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1.在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3机B.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U
C.一个乒乓球的重约为500gD.人们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50K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剧院四壁表面采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短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3.生活中的“粘”字常与一些物理现象有关,下列关于“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吃冰棒时会感觉粘舌头,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B.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C.排尽挂钩内空气后将挂钩“粘”在墙上,利用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D.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压在一起,几年后发现它们“粘”在一起了,是因
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4.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
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图象,根
据图象可以判断()
10
8
6
4
2
024681012Vs
A.0〜6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B.0〜2s内,小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C.2s〜7s内,小车在处于静止状态
D.7s〜10s内,小车以l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是关于电磁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接触
ST
甲乙
A.图甲装置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B.图乙装置是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图
C.图丙装置是研究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D.图丁装置是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6.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小聪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
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
合要求的是()
D.”—€>
2?o
I~
7.下列正确运用转换法的是()
A.由扩散现象认识到分子热运动
B.用弹簧连接两个小球研究分子间作用力
比较实像和虚像
D.类比速度建构密度
8.对于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
下的
B.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减少r
c.杂技演员站在钢丝上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他受到的重力大小
D.汽车匀速转弯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9.将A、8两个灯泡,按图一、图二两种方式连接,己知&=40、RB=6/2,电源电
压相同,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第2页,共34页
A
图二
A.图一中A灯比8灯暗
B.图二中4灯比B灯暗
C.图一中A灯比图二中A灯亮
D.图一中的总功率比图二中的总功率要大
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导体在磁场中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5匕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
-0-1
1%则()
匕Li
A.通过灯泡5的电流比〃的电流大
B.灯泡4两端的电压是IV
C.灯泡5和G的电阻之比是41
D.若灯泡J灯丝烧断,电压表示数为零
12.如图甲所示,小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在电压为4.5U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移
动滑片P,得到小灯泡的/-U图象如图乙所示。当小灯泡的功率为0.75W时,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O.5I.O1.52.O253.O
A.电流表的示数为0.24
B.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50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1.35W
D.10s内电流对滑动变阻器做功是6J
1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为S]的圆柱体A和
底面积为S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某种液体。
r柱体簿空
先把质量为机、密度为Po、底面积为S3O3#S1)的实心圆柱体8放在A上面时,4
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再将B放入容器内,B浸没在液体中且沉在容器底(液
体未溢出),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也为Ap,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B"P=^
C.容器内液体密度P=7P0D.容器内液体密度P=•Po
14.小芳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请指出图甲中操作错误:。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水沸腾时的
特点是。
(3)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小芳再次实验时采取两项措施节省了加热时间,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能体现那
两项措施的图线。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己知凸透镜的焦距f=15cm。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
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蜡烛应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这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2)某同学利用该装置进一步了解近视眼矫正的原理,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
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
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
矫正之前,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方”、“上方”或“后方”)。
第4页,共34页
16.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
直到指针在______,表示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祛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橙子质量为
g,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cm3,贝ij橙子的密度是kg/
m31,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
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
了橙子的密度。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的重力G;
②;
③橙子密度的表达式为:P橙=(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鳖卒10g
fififi
\4《
山1广附
XAS——AL——
17.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遇到以下凡种情况:
(1)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后开始实验。杠杆两侧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倾斜,
为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采用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这种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图甲是实验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的一个情景,此时若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向
内移动一格,杠杆的(选填“左”或“右”)端将会下沉。
(3)如图乙所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位置转到b位置,其示数
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乙中,若将测力计作用在杠杆右侧C点,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最省力,
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应。
甲乙
18.小明用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测盐匚L1口>
水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扈工
①将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出现图甲所示的现号1
象,说明水对有压强。甲71
②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为九1(如图甲所示)。
③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的烧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平面相平,测出管
底到盐水液面的高度为八2(如图乙所示)。
(1)用小明测得的物理量推导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P盘次=(水的密度用P次
表示)。
(2)分析实验过程,小明测得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偏,这主要是操作中的
第步造成的。
19.图为“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
⑴实验中应选择规格(选填”相同“成或”不同”)
的小灯泡。
(2)实验时,小芳保持电压表的8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
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G两端电压。你认为她能否测出G两端电压?理
由是。
(3)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下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你认为这些数
据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答
实验小组Li两端电压〃两端电压/U串联总电压/U
11.43.14.5
23.01.34.4
31.11.72.8
41.81.23.0
20.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源、小灯
泡(额定电压3.8V)、滑动变阻器(5001.54)、未知电阻&、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品以
及导线若干。
第6页,共34页
(1)甲实验小组选择了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0
②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则接下来应进
行的操作是。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立即更换小灯泡
③实验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的电阻是n.
