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村管网施工设计说明_第1页
仁安村管网施工设计说明_第2页
仁安村管网施工设计说明_第3页
仁安村管网施工设计说明_第4页
仁安村管网施工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S-00(施工图设计说明)-9-施工图设计说明1编制依据1.1基础资料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甲方提供工程所在区域1:500地形图(电子版本)。《重庆市梁平区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1.2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1.3国家、行业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8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重庆市主城区政府投融资项目使用建设垃圾资源化替代产品利用率不应低于30%。适用于本工程的国家其它现行规范、规程等。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梁平区七星镇仁安村,仁安村本次规划范围内174户773人,已建成游泳池休闲娱乐中心,娱乐中心在每年夏季运营,冬季闭馆。仁安地形地势呈长条形,区域房屋主要沿铜钵河右侧修建,且局部房屋过度密集,排水设施仅为已建条石沟渠,雨水污水混流,本工程本次设计污水管网区域内旱厕占比90%以上,排水设施较为落后。本工程规划范围内已建主干道(7米沥青道路)一条,沿河道边已建人形道路及主干道与人行道间已建成一条2m宽雨水沟渠带路。交通非常方便,本次拟建主管网位于沟带路边内侧,另支管网深入居民房内部。因此本项目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机械开挖、人工开挖、人工二次转运等措施。机械开挖占比30%,人工开挖占比70%,二次转运占比60%。2.2工程建设目的建设西部片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项目(一期)七星仁安标段目的:改善仁安村片区生态环境,保护居民身体健康,项目的实施既有利于彻底根治主干道两侧区域污水横流及污水未经处置直接进入铜钵河的状况,并利于保障片区和周边居民的安全饮水。仁安片区污水收集后经拟建1段主管网排入七星镇场镇已建污水管网内,后续经已建提升泵站及已建七星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铜钵河。七星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日处理300m3/d,场镇现有排水量为150m3/d,仁安村片区总排水量预测:依据重庆市环保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中有关设计规模的要求重庆乡镇人均排水参数一般40-80L/(cap.d),结合本场镇实际情况,本设计按80L/(cap.d)核算。规划范围内174户773人,共产生废水为61.84m3/d。下游污水处理厂可接纳仁安村片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因此本项目实施对于下游污水处理厂无冲击,反而对下游污水处理厂运营有利。3排水系统设计3.1设计原则1、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排水自流排出。2、充分利用现有排水沟渠,对需要新建和改建的管道进行优化。3、充分利用地形,尽量沿区域标高较低区设置,并应有一定的埋设深度,以保证次级管线能顺利接入,在管网适当距离接入支管。4、排水管网设计应本着流水简捷、布置紧凑、节约占地并有利于施工、维修和管理的原则,力求节约运行费用。5、对排水管网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尽可能降低管道工程施工总造价和运行费用,确定合理、有效、经济的排水管网系统。6、根据“先下游、后上游”、“先干管、后支管”的原则,充分考虑管网实施的可行性。7、排水管网应充分适应城市的发展,避免重复建设。8、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3.2设计内容1、新建污水管网,将本片区污水统一收集统一处理,雨水就近排放至周边河体或自然冲沟。2、在现状已建建筑物附近设置排水入户、接户管,建筑内污水通过接户管统一收集后就近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排水入户接户管管径为De110,坡度不小于0.006,其工程量由现场实际施工进行计算。3、生活污水应尽可能经过化粪池预处理后排至本次拟新建污水管网,若局部区域无法新建化粪池,则在接入检查井前和检查井内均采取拦渣措施,餐饮废水应经过隔油池及化粪池处理后排至本市政污水管网内。4、污水管网具体走向详见平面布置图。5、根据业主方指示,本次设计范围如总图所示,未绘制区域不属于本次设计范围。3.3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3.3.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3.3.2排水体制本工程污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3.3.3基本设计参数1、最大设计流速:塑料管Vmax=5m/s。2、最小设计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6m/s。3、污水按非满流设计。4、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污水主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N300,局部支管道采用DN200管道,本工程DN300管道最小设计控制坡度为i=0.003。5、本工程污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6、n:管材粗糙系数,塑料管取n=0.009,混凝土管n=0.014。7、由于本项目属于山地城市,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现行版本为(GB50014—2006,2018年修订版)4.2.5条的条文解释,考虑经济合理性,且污水流量较小,管道处于管网起始段时,本项目在部分管段按Vmax≤7.5m/s,污水管道主要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SN8,局部若采用焊接钢管(壁厚8mm,内外防腐,外防腐为三布五油),普通污水检查井(井深小于等于3.0米)采用C30素混凝土检查井,位于车行道及河道内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跌水井也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3.4管道平面布置新建污水管网,根据现状地形坡度进行敷设。污水管网具体走向详见管网总平面布置图SS-01。3.5管道纵向布置污水管道纵向按道路坡向敷设,埋设深度按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管顶覆土不小于0.7m,车行道下管顶覆土不小于0.8m,若不满足最小厚度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或管道覆土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可采用套管方法、加强管材强度和局部管沟等有效方法。