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新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在DNA中找到15N、32P、35S参考答案:B【知识点】实验综合解析: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因两支试管中可能都不会出现蓝色,无法作出判断;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然后再滴B液3-4滴。【思路点拨】根据相关实验分析。2.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参考答案:C3.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现有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若干。若用它们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哪一条件不是必需的()A.亲本果蝇必须是未交配过的纯种B.亲本中的长翅、残翅果蝇的性别不同C.在子代果蝇羽化前必须除去亲本D.长翅果蝇作母本,残翅果蝇作父本参考答案:D4.实验发现,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如果使用药物限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活性,则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减少能量的供应,却对运输速率没有影响。由此推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逆浓度梯度运输参考答案:B5.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实验的目的是独立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参考答案:B6.2011年初,我国山东、河南等省发生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研究发现,此时冬小麦细胞的分裂活动减慢,呼吸作用减弱,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提高。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温度低,导致呼吸氧化酶的活性减弱,呼吸作用减弱B.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说明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增高,结合水的含量下降C.可溶性糖多,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降低了冰点,以适应寒冷的环境D.由于细胞分裂速度减慢,植物体的生长速度也大大减缓参考答案:B7.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外壳,然后去侵染含31P与32S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外壳可能分别含有(
)A.32P、31P和32S
B.31P和32S
C.32P、31P和35S
D.32P和35S参考答案:A8.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们三人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大分子中,核心元素是
A.C
B.H
C.O
D.N参考答案:A9.右面是科学家所做一个生物学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的24Na+量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B.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 C.“某药物”的作用不可能是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参考答案:D10.松树和松鼠体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⑤中心体
⑥核糖体
⑦内质网
⑧染色质A.①②⑥⑦⑧
B.②③⑥⑦⑧
C.②④⑥⑦⑧
D.②③④⑥⑧参考答案:B11.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
D.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参考答案:A12.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7∶6∶3
B.5∶2∶1
C.3∶2∶1
D.1∶2∶1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难度中等。豌豆自然状态下为自交,则1/4AA自交后代全为AA,3/4Aa自交,后代aa的比例为3/4×1/4=3/16,Aa的比例为3/4×1/2=3/8,则AA的比例为1-3/16-3/8=7/16,则A选项正确。13.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才能出现生殖隔离参考答案:D14.(08南昌一中、南昌十中、新建二中联考)发现少数RNA也具生物催化作用,从而使酶的概念更深入一步的科学家是
A.美国科学家奥特曼和切赫
B.美国科学家萨姆纳
C.德国科学家施旺
D.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札尼参考答案:答案:A15.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的因素外,其他环境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素中酶的数量B.乙图中d点比c点在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生成C5的速率快C.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的走势将稳定不变参考答案:D16.图甲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生物大分子化合物。请据图回答:(1)甲图中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_________(填数字)。(2)乙图中各分子在人体胰岛B细胞与神经细胞中可能不同的是_________(填字母)。(3)若甲图中的A细胞为胚胎干细胞,则该细胞具有_________能力。(4)若要将甲图中的A细胞克隆成一个完整个体,则需要用到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_________等生物技术。(5)丙图为甲图结构④放大示意图,丁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RNA的含量变化。请回答:①图中RNA含量出现两个高峰期,其变化主要由____(tRNA/mRNA)含量明显增加所致。②若图甲中基因A在所有细胞中都能转录,每次转录的模板链_________(相同/不相同)。基因b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转录、翻译,表明基因具有_________特点。③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__(填字母)。a.脂肪细胞b.淋巴细胞c.心肌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参考答案:(1).①(2).GHIJ(3).增殖分化(4).胚胎移植(5).mRNA(6).相同(7).选择性表达(8).c【分析】分析甲图:甲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A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B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①~⑩依次为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质基质、液泡、叶绿体。分析乙图:根据F、G和H的关系可以判断F为DNA、G为RNA、H为蛋白质、进而可以判断出C为核苷酸、E1为脱氧核苷酸、E2为核糖核苷酸、D为氨基酸。分析丙图:细胞核,基因进行转录出mRNA,mRNA从核孔到达细胞质中,结构1是粗面内质网。【详解】(1)甲图中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①中心体。(2)人体胰岛B细胞与神经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因此含有相同的DNA(F),但两者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这两种细胞中的RNA、蛋白质有所不同,即乙图中G、H、I、J不同。(3)胚胎干细胞具有一定的分化程度,同时具有一定的增殖分化的能力,故甲图中的A细胞为胚胎干细胞,则该细胞具有增殖分化能力。(4)甲图中的A细胞为动物细胞,若要将该细胞克隆成一个完整个体,则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及核移植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5)①丙图中RNA相对含量出现两个高峰期,其变化主要由mRNA含量明显增加所致,这两个时期合成的蛋白质,主要组成染色体和纺锤丝等细胞分裂期出现的结构。②基因A在所有细胞中都能转录,每次转录的模板链相同,这样才能合成相同的蛋白质,基因b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转录、翻译,表明基因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点。③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耗能越多的细胞所含的线粒体数量也越多;上述各种细胞中,心肌细胞耗能最多,所含的线粒体也最多。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因而人体缺硒时心肌细胞最易受损,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和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关系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克隆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准确判断乙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17.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参考答案:【知识点】