(2)乙实验小组测未知电阻%的阻值,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坏了,设计了如图丙所示
的电路也能测出咫的阻值,其方法是:
①按照图丙连接好电路,只闭合开关S1,记下电压表示数U1;
②开关Si、S2都闭合,记下电压表示数〃2;
则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Rx=。
21.如图所示,是演示巨磁电阻(GMR)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开关&、S2闭合时,向左稍
微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指示灯的亮度明显变亮。
(1)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周围的磁场(选填“增强”、“减弱”
或“不变”)。
(2)指示灯的亮度明显变亮,表明电路中GMR的阻值显著(选填“增大”或
“减小”)。
22.用久了的灯泡壁变黑是因为金属铝先后的缘故。
23.坐车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刹车由于带来的危害,安全带比较宽是为
了_____压强使乘客比较舒服。
24.如图所示,用电动机提升重物时,电动机将电能大部分转化为rL-JU,
能,当该重物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电动机的转子突然被[一|
卡住,此时电能全部转化为能,因此这种情况下电动机
容易被烧坏。
25.平面镜与凹透镜的主光轴成30角放置,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0度角入射到平面镜
的。点,请画出反射光线和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6.如图所示,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小车在拉力尸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请在图中画
出物体A所受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第8页,共34页
27.请画出如图所示电路的电路图。
28.一辆汽车总质量为1200依,以36km//i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发动机的功率是60AW,求:
(l)10min内汽车发动机做了多少功?
(2)若发动机输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则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29.如图所示的电路,Ri=30O,R2=1012,开关S闭合后,
电流表A的示数为0.44求:S闭合后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
率。
30.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为电压可调的直流学生电源,&是定值电阻,灯泡
(1)当开关S接〃时,电压表示数为1.5V,电流表示数为0.254求心的阻值;
(2)当开关S接。时,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人正常发光,此时刀消耗的功率为6IV,
求Ro的实际功率;
(3)开关S接匕时,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及正常发光,在一段时间内乙2消耗300•7
的电能,求电路闭合了多少分钟?
31.如图甲所示是位于宜宾市高庄桥的国内首座“公路在下、铁路在上”的金沙江公铁
两用大桥的施工现场照片。如图乙所示,是某次施工中使用的升降与移动的塔吊和
滑轮组,为了保证塔吊起重物不会翻倒,在塔吊左边配有一个重物P,己知。4=
12m,OB=4m,动滑轮的质量为40依,一块重为8xIO,'、体积为1瓶3的正方体
物块。(忽略江水流动对物块的影响,不计绳、塔吊横梁及定滑轮的自重和摩擦,
33
江水密度取P次=IQx10kg/m,g=ION/kg)。
第10页,共34页
(1)若物块D从平台上匀速升降,为了保证铁塔不至翻倒,使其横梁始终保持水平,
求塔吊左边的配重物P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2)若将物块。完全浸没水中后以0.4m/s的速度匀速下沉到江底,则拉力F的功率
是多少?
(3)若将物体。从江底匀速打捞出水面,假如绳子自由端的最大拉力为2.5x104/V,
那么物体。露出体积为多少时,绳子刚好被拉断?
32.阅读:握米花》,回答问题
爆米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品,它通常是由玉米加工而成.那么玉米粒是如何变成
爆米花的呢?
