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啦啦操对大学生身体协调性影响10000字(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4f9e0290c530cfd6b7197752efb73d/284f9e0290c530cfd6b7197752efb73d1.gif)
![【浅析啦啦操对大学生身体协调性影响10000字(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4f9e0290c530cfd6b7197752efb73d/284f9e0290c530cfd6b7197752efb73d2.gif)
![【浅析啦啦操对大学生身体协调性影响10000字(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4f9e0290c530cfd6b7197752efb73d/284f9e0290c530cfd6b7197752efb73d3.gif)
![【浅析啦啦操对大学生身体协调性影响10000字(论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4f9e0290c530cfd6b7197752efb73d/284f9e0290c530cfd6b7197752efb73d4.gif)
![【浅析啦啦操对大学生身体协调性影响10000字(论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4f9e0290c530cfd6b7197752efb73d/284f9e0290c530cfd6b7197752efb73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啦啦操对大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影响研究TOC\o"1-3"\h\u323341相关概念 157651.1啦啦操 168931.2身体协调性 1168291.3啦啦操与协调性 380992啦啦操相关研究现状 39292.1啦啦操项目概况 3165192.2高校啦啦操运动研究现状 4269792.2.1国外方面 4167912.2.2国内方面 6113502.3啦啦操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838333身体协调性的相关研究 9183353.1协调性研究现状 9246893.2运动项目与身体协调性的研究 924667总结 102409参考文献 121相关概念1.1啦啦操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上查寻到从2000年到2021年的全部关于啦啦操的中文文献2254篇。外文文献132篇。所查阅到的文献大部分研究的是啦啦操规则以及如何对成套动作进行编排。啦啦操运动中包括了32手位基本技术动作、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技巧类动作,还包括有音乐,把这些元素都集为了一体;在成套动作表演当中可以借助口号、玩偶、标牌、喇叭作为辅助的道具;通过队形的空间变换展示出经过精心编排和训练的成果以及成套动作,用运动员的激情和活力来调动观众情绪进而支持本队为本队欢呼的一项团体项目。啦啦操运动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最本质的特点是啦啦操属于肢体协作配合的艺术形式,是锻炼人的协调性、大脑灵敏性以及身体整体感的一项难美性运动。总的来说啦啦操看重的是比赛现场的舞台视觉效果,主要要求的是团队协同一致合作的整体效果。与球类项目的区别在于啦啦操项目评价的方法是按照具体规则结合裁判人员的现场判断以及团队的整体表现来打分,而球类项目则是按照进球多少来积分,在得分这一项上面具有质的差别;啦啦操与各种田径项目也是具有不同的特点的,从计算成绩方面来说也是有所不同,田径运动按照时间、距离来进行成绩的评判,而啦啦操项目则不同;除了上述所说的不同点,啦啦操运动主要以表现自身以及团队的美为目的,这一点是各种难美型项群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的最大的特征,为了赢得更多观众的关注和欢呼。除了可以单独进行各类啦啦操的比赛之外,还可以作为各类球赛的附属团队即加油助威啦啦队进行参赛,这是其他项目所不能比拟的又一大特征。1.2身体协调性身体协调性指身体各个肌群之间相互作用的时候所涉及到的时机正确、动作方向以及速度恰到好处、平衡稳定并且具有节奏和韵律性。在几项身体素质训练中,协调性训练是最难以训练的,因影响协调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遗传、速度与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动作节奏性、肌肉收放能力、柔软度、心理个性、肌肉力量和肌耐力、技术动作熟练程度等。一般人认为,女性的身体柔韧性比男性的柔韧性要好,这是由人体结构和运动器官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决定的。女性身体结构中的组成关节的肌肉、韧带、骨骼等等的体积都较小,同时包裹关节的韧带、肌腱以及肌肉的弹性伸展性较好,因而关节活动范围大,动作幅度大。所以都认为女性的柔韧性比男性的要好。有研究表明:运动能力因为性别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在精细动作的协调方面女子比男子好许多,而在目标动作技巧上面男子又比女子好很多[1]。身体协调性的好坏与身体素质的好坏与否息息相关,只有身体素质变好了,身体的协调性才有可能变好。因为速度、耐力、平衡、灵敏、柔韧是身体基本能力和运动能力的组成部分,这几项素质的发展水平对运动员的竞技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身体协调性同速度素质中的速度快慢一样,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需要时间(即反应时)的长短,通过严格的训练,反应速度可以缩短11%-25%。经常进行无氧耐力训练,能够提高脑细胞对血液中代谢产物堆积的耐受力;有计划的重复多次的间歇性的训练可以,并且提高最大乳酸能力和发展糖酵解供能水平这是因为身体获得最大乳酸刺激的结果。身体协调性与平衡能力紧紧相连,在体育运动和比赛中,运动者为了顺利做到各种不同的动作,有时必须努力保持或者变换不同的身体姿势,为确保运动时的身体平衡,有时必须准确及时地做出判断快速准确的做出动作或者体位的改变以对应运动场上瞬息多变的环境,有时为了配合集体必须加大肢体的活动幅度,使动作舒展、优美、完美到位。因此,人体良好的平衡、灵敏和柔韧是达到身体协调的必备条件。人体的平衡能力不仅要求身体结构完整,还要求前庭器官、视觉器官、本体感受器、大脑平衡调节、小脑共济协调以及肢体肌群力量、肌张力之间的相互平衡协调,因为维持身体平衡是在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系统等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只有身体机能处于适宜状态时,有关各器官、系统之间才能密切协调配合、发挥良好的生理作用以维持身体特定姿势。