C5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答案解析】B解析:丙酮的作用是让色素溶解在里面提取色素的,碳酸钙是防止色素被破坏的,二氧化硅作用是充分研磨获得更多色素的,根据他们的作用结合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B正确【典型总结】(1)绿叶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①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a.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b.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c.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d.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②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③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a.忘记画滤液细线b.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2)要提取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色素,至少要破坏1层细胞膜、2层叶绿体膜,共3层生物膜(3层磷脂双分子层或6层磷脂分子)。要将叶肉细胞中色素完全提取出,还需加上1层液泡膜。18.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参考答案:A19.以下过程不能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膜上的相关代谢知识。1过程可以发生在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突触消耗释放递质耗能,ATP水解成ADP,2过程可以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ADP合成ATP,3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不能在膜上进行,4过程发生在逆转录病毒内,不在膜上进行,5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6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7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不在膜上进行,8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在膜上进行。20.将3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开始时测得它们吸水和吸K+情况基本相同,随后对3株幼苗进行处理和检测,其结果如下表:
处理情况过一段时间后的检测结果甲剪去大部分叶吸K+量稍微减少,吸水量明显减少乙注射呼吸抑制剂吸水量保持不变,但吸K+量明显减少丙在培养液中增加钾肥吸K+量没有增加,吸水量明显减少请通过分析,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幼苗吸水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是蒸腾作用明显减弱B.乙幼苗吸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丙幼苗吸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有限D.3株幼苗的实验可以说明植物吸收矿质离子和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参考答案:B21.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能源物质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供给水分参考答案:B葡萄糖只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不能供给全面营养,A错误;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因此给低血糖休克病人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供给能量,B正确;50%葡萄糖溶液浓度远大于机体内溶液浓度,因此目的不是维持细胞的渗透压,C错误;50%葡萄糖溶液浓度远大于机体内溶液浓度,因此目的不是供给水分,D错误。22.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C.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参考答案:B【考点】伴性遗传.【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关于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根据选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分析综合,做出判断.Ⅰ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该片段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Ⅱ片段是同源区段,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Ⅲ片段位于Y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患病者全为男性.【解答】解:A、Ⅱ片段是同源区段,X染色体与Y染色体是一样的,不含有控制男性性别的基因,A错误;B、Ⅱ片段是同源区段,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B正确.C、Ⅲ片段位于Y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患病者全为男性,C错误;D、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D错误.故选:B.23.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
) A.在特定位点上切割基因 B.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C.促进新陈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促进生长发育 D.降低血糖参考答案:C24.将易感病的水稻叶肉细胞经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得到的原生质体经60Co辐射处理,再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得到一抗病突变体,且抗病基因与感病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感病基因对抗病基因为完全显性B.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感病型C.若抗病突变体为单个基因突变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感病型D.若抗病基因是感病基因中单个碱基对缺失所致,则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数量相同参考答案:A如果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说明缺失染色体上的基因为显性基因,未缺失染色体上的基因为隐性基因,并且为完全显性,A正确;如果突变是由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可通过缺失再恢复为感病型,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C错误;如果发生碱基对缺失,可能会使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改变,D错误。25.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
B.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多样的唯一原因参考答案:A26.如图表示某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在ab段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B.在b时对作物多次喷洒同种杀虫剂可防止c点出现C.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蝗灾导致农田荒芜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参考答案:B种群在ab段的数量增加缓慢,说明其增长速率逐渐下降,A项正确;在b时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增长速率为零,此时对作物多次喷洒同种杀虫剂,有可能使东亚飞蝗的数量降低至a点时的K/2,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即有可能导致c点出现,B项错误;将蝗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很低的de水平,可以减少蝗虫对植物的啃食,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项正确;蝗灾导致农田荒芜,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得以保留,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所发生的演替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D项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挖掘出“b、c两点所隐含的信息:分别表示K/2值和K值”,据此定位b、c两点种群增长速率的大小,并结合“种群数量变化”等相关知识分析作答。2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检测温度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影响。他们在四个培养皿中放置湿滤纸,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了10粒小麦种子。将四个培养皿标号并放置于不同温度的黑暗环境中。培养皿1:10℃;培养皿2:15℃;培养皿3:20℃;培养皿4:25℃。每天记录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总数,持续进行2周。如果你是该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最适合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是参考答案:C28.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培养对象只能是细胞
②目的一定是为了得到植株
③培养过程需要某些植物激素④单倍体育种用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⑤植物组织培养的全过程需要照光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C29.利用某种植物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植物体基因型为aaBB,这种植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
参考答案:D30.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B.变性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也与功能基团有关参考答案:A细胞膜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而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运输氨基酸的是tRNA,A错误;变性的蛋白质中肽键没有被破坏,仍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B正确;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蛋白酶的催化,C正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也与功能基团有关,D正确。31.下图是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示意图(通过该测定仪的CO2量可忽略不计),叶室为透明玻璃制成。在适宜进行光合作用的环境中,测定叶室内CO2减少值为P,若该时段叶室内叶片呼吸作用时CO2释放量为Q,则该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W)应表示为(
)
A.W=P+Q
B.W=Q-P
C.W=P