传统的爆米花机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密封盖的铁罐子,加工爆米花时,用煤炉给装有
玉米粒的爆米花机加热,密封在罐里的玉米粒温度不断升高,其中的水分逐渐变成
水蒸气,玉米粒内部压强不断增大,部分水蒸气从玉米粒中跑出,进入铁罐内,而
铁罐内气体的温度也在不断升高,压强越来越大.玉米粒像吹足气的小气球,但由
于受到罐内气压的约束,它们不能爆开.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打开爆米机的密封盖,
罐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高温高压的玉米粒突然进入气压较低的环境中,便迅速爆
开,变成了爆米花.
(1)加工爆米花的过程中,通过的方式使玉米粒的内能增加.
(2)加热过程中,玉米粒中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如果加工一次爆米花需要消耗0.5kg的无烟煤,若这些无烟煤充分燃烧,放出的
热量为/(无烟煤的热值为3.4xlUj/kg).
(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反映整个加工过程中罐内气体压强p和温度r变化情
况的图象是.
»/»/»/»
///,
ARcn
第12页,共34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
在80cm=0.8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一节标准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故8符合实际;
C、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很小,一般在3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人体正常体温在37国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久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故选: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
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
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答案】C
【解析】解:A、大会礼堂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像蜂窝状似的,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
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波的反射。故A错误;
8、汽车上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不是利用次声波,故B错误;
C、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故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若以听
到枪声开始计时,则及时会推迟,使得测量的时间偏短,故C正确;
。、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错误。
故选:Co
(1)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回声的产生。
(2)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3)声速远小于光速;
(4)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有关与声现象知识,涉及到了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速、超声波
与次声波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3.【答案】B
【解析】解:
4、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发
生凝固造成的,故A错误;
C、穿着的化纤衣服“粘”毛绒,是因为衣服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故
B正确;
C、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C错误;
两个表面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静放几年后它们会黏在一起,是分
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彼此进入了对方造成的,故。错误。
故选:B。
(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
(2)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我们周围存在大气压;
(4)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
力与斥力。
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分子运动、大气压、凝固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
行分析。
4.【答案】C
【解析】解:
A、小车在0〜6s内通过的路程是Si=4m,时间=6s,所以平均速度%=言=答〜
0.67m/So故A错误;
3、0〜2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图象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所以此时做匀速直
线运动。故B错误;
C、在2s〜7s,小车通过的距离为零,说明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故C正确;
D、在7s〜10s内通过的路程是S2=10m—4ni=6m,时间=2s,所以该时间段小车
的速度%=£=罢=3m/s,此时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此时小车以3m/s的速
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错误。
故选:Co
第14页,共34页
(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车在5s和7s内的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小车的平均速度。
(2)物体受平衡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路程与时间图象是斜向上的直线时,表示
匀速直线运动。
此题考查图象的分析能力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是一道学科综合题;这类题也是中考的一
个热点。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对电与磁几个重要实验装置图的认识来判断:
(1)发电机原理图描述了线圈给外界的用电器供电;电动机原理图描述了电源给线圈供
电;
(2)电磁感应现象装置图没有电池;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装置图有电池。
教材中的重要实验装置图要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认真识记,包括实验装置的名称、实验
的原理、重要的应用等。
【解答】
A.甲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错误;
8乙图中无电池,是发电机原理图,故8错误;
C.丙图中没有电池,是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故C错误;
。.丁图中有电源,这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故。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解:由图知:
A、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并联电路总电阻减
小,电源电压一定,所以干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
8、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两端电压一定,所
以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
C、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用电
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大,
电压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
。、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用电
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不符合
要求。
故选:D。
①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
②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支路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
此题考查的是电路设计问题,解答的关键有二:知道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
成正比;知道并联电路支路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
7.【答案】A
【解析】解:A、通过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
以研究分子间作用力时,把分子看成用弹簧连接的两个小球,运用了模型法,故8不
符合题意;
C、比较实像和虚像的成因和特点,采用的是比较法,故C不符合题意;
。、类比速度建构密度概念,这是类比法,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对每个选项中物理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明确各自采用的探究方法,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
选项。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研究方法的辨析,要求熟练掌握基本方法,正确解决实际
问题。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重力的方向、质量及其特性、平衡力的作用,是一道基础题。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
(3)根据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
第16页,共34页
(4)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
A.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A错
、口
联;
8.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不变,故8错误;
C.杂技演员站在钢丝上静止时,支持力和重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汽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受
到平衡力作用,故。错误.