假如身体处于亚健康,各系统的功能则会下降,最终严重影响身体的平衡,进而影响到身体协调性。灵敏素质是运动员迅速改变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表现形式包括起动、急停、起跳、躲闪、维持平衡、改变动作姿态等;专项灵敏与专项技术的表现密切相关,如啦啦操运动员的灵敏主要表现为身体姿态的控制和掌握节拍的能力,总而言之身体协调性的发展是离不开灵敏条件的支撑的。柔韧是肢体在运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能力。柔韧性不可直接影响动作的学习和高难度动作的掌握,但是会受限于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协调素质以及平衡能力的发展,做高难度动作之前若是没有热身到位会造成运动损伤,在发展身体协调性时也需要把握柔韧性训练的尺度。影响运动员协调的主要因素,还包括3点:(1)先天遗传因素及内环境的变化;(2)外界环境的变化;(3)周期训练内容的变化。王丹王国良2人认为导致协调性差的原因有4点。(1)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身体的协调性;(2)外界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体育文化关注度不够;(3)社会压力(学习任务、工作、生活)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4)情商、智力、心理素质等等也影响着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发展[1]。1.3啦啦操与协调性想要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就必须提高大脑支配肢体的能力,啦啦操本身就属于难美性的项目,需要较好的身体协调性才可以完成的运动项目,反之,啦啦操也是一项能够提高身体协调性的运动项目,在啦啦操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当中有很多项目都有提升身体素质的功能,例如基本功练习当中的形体训练、耐力训练、难度动作训练(立转、阿拉C杠、团跳、平板支撑等等)、音乐节拍的快慢变换、面部表情展现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啦啦操队员达到的最基本的需求,这些也是最好的提升身体协调性的训练,正是啦啦操项目有了这些基本训练而且也必须做到这些训练,才使得啦啦操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很多文献表明身体协调性对运动技术的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啦啦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所以选择云南农职学院大学女生为研究对象,用啦啦操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干预,针对啦啦操对协调性的提升效果和提升幅度进行实验研究,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身体协调性以及有效地发展啦啦操运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性依据,以免盲目的进行教学或者是训练,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2啦啦操相关研究现状2.1啦啦操项目概况啦啦操,原名cheerleading。其中cheer的部分,有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意思。啦啦操来源于1877年美国早期部落社会的仪式。是在激励外出打仗或打猎的战士们的仪式中,族人用欢呼、手舞足蹈的表演来鼓舞士气,表达希望他们能凯旋而归的愿望。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融健美操、舞蹈、音乐及各种技巧动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注重激情、活力和团队精神,啦啦操表演已经遍布职业篮球、橄榄球、棒球、田径、摔跤等比赛现场,已经成为一项深受群众喜爱、普及性极强的体育娱乐活动。啦啦操运动1998年传入我国,期初在我国西南部沿海地区得到开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啦啦操第一次进入全国人民的眼帘;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2014年南京青运会开幕式中,啦啦操作为体育表演项目进行现场表演,啦啦操开始被大众接受。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扶持下,从2009年,啦啦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编排了《全国啦啦操示范套路》、《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并大规模开展“啦啦操送培到基层”活动,将啦啦操送入学校。由于啦啦操特有的青春、活力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大、中、小及幼儿园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如今已经成为最受青少年喜爱的校园体育项目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国啦啦操赛事体系初步建立和完善。每年在我国举行的国际性比赛有1次,既中国啦啦操公开赛;全国性比赛有20-30个联赛的分站赛和一次总决赛、1次锦标赛、1次冠军赛;各省、市分别组织1次啦啦操比赛。在啦啦操开展火热的地区,还会自行进行区或校级啦啦操比赛。随着我国啦啦操水平的提高,竞赛规则、技术逐渐与国际接轨,参加国际赛事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每年通过全国重大赛事的选拔出来的优秀队伍可以走出国门,参加在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举办的国际啦啦操赛事,增进了国际间交流。啦啦操最初是叠成人塔,通过集体完成基本手位和呐喊口号为他人加油喝彩而开始的。