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模型制作分析_第1页
框架模型制作分析_第2页
框架模型制作分析_第3页
框架模型制作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rameworkmodelmaking基于废旧材料的框架模型制作基于废旧材料的框架模型制作目录前期准备原材料的选取连接方式的选取操作工具的选取前期构思制作过程结果分析总结分析学生姓名:陈凯学号:201100200042框架模型制作分析——以废旧铁丝为原型的模型制作前期准备:一:原材料的选取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模型材料曾经选定为蛋壳和注射器,但因为难以操作和难于获得而被迫放弃。但是前期的这两次操作说明了模型制作中的两个关键点,其一是原材料的可塑性,其二是原材料的可获取性。综合上述两点,材料最后选定为废旧铁丝。二:连接方式的选取在中国建筑史的学习中,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常用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齿连接、绑扎连接、螺栓连接、钉连接和榫卯连接等方式。上述各种连接方式虽然主要针对于木构件的连接,但对于其它类型的材料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性。三:操作工具的选取由于一开始没有确定使用哪种具体的材料,因此在操作工具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初步选择的工具主要包括小型工具钳。前期构思模型从真实的框架结构中获得启发,意在用废旧铁丝模拟现浇式钢筋框架结构,借此熟识真实框架结构中钢筋的连接方式。制作过程铁丝的直径分为两类,分别为3毫米和1毫米。其中,较粗的铁丝用来作为主要支撑和拉结部分,较细铁丝用来捆扎。主要制作过程如下:一:首先利用4根3毫米铁丝围成3*3*24的长方体线框,并每隔8厘米利用1毫米细铁丝进行捆扎。在对节点进行捆扎时,重点关注细铁丝和每根粗铁丝之间的紧密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因为无法准确协调各个粗铁丝,在用细铁丝进行捆扎时,各个粗铁丝会上下移位。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的解决办法为:首先将各个粗铁丝插在泡沫塑料里面进行固定,然后再进行捆扎。二:对四根起主要支撑作用的金属线框绑扎后,第二步的操作为对竖向金属框进行横向连接。横向金属线框的制作方式和竖向线框相同。但由于操作精度不够,四个横向线框之间的大小并没有做到完全一致,这也是在其制作完成后,金属框架无法很好的直立在桌面上的原因之一。三:第三步的操作主要为对横向和竖向的金属线框进行连接处理,这也是整个框架制作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步。根据前期对构件连接方式的学习,在此次操作中,初步选定的连接方式为绑扎连接。同样,也是利用细铁丝对横向线框和竖向线框进行连接。连接方式主要是依次对横向和竖向的4根粗铁丝进行连接。结果分析最后制作出来的框架虽然初具真实框架的样子,但是由于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准确度的问题,这造成最后的框架模型无法很好的直立在桌面上,经分析以后,具体原因如下:1:横向线框和竖向线框之间在连接时,各个节点之间绑扎的强度不一致,这直接造成框架在水平各个方向上面的受力不够均衡,框架出现倾斜也就不足为怪了。2:由于粗铁丝原来的状态为绕曲状态,虽然在制作过程中利用工具钳对其进行了矫正,但同样因为各个铁丝之间的垂直程度难以做到准确的一致性,这同样导致了最终的金属框架无法很好的正常直立。(第二次框架制作同样采用了废旧铁丝作为原材料,修正的上述问题。)总结分析在此次模型制作的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来源于制作的精度和准确度。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工具本身的限制(比较短的粗铁丝无法很好的利用工具钳进行弯折,细铁丝在进行节点绑扎时无法做到紧密连接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身问题,诸如对于材料的性能没有做到熟识就大胆使用,没有仔细考虑细部做法就决定采用绑扎等。如果将这次模型制作的一些心得推及到建筑设计当中去,似乎也可以让我们获得一些启发。建筑设计可以强调艺术性,但更主要的要强调精确地技艺和细密的推敲。就像密斯凡德罗在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