故选Co
9.【答案】A
【解析】解:
A.图一中,两灯泡串联,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
的大小,A灯泡的电阻较小,由「=(7/=/2/?可知,A灯泡的实际功率较小,即A灯比
8灯暗,故4准确;
8.图二中,两灯泡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P=U/=?可
知,4灯泡的电阻较小,其实际功率较大,4灯比8灯亮,故B错误;
C.由于图一中A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图二中A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
压,所以,由P=[//=?可知,图一中A灯泡的实际功率较小,灯泡较暗,即图一中A
灯比图二中A灯暗,故C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所以,图一中的总电阻大于图二中的总电阻,由2=〃=?可知,图一中的总功率比
图二中的总功率要小,故。错误。
故选:Ao
(1)图一中,两灯泡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P=U/=/2R比较两灯泡的实际
功率关系,实际功率大的灯泡较亮;
(2)图二中,两灯泡并联,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P=U/=?比较两灯泡的实际功
率关系,然后判断亮暗关系;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两图中A灯两端的电压关系,
根据P=UI=?比较两种情况下4灯的实际功率关系,然后判断亮暗关系;
(4)根据电阻的串并联比较两图的总电阻关系,根据P=U1=?比较两种情况下电路的
总功率关系。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正确的选取电功率公式是关键,
要注意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10.【答案】ABD
【解析】解:
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力做功需要两个必要因素,力和距离,同时力要和距离在同一方向上;故有了力作
用在物体上这个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故B错误;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正确;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凝华,故。错误。
故选:ABD.
(1)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2)力做功时,力和距离必须在同一方向上;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凝华。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做功的判断、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等,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
分析即可。
11.【答案】BD
【解析】解:
AB,由图知,两灯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L两端电压,即人两端的电压是1匕故8
正确;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灯泡4的电流和灯的电流相等,故A错误;
C、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U2=U-Ur=5V-IV=4V,
通过两灯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有:号=去,即:*=券=辞=:,故C错误;
力、由图知,若灯泡灯丝烧断,则整个电路断路,所以电压表示数为0,故。正确。
第18页,共34页
故选:HD.
(1)由图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力两端电压,由此可知人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
流特点可知两灯电流关系;
(2)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两灯电阻关系;
(3)串联中,一处断路则整个电路断路,由此根据电路图分析电压表示数情况。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以及电路故障的问题,正确分析
电路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D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小灯泡工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图乙可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4=2.5U、通过的电流九=0.34时,
小灯泡的功率&=ULIL=2.5Vx0.34=0.75W,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34故A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R=U-UL=4.5K-2.5V=2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答=产=总=6.670,故B错误;
1RiLU•必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UI=UIL=4.5Vx0.34=135W,故C正确;
10s内电流对滑动变阻器做功:
WR=URIRt=URIJ=2VX0.34x10s=GJ,故。正确。
故选:CD。
由电路图可知,小灯泡乙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图乙读出
小灯泡的功率为0.75W时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
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
电阻,利用P=U/求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利用小=U/t求出10s内电流对滑动变阻器
做的功。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
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13.【答案】BC
【解析】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
所以,A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
将8放入容器内,B浸没在液体中且沉在容器底(液体未溢出),则液体深度的变化量:
△无=生=瓦=旦,
s?s?p0S2
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
△p=pg△kpg-.——@
由①②可得:p=|^Po,
综上可知,选项错误、8C正确。
故选:BC。
实心圆柱体B放在A上面时,A对桌面压力的增加量等于B的重力,受力面积等于A的
底面积,根据p=《求出A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将3放入容器内,8浸没在液体中且
77?