如今随着啦啦操项目的不断发展,将啦啦操分成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技巧啦啦操,通过队员们相互配合完成托举、抛接、金字塔、翻腾等难度动作的集体项目;另一个是舞蹈啦啦操,根据独特的音乐、风格,运用啦啦操特有的手位动作,配以跳步、转体、柔韧与平衡三类难度动作和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通过多层次、多队形的流动变化而完成的成套动作。舞蹈啦啦操根据动作技术和风格又分为花球啦啦操、爵士啦啦操和街舞啦啦操。2.2高校啦啦操运动研究现状2.2.1国外方面当前国外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较好,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美国、英国等更具有代表性,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啦啦操运动开展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啦啦操运动相伴足球比赛应运而生,19世纪7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和新泽西州拉特格斯大学举办的足球比赛成为了啦啦操运动的诞生节点,并由此而建立了由男性组建的啦啦操运动俱乐部,学生们用扩音器与啦啦操结合,为球队和观众加油助威,形成了早期的具有组织和娱乐性质的啦啦操运动。20世纪初期,啦啦操开始有更多的女性参加,其生成和发展主要在美国完成,美国本土围绕啦啦操运动的电影和取自啦啦操的文化素材也屡见不鲜。美国普通高校中的啦啦操运动场地与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充裕,各个普通高校为大学生纷纷设立了啦啦操社团或俱乐部。学生们得以拥有进行专业、系统学习和锻炼啦啦操的机会,美国普通高校为大学生啦啦操比赛创造了很多机会,比赛项目非常丰富。从国外对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和宏观体育运动的研究来看,研究者SooHoo,Sonya等研究了啦啦操的起源问题,指出早期的啦啦操是一种助威活动,以为组织者带动人群采取呐喊、欢呼等形式为自己所支持的比赛队伍加油激励。19世纪40年代前后,有组织的啦啦队一般多见于军队中,作为一种“军事传统”而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1980年后,在田径、棒球等比赛项目中也开始出现啦啦队的助威活动,至此啦啦操在不断的创新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模式。在关于啦啦操运动损伤及相关预防措施研究上,研究者Laudner,K.G.、Metz,B.以及Thomas,D.Q.撰文指出:“大约有62%的啦啦队队员在运动生涯中维持某种类型的骨科损伤”。一般而言,国际上针对啦啦操运动损伤主要运用LED治疗技术手段进行干预,而造成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啦啦队队员在损伤中的处理不正确不及时。研究者Foley,E.C.:Bird,H.A.在《"Extreme"ortariffsports:theirinjuriesandtheirprevention》中强调了运动员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选择差异性的运动难度,国外关于啦啦操运动损伤的体育运动及医疗视角的研究表明了运动安全在啦啦操运动中的关键地位。LoisWeiner在《ResearchorCheerleadingScholarshiponCommunitySchoolDistrict2,NewYorkCityLoisWeiner》一文中,从纽约市社区学区对啦啦队获得奖学金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大学生或社区专业啦啦队参与啦啦操比赛,获得名次后给予队员以奖学金的形式进行奖励,鼓励队员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使其学区和社区的啦啦操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在《TheAnalysisontheSetofActionoftheCollectiveBuntingintheUndergraduateGroupinthe2016NationalFlowerBallCheeringDanceCompetition》一文中通过分析各参赛队伍的基本情况、舞蹈编排、动作内容和队形变化,发现各个队伍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仍需要学校教练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与系统训练,从而提高各队伍的参赛水平。研究者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成绩角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例如研究者LoisWeiner认为应推进啦啦操运动的社会推广,而TatianaDobrescu等研究者认为从事啦啦操运动将有力地提高学校的男生和女生在同学中的影响力。整体来看,国外啦啦操运动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啦啦操运动的社团和俱乐部发展、专业化训练体系、啦啦操运动的作用、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治疗等方面,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宽泛,这与国外开展啦啦操运动的时间较早和体系较成熟具有直接的关联性。在当前推进我国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中,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具有深远的意义。2.2.2国内方面我国普通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时间较短,相关研究比较浅显,现有研究主要涉及啦啦操运动在全国各地的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与对策,重点是教学方面、竞赛训练、课程设置、运动损伤、校园文化等方面。黄艳治(2018)在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啦啦操发展现状与对策中提出:普通高校啦啦操开展中大部分的组队时间较短,“训练模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训练理论研究,认知度不够,教练员接受培训次数较少,教练员的考核标准和相关制度不够等。此外进一步提出了学校在组织开展啦啦操方面的问题,认为学校对此方面的重视不足,对运动员的奖励制度不够明确,场地设施不够齐全,同时由于学校组织不力,导致学生缺乏经验”[2]。