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看看缩小的地球---地球仪》教学设计文档(5篇范文)看看缩小的地球------地球仪太平区红树小学李玲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我们的地球村》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中的其次个主题。本单元从人类生活的地球这一角度动身,让学生在了解地球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地理、历史学问,培育学生对地球的亲近感和探究精神,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根本了解。本课在学生学习了第一主题,对地球有了初步了解后,借助地球仪来熟悉我们的地球村是什么样的,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经线、纬线的特征以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了解大洲大洋及国家是怎样划分的。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力量。(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我校五年级学生进展的课前调查发觉,大多数学生间或接触地球仪,少数学生能够说出地球仪上的一些名称,如经线、赤道等。但是学生普遍缺乏对地球仪相关概念的进一步熟悉,不能正确使用地球仪。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地球仪的兴趣表示一般。由此反映出学生在地球仪相关学问方面的学习非常欠缺,而地球仪作为学习工具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以及相关概念抽象都成为学生兴趣的障碍,所以,探究性活动成为本课学习的重要形式。(三)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经线、纬线的特征以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
2、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位置,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激发对地球的喜爱情感和探究地球的欲望,培育仔细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经线、纬线的有关学问,并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教学难点: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学习根据经纬线在地球仪上精确查找位置。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依据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熟悉,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依据制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纳的主要教法:
1、激趣法
2、操作法
3、探究法
4、互动沟通
5、演示法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让学生在观看中学会分析现象,从而发觉“新”的问题或探究出“新”的规律。从而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力量,激发学生的制造动力。
2.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看、多沟通、多分析;对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鼓励,不断地查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准时总结和推广。
3.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比拟、猜想、尝试、质疑、发觉等探究环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仔细分析过程、擅长比拟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育学生通过现象开掘学问内在本质的力量。4教学预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乒乓球。
四、教学过程
时间安排:一导入(1)二目标(2)三自学提示(1)四小组合作(12)五展现沟通(15---20)六达标检测(3)----七总结反思(1)学生自学3互学3探究学6展现沟通15---20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法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地球妈妈以其博大的胸怀孕育了全部的生命,还给我们奉献了一个颜色斑斓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漂亮的地球村,共同感受她的迷人风光。(播放配乐地球美景的风光片)
2、看着这些漂亮的风光,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抒发对地球的喜爱之情)
3、正像同学们所说,地球是漂亮的,地球是奇妙的,地球的每一处美景都是令人憧憬的,但是地球太大了,人们站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
方都无法看清她的全貌,于是,科学家们仿照地球的模型,根据肯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别小看这小小的地球仪,它的上面藏着许多神秘,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小小的地球仪,去探究它的神秘。(出示地球仪导入课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用美丽的视频画面,用亲切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地球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经线、纬线的特征以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重点)
2、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位置,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难点)
3、激发对地球的喜爱情感和探究地球的欲望,培育仔细学习的科学态度。
三、出示自学问题
1、在地球仪上你都发觉了什么?
2、你了解经线吗?
3、你了解纬线、赤道吗?
4你知道在地球仪上怎么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
(教师温馨提示:请同学依据自学提示,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可以在教材上圈圈,划划,同时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利用手中的学具,完成学习目标。)
四生自学,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五小组展现汇报第一小组展现
1、在熟悉经线、纬线之前,先让学生了解一下地球仪的方位。找学生说一说地球仪上的方位是怎么样的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最北端叫北极,最南端叫南极)
地球仪上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海洋陆地航线国家......)学生只要说出即可
师小结:同学们观看到的学问真不少,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和符号来表示陆地、海洋和国家等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外形和名称等等。把地球外表的事物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说有了地球仪,我们就可以便利、清楚地熟悉我们生活的地球了。在地球仪上有许多纵横交叉的线,他们相互垂直,叫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转动地球仪,观看思索,让学生了解地球仪上的相关内容。]其次小组展现经线
1、学生上讲台汇报经线。(定义,方向,长度,外形,度数)A.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是经线。B经线指示南北C任意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每一条经线都是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E每一根经线都有相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第三小组展现纬线和赤道学生上讲台汇报纬线。
A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一周的是纬线B纬线指
示东西。C每一条纬线就是一条长度不等圆圈,越往两级纬线圈越短到南北极变成两点D每条纬线都有相应的数值,称为纬度。E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强化赤道的作用,南北半球划分,南北度数划分的起点,很重要,记住这条纬线。
5、教师带着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
我们已经学会在地球仪上找到一些经线纬线,下面我们要一起动手做一个地球仪,我们要自己画一画这些线。我们在画的时候为了区分,我们用黑笔画经线,用红色笔画纬线。首先拿起红笔画纬线,先确定南北极的位置,再画出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最长的纬线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线。拿黑笔,连接南北两极,与赤道垂直就是经线,画出三四条就可。
6、教师提问:(1)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在地球上真的存在吗?(地球仪上的经纬线都是虚的,实际上不存在。)
(2、)师:经纬线虽然在地球上不是真的存在,但他们的作用却在我们身边。那经纬线有什么作用呢?
