溶液石蕊试液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酸性KMnO4溶液溴水品红溶液氢硫酸(H2S溶液)现象变红褪色褪色褪色褪色生成浅黄色沉淀SO2的性质溶于水显酸性溶于水显酸性还原性还原性漂白性氧化性2.【2022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判断【名师点晴】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解答时注意掌握氨气的制备原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化学实验等基本操作,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B和D,注意洗气瓶的气体通入以及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3.【2022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MgO是碱性氧化物与NaOH不能反应,而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产生NaAlO2,过滤后洗涤,就得到纯净的MgO,错误;B.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氯化铁变为Fe(OH)3沉淀,氯化铝变为NaAlO2,过滤,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当沉淀达到最大值中,过滤,得到Al(OH)3,再分别向两种物质的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解,就得到氯化铝溶液,除去了杂质,错误;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而氧化铁与NaOH不能发生反应。加入过量的NaOH,然后过滤洗涤,就得到纯净的氧化铁,错误;D.二者都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当再向得到的沉淀中加入盐酸时,二者都溶解,不能分离、提纯二者,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分离方法。【名师点睛】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的过程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的过程叫分离。物质的分离就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将它们分离开来,所以这类题目的实质还是对物质性质的考查,只有熟练掌握了各物质的性质,特别是“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和解答。本题中涉及到镁、铝、铁、铜、硅等元素的化合物,重点考查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对于答案A,虽然氧化镁和氧化铝都是金属氧化物,但根据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的特点,可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将二者分开,过滤得氧化镁固体和偏铝酸钠溶液,往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可得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将氢氧化铝加热可得氧化铝;对于答案B,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氢氧化铁和偏铝酸钠溶液,往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可得氢氧化铝,过滤,然后用盐酸分别溶解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可得到氯化铝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对于答案C,一个碱性氧化物,一个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可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过滤,得氧化铁固体和硅酸钠溶液,往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过滤,将所得沉淀加热即可得到二氧化硅。对于答案D,由于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都只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且得到的沉淀又都溶于盐酸,所以二者不能分离。4.【2022年高考上海卷】已知NaOH+Al(OH)3→Na[Al(OH)4]。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A.CO2+2OH−→CO32−+H2OB.Al2O3+2OH−+3H2O→2[Al(OH)4]−C.2Al+2OH−+6H2O→2[Al(OH)4]−+3H2↑D.Al3++4OH−→[Al(OH)4]−【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名师点睛】铝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人类对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量仅次于铁,因此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铝的冶炼是历次考试的主要考点之一。重点掌握Al、Al2O3、Al(OH)3的性质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关Al(OH)3两性的图像题和计算,由铝土矿冶炼金属铝的工业流程等。一般都具有一定难度,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有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解题技巧、方法的总结。5.【2022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推断和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和性质。该题既能检查学生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解答时应认真分析题干,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2022年高考海南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D.聚四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答案】B【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解答此类题时需注意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2.【2022年高考江苏卷】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SiO2SiCl4SiB.FeS2SO2H2SO4C.N2NH3NH4Cl(aq)D.MgCO3MgCl2(aq)M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四氯化硅被氢气还原可以制备单质硅,但SiO2与盐酸不反应,A错误;B、煅烧FeS2可以得到氧化铁和二氧化硫,但SO2和H2O反应生成H2SO3,B错误;C、N2+3H22NH3、NH3+HCl==NH4Cl,C正确;D、镁是活泼的金属,金属镁的冶炼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镁,D错误。答案选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有关判断【名师点晴】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注意二氧化硅化学性质的特殊性。金属的冶炼一般是依据金属的活泼性选择相应的方法,常见金属冶炼的方法有: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的金属,如汞可用氧化汞加热制得;2.热还原法:用还原剂(氢气,焦炭,一氧化碳,活泼金属等)还原;3.电解法:适用于K、Ca、Na、Mg、Al等活泼金属;4.其他方法:如CuSO4+Fe=Cu+FeSO4。3.【2022年高考上海卷】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A.碳酸钙粉末B.稀硫酸C.氯化钙溶液D.二氧化硫水溶液【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氯水的性质。【名师点睛】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考点,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下列关系:Cl2+H2OH++Cl-+HClO、HClOH++ClO-、H2OH++OH-,氯水中存在三分子:H2O、Cl2、HClO,四离子:H+、LINK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正式版】2022年高考上海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OLE_LINK1\a\rCl-、ClO-、OH-。所以,新制的氯水呈浅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属于混合物,其所含的多种微粒使氯水的化学性质表现出多重性。①Cl2的强氧化性;②HCl的强酸性;③HClO的强氧化性(漂白性等)、弱酸性;④LINK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正式版】2022年高考上海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OLE_LINK1\a\rCl-的性质等。特别注意的是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HClO存在电离平衡,分析氯水的性质时要结合反应条件及平衡移动原理。4.【2022年高考上海卷】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B.c、d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C.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D.c处气体经热交换后再次催化氧化的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工业制硫酸中SO2催化氧化的设备及工作原理。