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娄底市太平中学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大豆新鲜绿叶进行如下图装置的实验,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的气体成分,最可能发现(
)A.O2量多于B处
B.O2量与B处相等C.无CO2和O2
D.CO2量多于B处参考答案:D2.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B.图中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含氮碱基C.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D.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参考答案:D【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图中结构为核苷酸的模式图,①为磷酸,②为五碳糖,③为碱基,细胞生物既含DNA,又含RNA,故有2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病毒中只含有DNA或RNA,故有1种五碳糖,4种碱基,4种核苷酸.【解答】解: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表现在②和③两方面上,A错误;B、由于核苷酸的种类没有确定,故②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和核糖,B错误;C、③为含氮碱基,在病毒中共有4种,在人体中共有5种,C错误;D、D、植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体内的③碱基有5种,②五碳糖有2种,D正确.故选:D.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
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参考答案:A4.下图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因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能呈“J”型增长B.曲线Ⅰ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C.形成曲线Ⅱ后,若建立保护区可以提高该种群数量D.形成曲线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群的天敌数量增多参考答案:DA、在自然条件下,因为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A正确;B、由曲线Ⅰ可以知道,其环境容纳量比原来略有减少,这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B正确;C、形成曲线Ⅱ后,该种群数量减少,如果建立保护区,可以增加该种群的数量,C正确;D、形成曲线Ⅲ最可能的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等,天敌多不会导致种群完全消失,两者数量处于动态平衡,D错误.【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增长【名师点睛】在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到达K值之后,未来数量的变化趋势与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或变化有关,破坏程度越小,种群数量保有量越大,当种群数量趋于0或环境容纳量很小时,说明该地域已不适合该生物生存,需进行迁地保护.5.新华社南宁12月17日专电“外来物种雀鳝再现广西,或带来生态灾难”。雀鳝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非常凶猛的淡水鱼,适应能力极强,这种鱼攻击所有鱼类,在它生存的地方很少有其他鱼类存在。这种鱼可能是民间以观赏鱼类引入我国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可以从北美引进其天敌美洲鳄以防止其过度繁殖而导致的生态灾难B.由于在当地没有天敌,其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J型增长,但由于空间和食物的限制其最终将呈现S型增长C.由于其位于营养级的顶端,所以其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也高于其他鱼类,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富营养化现象D.若雀鳝专以柳江中某种小型的肉食鱼类为食,则雀鳝体重增加1㎏,至少消耗水中浮游植物的质量为1000㎏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A项错,用外来物种的天敌消灭外来物种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造成新一轮的生态灾难;C项错,这种现象应该称为生物富集现象;D项错,按最高能量传递效率来算,至少应该消耗的浮游植物的量应为:1×5×5×5=125㎏6.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段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B.AB段伴随含碳有机物被大量分解,NH4+等无机盐离子逐渐增加C.BC段细菌减少的原因是溶解氧减少D.BC段有机物分解形成无机物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参考答案:CAB段藻类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A项正确;AB段有机物被细菌分解后形成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使得NH4+等无机盐离子逐渐增加,B项正确;BC段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导致溶解氧增加,含碳有机物减少而导致细菌减少,C项错误;BC段有机物分解形成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无机物),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D项正确。7.下列关于白眼雄果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不存在白眼基因B.该果蝇的肌肉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均存在着Y染色体C.观察该果蝇的精巢,发现其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可能有1N、2N、4ND.该果蝇的表皮细胞增殖时,白眼基因移向一极,Y染色体移向另一极参考答案:D8.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
)A.⑴⑵
B.⑵⑶
C.⑷⑵
D.⑶⑷参考答案:C9.如图为“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甲、乙瓶中加入的试剂分别是()
A.10%HCl、石灰水 B.10%NaOH、石灰水C.石灰水、10%NaOH D.石灰水、10%HCl参考答案:B【考点】3V: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装置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右侧装置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CO2和H2O.【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瓶中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CO2,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防止对实验的干扰;乙瓶中加入的试剂是石灰水,用于检查测CO2的生成.故选:B.10.将牛的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人小鼠的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昔酸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m+1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参考答案:C11.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
B.雌:雄=1:2C.雌:雄=3:1
D.雌:雄=4:1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雌性♀ZW,雄性♂ZZ),卵细胞和极体是在减数分裂中形成的.解:雌火鸡(ZW)的卵细胞和3个极体有2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Z(卵细胞)、Z(极体)、W(极体)、W(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性别及比例是:ZZ(雄):ZW(雌)=1:2;第二种情况是:W(卵细胞)、W(极体)、Z(极体)、Z(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类型及比例是:WW(不能存活):ZW(雌性)=0:2.两种情况概率相等,得雌:雄=(2+2):(1+0)=4:1.故选:D.考点:伴性遗传.12.胎盘是由母体子宫内膜与胎儿的下列哪部分结合而成?A.绒毛膜
B.尿囊
C.绒毛膜与尿囊
D.羊膜参考答案:C13.(09朝阳区二月)右图是一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C.有核孔的细胞
D.有纤维素的细胞参考答案:答案:A1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参考答案:B15.下列生理过程不需要水作为反应物的是A.无氧呼吸
B.食物蛋白的消化C.有氧呼吸
D.光合作用参考答案:答案:A16.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C.[H]+O2→H2O线粒体内膜
D.H2O→O2+[H]
类囊体膜参考答案:C17.把甲牛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人乙牛去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丙牛的子宫内发育,则出生的小牛(
)A.基因型与甲相同,性别一定与乙相同
B.基因型与乙相同,性别一定与乙相同C.基因型与丙相同,性别一定与甲相同