7出示视频:2023年5.12汶川地震,叙述经纬线的作用:构成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嬉戏说明经纬网的作用:下面教师跟同学们做个嬉戏:教师想找到在座的一名同学,怎么样快速找到他。对,说出他所在的列数和行数就可以了。竖着的是列,从前往后横着的是行数。现在教师说出几个(2.,1)(3,4)同学说出他的名字。把行和列放在地球仪上。行就相当于地球仪的纬线,列就相当于经线。
第三小组展现
人们用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两条经线将地球分成东半球和西半球。赤道将地球平分成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人们为什么用西京20度,东经160度来划分。
正是由于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这个经线圈经过的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划分起来比拟便利,我们就以西经20度、东经160度这个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嬉戏:下面我们做个练习请你们从地球仪上找出:0度经线;0度纬线;东经116度,北纬40度找到一个特别重要的城市(北京),它在哪个半球上?同学任意说出一个国家或地点看它在哪个半球上。例如:澳大利亚(东经151度,南纬32度澳大利亚悉尼,2023年27界奥运会)(北纬22度,东经120度,台湾高雄)(学生小组合作,找到相关位置)[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在团结协作中把握重点学问。在嬉戏中,学生经过合作了解了特别经纬线的意义,突出了教学重点,表达了教学情感目标。
五、达标检测
通过小组合作沟通展现汇报,同学已经把握了有关地球仪的一些学问,逐步揭开了它神奇的面纱,下面来检测一下学习效果。
一、填空:
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
2.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仪一周的线()。30度经线叫()30度纬线叫()
4()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赤道以南是()
4.人们用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两条经线将地球分成()和()。
六总结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谈学习感受)(学问、态度)七总结拓展
地球是我们漂亮的家园,我们应当爱惜她,爱护她。下节课,我们连续走进地球村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划分,同时感受大自然的漂亮景观,观赏地球上奇妙绝伦的风光。
[本环节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喜爱祖国的情感,进而喜爱漂亮的地球。自然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完成课前预设,表达无痕教育。]
看看缩小的地球------地球仪
---课后反思
李玲红树小学
其次篇: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感知人类熟悉地球外形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究的精神。
②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③会观看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根本构造,并能制作简易地球仪。
●○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观看地球仪。
难点:会观看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教学预备
多媒体、教学地球仪、学生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光明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究竟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不简单观察。站在地球的外表,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风光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导课在于激发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外形、大小
①地球的外形
展现课件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外形?(学生看图争论后会得出:是一个球体。)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日看来已经是再简洁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熟悉,却经受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展现课件教材图1.1学生争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沟通一下,古人对地球外形的熟悉过程。
通过相互争论探究,到达自主学习的目的。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依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外形的事例吗?a.(可能消失的事例);站在海边,眺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观察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逝。(展现教材图1.3)解释假设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争论)这样引入新学问点,有亲和力,比拟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假如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船由远而近,由小变大,船的整体都能看到。)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拦住一局部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观察了地球的球体外形。(教师准时展现课本图1.4月食照片帮忙学生理解。)(教师准时表扬这些同学。)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观看。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争论,教师启发、解释。)总结精确反映地球外形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争论从人类对地球外形的熟悉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多鼓舞。)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觉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通过对该学问点的探究,使学生理解一个道理:一个真理的发觉,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洁下结论,培育学生一种为探究真理而肯吃苦的精神。
②地球的大小
引入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熟悉了地球的外形,而且准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现课件课本图1.2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准确测量说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异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缺乏道的。假如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异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引导学生在看图的根底上说出这些数据。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现地球仪
学生观看自己的地球仪。
提问观看地球仪,请同学们动脑筋思索:①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分?②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积极答复,不完整的让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准时表扬、鼓舞、随时启发、订正、解释。
叙述在学生总结的根底上,教师再连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①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②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外形及名称等。这样可以便利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外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③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④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拟,使学生通过观看与思索,自己总结地球仪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培育学生发散思维力量和归纳表达力量,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学问的要点。
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地球仪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应了许多便利,同学们肯定想拥有自己的地球仪。下面各小组利用预备的材料制作一个地球仪好吗?引导学生参看教材第4页的活动进展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准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理仪起到稳固本节学问的作用。最终,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展表扬。
通过制作起到了稳固本节学问的作用。熬炼了学生动脑、动手习惯。
课堂小结
