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阿城小说的讽刺艺术-以“三王”和《遍地风流》为例_第1页
探析阿城小说的讽刺艺术-以“三王”和《遍地风流》为例_第2页
探析阿城小说的讽刺艺术-以“三王”和《遍地风流》为例_第3页
探析阿城小说的讽刺艺术-以“三王”和《遍地风流》为例_第4页
探析阿城小说的讽刺艺术-以“三王”和《遍地风流》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城个人及作品背景简介个人简介阿城的原名叫做钟阿城。是四川人,在北京出生。恰巧经历了文革,学业也因此被中断。曾经被远放到内蒙云南等地进行插队改造。后来回到北京,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工作了许久之后,担任了《世界图书》的编辑。他的处女作是“三王”系列之一的《棋王》在1984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的7期,这篇文章使得他受到极大的关注,阿城也借助这篇小说荣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遍地风流》作为短篇散文合集的发表也引起了评论界极大的兴趣。阿城多使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对民俗中的纯真朴实进行勾画渲染,虽然没有大篇的华丽辞藻的使用,但是阿城文章中的人生哲理仍然深邃又引人陈思。阿城对宇宙万物、人生寄托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着中华传统文化在他思想中的深深烙印。《遍地风流》和《棋王》的发表以及他在1985年发表的关于“寻根”的理论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这些作品奠定了他寻根文学代表人物的重要地位,同时他的作品不仅仅在中国文坛有着深远影响,在海外也广受好评。阿城在90年代前往美国,并且定居下来,在美国期间仍发表了大量作品,平实的写作风格并没有因为移居海外而发生改变。阿城受父亲影响阅览了大量的书籍,在云南插队的时候结识画家范曾,并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文革之后《世界图书》编辑一职就是由范曾引荐而担任,后来回到北京帮助父亲钟惦裴撰写《电影美学》一书。在撰写《电影美学》的期间阿成接触了《资本论》、《美学》、《易经》等书籍,丰富了他的文化底蕴。作品简介说到阿城的作品就不得不提他的代表作《棋王》。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就是他上山下乡的经历,表现了特殊时期的精神追求。小说以上山下乡的知青们为人物原型,描写了他们在文革期间的经历。小说中的主人公名叫王一生,是众多下乡的知青之一。他为人单薄懦弱,在当时纷乱的嘈杂的环境中,他能做的就是寻求保持内心的平衡。他是一个典型的大隐隐于市的智慧人物:他跻身于俗世之中,同时也并不受制于俗世繁杂。在阿城的小说中,政治阶级等社会矛盾被弱化,小说中人们的生活与其说是受到文革影响,还不如说是他们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境界:例如老子庄子的哲学体系中的超脱现实,淡泊洒脱,不受制于黑暗的现实才是王一生他们穷极一生的追求,这也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立场。阿城在众多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中总结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途多舛的民族,之所以能够流传不息主要是源于各个时代都有文人学者为人们提供精神寄托。在阿城眼中,文化是高于政治环境等的存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有着独特的精神韵味如波澜不惊,淡泊名利等,这些传统文化构成了阿城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底蕴,这些精神韵味也在阿城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正是因为阿城对于俗世的淡泊以及内心的宁静使他在一众作家中大放异彩。阿城在当时的激进中脱离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与当时截然不同的平和与温情。第二章阿城小说的讽刺事例——以“三王”、《遍地风流》为例第一节《遍地风流》“家具”平铺直叙中的伤感人对于现实生活总会有着千奇百怪的态度,有人顺从生活,有人反抗生活的压迫,有人漠视生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选择了噤声,也就是对生活的种种压迫逆来顺受,却不知道不做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在十年文革期间,这种逆来顺受就更为明显。在那个动荡的人人自危的年代里,人们大多数为了自保选择沉默,随大流,盲从,这种行为换来了苟且偷生,但是也是对当时暴虐社会的助纣为虐。如果没有这些人的推波助澜,为虎作伥“文化革命”也许不会那么惨烈,不会长达十年之久。阿城作为当时不幸的受害者--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也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饱受折磨。上山下乡的知青放着城里舒适安逸的家不能回,偏偏被下放到山西、内蒙古、云南这些偏远落后的地区。经济条件差到极点不说,连带精神上的抚慰也相当难得。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阿城没有像当时的大多数作家那样,奋起抨击现实的黑暗,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亦或是迎合当时的政治社会等,写出一些违背自己内心的作品来求得自保。阿城冷眼旁观着社会的动荡,坚持着自己的内心,取材于动荡不安的社会,反映的不单单是当时社会带来的苦痛,还有抛开整个大社会背景下的温情的一面。