沉在容器底(液体未溢出),根据V=万求出B的体积即为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利用U=
S/i求出容器内液体深度的变化量,利用p=pg/i求出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然后
联立等式即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压强定义式和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等,要注意水平面上物体的压
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14.【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2)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停止加
第20页,共34页
【解析】解:(1)图中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壁;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液体99式开始沸腾,此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应停
止加热,观察水是否能够继续沸腾;
(4)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故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
是:减小水的质量:提iRj水的初温;原来是lOmin开始沸腾,当减小水的质量和提商水
的初温后,不到5min就开始沸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2)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停止加热;
(4)见上图。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2)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可以撤去酒精灯,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即可得出
结论;
(4)液体从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水量的多少、水温的高低、
火力的大小、是用酒精灯的外焰还是内焰加热等等。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应能熟练装配实验的装置,并能分析实验条件对其结果
的影响,同时要学会分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5.【答案】远离照相机发散前方
【解析】解:(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5cm,从图上看透镜在光具座刻度50a”处,而光屏在光具座
72cm处,二者之间距离/<v<2/(15<22<30),根据题意像距v不变,这应是照相
机的成像条件。因为此时像距D>2f,所以蜡烛应向右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是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
推迟会聚,所以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故答案为:(1)远离;照相机;(2)发散;前方。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u>2/,
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
或眼球太短,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化,像距变化,像变化经常用到,一
定要熟练掌握。本题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本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
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16.【答案】分度盘中央1621.08X103偏大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橙子缓慢浸入水中,
直到橙子浸没水中,此时橙子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橙子的体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水
【解析】解:(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线处,调节平
衡螺母,直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表示天平平衡。
(2)图中天平的示数为100g+50g+10g+2g=162g;
橙子的密度p=£=蔡%=1.08^/cm3=1.08x103kg/m3„
(3)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由于橙子上沾有水,则
测出的橙子的质量偏大,
由P=£可知,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偏大;
(4)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的重力G,橙子的质量m=京
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橙子缓慢浸入水中,直到橙子浸没水中,此时橙子排开水的体积
就等于橙子的体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凡
③橙子受到的浮力为:
F浮=p水gv排=G-F,
橙子浸没在水中,
第22页,共34页
橙子的体积:V=丫排==,
G
橙子的密度:P=£=/=£,P水。
。水°
故答案为:(1)分度盘中央;(2)162;1.08X103;(3)偏大;(的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橙子
缓慢浸入水中,直到橙子浸没水中,此时橙子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橙子的体积,读出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F;念.p水。
(1)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方向移动。直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表示天平平
衡。
(2)在读取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祛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并注意标尺的分度值和读取
游码的左边缘;
(3)利用公式2=/可将质量和体积的数据代入进行计算,得出橙子的密度。
(4)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由于橙子上沾有水,则
测出的橙子的质量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测得的密度值;(4)知道橙子的重力G,橙
子浸没在液体中称的示数为凡橙子受到的浮力为:F浮=G-F。
橙子浸没在水中,知道橙子受到的浮力和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橙子的体积;
知道橙子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橙子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和利用称重法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将实验中的各过程
分解、验证,充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7.【答案】错误左变大竖直向上
【解析】解:(1)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后开始实验,杠杆两侧挂上钩码后,发现
杠杆倾斜,为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调节钩码个数和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小明采用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2)若一个钩码重G,一个小格为3此时若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向内移动一格,支点左边