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①比拟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②娴熟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精确识别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②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①东西半球划分。
②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预备
教学地球仪、学生地球仪、地球卫星照片课件、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并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初步熟悉了赤道、地轴、两极。如何利用地球仪判读地球上任何事物的地理位置这就是这一节将要学习的内容。
利用设问为新授课内容留下悬念。
讲授新课
一、熟悉纬线和经线
展现课件教材图1.7(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生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看思索,同学先小组沟通,推举发言人答复以下问题。
①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②熟悉地轴、南极、北极。
(让学生到黑板前指着地球仪说出,对说得好的同学应准时表扬。)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外表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展下课件教材图1.10(地球仪上的经线)和教材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到达互帮互学的目的。
由浅入深地学习。
引导学生读图并答复以下问题。
①经线呈什么外形?纬线又是什么外形?(教师指图,学生很简单自己说出。)②熟悉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分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教师指图,学生读自己的地球仪,反复熟悉。)展现板图五带分布图
③引导学生连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④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展现课件教材图1.12和教材图1.13;学生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E和20°E组成的经线圈。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准时掌握课堂的气氛,对学习不积极、根底差、跟不上课堂进展的学生,教师要准时帮忙。
①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②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拟简单,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拟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像、理解。)学生结合地球仪,教师实行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争论,完成以下问题:①经线呈什么外形?纬线又是什么外形?(问题简单,让学生自己说出)②比拟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教师边指图、边指导,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教师与经线比照,让学生观看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④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第8页“活动”中其次问题,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的经线有2条。)⑤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局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⑥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最好学生每人一份表格。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准时表扬鼓舞)为了总结稳固上面争论的学问,教师展现以下表格,让学生填出。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状况,询问、争论,教师准时巡回辅导。最终展现答案。
纬线(圈)经线(圈)外形特征
圆圈
半圆
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的分布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相等
标度的范围
赤道为0°,南北两极为90°
本初子午线为0°
度数的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渐渐增大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经纬度的表示法
北纬用N,南纬用S东经用E、西经用W划分地球半球的界限
赤道划分南北两半球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数量特征
0°~90°
0°~180°
通过练习,稳固本节的学问。
二、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外表任何一点确实切地理位置?(可能有的学生能考虑到经纬网的学问了,让其举例说明一下,到达互帮互学的目的)展现课件教材图1.14(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让学生读出A、B、C点的经纬度数。教师准时订正,辅导。)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觉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引入假如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精确地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准时地救援?(学生运用经纬网学问,不难答复)展现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学生小组相互争论找,到达互帮互学的目的。教师巡察,准时指导。)通过这两项练习,使学生学习娴熟地使用地球仪,加强对地球仪作用的了解,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忙。
在前面学习的根底上,让学生找出以下大事的发生地。
A.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S、150°W。B.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N、125.3°E。
强化训练
①组织学生争论,填出下表:最终让学生相互对答案。
经纬度数
推断东西半球推断南北半球
30°E、20°N
东半球
北半球
120°W、30°S
西半球
北半球
10°W、87°N
东半球
北半球
160°E、45°S
东西半球交界
南半球
②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线度数。(抢答、准时表扬、鼓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结全课
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
教材第8页“活动”3。
第三篇: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山东省莱阳市教育局教学讨论室董福军
■学习目标
1.用简洁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熟悉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过演示、观看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熟悉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4.通过演示、观看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凹凸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5.在试验演示、观看思索、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简洁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难点】
1.通过演示、观看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看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凹凸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试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沟通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试验体会法、地图观看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用小华和小明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梦想创境导入,让大家思索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吗?为什么?假如怎样他俩的愿望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了?依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绽开争论,引入地球自转运动学问的学习。
导入2:朝辉夕照,日月轮回。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吗?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依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绽开争论,引入地球自转运动学问的学习。
导入3:用不同地方、时间差异的生活图片创景导入,依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争论现象成因,引入地球自转运动学问的学习。
北京、开罗、纽约的时间为什么不同呢?