D.W=P-Q参考答案:A32.如图表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设计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B.a、d组小鼠死亡是小鼠免疫功能丧失的结果C.从d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活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而成的D.从变异的角度看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突变参考答案:A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是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图中的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四组实验的处理方法不同并相互对照,A正确。a、d两组小鼠是由于感染了S型活细菌后患败血症死亡的,B错误。d组小鼠体内出现的S型活细菌是由R型活细菌转化而来的,C错误。从变异的角度看,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33.科学家提取出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叶绿体膜破坏,分离出基质和基粒,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下列条件下不能产生葡萄糖的是(
)选项场所光照CO2ATP[H]C3化合物A基质一+++一B基粒++一一+C基质和基粒++一一一D基质和基粒+一一一+
参考答案:D考查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基质中含暗反应所需的酶,基粒中含光反应所需的色素和酶34.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参考答案:C35.抗利尿激索(ADH)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抗利尿激素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从而增加水的通透性B.抗利尿激素缺乏时,管腔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形成吞饮小泡进入胞浆C.含水通道蛋白的小泡可调节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D.机体缺水时会引起肾小管管腔膜上水通道蛋白减少参考答案:D据图分析,抗利尿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肾小管和肾小管后,与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激活膜内的腺苷酸环化酶,使上皮细胞中cAMP的生成增加;cAMP激活上皮细胞中的蛋白激酶,激活的蛋白激酶使管腔膜的膜蛋白磷酸化而发生构性改变,促使管腔膜附近的含有水通道蛋白的小泡镶嵌在管腔膜上,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数量,促进水分的重吸收,AC正确;抗利尿激素缺乏时,管腔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形成吞饮小泡进入胞浆,B正确;机体缺水时会引起肾小管管腔膜上水通道蛋白增加,D错误。36.现有AaBbCC与aaBbcc个体杂交(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中个体的比例为
A.1/8
B.1/4
C.5/8
D.3/8参考答案:C37.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参考答案:D38.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之处在于
A.癌细胞不能合成DNA
B.癌细胞被锁定在细胞周期中的S期
C.癌细胞能持续分裂尽管彼此紧密相接
D.癌细胞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的分裂期参考答案:C39.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C.中心体分布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倍增并移至细胞两极D.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原因是具有共同的物质组成和相似的空间结构参考答案:C40.(05全国卷Ⅱ)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向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趁势。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物种种类、数量及其变化的情况比较。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北极苔原四个生态系统,自左至右物种种类和数量是依次由多变少,营养结构上是依次由复杂到简单,自动调节能力是依次减弱。因此,分析曲线可知,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是自左至右依次减弱,符合曲线①;自动调节能力自左至右是依次减弱,动物数量的变化自左至右依次增强,因而动物数量易变程度符合曲线③。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10分)某二倍体植物(2n=16)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雄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表,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
定律.表F2性状统计结果:编号总株数可育:不育13527:824232:1033627:944333:1054635:11(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
操作。(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
原理。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个正常的四分体:
(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9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
,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雄配子结合。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8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9条染色体和含有8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
,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色的种子;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
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参考答案:(1)基因的分离
(2)母本
去雄
(3)①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②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0%
③2:8(或1:4)
④黄
茶褐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生物变异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图表分析可知: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植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并分离,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解答:解:(1)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各组F2代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因此,可育与不育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由于雄性不育植株的雄蕊异常面雌蕊正常,因此只能做母本;若是正常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时,必须去雄,而雄性不育系减少了去雄的麻烦。(3)①由于三体新品种的体细胞中增加了一条染色体,因此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②由于正常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该三体新品种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因为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联会,因此在减数分裂联会时能形成8个正常的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由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因此含有8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50%。③根据题意,该植株的基因型为MmmRrr,产生的配子为mr和MmRr,其中,mr的配子是正常的配子,MmRr的配子是异常的,不能和雌配子结合,则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只有mr能与雌配子结合,所以两种雌配子的种类为mr和MmRr,受精卵为mmrr和MmmRrr,表现型为黄色雄性不育和茶褐色可育.由于80%为黄色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可育,因此,含有8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2:8。④要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黄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茶褐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可以获得雄性不育系。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2.如图1表示在最适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钢筋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起酥油产业竞争格局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仪(AOI)市场运营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子驱蚊器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湖南事业编聘用合同
- 股权转让居间合同
- 润滑油进口贸易合同模板
- 图书约稿合同(一)(31篇)
- 塔吊司机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医院食堂经营承包合同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件
- 酒店2024年保安部工作计划024酒店工作计划
- 维修基金使用合同范例
- c语言课件教学下载
- 2024购房合同购房定金合同
- 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含答案
- 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 5.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加油站防雷、防静电自查自纠方案
- 2024年中国解剖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