=2Gx2L=4G3右边=3GxL=3GL,所以杠杆的左侧会下沉;
(3)如图乙所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右侧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即尸25,
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力臂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有F也1=F2L2,
Li减小,则Fi增大,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4)图乙中,若将测力计作用在杠杆右侧C点,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最省力,则
要求力臂最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时力臂最大;
故答案为:(1)错误;(2)左;(3)变大;(4)竖直向上。
(1)实验前调节杠杆两侧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不再调节螺母,应调
节钩码个数和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解答;
(3)力的作用线改变使力臂发生变化;
(4)最省力应使力臂最长;
本题考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18.【答案】容器底部;Jjp次;大;②
【解析】解:①玻璃管中不倒入水时,橡皮膜是平的。倒入水后,其向下突起,说明
水对其有一个向下的压强。
(1)当橡皮膜的表面相平时,盐水对其向上的压强与水对其向下的压强相等。即:P&=
P水。
利用测得的盐水的深度电和其密度P席,表示出P和即:「盅=。四。九2。
同理表示出P水,即:P水=
两者相等即:P屣g九2=2次。九1。
由此可以求得盐水的密度:P盐=/P水。
(2)根据图示的阳、h2的测量过程可知,甲图中底部的橡皮膜装的水在乙图中被挤压上
去,那么乙中液面上升高度是小于甲中橡皮膜被挤压上去的高度的,因为甲中橡皮膜的
横截面积小于玻璃管横截面积,橡皮膜中的水体积一定,那么水上升高度就小。所以心
应该在图乙中测,b是玻璃管底部到玻璃管中液面的距离,所以本实验中,小明测出的
b的值比真实值大,电是对的,所以导致了最P次的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①容器底部;(1)蓝P水;(2)大;②。
利用橡皮膜的形变,结合对应的物理知识:液体压强的特点进行分析。
当橡皮膜不再发生形变时,说明其受到的玻璃管中水对其向下的压强与烧杯中盐水对其
向上的压强相等。通过两者压强相等,结合液体压强的计算,利用水的表示出盐水的密
度。
第24页,共34页
分析测量值是否准确,就要从测得的数据:九1、坛中去入手分析。
要分析间接测量值是否准确,就要从这个值的表达式入手分析,看表达式中各个直接物
理量是否准确,若每个直接测量值都准确,则该物理量是准确的,否则就不准确。
19.【答案】(1)不同
(2)不能;正负接线柱反接了
(3)合理,测量结果允许有误差
【解析】解:
(1)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为了寻找规律,必须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
验,这样得出的规律才有说服力;
(2)图中电压表测L两端电压,电流从电压表左侧流入,右侧流出,若保持电压表的8
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这样流入方向与前面相反,即正负接
线柱反接了,所以这样不能测人两端电压:
(3)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如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电
路两端的总电压非常接近各部分电压之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电
源有内阻,其两端也有电压造成的,故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结果是合理的。
故答案为:(1)不同;(2)不能;正负接线柱反接了;(3)合理,测量结果允许有误差。
(1)为得出普遍规律,应使用不同规格的器材进行实验;
(2)电压表使用时要求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由此分析改接后是否合理;
(3)根据实验过程中的实际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熟知实验的原理与
操作中的注意问题是解答的关键。本实验也是中考的重点实验之一。
20.【答案】49.5然
【解析】解:(1)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3.8U,故电压表选用大量程与灯并联,如下所示:
②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后,但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为通路,发现小灯泡不发光,
说明电路的电流过小,电路的电阻过大,故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选A;
③实验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
值为0.024电流为0.44由欧姆定律,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9.5/2;
/0.44
(2)①按照图丙连接好电路,只闭合开关Si,记下电压表示数由;
②开关S]、S2都闭合,记下电压表示数
在①中,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待电阻的电压;
在②中,定值电阻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定值电阻的电压为:
U0=U2-U1,由分压原理有:
一一%「R。
出
则待测电阻心的表达式:
_US。
X力-uJ
故答案为:(1)①如上所示;②4③9.5;(2)畿。
(1)①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3.8V确定电压表选用大量程与灯并联;
②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后,但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为通路,发现小灯泡不发光,
说明电路的电流过小,电路的电阻过大,据此分析;
③根据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由欧姆定律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分析开关转换时电压表测量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得出待测电
阻的表达式。
本题用伏安法测电阻,考查电路连接、注意事项、电流表读数、电阻计算及设计方案测
第26页,共34页
电阻的能力。
21.【答案】增强;减小
【解析】解:(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
线圈中的电流增大,则电磁铁的磁场增强。
(2)指示灯的亮度明显变亮,表明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GMR的
阻值显著减小•
故答案为:(1)增强;(2)减小。
(1)先分析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得
出电流大小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出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情况。
(2)先由指示灯的亮度变化情况得出电流大小变化情况,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电阻大
小变化情况。
本题的实验虽然是探究巨磁电阻的特性,不是初中物理的内容,但该题所考查的其实还
是初中物理的知识:包括欧姆定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一道好题。
22.【答案】升华凝华
【解析】解:白炽灯用久了,灯泡的内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中的鸨在高温下发生升华,
又在灯泡壁上发生凝华的缘故。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并能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是解答的关键,属基础题。
23.【答案】惯性减小
