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是一部临床之法书_第1页
《内经》是一部临床之法书_第2页
《内经》是一部临床之法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经》是一部临床之法书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起源。自唐以降,《内经》被历代政府列为业医者的必读之书,此举之影响还播及朝鲜、日本,两国政府亦先后仿效之。有宋一代,新学肇兴,分门别派之风由儒及医,金元四大医家,虽各出机杼,标新立异,然未尝不将《内经》视作理论创新的根基。他们在《内经》的基础上,发挥经旨微义,结合临证实际,开倡新说,创立新法,于是争鸣之风气开焉,医学之门户成焉。金元以后的医学名家如张景岳、李中梓、叶天士、徐大椿等人,无不将《内经》的理论、法则视为阐扬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际的源头活水,将《内经》奉为拯黎元之羸劣,济生民之危厄的宝典与法书。但是,《内经》毕竟是在古代各种先进文化取得大量成果的基础上,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一部古医经,它以天地人三才一体,在宇宙、自然、社会的大背景下考察、探讨人体细微精妙的生命活动规律,其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浩瀚无穷。《内经》大含细入的内容,往往使初学者感到茫无头绪,形若望洋;又其书内容大半讨论针灸经络而少论方药,亦每每令浅尝者误认此书为针灸专书,与临证实用的方剂、药物无涉。于是,将《内经》一书弁髦弃之者有之,束之高阁者有之,或从中摘章择句,用于文章修饰者有之……,此类轻视、忽视《内经》的现象,自古有之,但最终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如元代朱丹溪在遇恩师罗太无之前,即随同乡间诸医昼夜穷究《和剂局方》,而不闻《内》《难》诸经。及其省悟,离乡出游,辗转求师,终得叩罗太无为师。太无嘱,尽去旧学,溯源重修。于是洎《内》《难》诸经,逮于刘、张、李三家之书,丹溪在太无的指导下,一路学来,势若破竹,“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及归乡里,以此诊病疗疾,效若桴鼓,一时医名顿著,病家辐辏于道,学者声随影附。又如认为《内经》多论经络腧穴、针刺艾灸,对临床处方用药的作用不大。这种观点亦古已有之,金代名医张从正就批评了这种观点,他解释了《内经》多论针灸经络的原因,并指出针灸的理论与方药的理论是相通的。他说:“或言《内经》多论针而少论药者,盖圣人欲明经络。岂知针之理,即所谓药之理。”并直言:“《内经》是一部临床之法书。”两宋时期,大型官修方书纷纷颁行,按病证分门别类,医师临证按图索骥,据病选方,堪称便利。一时医者争相传抄、诵习,趋之若鹜;明清时期,有人将临证习用之方剂、药物,脉象、腧穴等内容编成浅显易读之歌诀,由于句式整齐,赋体押韵,读来琅琅上口,又能帮助记忆,便于临床,故一时间,《药性赋》《汤头歌诀》《脉诀》《针灸歌赋》等书纷纷问世,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握此类医学歌诀被认为是一名临床中医师的基本功,世上习医者竞相诵读,概莫能外……,而与此同时,博大精深的《黄帝内经》却被当作无用之物,悄无声息地弃置于一边。明代医家张景岳对此作了批评,他说:“又有目医为小道,并是书(指《内经》)弁髦置之者,是岂巨慧明眼人欤?”并严正批评:“奈何今之业医者,亦置《灵》、《素》于罔闻,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绝人长命。”他通过对《内经》的深入学习、研究,认识到《内经》可“生全民命”,“开生民之寿域”。在其名著《景岳全书》中,有《伤寒典》《杂证谟》两章,论述外感、内科病证七十余种,每种病证前均详列《内经》论该病证的相关经文,这充分体现了张景岳极其重视《内经》对临床治病的指导意义。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界又出现忽视《内经》的倾向,一些人对《内经》作用、价值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大致认为《内经》是一部论述中医基本理论(其中含有大量的针灸理论)的著作,对临床诊治疾病无多大的实用价值。在这种观点的误导下,中医学子仅在本科阶段前期学了一些《内经选读》的章节,之后便束之高阁,进入医院临床工作后,忙忙碌碌,最多翻翻中医类杂志,少数对古医籍有点兴趣的,也局限于医案、方书等临床实用之书,而重读《黄帝内经》者,鲜有其人。此种情况若长久延续,对于中医学术的深入发掘,全面继承势必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与后果。继承不力,又谈何发扬?谈何创新?王庆其教授有鉴于此,深以为虑。爰将自己积年研习、执教《内经》的心得体会及根据《内经》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经验、医案重加整理,并联合诸同志,搜集古今医家运用《内经》的理论、治则、治法诊治疾病的案例,阐《内经》之微旨,述临证之心得,“点点滴滴,集腋成裘”,几度寒暑,终成完帙,命之曰《内经临证发微》。开卷览之,书分五篇:一曰阴阳五行篇,二曰藏象篇,三曰病因病机篇,四曰病证篇,五曰治则篇,而以三、四两篇内容尤多。每篇下以各条《内经》经文为题,联系学习心得、临证体会,加以阐发论述。后多附有与经文条目相应的临床验案,并作简要评析,以示理法方药一线贯穿。不难看出,每条都是作者带着问题对经文进行深层次研读、思考的结晶。这些经文可谓条条皆理,句句是法,精思熟读之后,可自觉升华为中医临证之圭臬。庆其教授研习、执教《内经》凡数十年,寝馈其中,沉潜其间,含英咀华,刮垢磨光。深悟《黄帝内经》是两千多年前无数医家临证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临床实践上升为理论的精华,其对今日中医临床实践指导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具体体现在:1.《内经》所提供的中医基本理论,至今仍然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准则;2.《内经》中揭示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的基本方法,包含着深邃的科学道理,是今天认识、开拓医学新领域的有力武器;3.《内经》中所提供的防治疾病的手段与方法至今仍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并有可能不断拓展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畴。中医经典,尤其是诸经之首———《黄帝内经》,究竟对中医临床诊治疾病有无实用价值?《内经临证发微》的问世无疑已经作出了有力的肯定回答。我们有理由相信,《内经临证发微》能够为研习中医者树立学习的信心,为临床中医师带来思维的启迪,为中医理论研究者增添创新的勇气。不仅如此,此书还证明,研读经典,勤于临床,定能提高中医的学术水平,从而切实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这在历史已经推进到生命科学备受关注的21世纪的今天,尤其显得重要。从此意义而言,庆其教授主编的《内经临证发微》洵为一部响应时代召唤,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医学佳作,必将受到中医学界乃至社会人群的欢迎。若以精益求精的目标观之,《内经临证发微》尚有可进一步完善的方面。针灸经络是《内经》中占据很大篇幅的重要内容,《内经》中的很多“理”是在经络腧穴篇章中阐述的,《内经》中的许多“病”是直接用针刺艾灸治疗的。如果能将有关针灸临床应用经验纳入其中,则更完美。另外,《内经》虽少论方药,但毕竟还存有十三方(或云十二方,认为小金丹为后世所加)。也有论述药物性味、功用、配伍的专章,方药直接用于治病,与临床密切相关,故今后若能增加《内经》方药的临证发微内容,功莫大焉。《内经临证发微》中论及《内经》的两张方子:一为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