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用NaCl固体配制100mL0.10mol·L-1NaCl溶液。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需要进行的是()A.溶解 B.蒸发C.转移 D.定容2、关于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判断正确的是()A.铜元素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做氧化剂B.硝酸在反应过程中全部被还原,硝酸铜是氧化产物C.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个数比为3:8D.金属铜不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根据上述知识得知HNO3的氧化性大于HCl3、化学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以下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A.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D.合金材料的生产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2I-+Cl2=I2+2Cl-B.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Fe3++2H2O+2H+C.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H++OH-=H2O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5、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钠与水反应B.FeCl3与NaOH溶液反应C.Al(OH)3与盐酸反应D.NaHCO3受热分解6、等体积,不同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和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1:2:3 B.3:2:1 C.6:3:2 D.1:1:1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Cl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氮化镁的化学式:Mg2N3D.H2CO3的电离方程式:H2CO3=2H++CO32-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Cu2+、NO3-、Fe3+、SO42-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Al3+、Na+、SO42-C.pH=1的溶液中:Al3+、NH4+、Ca2+、ClO-D.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O32-、CO32-、Na+、K+9、高温条件下,金属铝可以将活动性比铝差的金属从金属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与足量的下列金属氧化物反应时,所得到的金属单质质量最大的是()A. B. C. D.10、某人体检报告的部分指标如表所示,则关于项目名称中镁的说法正确的是项目名称结果状态单位参考值范围总钙TCa2.57mmol∙L—12.1~2.7磷P1.51↑mmol∙L—10.8~1.5镁Mg0.95mmol∙L—10.75~1.25钾K仪器故障维修mmol∙L—13.5~5.5钠Nammol∙L—1135~160氯Clmmol∙L—195~105A.指标偏低 B.测定的是镁元素的物质的量C.测定的是镁元素的物质的量浓度 D.测定的是镁元素的质量11、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分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有N2、HCl和COB.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C.一定有N2和HCl;没有COD.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12、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A.0.1mol B.0.5mol C.0.15mol D.0.25mol13、《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A.合金B.氧化物C.氯化物D.硫化物1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舍勒——研究软锰矿时发现了氯气B.汤姆生——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C.维勒——合成尿素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D.玻尔——研究氢原子光谱提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15、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⑤④ B.③②①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③⑤②①④16、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后有白色沉淀产生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加热、使用催化剂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是用途最广的金属,B、C是两种常见气体单质,E溶液为常见强酸,D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F的化学名称:_______。(2)写出第②步C在B中燃烧的反应现象:_______。(3)写出第④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4)F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单质A为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氧化物B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填空。(1)试判断:A的化学式为___,B的名称为___。(2)实验室检验C溶液中的阳离子时,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先产生___色沉淀,该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___色,则含该离子。沉淀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实验室检验D溶液中的阳离子时,通常可滴加___,若溶液变为___色,则含该离子。(4)若E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该气体是___,在C→D过程中,此气体做___剂。(5)写出D+A→C的离子方程式____。19、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装置如图1所示,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装置如图2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填字母)。a往烧瓶中加入粉末b加热c分液漏斗中装入浓盐酸,旋开活塞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2)写出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3)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甲同学提出:与足量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沉淀质量。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4)图2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试管A和B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事实是____。(5)含氯气的尾气必须吸收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烧杯中的吸收剂可选用___(填序号)。①饱和食盐水②澄清石灰水③饱和NaOH溶液④饱和溶液⑤饱和溶液20、I.有下列四组混合物,如何进行分离?请将分离的方法填在横线上。(1)水和酒精。_____(2)碘和四氯化碳。_____(3)水和四氯化碳。_____(4)硝酸钠溶液中的氯化银。_____II.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欲用该浓硫酸配制成1mol/L的稀硫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稀硫酸220mL。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量筒量取该浓硫酸____________mL。(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3)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B.稀释浓硫酸时,未冷却到室温即转移到容量瓶中C.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E.容量瓶不干燥F.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21、物质A-K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气体D、E为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气体D是________,H是________.(2)写出反应“IJ”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3)写出反应“F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4)在溶液I中滴人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其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5)检验溶液J中的金属阳离子,用_______试剂(填化学式),其现象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配制100mL1.00mol•L-1NaCl溶液的基本步骤为:称量后,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图A、C、D均需要,不需要蒸发操作,故选B。【点睛】熟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本题要注意常见图示的识别。2、D【解析】