文革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创伤与哀痛,阿城用平实的写作手法对当时的人物事物进行刻画,这不仅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无情揭露,也是阿城自身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憧憬。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超长的篇幅,阿城就那么平铺直叙的用着两三千字表达了那个时期,那种社会下的哀痛。第二节“棋王”小说的艺术特色分析1、独特传统文化积淀作为《棋王》主人公的王一生身上传统文化的体现非常的明显。首先王一生的人生态度上完美的融合了老庄的道家思想和孔孟的儒家思想,随遇而安,对于生活没有别的要求,只顾温饱,全身心的投入到下棋的世界中。这种随遇而安、淡泊名利的处世之道正是老庄哲学提倡的逍遥无为。但是王一生也不仅仅迷信于老庄之道碌碌无为,他也有着自己的野心与追求。他参加了挑战赛,这正是他进取精神的表现。这违背了道家中不参与世俗纷争的避世态度,而这种谋求作为的态度却恰恰表现着儒家的入世理念。在小说主人公身上体现的并不是单纯某家的思想,而是儒道两家思想的一种相容并济。小说中对于棋艺、棋道的解释等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主人公王一生曾经说过他的棋艺是“跟天下人”学的。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曾向多个高手切磋学习。而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无疑是拣烂纸的老头。拣纸老头的棋道正是道家体现。在他的原则中曾说道:“太盛则折,太弱则泻”。以及:“若对手盛,则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要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以柔克刚,刚柔并济把道家思想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在比赛中的冠军曾对王一生做出以下的评价,他说王一生的棋道“汇道禅于一炉,神机炒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由此可以看出王一生是阿城传统思想表达的重要载体。2、平实直白的反嘲阿城最为特殊的地方就是他没有随波逐流,他知道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精神需求是什么,他忠于自己的感受,不刻意迎合或者批判当时的社会,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时代的旁观者,他清醒的看着时代社会的翻涌变化,洞察着时代背后的万事万物,虽然另眼旁观者世事变化,可是字里行间还是有着难以掩饰的脉脉温情。他从来不愿意在文字中说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他的心得体会都表现在字里行间。阿城始终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不急不缓的态度,之所以能做到如此还是取决于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只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不需要再去传统文化中重新找寻自己的定位,因此也就充满着从容。阿城的文学作品虽然文字平淡朴实但是其中所包含的韵味是回味无穷,这和他所阅览的大量图书是脱不了干系的。《孩子王》谈时代教育“三王”之中,《孩子王》的篇幅是最长的,但是内容相对与其他的两篇更为简单,因此读起来更加轻松。《孩子王》是一个针对于教育的简单的故事,这篇文章体现着阿城对教育的主张与态度。文革背景在这篇文章中并不重要,因为故事中的情况,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也是随处可见的,不光是文革时期存在这种现象,即使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依旧与原来相差不是很大。《孩子王》的大致情节很简单:在下乡的知识分子中我的学历较高,因此被分到一个初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我所处的现实是相当糟糕的而孩子们的成绩也可想而知,可是当我用了的极大努力去扭转这个现状并且小有成就时却被调离了岗位。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知识改变命运,人们都说高考是唯一的出路。可是我们学到的知识对我们真的都是大有帮助的吗?我们口口声声说着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恰恰是使我们不快乐的源泉。在文革时期是对于知识的忽视与不尊重,而现在是打着学习的幌子而背离学习的初衷。如现在的各种满分作文,格式作文,这些都限制了学生自己思想的表达,把知识变得格式化,让知识变得呆板和千篇一律,更多人不是为了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成绩而学习。这种学习需求和社会大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迫于种种压力也只能是倾向于应试教育,向分数看齐。高考过后,对于志愿的填报也是问题重重,学生们碍于找工作、家长期望,多是填报一个充满前景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那么如此看来,我们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仅仅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么势利吗?我们学习应该学到什么,教育该是什么样子,我们难以界定一个标准,而且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对于教育的态度也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阿城在他的文学作品《孩子王》中提出了一个教育者的追求信仰:用心教,用心学,用心对待知识。