重点强调了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影响。郑继超(2018)在《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啦啦操课程教学创新研究》[3]中写到,啦啦操在大学中不断发展,深受学生喜爱,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灵活性。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啦啦操创新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啦啦操课程教学开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大学啦啦操课程教学创新与优化路径,加大啦啦操项目在大学校园的推广与宣传,构建创新型啦啦操的发展。冯景兰(2019)在《中职学校舞蹈啦啦操乐感训练教学初探》[4]中,详细的阐述出在中职学校舞蹈啦啦操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音乐节奏、旋律及音乐赏析能力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及表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相关舞蹈动作,并最终顺利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冯丹丹,黄雁冰在《广西啦啦操公共选修课课程内容的设置研究》[5]中以三度学习理论为基础,综合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和原则,并结合广西高校啦啦操发展的情况,对广西啦啦操公共选修课课程内容的设置进行理论研究,为广西高校啦啦操的推广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王顺熙、董逢威(2017)等研究者在《普通高校啦啦操微课翻转课堂的发展趋势及作用分析》[6]中提出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啦啦操教育的方式方法,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方法来全面提高啦啦操运动发展效率。屈媛媛(2018)在《浅谈啦啦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原因及预防》[7]一文中,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分析啦啦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啦啦操运动员能在训练和比赛中有效的规避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风险,推动我国啦啦操往更高的水平发展。林千万子,王若斌(2017)在《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与防预相关研究》[8]一文中以江苏省各大高校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法对啦啦操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特点和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对其项目损伤的成因提出了重视运动训练前后的活动,提高运动员注意力,加强技术动作水平,改善场地器材设施,多举办模拟性比赛训练,训练符合要适当等相应措施,为预防和减少在技巧啦啦操运动中的损伤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郭凯旋(2018)在《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调查研究》[9]一文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着手,通过对运动损伤频率、类型及部位进行数据统计,归纳分析出造成损伤的潜在及直接原因,从而为技巧啦啦操运动员防范运动损伤提供有效的方法建议。靳晶,于艳(2017)在《论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10]中,分析认为教育部门要对学校发展啦啦操运动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使学校拥有充足的资金购置高品质的活动器材与活动服饰,并提出了编写啦啦操运动教材的建议,使啦啦操运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朱静静(2017)在《京津冀地区体育院梭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及其发展策略》[11]一文中写,京津冀地区体育院校啦啦操运动以课程、社团和训练队等不同形式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引起学校领导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培训制度,增加教师培训的机会,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定期举办赛事,搭建交流平台,借鉴其他运动项目的开展。综上所述,从当前国内外关于啦啦操在普通高校中的开展情况来看,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将啦啦操置于学校教育的整体框架体系之中,形成了比较有益的研究成果。尽管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但现有研究成果整体上体现出了我国学者及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在普通高校中发展啦啦操运动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我国的啦啦操运动蓬勃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关于普通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研究潮流,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然而,由于啦啦操运动作为一种外来运动,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还比较滞后,视角比较狭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2.3啦啦操对身体素质的影响高丽萍[12]一项关于36周训练后女生身体素质变化的研究明显在训练后减少了体重,提高了肺活量,对力量,柔韧性也有的提高。