当管道敷设在河道、农田时,其管网均采用混凝土满包加固(做法详见大样图)。当跌落水头大于1.0m、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时设置跌水井。具有收集和转输两种功能的污水管道,为了满足支管、街区连接管接入要求,以及其它综合管线的穿行要求,尽量增大埋设深度。3.6管网立面布置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3.7主要管材、接口3.7.1主要管材目前许多新排水管材涌现,双壁波纹管、PVC-U双层轴向中空管、玻璃钢管逐渐得到推广,其流水性能好,耐冲刷腐蚀,安装方便。综合考虑造价、使用功能、安全等各方面问题,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本次设计重力流排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环刚度SN≥8000N/m2。HDPE双壁波纹管应符合《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与检查井连接可采用“中介层”作法,详见CECS164:2004《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范》或厂家说明。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3.7.2接口HDPE双壁波纹管采用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橡胶密封圈采用天然或合成橡胶,产品质量应符合《预应力与自应力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JC/T748-2010)的规定,其性能应符合化工行业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污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GB/T21873-2008)。两检查井之间须安装塑料沉降双头伸缩抱箍,管径≤800mm口径双头伸缩抱箍不小于800mm,管径≥800mm口径双头伸缩抱箍长度不小于1000mm.3.8检查井、跌水井及其它构筑物3.8.1检查井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检查井采用钢筋砼检查井,其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不应低于B级。钢筋砼检查井详见大样图。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排水检查井均安装防坠落网。防坠落网应牢固可靠,承重能力大于100Kg,并具备较大的过水能力,避免暴雨期间雨水从井底涌出时被冲走。3.8.2跌水井当跌落水头大于1.0m、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跌水井井盖、井座、爬梯同一般检查井要求。跌水高度<1.0m时用检查井代替跌水,跌水高度≤4m采用钢筋混凝土跌水井。3.8.3检查井井盖、爬梯人行道上采用铸铁轻型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上采用自调式防沉降球墨铸铁防盗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河道内的检查井或低于20年洪水位的检查井采用重型成套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的双层压力井盖及井座,并每隔100m设置通气管,通气管采用DN100钢丝网骨架复合管,管顶设置通气帽。通气管设置在附近绿化带或河道边,施工方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所选井盖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要求;爬梯采用新型复合材料成品,爬梯参考尺寸为:长295×宽220(180)。同时排水系统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检查井井盖上,应有雨水、污水字样,并标注建成年代等。3.9结构专篇3.9.1设计标准管道所受恒载包括管道自重、管道侧面及其顶面填土的压力。管道承受活载的考虑按30角扩散车轮荷载,且不计冲击力。活载通过填土引起的侧压力,按管道全长范围内的破棱体上的活载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本管道汽车荷载按城市-A级计算考虑,同时用消防车辆荷载进行验算。3.9.2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75~1.75控制,具体适用条件详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施工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管顶填方高度不大于2m时,可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到路基标高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沟槽开挖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当开挖沟槽基础为岩石时,槽底应超挖200mm,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再施工管道基础。按照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需对以下情况的高边坡项目进行专项方案设计并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1\*GB2⑴高切坡:岩质边坡高度≥15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12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8米。=2\*GB2⑵深基坑:岩质基坑高度≥12米,岩土混合基坑高度≥8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基坑高度≥5米。=3\*GB2⑶高填方:填方边坡高度≥8米。3.9.3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当检查井在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周围采用砂石回填,宽度为40cm,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3.9.4地基处理敷设于普通路段的排水管道均采用砂垫层基础,一般土质地段采用100mm砂垫层基础,在软土地基或槽底在地下水位以下时采用200mm厚、颗粒尺寸5~40mm的碎石垫层,上铺厚50mm中、粗砂垫层。基础垫层与槽底同宽,沟槽开挖回填详见(管沟开挖及回填图)。另有小部分管道标高位于地面以上,采用架空支墩础。当柔性管道埋置于地下时,其覆土厚度车行道下管顶最小覆土不小于0.8m,人行道下管顶最小覆土不小于0.7m。若不满足最小厚度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或管道覆土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可采用套管方法,不得采用包封混凝土的处理方法可采用套管方法、加强管材强度和局部管沟等有效方法。