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时作业01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时作业01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时作业01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时作业01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时作业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句子中引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日本军官狞笑着打了一个手势,随着“嗒嗒”的机枪声,子弹像雨点般向人群飞来。B.我在大方巷“朝日新闻”办事处前的马路上,看到数千中国人被绑缚在一起连成一列长阵。C.田中军吉是日本第六师团第四十五联队中队长,攻陷南京时,他以“助广”宝剑连杀无辜中国人三百多人。 D.两个杀人狂被美化成“英雄”和“武士”。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该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的初衷就是为了迎接“智能时代”的到来。 B.该节目通过回信的方式,解读先烈牺牲前的内心轨迹,让观众更加深刻地铭记先烈事迹。 C.行驶在滨海路上,一边是苍茫的大海,一边是无际的农田,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D.虽然雷锋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但他留下的名言至今读来依然振聋发聩。3.下列词语中,书写和加点字读音均无误的一项是()A.磅礴(bó)缅怀先烈(miǎn)悼念颠倒黑白 B.辱没(mò)篡改历史(cuān)杀戳无处遁形 C.呓语(yì)惨绝人寰(huán)彰显高度警锡 D.国殇(shāng)振聋发聩(guì)妄图百般抵癞4.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中国人民将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一道、、、。A.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珍爱和平 B.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C.珍爱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 D.珍爱和平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开创未来5.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日军右翼分子企图通过修宪军国主义。(2)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日本右翼分子在连锁酒店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4)中国矢志世界和平。A.复活惨无人道大肆守护 B.复辟惨绝人寰大举维护 C.复辟惨无人道大肆保卫 D.复活惨绝人寰大肆捍卫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的这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mò)真相和良知。 B.侵华日军野蛮(mán)侵入南京,30万中国同胞(bāo)惨遭杀戮。 C.铭记历史、缅(miǎn)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张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D.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niǔqū)历史,美化战争,颠倒(dǎo)黑白。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回望历史的天空,正是无数先贤英烈,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B.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仅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也牵动着国民的心。 C.每逢公祭日,凌厉的防空警报都会响彻南京上空,整个城市沉浸在悲痛之中。 D.我们要铭记历史,汲取历史的教训,唤起全民族、全人类对和平的向往、追求和坚守。8.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少80%以上的同学认为,英语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将“比较”删除) B.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对知识有着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也为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将“那些对知识有着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和“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调换位置) C.棉花依靠纤维之间的空气层保暖,这种保暖作用是双向的,既阻拦外界冷空气不能侵入,又阻止自身热量不致发散。(将“不能”、“不致”去掉) D.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能否严格执法。(在句末加“的力度”)9.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国家公祭日的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①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②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③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④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⑤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⑥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②③①⑥⑤④ B.④⑥①⑤③②C.②⑥④①⑤③ D.①③②⑤④⑥10.下面有关新闻评论的说法错误的一项()A.新闻评论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 B.新闻评论是议论文体裁中重要的一类,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C.新闻评论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的态度、观点、看法,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 D.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二、基础知识(共4小题)1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帕西建立了促进国际zhòngcái的各国会议联盟。(2)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xiāosǎ自如。(3)随后制造了cǎnjuérénhuán的南京大屠杀惨案。(4)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jīngjiélǜ,青丝变白发。12.文体常识填空。《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一文是一篇(体裁),它具有强烈的、鲜明的政治性和广泛的。13.填空。(1)“钟声”是“”的简称,暗中蕴含有“”的寓意。它是国际评论,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2)年月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惨案。(3)年月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A.顽强B.顽固C.坚固D.牢固(2)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A.解放B.解散C.解除D.解决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青年网南京12月13日电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五台山丛葬地纪念碑、北极阁丛葬地纪念碑等多地,民众自发以各种形式祭奠遇难同胞。自1996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旧金山当地华人华侨都会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南京祭”活动,如今已是第19年。今年的南京祭活动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播放了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一幅“五洲同怀民族情,四海共祭家国魂”的挽联在祭奠活动现场显得醒目。可容纳近400人的会场几乎坐满了人。除了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参与,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罗林泉都参加了祭奠活动。材料二:中国青年网南京12月13日电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活动中南京市77名青少年代表宣读了《和平宣言》。材料三:中新网12月15日电中国举行了国家公祭仪式。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文称,让人吃惊的是,作为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前一天,日本媒体静得出奇。文章摘编如下:12月12日记者翻遍了当天日本六大主流报纸,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中国国家公祭日,无只字片语。即使在包罗万象的日本互联网上,也只有引自中国媒体的报道,基本看不到本土媒体的评论。日本左翼媒体对这一事件掌握的资料不多,右翼媒体又故意抹杀,因此就出现了日本媒体对“南京大虐杀”纪念日、中国国家公祭日冷淡处置的奇怪现象。(1)速读以上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到的主要信息。(不少于两点)(2)给材料二这则消息拟标题。(3)仔细阅读材料二,说说你的探究结果。(4)仔细阅读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各地民众自发性的以多种形式祭奠遇难同胞。B.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历史告诉我们,只有让人们铭记历史,记得战争的惨痛教训,世界和平才有希望来临。C.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历史事实不会因某些人的巧舌抵赖而消失。我们应该反思历史,面向未来。D.中国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日本媒体静得出奇,这意味着作为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日本当局正在反思自己的错误,让悲剧不再重演。(5)通过认真阅读这些材料,你想对至今还在保持沉默的日本当局者说些什么呢?16.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国家公祭日,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又到一年“12•13”国家公祭日。山河肃穆,草木含悲。中华门城墙上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历史,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不断被铭记的历史。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攻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生灵涂炭的悲剧、满目疮痍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是让人痛彻心扉,每一次重温之时总是让人悲痛不已。昭昭前事,警惕后人。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沐浴于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国家公祭日设立5年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矢志不渝,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上曾这样宣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5年来,从纪录片《二十二》的热播,到《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再到加拿大多伦多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正义不被扭曲,和平才有可能实现”。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今天,我们纪念死难同胞、铭记那段屈辱历史,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和意志。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给中国的深刻教训。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从“开除球籍”边缘的奋起直追,到现代化建设“杀出一条血路”,40年改革开放带来了“史诗般的进步”,迎来了民族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在曾经被侵略者蹂躏的这块土地上,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这块土地上,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这何尝不是对历史最深沉的祭奠、对先辈最好的告慰?但历史同样启示我们,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也要看到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关头,国际形势和国内矛盾纷繁复杂,唯有激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砥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历史担当,才能筑就民族复兴的坦途。每当一位幸存者离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照片墙上,就会有一盏灯熄灭,今年已经有20盏灯熄灭,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但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公祭仪式上传来的青少年朗诵声慷慨激昂,无数人在“默哀一分钟”中追古思今,一代代人把历史铭刻在了内心深处。81年过去了,有些变化沧海桑田,而有些追求和梦想却始终如一。(有删改)(1)文章以“国家公祭日,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为题,有什么好处?(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一段中“山河肃穆,草木含悲”这句话的表达效果。(3)仔细阅读全文,说说设立国家公祭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81年过去了,有些变化沧海桑田,而有些追求和梦想却始终如一”这句话的含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B2.D3.A4.C5.D6.C7.B8.A9.C10.B二、基础知识(共4小题)11.(1)仲裁;(2)潇洒;(3)惨绝人寰;(4)殚精竭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