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当前,我国最大的问题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已制约着重要科技领域的创新和高端产业的发展,必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新工科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力量,其核心点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高校是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的沃土,如何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科研创新型人才的输出力度,是当今大学特别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2-3]。目前,我国一流本科院校对本科科研人才培养均比较重视,如成立专门的培养机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不够重视对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多地倾向于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4-5]。因此,地方类本科院校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有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以广西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建筑类专业为例,从存在问题、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研究等方面分析地方本科高校在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一、建筑类专业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建筑类专业背景兼具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贯彻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理论,改变传统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思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传统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以下问题。(一)师资参与科研创新教育的力度不够目前地方院校大多只注重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对于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对本科生的教育大多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及工程实习实践为主,而对学生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而科研创新型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富有科研精神的创新思考能力。因此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更需要在引导学生针对实际工程案例问题进行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对建筑类领域的科研积极性,而不是仅依靠专业教师讲授的基本工程知识。如专业教师可通过开设科研创新性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实践项目、开展导师制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对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热情。但由于指导学生参加创新性比赛或指导学生参与建筑类专业科研项目耗时较长,使得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力度不够大。(二)科研与创新教育理念滞后传统的建筑类本科教育专业理论已较为成熟。工程施工、工程设计等相关课程已建立有相应的规范标准。传统的建筑类本科教育实习实践教学如工程测量、工程制图等相关课程实习实践经验也较为丰富,其中不乏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实践教学。建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均已发展相对成熟,在日常的教学中较难寻找创新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因此在本科生中开展科研创新教育的难度较大。其次,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与建筑工程专业知识脱离,大多只注重创新概念和方法的授课,没有与建筑工程类专业实际接轨,导致学生对创新类课程兴趣较低,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建筑工程领域的科研和创新思维。(三)科研创新平台不高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存在缺乏重点科研实验平台或实验仪器、科研环境不高的特点,使得学生难以参与高水平的科研实验教育或基础科学研究等活动。此外,虽然高校举办诸如“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双创”“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类比赛较多,但实际上学生参与热情较低,而且有时参与比赛所选的题目与专业知识相关性较低,以致建筑类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类比赛或项目中取得的成绩不佳或效果不好,并且降低了学生对科研创新教育的热情。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缺乏将专业教育成果转化为科研创新教育成果的平台。二、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定位地方本科院校更多是进行大众化基础教育,且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生源现状亚于“985”“211”之类的名校,因此还是以培养成为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地方院校建筑类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将要从事工程应用类工作,学生对于科研的热情普遍不够。因此,如何保证有科研兴趣的少部分建筑类专业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科研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由于受到硕士点和博士点建设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重点主要在于本科。因此,我们应把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心放在一部分有科研兴趣的拔尖本科生身上,对其进行专门培养,增强其科研创新能力,让这部分学生可以到科研条件更好的高校深造。在本科生拔尖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和科研基本能力和素质。因此,在大众化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精英教育、人才选拔,进行更高层次科研方向人才的培养,应是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三、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为了解决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相对薄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以科研创新成果为导向的“1选拔—4培养—2输出”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该培养模式概括为:在本科生中选拔有科研创新潜力的学生,成立“学术型实验班”或“科研创新小组”,应用基础知识和创新技能相结合培养机制、学生—导师双向促进培养、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以及创新奖励与人才评价培养机制对这些学生进行综合培养,使其具备独立完成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创新成果和硕士研究生的输出提供有力保障。图1“1选拔—4培养—2输出”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1选拔”学生是进行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一流大学而言,由于有着较好的生源和较高的实验科研平台,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相对容易。而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则首先要进行合适的人才选拔,如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合理可行的人才选拔机制和人才管理办法。针对以上,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选拔机制。首先,在入学后,及时在新生中开展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宣传工作。