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学习和学习理论
第一节学习的概论1.学习的定义1学习现象在人和动物中是普遍存在的。马戏团的动物学会了许多连人都难以完成的动作…警犬可以学会识别毒品…鹦鹉学舌…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或者心理倾向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2.学习的定义22、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经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历史的社会知识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3.学习的定义33、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有系统的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开展智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4.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点1第一、行为或行为倾向的变化。1.行为的变化:如骑车,游泳…2.行为倾向的变化:如态度与价值观影响你读什么书或怎样打发闲暇时光。5.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素2第二、因后天经验引起的变化。后天经验:直接经验,如游泳;间接经验,如听课.自然成熟:婴儿会走路,开口讲话…人的许多行为的变化往往是后天经验和自然成熟共同影响的结果。6.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素3第三、相对持久的改变暂时性的改变:疲劳、酒精、药物〔兴奋剂〕…如学会游泳,骑车,写字,解四那么运算题…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就会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相对持久性:如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7.小学儿童学习的类型1、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2、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5类: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态度的学习。8.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尝试错误说桑代克在19世纪末开始进行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他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9.桑代克的谜笼实验10.桑代克的迷笼实验11.学习的本质:一定的刺激—反响的联结他在?动物的智慧?中指出:动物由屡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形成联结是学习。在?人类的学习?中写到: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联结形成的形式:“尝试与错误〞12.试误学习三大定律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准备律: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效果律:强调联结的应用。凡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那么会被削弱或淘汰。练习律:刺激与反响之间的联结,是需要练习来强化的。其中,练习律和效果律是“学习的主律〞。13.经典条件反射说巴甫洛夫(1849-1936),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他在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响的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14.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15.经典条件作用的形成16.相传徐文长小时侯放纵不羁,他舅舅每次来家里,总是要指责他,甚至会痛骂一顿,时间久了,徐文长感到心理特别不舒服,于是决定教训一下舅舅。每次舅舅进屋与家里人说话时,他就会到后院里,对着舅舅骑的驴子恭恭敬敬地作上一揖,然后用皮鞭痛击驴子。连续几次后,等舅舅骑上驴子准备离开时,徐文长对着舅舅很有礼貌的一揖,然后驴子就暴跳起来,把舅舅摔得鼻青脸肿,舅舅到死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故事:揖驴117.故事:揖驴2“驴前作揖惩学官郑板桥少年时就十分聪明,他上学时虽然功课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却常常遭到学官〔教书先生〕的白眼。原来,这个学官是个势利小人。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见到他这个老师,可以免礼;而穷人家的孩子见到他,却必须打躬作揖,恭敬备至。否那么,不是找碴儿打板子,就是无中生有地罚站。郑板桥非常讨厌这个处事不公的学官,几经琢磨,便想出个惩治学官的好方法。学官为了摆阔,虽然家居不远,可每天上学堂,他都招摇过市地骑个毛驴,到后就拴在大门口的树上。郑板桥就从他的毛驴打主意。他先到毛驴的前面作个揖,再走到毛驴的后边对准驴屁股狠踢一脚。毛驴被激怒,便朝后飞起一蹄子,郑板桥早有准备,躲闪到一旁。如此这般连续屡次,便产生了条件反射的结果:只要郑板桥走到毛驴面前作个揖,也不等再踢它的屁股,那毛驴的后蹄自然会踢起来。一天早上,学官照例骑着毛驴上学堂,郑板桥见了老远就迎了上去。当毛驴走到面前,他恭敬一揖,身躬到地。那毛驴见状,后蹄飞起,一下子把学官摔了个嘴啃泥。第二天,郑板桥又到驴前作揖,依然把学官摔个够呛。那学官还十分迷信,心想:此人莫非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他命大福大,我命薄福浅,承受不了他的礼拜。于是从地上爬起来,整理好衣冠,认真地对郑板桥说:“郑燮,从今以后,你见了我,就免礼吧!〞郑板桥听了打心眼里乐滋滋的,并做了一首诗在同学间传诵着:
郑燮前面作个揖,毛驴后边就扬蹄。学官摔得嘴啃泥,开口连连说免礼。18.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19.斯金纳箱(Skinnerbox)20.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观点两种类型的学习:1、反响型条件作用,又称“反射学习〞2、操作型条件作用,又称“操作学习〞强化原理:但凡能强化个体反响的一切刺激〔包括人、食物〕都可以视为强化物。强化物的作用称为强化作用。强化包括正强化、负强化和自然消退3种类型。21.强化原理强化:伴随于行为之后并使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件。如:幼儿学步时经常摔交…强化原理:如果希望某种行为出现与保持,那么应紧随该行为之后出现令行为者满意的事件。如:口头表扬,给予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22.[趣闻轶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23.社会学习理论说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学习理论的根本观点有两个:观察学习模仿24.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25.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典范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能由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作出与之相似的行为。这一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26.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1.典范与示范言语教诲与身体力行思考: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典范?