【解析】解: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系好安全带是防止紧急刹车或突然减速时由于惯性
造成人身伤害,且安全带做的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加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惯性;减小。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
来处于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当压力一定时,增加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本题考查了汽车上相关的物理知识,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
象,平时多注意观察,将其知识活学活用。
24.【答案】机械内
【解析】解:
(1)用电动机提升重物时,电动机将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和小部分内能;
(2)电动机被卡住时,电动机可看成是纯电阻电路,通过电动机的电流过大,将电能全
部转化为内能,所以电动机温度过高,所以容易烧坏。
故答案为:机械;内。
(1)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2)当电动机被卡住时,电动机可视为纯电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电动机容易烧坏
的原因。
本题考查了电能的转化,关键是知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是非纯电阻电路,当电动机不转
时,是纯电阻电路。
25.【答案】解:
过。点先画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等
于90。-30。=60。,由图可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而平面镜与主光轴的
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又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到凹透镜上;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解析】先画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而反射角大小等于入射
角;由图可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而平面镜与主光轴的夹角为30。,可确
定反射光线又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到凹透镜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
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1)知道反射定律的内容,会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反射光路,会根据角之间的关系计算角
的大小。
(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
第28页,共34页
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6.【答案】解:
以A为研究对象,受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A受到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分别沿
支持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分别用N和7表示,如图所示:
【解析】先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A受重力、支持
力、拉力和摩擦力。再按力示意图要求画出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示意图。
本题是要画力的示意图,主要考查了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关键选择合适的研究
对象进行分析。
27.【答案】解:由实物图可知,从电源从正极出发开始分支,一支经电流表、开关5、
灯泡刀回到负极,另一支经灯泡G回到负极,两只灯泡并联,如图所示:
【解析】运用电流流向法,明确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和各元件所连接的具体位置和顺序,
再按顺序作图,并保证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连接顺序完全一致。
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关键是知道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画电路图是
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
28.【答案】解:
(1)根据P=?可得汽车发动机做功:
W=Pt=60000勿X600s=3.6X1077;
(2)t=36km"=lOm/s,
根据v可得,汽车行驶的路程:
s=vt=10m/sx600s=6000m:
因为发动机输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所以汽车牵引力做的功等于汽车发动机做功,
又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
答:(l)l(hnin内汽车发动机做了3.6xIO7/功;
(2)这辆汽车受到的阻力是6000M
【解析】(1)已知功率和时间,利用W=Pt公式计算,
(2)由于发动机输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汽车牵引力做的功等于汽车发动
机做功;先利用S=仇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利用勿=Fs求动力;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
运动,汽车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此题考查功和阻力的计算,同时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题时注意,单位换算:
IkW=10001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Unit5 My clothes Part A Lets talk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001
- Unit 2 Improving Yourself Developing ideas Writing a reflection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5无产权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4.花之歌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 新人教版
- 《12 有趣的泥塑》(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 2025仓库租赁合同书
- 17 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 2023三年级数学下册 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口算和估算(一)说课稿 西师大版
- 职业暴露与防护
- 年产15吨透明质酸生产车间的初步工艺设计
- 大模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智能探索宇宙的无限可能
- 酒店行业客源渠道分析
- 2024年中国陪诊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重磅发布
- AVL-CRUISE-2019-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分析操作指导书
- 肠道医学解剖和生理学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动词时态专项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 兰州市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准价格表
- 火灾隐患整改登记表
- 普通地质学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