通过参加舞蹈啦啦啦操活动,切实提高了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改善身体成分和身体形态。郑莹莹[13]指出舞蹈啦啦队对10至12岁儿童健康和心理健康相关指数的影响是灵活性,它提高了人体合作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体力和柔韧性,对运动伤害的减少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赵煜[14]在《拉丁舞选手身体素质探究》一文中认为身体素质可以使选手更好的控制身体,对高难度动作有更准确的掌握,是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的保障。高银华[15]在《中小学开展啦啦操的可行性》中指出:中小学啦啦队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郑瑾[16]在《舞蹈啦啦操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中,受试者为27名女大学生,进行每周3次,每次90分钟,一共9周的干预实验,结果显示,舞蹈啦啦操的锻炼增强了心肺耐力水平。对力量素质的影响也比较显著,有效培养女大学生的绝对肌力和爆发力,提高肌肉耐力。陆秀梅[17]在《舞蹈啦啦操对高中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中指出:舞蹈啦啦操运动对身体素质有提高作用,主要表现在耐性,灵敏性,腰腹力量方面。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降低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赵玉龙[18]在《四川省中小学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开展舞蹈啦啦操训练和比赛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的发展。李二庆[19]的《健美健身锻炼对改变大学生身体成分与身体素质的研究》一文中,根据研究结果指出,通过参与健美和体能训练来改变总体脂肪百分比,脂肪总量,身体脂肪和身体形态,改变身体成分。杨放和赖巍[20]研究结果表明:得益于新型公共健美操和标准拉丁运动套路的介入,实验组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均得到优化,改善了身体形态,改善了脂肪含量。肥胖的手臂,大腿,髋关节等部位脂肪明显减少。温柔[21]在《舞蹈者身体成分对体能及健康的影响》中表明瘦体重是影响儿童少年爆发力和动作速度的重要因素;去脂体重是影响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有氧运动对不同训练周期、不同年龄段的受试者都会产生的身体素质上的影响,对其肌肉耐力,柔韧性、爆发性等素质都有明显改善,长期的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锻炼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用身体锻炼来释放内心的消极情绪。形成自我认知的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优美的身形,强壮的身体。运动对于全民身体素质提升有促进作用,我们要重视体育锻炼,发挥体育运动的多重价值。3身体协调性的相关研究3.1协调性研究现状前苏联著名的神经外科科学家N.Bernstein认为协调是最大限度、最大自由度的掌握特定动作的能力。B.H.U普托夫指出:协调性应为人体快速合理机敏地,也就是最好地完成任务,特别是复杂情况下完成突然任务的能力[22]。Nortrip.J.W.et《AnalysisofsportMotion》把协调性看作是人体各肌群按照正常的顺序收缩而产生的最佳动作效果的能力[23]。马跃,冯晓辉2人认为借助身体“体态律动”训练的原理和手段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24],在《谈提高学生动作协调性的途径与方法》一文中以沈阳体育学院99级健美操专项学生和运动训练系99级艺术体操专修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统计和讨论,最后证明“体态律动”训练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具有良好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王宏亮、韩东、毛伟民、陈雪梅等人认为协调性是大脑收到外界的刺激,进而支配身体、调动肌肉来完成由简单到复杂动作的一系列动作过程[25];通过体育运动锻炼增强大学生对自我身体协调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身体的整体运动水平。同时协调性能提升学生个体挑战运动的成功率,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内心的成就感。以上这些观点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身体协调性的中介作用》和《浅析身体协调性在运动中的作用》中都有提到。罗紫薇在《浅谈少儿舞蹈中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中讲到:动作的“协调性”是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谓[26]。3.2运动项目与身体协调性的研究国外研究方方面,Erman,Alparslan两位学者在《TheInfluenceofAcuteArmVibrationCoordinationinPhysicalEducation》[27]一文中强调体育教师应该致力于对学生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依约赫认为:“在相同或较弱的身体条件下,身体协调性好的运动员能够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詹森等认为:“低水平运动员运动时,只有60%的肌纤维被调动参与活动,而较高水平的运动员可达90%,”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含3亿多条肌纤维,而支配肌肉的神经却有上万亿条,它们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每条肌纤维都有一个神经与肌肉的接点,一条肌纤维也可能被不止一个运动神经元末梢分支所支配,如果我们只看到肌肉的强大功能而无视协调功能的强大,实践中难免要走弯路,人的运动潜力究竟有多大,是难以用精确的数据来预测的,协调性也是如此,达到了协调的要求,才是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最终要求。