D.基因型与甲相同,性别一定与甲相同参考答案:D18.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以“探究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分析出该实验的自变量,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观察指标从而得出实验结论。【详解】根据图示,相同时间内,乙和丙两组中的细胞数目都大于甲组,由于甲组未加药物,且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加入药物组X组,丙组后半段的细胞数目低于乙组,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因此乙组加入了药物X,丙组先加入药物X,后加入药物D,故AB正确,C错误;若药物X为蛋白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因此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使得药物X失去活性,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关键能从题干中药物D和药物X的作用,分析出两种药物对培养液中细胞数目的影响,从而分析出乙组和丙组所加的药物种类,从而对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19.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2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②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吸收减少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20.下列有关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
特异性免疫生来具有,出生后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获得更强的免疫B.
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C.
特异性免疫形成过程能够增强非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由两道防线组成,其作用范围广参考答案:答案:A21.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参考答案:B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部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则以神经递质形式传递,A项错误;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a分泌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分泌e促甲状腺激素具有抑制作用,属于负反馈,B项正确;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a代表DNA,b代表RNA,c代表蛋白质,d代表转录,e代表翻译,所以d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中也可发生,C项错误;抗体只形成于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免疫过程中不会出现抗体,D项错误。考点定位:神经调节、激素调节遗传信息的表达、免疫调节22.某同学将必修与选修教材中细菌部分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系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①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②单个或少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大量繁殖,可形成菌落,可作为菌种鉴定依据③与细菌共生的病毒称为噬菌体
④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⑤细菌具有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进行水解形成原生质体⑥细菌侵入人体后作为抗原可引起人体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A.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⑥参考答案:A23.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B.过程①②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C.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的核基因不同D.细胞衰老和凋亡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参考答案:D略24.(08广东卷)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自由扩散
这种方式是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例如O2、CO2、甘油等物质,可以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种简单的运输方式。
协助扩散物质通过质膜进出细胞的方式之一。物质必须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才能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质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但此种方式不消耗代谢能。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过程,主要动力是质膜两侧的浓度差。但是,协助扩散是在质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下进行的。25.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再到达突出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参考答案:(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在乙酰胆碱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能作为神经递质。(2)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达到突触后膜。(3)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6.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参考答案:B27.图为波森·詹森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证明生长素由苗尖向下传递B.插有明胶的苗发生向光弯曲证明苗尖是感光部位C.显微镜观察表明,弯曲部位背面细胞分裂速率快、数量多D.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应设置不放苗尖仅放明胶或云母片的对照实验参考答案:D【分析】达尔文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由此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拜尔通过实验证实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向下传递;詹森通过实验结果发现,插有明胶片的幼苗发生向光弯曲现象,插有云母片的幼苗则不弯曲,由此证明,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温特证明苗尖中确实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详解】A.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并未证明生长素的存在,A错误;B.要证明苗尖是感光部位,需设置对照试验:一组的尖端用不透光的小套遮挡,让其感受不到光;另一组尖端以下部位用不透光的金小套遮挡,让其感受不到光,题图中尖端都可以感受到光照,无法证实苗尖是感光部位,B错误;C.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不促进细胞分裂,故弯曲部位背面细胞较长,C错误;D.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即设置不放苗尖端,仅放明胶或云母片的对照实验,排除琼脂和云母片的影响,D正确。28.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A.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B.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C.固氮细菌、霉菌、放线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参考答案:C29.选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判定植物分生组织细胞的部位
A.有蛋白质的合成
B.有RNA的转录
C.有DNA的合成