典范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的相近;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拥有权力且具有吸引力27.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28.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29.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对问题的知觉方式决定问题的难度,解决问题要经历一个知觉重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突然“顿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30.顿悟说学习是组织、构造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映的简单联结;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3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一、代表人物布鲁纳:1937年毕业于杜克大学,1941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1952-1972年任哈佛大学教授。1960年与G.米勒一起创立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奉献奖,1965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2-1980年任牛津大学教授。1980年以后任纽约大学教授。32.布鲁纳的认知开展理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对学科的根本结构的学习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提倡掌握学科根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33.学习的最正确方式:发现学习〔1〕定义: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2〕发现学习的要素:运用自己的头脑使知识成为自己的自我奖励通过假设进行问题解决34.结构—发现教学理论〔1〕结构教学观将学科的根本结构放在编写教材和设计课程的中心地位。任何科目都能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2〕发现法教学模式指导思想: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规律、获得知识,形成开展认知结构。模式特点:①教学围绕一个问题情境展开;②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③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35.根本步骤:①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②让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③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和线索;④协助学生分析材料和证据,提出可能的假设帮助学生分析、判断;⑤协助、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得出的结论。教师的任务:①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求知欲;③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经验的联系;④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⑥启发学生进行比照。36.奥苏贝尔:1939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4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43年获布兰迪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后先后在美国伊里诺斯大学教育研究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和安大概教育研究院应用心理学系任教,1968年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任教,曾在该校师范教育部任研究和评价的主管,后又在该校的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工作。37.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新的意义被同化的过程有意义学习产生的内部条件同化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先行组织者策略38.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学习的性质内容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学习的类型39.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学校里的课堂学习,应主要采用意义接受学习。40.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材料对学习者具有潜在意义41.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教学"圆柱体的认识"前,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观察罐头筒、饮料瓶、日光灯管、圆铅笔等实物。上课时,让学生对这些实物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操作活动,逐步抽象、概括、认识什么是圆柱体。以后一听到"圆柱体",立即能在头脑中再现其表象。这样,使学生到达"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象这样懂得几何形体的实际意义并能融会贯穿的学习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意义学习的课堂教学。
1234542.加涅简介加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被公认为当今美国第一流的教育心理学家和学习实验心理学家。他的理论代表现代认知派学习观的一个新动向、新开展。加涅的主要著作有?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知识的获得?等。43.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与教学观环境反响器感受器反响生成器感觉登记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执行控制器期望系统加工系统选择性注意如何记忆、提取44.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45.学习的要素学习者刺激情景或刺激记忆反响46.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47.建构主义教学案例:教学内容:戊戌变法学习者:初中二年级程序:①放甲午战争录像。提问: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由学生根据上网等方式查询到的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各组代表答复。教师引出康有为公车上书。②提问:如果你是康有为,你会向皇帝提出什么改革方略?〔小组讨论,局部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维新派的改革措施〕③提问:谁会反对改革措施?为什么?然后请不同组的学生分别当维新派与顽固派对改革的合理性进行辩论。④屏幕放维新失败的录像,问:维新为什么失败?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答复,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原因。⑤提出思考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对我们有何启示?⑥放维新失败录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