A.反应过程中,铜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2,铜元素被氧化,做还原剂,故A错误;B.参加反应的硝酸中,只有部分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硝酸在反应过程中部分被还原,铜元素化合价升高,铜被氧化为硝酸铜,硝酸铜是氧化产物,故B错误;C.根据反应方程式,化合价升高的铜原子有3个、化合价降低的氮原子有2个,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个数比为3:2,故C错误;D.铜能被硝酸氧化,铜不能被盐酸氧化,说明HNO3的氧化性大于HCl,故D正确;故答案选D。3、B【解析】

A.药物的合成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贡献,A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B.指南针的主要材料是磁铁,其磁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是化学变化,为人类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作出了贡献,C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D.合金材料的生产涉及冶金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综上所述,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B。4、A【解析】

A、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Cl2+2I-═2Cl-+I2,选项A正确;B.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选项B错误;C、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为:2H++Cu(OH)2═2H2O+Cu2+,选项C错误;D.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石灰水,离子方程式:NH4++HCO3-+Ca2++2OH-=CaCO3↓+NH3•H2O+H2O,选项D正确;答案选A。5、A【解析】

A.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Na、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选;B.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反应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A。6、C【解析】

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硝酸银的物质的量相同,则生成AgCl的物质的量相同,令AgCl为1mol,由氯离子守恒可知:n(NaCl)=1mol,n(MgCl2)=mol,n(AlCl3)=mol,溶液体积相同,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6:3:2,C项正确;答案选C。7、A【解析】

A.Cl表示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A正确;B.表示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错误;C.根据化合价法则可知,氮化镁的化学式为Mg3N2,C错误;D.H2CO3属于二元弱酸,应分步电离,且中间用“”,D错误;故选A。8、D【解析】

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呈碱性;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pH=1的溶液呈酸性;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呈碱性。【详解】A.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呈碱性,Cu2+、Fe3+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Al3+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有NO3−则无氢气放出,故B错误;C.pH=1的溶液呈酸性,ClO-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误;D.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呈碱性,选项中的四种离子均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条件是离子间不会相互发生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以及双水解反应等;9、B【解析】

,,则;,,则;,,则;,,则;选B,故答案为:B。10、C【解析】

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镁的指标为0.95,在参考值范围0.75~1.25内,选项A错误;B、根据单位mmol∙L-1可知,测定的是镁元素的物质的量浓度,选项B错误;C、根据单位mmol∙L-1可知,测定的是镁元素的物质的量浓度,选项C正确;D、根据单位mmol∙L-1可知,测定的是镁元素的物质的量浓度,选项D错误;答案选C。11、B【解析】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无变化,气体若含有CO、HCl在此全部转化为CO1.再通过Na1O1,气体体积明显减小,Na1O1一定是吸收了前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氧气,使气体体积明显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体积又减少,并有剩余气体,说明一定有N1.所有混合气体中一定有N1,可能有HCl、CO中至少含有一种,故选B。12、B【解析】

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L,Mg2+为1.5mol/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c(SO42-)==1.5mol/L,故B项正确。13、B【解析】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丹”,Hg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故选B。14、B【解析】

A.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为氯气,故A正确;B.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散射实验,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故B错误;C.维勒用无机物腈酸铵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可利用无机物得到有机物,故C正确;D.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系统只能具有一系列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当原子从一个具有较大能量的定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较低的定态时,它辐射出具有一定频率的光子,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和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氢原子光谱指的是氢原子内的电子在不同能阶跃迁时所发射或吸收不同波长,该光谱的发现在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故D正确。故选B。15、A【解析】

除去溶液中的Ca2+用碳酸钠溶液,除去杂质Mg2+用NaOH溶液,除去用氯化钡溶液;为了避免在除杂过程中引入新的杂质,务必要在加碳酸钠除去杂质Ca2+之前先加氯化钡溶液除去杂质,这样过量的Ba2+就可以在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Ca2+的同时也被除去;由于除杂过程中加入了碳酸钠和NaOH,所以需要加稀盐酸除去多余的未反应的上述物质;此外,由于除去上述杂质离子的过程中生成的沉淀Mg(OH)2,CaCO3和BaCO3均可溶于稀盐酸,所以加稀盐酸之前应当将沉淀过滤除去;因此顺序为:①②③⑤④,A项正确;答案选A。【点睛】除杂操作的基本原则之一,除杂过程中尽量不要引入新的杂质;因此合理地选择除杂试剂以及合理地安排除杂顺序很有必要。16、D【解析】