讲授新课(试验探究,归纳提升)
一、地球的自转
试验探究,观看发觉
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转动地球仪,观看争论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小组成员共同思索以下问题: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
3.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观看争论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
教师演示、点拨提升,帮忙学生熟悉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并强化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绘图工作。
试验探究,观看发觉
小组长组织大家,连续刚刚的试验,用灯泡、手电筒或蜡烛等光源照耀地球仪,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观看、争论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的产生,探究这些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观看争论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
教师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画图、点拨提升,帮忙学生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昼夜更替现象的产生、体验和分析:
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圈)的关系:
晨线、昏线的推断(自转法):
各地时间差异现象的产生、体验和分析:
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和日界限问题:
教师在介绍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和日界限的相关学问时,应着重让学生熟悉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时间是东早西晚;地球上同一经度的地方时间一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心经线120°E的地方时,是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日界限理论上是180°经线,实际上与其不完全重合,是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完毕,0点经线是另一条日界限,是自然存在的日界限;至于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和日期的详细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学问根底还比拟少一些、理论理解的难度也很大,建议初中阶段不必涉及,可以到高中阶段再去系统学习。
承转:用日影变化的生活图片创景导入,依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争论现象成因,引入地球公转运动学问的学习。
二、地球的公转
试验探究,观看发觉
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用地球仪以及灯泡、手电筒或蜡烛等光源,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观看争论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用手电筒作为光源,模拟太阳光的照耀,观看光亮点(直射点)与地球仪上三条标志性纬线(赤道、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小组成员共同思索以下问题: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下面两种状况中,太阳分别直射地球的什么地方?
4.观看家乡所在的地区居民楼的主卧房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
5.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
6.家乡所在的地区哪个季节黄昏放学的时间最早和最晚?为什么?家乡四季的景观有哪些变化?我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这对我国有哪些好处?
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观看争论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
教师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画图、点拨提升,并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帮忙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移动、正午太阳凹凸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移动示意图:
正午太阳凹凸的变化:
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归纳比拟,实战演练
■课后作业
上网查询不同温度带的自然景观差异以及家乡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学问,下节课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到讲台展现,小组之间相互点评和补充,获得对地球运动学问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现象和运动周期,引入了“天”和“年”两个常用的计时单位。
首先,学生的特点是对本节课有所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知道一些地理现象,但是熟悉的不够深入,因此我从学生熟识的现象入手,分析蕴含在生活现象背后的地理学问,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七年级的学生空间思维力量和规律推理力量偏弱,但是参加课堂学习的热忱很高,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因此我在讲课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参加的空间,更多呈现学生的风采共性。
秉承新课标以学生的进展为本,在敬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根底上,使地理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通过演示、视频、建立模型等解释原理,在学生把握地理规律的同时,通过事例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亲密联系,让他们能学以致用,娴熟利用所学的地理学问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构建了以下教法和学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学问,采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以直观的演示和观看、广泛的沟通与思索,使学生将零散的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并能用所学的学问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试验演示、读图观看、分析争论、比拟归纳等方法去发觉事物的周期性变化;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培育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力量、探究力量和制造性思维力量;通过演示、画图,实现图文转换,培育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力量。