【名师点睛】化学工业是历次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完全考查设备的题型不是特别多,但是往往以工业流程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所以教材中的几个重要工业(工业生产中均有重要应用)的整体流程、主要设备、反应条件的选择等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关注的有:工业制硫酸、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纯碱工业、氯碱工业、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及镁的冶炼、铝的冶炼、铜的精炼等。要求会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理解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条件的选择依据。5.【2022年高考上海卷】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D.过量的锌与18mol/L硫酸【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A.H2和N2制备NH3是可逆反应,反应物始终不能消耗完;B.可以加入过量的浓盐酸,使二氧化锰彻底反应完全;C.浓硫酸随着反应变稀,稀硫酸不再与铜反应;D.18mol/L的浓硫酸与锌开始反应产生SO2,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再与锌反应产生H2。故选AC。【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可逆反应的判断。【名师点睛】常见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能否发生(或者能否完全反应)除了与反应本身特点有关外,往往与反应物的量(或浓度)有关。常见类型有:①所有的可逆反应;②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③铜只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④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硫,两个反应的原理不同;⑤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气体,随着气体的量不同产物不同;⑥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⑦可溶性铝盐与强碱溶液、可溶性偏铝酸盐与强酸溶液的反应;⑧银氨溶液的配置过程;⑨过量的变价金属铁与定量浓硫酸、浓稀硝酸的反应等等。建议整理的过程中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6.【2022年高考上海卷】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B.SiH4的沸点高于CH4,推测H2Se的沸点高于H2S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答案】AB【考点定位】考查类比推理方法在掌握化学知识中的合理运用。【名师点睛】类比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由于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结构相似的物质往往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所以,依据事先设定好的“标准”将物质进行合理分类,对掌握物质的结构、通性等化学知识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但由于各种物质组成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运用类推法时一定不能完全照搬。7.【2022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次氯酸的性质,二氧化硅的性质【名师点睛】本试题考查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掌握。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夯实和运用的能力。盐类水解在生活中涉及方方面面,如泡沫灭火器、明矾净水等等,泡沫灭火剂原理就是盐类水解,Al3++3HCO3-=Al(OH)3↓+3CO2↑,比较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利用金属性强的制取金属性弱的,如Fe+Cu2+=Fe2++Cu,说明Fe比Cu金属性强,漂白性的原理分为三类:一是具有强氧化性的,如HClO、O3等,二是结合性的,如SO2,三是吸附性,如活性炭,前两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漂白衣服常用氧化性的,但注意不能和洁厕剂混用,会产生氯气,SO2漂白纸张等,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雕刻玻璃常用氢氟酸,因为发生4HF+SiO2=SiF4↑+2H2O,氢氟酸常保存在塑料瓶中,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全、更健康。8.【2022年高考浙江卷】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工业废气通入过量的石灰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被吸收形成碳酸钙或亚硫酸钙沉淀,所以固体1中含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和亚硫酸钙,故正确;B、气体1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和氮气,微粒能被氢氧化钠吸收成亚硝酸钠,需要将一氧化氮变成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一起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通入的X为空气,因为要实现的反应为NO+NO2+2NaOH=2NaNO2+H2O,空气不能过量,故错误;C、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捕获剂捕获的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故正确;D、亚硝酸钠中的氮元素为+3价,与铵根离子中的氮元素-3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无污染的气体为氮气,根据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分析,其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正确。故答案选B。【考点定位】考查工业废水、废气的处理等知识。专题七物质结构1.【2022年高考江苏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1\*ROMANI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原子半径:r(X)<r(Y)<r(Z)<r(W)【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名师点晴】正确推断出元素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元素周期律的灵活应用。“位—构—性”推断的核心是“结构”,即根据结构首先判断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根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预测其可能的性质;也可以根据其具有的性质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而推断出其结构。该题难度不大。2.【2022年高考上海卷】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HBO2B.H2BO3C.H3BO3D.H2B4O7【答案】B【名师点睛】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注意审题“最高价”=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其次注意含计算氧酸中中心原子化合价时H原子为+1价、O原子为-2价,且化合物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3.【2022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A.CaO与CO2B.NaCl与HClC.SiC与SiO2D.Cl2与I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CO2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HCl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和SiO2都是原子晶体,熔化断裂的是共价键,与化学键有关,正确;和I2在固态时都是分子晶体,熔化断裂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方法。【名师点睛】物质熔点高低取决于熔化过程中需要破坏作用力类型和大小,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主要原因是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融化时分别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键能越大熔点越高,且原子晶体中原子间由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需要破坏化学键数目大于离子晶体;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键能无关,且分子间作用力强弱远小于化学键。因此,本题换个角度考虑,实质是在考查晶体类型,即两种物质全部是分子晶体的选项符合题意。4.【2022年高考上海卷】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原子半径比较方法。【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题型,通常考查的重点是原子序数排在前20号的元素,依据题给信息准确推断元素种类是解题关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置换酸(或水)中的氢越容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5.【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和无机框图题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