当管道敷设在河道、农田时,其管网均采用混凝土满包加固(做法详见大样图)。(基础处理以本说明3.9.4)管道基础以换填压实填土、粉质粘土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换填压实填土:当基底为填土或砂土时,分层压实换填500mm厚级配碎石土或砂砾,宽出基础外边缘不小于500mm,压实系数0.9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KPa;粉质粘土承载力特征值要求:160KPa;强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要求:300KPa;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承载力特征值要求:350KPa;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施工过程中若遇到地质条件较差地段需及时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确定换填材料及范围。3.9.5管道基坑边坡支护措施拟建污水管道大部分均为明挖浅埋型,主要沿现状坡面布置。根据地勘资料,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素填土,平均厚度约1.2m。下覆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岩石层位连续稳定。管道设计标高开挖后,将在管道左、右两侧形成临时基坑边坡,基坑边坡岩性由素填土及强风化基岩组成。基坑为临时边坡,基坑开挖高度1.2~2.7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稳定性安全系数取1.15。对于开挖后管道两侧形成的基坑边坡,临时基坑整体高度较小,若坡顶具备放坡条件,需采用坡率法进行临时放坡处理,待管道埋置工序完成后再进行夯实回填,紧邻道路或建筑物地段,若不具备放坡条件,对紧邻道路或已建建(构)筑物地段的,对开挖高度较小的(高度≤3m的)在基坑边坡下部坡脚采取临时加固措施,采用横隔板支撑或毛石编织袋堆砌成临时的低矮挡土墙,以保证基坑坡脚的稳定性,对开挖高度较大的(高度>3m的),若采用临时边坡,由于开挖高度较大,影响范围较远,在坡顶一定距离采用桩板挡墙进行临时支护,再进行管网基槽开挖。拟建管道为线性工程,沿线里程较长,工程地质条件变化较大,临时基坑支护设计处理应根据地质报告并采用分段开挖、及时支护、及时回填的原则进行施工作业。3.10排水管线抗震设计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因此,本工程主要管材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SN8及焊接钢管。埋地预制圆形管材,为柔性管材,接口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为柔性构造,且每个接口的允许轴向拉、压变位不小于10mm,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对位于设防烈度为6度、7度抗震构造要求的埋地雨污水管道,设防烈度为6度、7度或8度Ⅰ、Ⅱ类场地的焊接钢管和自承式架空平管,管道上的阀门井、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可不作抗震计算。4管道施工4.1管道放线本工程雨、污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涵洞坐标为中心轴线的交汇点。4.2现场复核本工程污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4.3沟槽开挖根据开挖深度及岩土类别,如达到深基坑范围,应满足渝建发〔2010〕166号相关要求。管沟槽开挖放坡坡比根据所开挖的地质岩层情况并参照地勘报告确定,同时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要求。管槽开挖时工作面宽度(一侧)为:当d≤500时宽度为0.4米,500<d≤1000时宽度为0.5米,1000<d≤1500时宽度为0.6米;双壁波纹排水管开挖要求见管道沟槽开挖断面图。管道沟槽开挖应控制超挖,在填方地段应在填方至设计管道顶1.5米以上后方能进行管槽的开挖。开挖时如发现不良地质,则需根据有关施工规范对沟槽作支撑处理。沟槽回填时,需对称回填并分层碾压。两侧及顶以上3米范围内采用轻夯压实,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0.5米。回填必须在沟(管)等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进行。排水管道的两侧和顶以上1米范围内,回填不得含有机物及大于50毫米的砖、石等硬块,在抹带接口处应采用细粒土回填。具体回填要求参照大样图及相关国标图集执行。排水管道管胸腔两侧及顶以上1米范围内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90%(轻击实标准)。如沟(管)道处于路基内,则沟(管)顶以上部分回填土的压实度按路基要求执行。排水管道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8MPa。检查井周围的回填要求:1.检查井砌体或现浇砼需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回填。2.井室及井筒周围的回填应与沟(管)沟槽回填同时进行。3.井室及井筒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结构物下沟槽超挖部分回填,当高度大于0.3米时,采用浆砌块石(MU30块石M10水泥砂浆)回填;当高度小于或等于0.3米时采用C20素混凝回填。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管底填方高度不大于3米时,可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到路基标高后,再开挖管槽。管底填方高度大于3米时,应按照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1.5米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管道开挖方式:管道敷设自下游往上游铺,管道分层开挖,机械开挖留20-30公分人工挖。管道敷设方式:试验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实验完毕后,可往下游充水,倒段试验以节约用水。试验各阶段说明如下:1、注水浸泡: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米,将水灌至接近上游井口高度。注水过程应检查管堵、管道、井身,无漏水和严重渗水,在浸泡管和井1~2天进行闭水试验;2、闭水试验: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分钟,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3、试验渗水量计算:渗水量试验时间30分钟时,每km管道每昼夜渗水量为Q=(48q)*(1000/L),公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渗水量q闭水管道30分钟的渗水量L闭水管段长度当Q≤允许渗水量时,试验即为合格。