国内研究方面,段宝利等通过文章《游戏对提高和发展幼儿协调性的实验研究》阐述了如何通过体育游戏方法和不同的跳绳训练方法,培养幼儿、青少年的协调性,并且在文章的最后得出结论:体育游戏、系统跳绳训练对幼儿与14-15岁青少年协调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8]。张海斌、葛春林、王锋3人在文章中提出动作协调性是指人体按照技术动作不同要素的要求,人体各结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协调一致地完成动作。这一观点出现在了2015年3人编写的《中国排球运动员扣球环节的速度特征及协调性研究》当中[29]。难美项群的运动有很多,包括体操、标准舞、健美操等等一系列运动。此处列举出有关体操、健美操和街舞的研究说明。王佳丽、王竹影、蔡理3人认为为了避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进一步提高学生运动的自信和乐趣,在编排成套动作练习时动作和队形变化不应该太多[30],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又有益于提升自信心。张新华、孟广丁、路鹏、高瑞玲在《健美操教学中协调性的培养》[31]中阐述到:为了更好的提高和培养身体协调性,可以将音乐节奏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除此还可以通过编排特定动作提高协调性,手臂前后、左右绕环交叉练习,还有在教学中通过模仿协调性差的同学做错误动作,重点表现错误之处,让学生较快地发现错误,并及时做出改正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让练习更有效地进行。李伟在《浅谈街舞的身体协调性练习方法》中提到一个人的智力、心理特征、基本运动素质以及观察是否敏锐等,都显著影响协调能力的整体表现;当大脑对肢体发出支配信号时,如果肢体不能很好的、较为协调的对动作做出表现,那么就不能够得到较为完美的肢体展现和视觉效果,所以说,需要提高身体协调性,锻炼心智是必不可少的举措[32]。总结综上所述,国内主要对幼儿协调性;健美操、体操、排球以及舞蹈等运动协调性研究较多,对身体素质与协调性的关系研究方面也比较多,但是有关啦啦操与身体协调性的研究不多,有关啦啦操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比赛现状以及成套动作编排上面。有关啦啦操和协调性的关系以及联系研究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方面,因此,有关身体协调性与啦啦操项目、难美型项群运动的研究还需进行广泛的探讨和深入了解。大部分外国学者对协调性的研究都停在概念研究以及外部的、浅在的表现形式上,没有对协调性的具体操作和锻炼提高方法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和本质性的研究概述,更没有将啦啦操项目与身体协调性进行整合,也没有探讨两者的内在联系,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还有潜在的发掘空间。参考文献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第二版).黄艳治.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啦啦操发展现状与对策[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8(2):119.郑继超.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啦啦操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8):104.冯景兰.中职学校舞蹈啦啦操乐感训练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9(20):185.冯丹丹,黄雁冰.广西啦啦操公共选修课课程内容的设置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4):55-56.王顺熙,董逢威,王源.高校啦啦操微课翻转课堂的发展趋势及作用分析[J].运动,2017,13.屈媛媛.浅谈啦啦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原因及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8(15):185.林千万子,王若斌.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与防预相关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5):12-14.郭凯旋.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调查研究[J].拳击与格斗,2018(14):9.靳晶,于艳.论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中国高新区,2017,10.朱静静.京津冀地区体育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GFG-PAB-Exatecan-TFA-生命科学试剂-MCE-7805
- 2025年度私教健身中心教练团队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水产养殖技术支持租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私人酒店健身教练用工协议
- 材料采购合同
- 食堂操作间卫生与消毒措施
-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6篇
- 个人不服劳动合同纠纷仲裁起诉状范本
- 上海简易离婚合同模板
- 上海市商品住宅销售合同模板
- (二模)遵义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地理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隐名股东合作协议书及公司股权代持及回购协议
- 风电设备安装施工专项安全措施
- IQC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目
- 高管绩效考核全案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3年11月英语二级笔译真题及答案(笔译实务)
- 童年创伤问卷(CTQ-含评分说明)
- 工厂主文件(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