其次,在建筑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班级,即学术型实验班或科研创新小组。普通本科生班级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建筑行业。而学术型实验班则将更侧重于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可为研究生或科研成果的产出输送人才。学术型实验班人才的选拔可参考新生入学高考成绩进行选拔,但学习成绩不作为选拔的唯一标准,而是结合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潜力、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另可通过考核或考查任务成果来选拔学生,为培养出科研创新型人才奠定好基础。(二)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4培养”1.基础知识和创新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机制。传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产教融合等模式,而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还应加上创新技能的培养,基础知识和创新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才更能培养出既拥有专业基础知识又拥有科研创新能力的科研创新型人才。基础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课堂授课实现,而创新技能的培养则需要通过具体的项目课题实践或参与相关学科竞赛才能完成。通过科研项目的实践,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学生能在具体工程类项目研究或实施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最后达到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效果。此外,建筑类专业创新技能的培养还可通过参加相关学科竞赛来进行提高,如“BIM应用技能大赛”“建筑结构设计大赛”等。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可引入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工程难题,能提高学生在工程设计、施工和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将十分有利于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学生—导师双向促进培养机制。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这个法则在本科生培养中同样适用。导师责任制培养可促进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可加入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在导师指导下掌握相关实验仪器操作方法和软件应用,撰写科研论文。此外,通过吸纳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项目人手不足等情况。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导师排难解忧的形式也可促进双方思维的发散,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对于师生双方都是十分有利的。3.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机制。依据相关校企合作政策,统筹共建学院和企业各方优势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条件,实现校企师资共享、教学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服务建筑类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平台,有利于打造兼具生产、教学、研发、科研创新功能的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学院可与相关企业共建建筑行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以工程项目和科研联合攻关的形式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学习与科研的平台,可以达到更好的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此外,改革现有人事制度,做到“引企入校”,即在企业中选聘相关专业的业务骨干、优秀技术人才进校任教;同时做到“教师入企”,即在相关企业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岗位和“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共建教师实习实践基地,进一步提升教师企业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4.创新奖励和人才评价培养机制。制定相关科研成果或者学科竞赛奖励有利于促进学生和教师对于科研工作或学科竞赛等相关创新活动的热情。创新奖励应涵盖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对于学生,创新奖励可促使其主动参与到科研或相关学术竞赛活动中;对于教师,可激发其进行创新教育和指导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此外,人才评价机制有助于高校选拔、培养科研型人才。除传统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外,还应综合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如可通过对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做相关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奖励和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于促使科研创新型人才的成功培养十分有利。(三)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2输出”1.科研创新成果输出。科研创新型学生在科研项目实践过程中产出的成果可以以期刊论文、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等成果形式进行产出,此外,还可以利用创新创业平台进行成果转化。如学生的创新成果可以在相关学科竞赛或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参赛作品参赛,或申报创新类项目,包括地方高校常见的“全国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双创”等项目。从学院角度看,这些科研成果的转换对于学院整体科研创新水平的提升也是十分有利的。2.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输出。对于大部分科研创新型学生,毕业后有很大的可能进入优秀的高校院所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比如国内一流大学、科研研究所甚至国外知名高校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大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独立完成相关科研和撰写优秀论文的工作,因此,这部分学生被好高校接收继续深造的概率会相对增大。从这些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角度看,也获得了地方高校输送的较高水平科研创新型人才,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互利共赢的,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结语“1选拔—4培养—2输出”的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进,将科研项目和创新技能培养引入本科生培养中,引导部分学有余力且有科研潜质的“学术型实验班”学生能在本科阶段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因工受伤调岗申请书范文(12篇)
- 虚拟实验室应用拓展-洞察分析
- 网络监测平台-洞察分析
- 文化资本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洞察分析
- 引用计数与虚拟机性能分析-洞察分析
- 药物研发可视化-洞察分析
- 文档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洞察分析
- 物联网在智慧邮务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印染设计体验-洞察分析
- 勤俭节约的先进事迹(5篇)
- 检验批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
- 热力管道焊接技术交底记录大全
- 接地装置安装试验记录
- 各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2019年版)
- 《荆轲刺秦王》课件(共87张PPT)
- 沉降计算表格计算表格
-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 TSG 81-202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 大学社团迎新晚会文艺汇演ppt模板
- 2013东风日产新骊威原厂维修手册esm-livina骊威ma
- 挡墙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