2023-11-04人教网
关闭打印推举给朋友
大中小
第四篇:《地球和地球仪活动课》教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活动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单位:大庆市杜蒙二中姓名:李佳
“活动”选取:
为了让学生娴熟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依据教材中活动题的内容在提升难度的根底上重新设计了一组能熬炼学生利用地理根本学问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活动。
“活动”理念:
1.课标要求:娴熟把握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2.教材分析:地球是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场所,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地球上开展进展的,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本节学习的经纬网是帮忙我们更好的熟悉地球,为下面的学习奠定根底。3.学情分析:学生是刚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在小学科学课上学习过有关地球的学问,但学生有关坐标系的数学学问未学,他们的熟悉水平有限,空间力量缺乏,所以对经纬网及其应用较难把握,这局部内容也就成了本节的重点。
4.活动意义:本节精选了三个实际活动,利用学生动脑加动手的实际操作,从根本上了解经纬网的定义、作用、用途,并能娴熟在经纬网上确定一点的位置。
“活动”目标:
1.学问目标:娴熟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2.力量目标: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学问,对新学问进展分析,做出自己的推断;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加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加自信念。4.活动重难点:用经纬网来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活动”方法:观看、实践、争论、合作、活动作业。
“活动”预备:两头标记出经度或纬度的绳子40根;四幅画在地面上的经纬网图;一些小卡片和大卡片。
“活动”流程:
一.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经纬线和经纬度,今日我们要在班级,将所学内容综合运用,上一节活动课。二.活动规章和安排:
教师提示1.全班依据人数分成四组,每组10人,选出组长,以组为单位坐成一排,组长的任务是领取和收发活动用具。
2.每一次活动都有时间限制。一次活动完毕后,各小组依据坐好的时间和预备程度来得分。3.活动工程共分为四项,前两项活动是一样的内容。组长领取五根绳子和四张卡片,依据绳端标记的经纬度建立一个经纬网,并使持卡的四个人坐在正确的经纬点上。第三项活动是在已有的地面经纬网上持卡站位。第四项活动,将一些最近发生的较大大事的地点用标杆记在你所在的经纬网地图上。三.活动开头:
(一)第一项活动1.每组由组长来领活动用具即六根绳子、四个小卡片。其中三根绳子的绳端标记着不同的纬度,另外三根绳子标记着不同的经度,每根绳子需由两名同学扯着,四张卡片上标记出各点的经纬度。(教师可以任意标经纬度)
设计意图:初中生的空间知觉力量较差,兴趣稳定性差,而可塑性大。把经纬网交给他们,以嬉戏的方式自己来构建经纬网,可激发学生的潜能。2.活动开头,教师计时,每组先找到并确定方向。
3.组内合作、争论,扯经纬线的学生站好位,构建一幅经纬网地图。
4.拿卡片的学生依据卡片上标记的经纬度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并站在构建成图的网格绳的交点上。
设计意图:将经纬网的理论与实际的空间方向相联系,并使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5.组内相互评价,扯绳的学生评价站位的学生,站位的学生评价扯绳的学生,师生评分。
(二)其次项活动
1.小组长领回用品,还是六根绳子四张卡片,重复第一项活动的1至5步骤,新一轮的活动开头。
设计意图:难度要稍大一些,这符合学生的身心进展要求,活动由浅到深,增加兴趣稳定性。
(三)第三项活动
1.小组长再领回一摞卡片,进展活动三,卡片上写着经纬度。每组依据前两次活动的分数凹凸把学生带到画有经纬网的地方。得最高分组站A图(卡片上有图,教师布置学生按图坐好位置),其次名站B图,第三名站C图,组内争论,合作完成每人的站位。2.活动完毕,师生评分。
设计意图:这项活动教师把学生直接带到座位上,并注意分层教学,并提高学生熟悉空间方位及学习兴趣,培育创新精神,对于空间感不强的学生,给他们最根底最有用的地图,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进展有用。
(四)第四项活动
1.每组再发一张大卡片和一个标杆,进展活动四,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个大事,让学生在所站的经纬网地图中,用标杆标记出这一大事发生的方位。卡片内容如下:(按活动3的站位挨次)A.2023年8月8日-28日,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著作权附加合同终稿版B版
- 研学产品开发的策略选择与实施路径
- 2025年冀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化工材料买卖合同终止与责任追溯协议3篇
- 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额贷款协议3篇
- 2025年度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解决机制分析3篇
- 2025版高校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供应链融资贷款反担保合同3篇
-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公路隧道建设施工技术规范学习考试题库(400道)
-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英语单词表 汉译英(含音标)
- 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本科学位论文
- 食堂管理制度大全
- 爱普生机器人中级培训资料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富阳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卷
-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 2022浙江卷高考真题读后续写+课件 【知识精讲+高效课堂】高三英语写作专项
- 社工入户探访操作手册
- 祭文:侄子侄女祭叔父文
-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