X为常见酸,其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说明X为H2SO4,D和水反应生成H2SO4,则D为SO3,B为SO2。【详解】A、蔗糖变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故错误;B、浓硫酸和铁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反应,产生一层致密氧化物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故错误;C、C+2H2SO4(浓)CO2↑+2SO2↑+2H2O,C为CO2,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HCO3)2,没有沉淀产生,故错误;D、SO2→SO3需要催化剂和加热才能实现,故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l2氯化亚铁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产生Fe+2FeCl3=3FeCl2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立即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4Fe(OH)2+2H2O+O2=4Fe(OH)3【解析】

B、C是气体单质,B、C反应生成E,E溶液为常见强酸,所以E溶液是盐酸;A是用途最广的金属,D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A是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C是氢气、B是氯气,D是氯化铁,F是氯化亚铁。【详解】根据以上分析,(1)B是氯气,化学式是Cl2;F是氯化亚铁。(2)C是氢气、B是氯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现象是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产生。(3)第④步反应是氯化铁和铁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2FeCl3=3FeCl2。(4)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立即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OH)2+2H2O+O2=4Fe(OH)3。【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主要涉及铁的转化,利用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图来推断物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A、D为解答本题的突破口。18、Fe四氧化三铁白红褐4Fe(OH)2+O2+2H2O=4Fe(OH)3KSCN溶液血红Cl2氧化Fe+2Fe3+=3Fe2+【解析】

氧化物B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B为四氧化三铁;金属单质A与水反应生成B,则A为Fe;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D与Fe反应可生成C,则D为氯化铁,C为氯化亚铁。【详解】(1)分析可知,A为Fe;B为四氧化三铁;(2)C为氯化亚铁,向其水溶液中加热NaOH溶液时,产生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遇到空气,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3)D为氯化铁,其溶液中的阳离子为Fe3+,可用KSCN检验,若变为血红色,则含有该离子;(4)E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则E为氯气;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中Cl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5)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九、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9、acbMnO2+4H++2Cl-Mn2++Cl2↑+2H2O氯化锰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干燥氯气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③④【解析】

(1)依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检查气密性后先向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再用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取氯气;(2)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3)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锰也会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方案不可行;(4)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氯气;依据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对比说明具有漂白性的不是氯气;(5)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低,澄清石灰水浓度低,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容易和氯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都不适合作为氯气的吸收剂。【详解】(1)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放在分液漏斗中,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向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再用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取氯气;故答案为:acb;(2)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3)氯化锰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故答案为:氯化锰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4)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氯气;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的不是氯气,而是次氯酸,故答案为:干燥氯气;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5)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低,澄清石灰水浓度低,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容易和氯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都不适合作为氯气的吸收剂,饱和NaOH溶液与饱和碳酸钠溶液都能与氯气反应,且产物不污染空气,所以可以用来吸收氯气;故答案为:③④。【点睛】本题(5)注意亚硫酸钠虽然在溶液中能和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把氯气吸收,但是如果亚硫酸钠过量的话,上一步生成的盐酸会与亚硫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硫而污染环境。20、蒸馏蒸馏分液过滤13.6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BC【解析】

I.(1)根据水和酒精沸点不同回答;(2)根据四氯化碳易挥发回答;(3)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4)氯化银是难溶于水的沉淀;II.(1)根据c=计算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溶液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步骤选择使用的仪器;(3)根据c=判断各选项对配制的溶液浓度的影响;【详解】I.(1)水和酒精沸点不同,用蒸馏法分离;(2)四氯化碳易挥发,用蒸馏法分离碘和四氯化碳;(3)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用分液法分离水和四氯化碳;(4)氯化银是难溶于水的沉淀,用过滤法分离硝酸钠溶液中的氯化银;II.(1)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8.4mol/L;需要稀硫酸220mL,实验室没有220mL容量瓶,需要用250mL容量瓶;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xmL,则有:xmL×18.4mol/L=250mL×1mol/L,解得:x≈13.6;(2)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