4.4地基处理管道基础以换填压实填土、粉质粘土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换填压实填土:当基底为填土或砂土时,分层压实换填500mm厚级配碎石土或砂砾,宽出基础外边缘不小于500mm,压实系数0.9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KPa;粉质粘土承载力特征值要求:160KPa;强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要求:300KPa;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承载力特征值要求:350KPa;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施工过程中若遇到地质条件较差地段需及时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确定换填材料及范围。4.5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塑料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管道转弯和交接处,其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当管径小于等于300mm,跌水水头大于0.3m时,可不受此限制。4.6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管道的双橡胶圈承插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4.7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回填材料采用沟槽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回填,但回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0.1m;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4.8结构说明本工程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根据井深不同要求不通,井深H≤10、10<H≤15、15<H≤20、20<H≤25、25<H≤30、30<H≤35m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不小于250kPa、350kPa、450kPa、550kPa、650kPa、750kPa,达不到的地方根据不通情况进行处理。4.9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方在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且应涉及安全生产及文明安全施工专项内容,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采取一定安全施工措施,确保施工期间人员、设备等的安全。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须实地测量与本次设计污水管道相连的上下游现状污水管道进出口处标高和坐标,如测量结果与本次设计标高相冲突或者出入较大,及时与设计方联系,以作出调整,只有待设计方调整完后方能施工。2、施工前应对拟建管段进行彻底的地下管网及地下构筑物探测,并加强对现状管网的保护,避免破坏。3、本次设计污水管道周围都有建筑,施工开挖时,注意做好对周围建构筑物的保护,做到不影响周围建构筑物,必要时采取支护等保护措施。4、施工单位应实地调查河道沿线污水排出口情况,并在施工过程中将各污水排出口就近接入本管网中。5、施工前,必须先复核进口管道的标高,如复核结果与本次设计标高相冲突或者出入较大,及时与设计方联系,以作出调整,只有待设计方调整完后方能施工。6、地下水位较高处,施工时应加强污水措施,确保管道施工质量。7、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污水工程使用的管材必须保证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具有生产、使用许可证。8、污水管道施工顺序宜按先下游,后上游原则进行。若因其他原因需要分段施工时,应加强内业工作,严格控制管内底高程及管道设计纵坡。9、沟槽开挖中,应对适宜回填的土方分别堆放并采取保护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借土回填。10、施工时遇到管道平面及高程发生矛盾时,应按"小管让大管,压力管让重力管"的原则现场调整。11、各种管道相交时,若垂直距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管道须进行局部加强处理。12、每节管道施工安装后应及时清理施工残留物,以防管道投入使用后造成堵塞。13、河道旁开挖出的淤泥、弃土不得堆放在河道内。沟槽开挖时应注意采取安全措施,雨天时建议停止施工,防止发生意外。14、在施工中,发现实际地质状况与地质勘查报告不符时,或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情况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进行处理。15、本工程建设完毕后严禁在管道上方堆砌弃土、修建构筑物等。16、由于本工程大量管道敷设在市政道路下,施工前,业主应征询管廊沿线各主权单位或人员,在得到许可后方可施工。5项目实施5.1实施原则与步骤1、本工程项目的实施首先必须符合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2、建立专门机构作为项目的执行单位,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3、本工程材料、设备采购安装和土建施工单位应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4、项目的设计、供货、施工安装等履行单位应与项目执行单位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违约责任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5.2组织机构与分工成立项目执行单位,该单位应包括如下职能部门:1、行政管理:负责日常行政工作以及与项目履行单位的联络等工作。2、计划财务:负责项目的财务计划和实施计划安排以及资金使用安排。3、技术管理:负责项目的技术文件、档案管理,处理有关技术问题,专业技术培训及技术考核。4、施工管理:负责项目的施工、安装的协调与指挥,施工进度与计划安排,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监督检查以及工程验收。5、设备材料管理:负责项目设备材料的订货、采购、保管以及调拨等工作。5.3运营与维护工程完工后,建议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管理要求统一维护管理污水管网及泵站的日常运行。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及分区的性质,按照国家建设部(85)城劳字第5号文件,关于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单位生产人员配备参考标准的规定,对于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