D.光合作用旺盛参考答案:C30.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此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向a侧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向b侧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初始状态如图,则刚开始时和最终时的液面高低分别为()A.a高于b,a高于bB.a高于b,a低于bC.a低于b,a高于bD.a低于b,a低于b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因为蔗糖的分子量大于葡萄糖,则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的摩尔浓度小于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所以开始时,b侧渗透吸水,液面上升,即a低于b;因为半透膜允许单糖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所以b侧葡萄糖分子逐渐进入a侧,导致a侧溶液浓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a侧溶液浓度高于b侧,a侧渗透吸水,最终使a高于b。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渗透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和应用能力。31.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lNl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Hl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参考答案:B32.基因型为Aa的某男性,他的精巢中的一个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与其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相比,正确的是A.核DNA数目相同,核DNA碱基排列顺序完全相同B.核DNA数目相同,核DNA碱基排列顺序有所不同C.核DNA数目不同,核DNA碱基排列顺序完全相同D.核DNA数目不同,核DNA碱基排列顺序有所不同参考答案:B33.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中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则②是脂肪C.若③为大分子物质,且能储存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DNA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参考答案:C34.有关下图所示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出现的频率,A点比B点高B.乙图中,该病的致病基因只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C.丙图中,植物净光合作用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D.丁图中,曲线表示动物肌肉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D35.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下列对沉默原因的推测错误的是(
)A.突触小体中没有线粒体
B.突触后神经细胞核糖体功能异常
C.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D.突触间隙可能没有神经递质参考答案:C3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参考答案:A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故A项错误;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故B项正确;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故C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渗透压下降,D正确。37.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b′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a′组胚芽鞘既不弯曲也不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不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a′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但b′组尖端的生长素能D.c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参考答案:C38.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参考答案:A39.心肌细胞中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
B.核糖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参考答案:答案:D40.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利用下图所示两种育种方法获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②③④表示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t、DDTT、ddTTB.两种育种方法都是为了获得ddTT,但所需时间不一样C.图中两种育种方法利用的遗传学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D.图中⑥代表的含义是连续多代自交、选纯的过程参考答案:C【解析】分析图解:F1DdTt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细胞有四种DT、①dT、②Dt、dt,经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也有四种③DDTT、④ddTT、DDtt、⑤ddtt,A正确;从图中分析可知,左边代表单倍体育种过程,右边代表杂交育种过程,两种方法都能获得ddTT,但单倍体育种所需年限较短,B正确;图中单倍体育种是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C错误;图中⑥代表杂交育种中连续自交,逐代选择所需的纯种,D正确。【点睛】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区别:(1)单倍体育种需要获取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品系。杂交育种需要连续自交,不断筛选所需品系。(2)单倍体育种年限短(一般需要2年),但技术要求高;杂交育种年限长(至少要3—4年),但技术要求低。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实验探究的一些遗传学问题。(1)可以探究的问题有: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问题2:
。(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①
;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②
;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及比例(3)实验结果:①F1的全部为高茎、豆荚饱满②F2的统计数据
表现型高茎豆荚饱满高茎豆荚不饱满矮茎豆荚饱满矮茎豆荚不饱满比例66%9%9%16%(4)实验分析:①(1)F2中
,所以高茎和矮茎、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5)①实验证明,在F2代的中,能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的个体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个体的比例都是16%,所以,你假设F1的形成的配子,其种类和比例是
。(D和d表示高茎和矮茎基因;E和e表示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并用遗传图解分析实验预期②你认为下列哪一个图解中能正确解释形成重组配子的原因(
)
参考答案:答案:(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是否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①高茎豆荚饱满的豌豆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豌豆杂交②F1代个体进行自交(4)①高茎∶矮茎=3∶1,豆荚饱满∶豆荚不饱满=3∶1;且有性状的重组现象(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是3∶1;且有性状的重组现象)②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5)①DE∶De∶dE∶de=4∶1∶1∶4
(2)A
42.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Ⅱ﹣2片段(如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1)在兔的种群中,I、Ⅱ﹣1、Ⅱ﹣2区段中可存在等位基因的片段是_____,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_____。(2)首先同学们认为两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基因不位于_____片段。(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
乙组:♀后肢长×♂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孕妇学校课外活动
- 《通山隆鼎丽都》课件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附答案】
- 兴奋状态的护理
-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课件
- 《听听那冷雨大学语》课件
- 包皮手术科普
- 清平乐村居获奖课件
- 小儿尖足推拿治疗
- 大咯血应急预案的护理
- 2024年度Logo设计及品牌形象重塑合同
- 中小学学校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项目实施方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2030年铝型材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辣椒种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通信工程施工方案
- 初中英语研修方案
- 化工厂拆除施工方案
- 海南自贸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7大亮点解读课件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下半年社会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知识专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