这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虽然文章的结局以悲剧收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失败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主人公并没有向失败低头,作品中写到:“‘我’带走孩子们给我留下的最后一次作业,趁了大雾,掮行李沿山路去三队。太阳依旧是白白的一圈。慢慢地走,不觉轻松起来。”我们可以感受到阿城骨子里的淡然洒脱在文章中流露出来,文中主人公带着不甘,却也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大概也是阿城的期盼吧。第三章“讽刺”的多角度分析写作角度分析在阿城的写作角度上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阿城对于题材的选择非常的贴近生活实际。在《遍地风流》中可以看出阿城在人物的选择上多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普通老百姓为模板,相当的贴近实际。题材的“世俗化”也是通过他主要针对普通人的平凡小事得以体现。阿城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世俗,一点一滴、一字一句都透露着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写照。而且阿城的作品一般篇幅都短小精悍,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活灵活现,带有浓烈烟火气的世俗生活。人物刻画分析《遍地风流》人物的选择上可谓是汇集了人间万象,涵盖了各个行业的芸芸众生例如骑手、知青、手艺人等等各种人物形象应有尽有,包罗万象。在人物的塑造方面,阿城深受我国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利用白描既给人们留着充足的想象空间,也刻画出极具特点的人物形象。阿城在人物塑造方面善于分析人物特点,并且能够通过对人物特征分析来使人物栩栩如生。当然这与他精准的遣词造句有着极大的关系。阿城对人物的塑造不光集中于外貌特征的描写,他还能通过描写人物的简短对话、对细节动作的把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传神,使读者直截了当的可以了解阿城笔下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三节语言描写分析阿城文学作品中大多描绘的都是世俗中的琐事,选择的题材和写作的内容可以说是俗不可耐的,可偏偏文字又是高雅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高雅和文章内容的俗气并不冲突,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是阿城的神奇之处。注重节奏感。阿城的眼中,语言充满了有节奏的美感,语言富有节奏可以使在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在《遍地风流》中,阿城对于标点的使用就是为了使文章更好的划分抑扬顿挫,使得文章节奏感更加分明。在短篇小说《洗澡》中,阿城把“那女子说话了用蒙语意思大约是”改为“那女子说话了,用蒙语,意思大约是”。标点符号的添加,改变了原有的断句,把文字分割为新的断句,使文章节奏更加分明,读者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忌“腔”。对于其他小说中的装腔作势阿城是非常反感的。因此在阿城自己的文章中,从不在乎细枝末节,一切从简,文白半掺的对文章进行构建,简单又直白,拒绝掉了长篇大论。阿城在语言凝练方面是非常有天赋的,他可以灵活的使用文言文,使得文言文集中凝练的特点在自己文章中得以延续。此外,阿城的语言不拘泥于书面,他的语言更加偏向口语化,。比喻、叠字的运用。阿城十分擅长进行一些新奇的比喻,这些比喻使得他的文章更加有趣,也使得他表现的内容更加生动。其次就是他对叠词的应用能力。叠字既能在节奏上产生明显的音律性,又可以增强小说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能达到独特的审美效果。例如,短篇《天骂》中的“麻麻”、“热热”、“妖妖娆娆”、“缥缥缈缈”等;再如,短篇《秋天》中的“追追”、“挖挖”、“昏昏沉沉”、“犹犹豫豫”等。诗化语言和方言俚语的使用。首先便是诗化语言在他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最为典型的例子是《雪山》。叙述者“我”与雪山融为一体,极其富有诗意。其次就是方言俚语在他文章中的大量出现。因为阿城的题材侧重于市井俗世,因此在他看来,只有将当地的方言俚语充分的加入到作品中去才能使创制的情景,刻画的人物更加真实饱满。结语阿城的独特之处就是他冷眼旁观了文革时期的社会动荡与不安,世俗的纷乱翻涌并没有打扰到他的世界,他坚持着自己的本心,用自己的笔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不随着当时的大背景随波逐流激动愤恨,反而是寻找自己坚持的美好与追求。不论是对当时的知青文化还是写作方式,阿城都是一个突破,他有着自己的特点与见解。阿城着眼点在俗世,作品却偏偏有脱离出俗世,有着其高雅的一面。虽然说阿城对于当时的时代是冷眼旁观的,但是他的作品偏偏又带着不同于当时的脉脉温情。阿城的作品是对他所阅读研习过的中华文化的浓缩体验,但是又不是仅仅的套用,其中融合了阿城自己的感受,在阿城作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阿城所有的作品,都是立足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他创造的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贴近人们生活的大众文化。也正是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阿城的小说虽然来源于俗世,处处描绘着俗世的纷乱复杂,可是阿城的作品内涵却没有止步于庸俗之中,文章始于粗俗却终于高雅,文人的风骨在文中时刻体现。他在文中描写了自己对于万事万物、宇宙、时间空间、人生等哲理问题的见解。这使得他的文章脱离了世俗,上升到更高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