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氯啶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菌和穗轴褐枯病菌的抑菌活性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果树品种,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广泛种植。在葡萄生长区,其主要病害有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穗轴褐枯病和白腐病等。这些病害在不同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影响葡萄枝蔓生长、果穗形成和开花坐果,进而导致葡萄产量的下降和品质的降低。葡萄种植者为了防治葡萄病害,从葡萄萌芽前到果实成熟后需要进行10多次的杀菌剂喷雾,需要用近10种杀菌剂。氯啶菌酯{试验代号:SYP-7017,化学名称:N-甲氧基-N-[2-[[(3,5,6-三氯吡啶-2-基)氧]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是我国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合成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活性高、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安全性高、持效期长、对应用作物高度安全等特点。对油菜菌核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稻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用于葡萄病害的防治还未见报道。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又名噁醚唑,化学名称:(±)1-[2-[2-氧-4-(4-氯苯氧基)-苯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是由瑞士Ciba-Geigy公司在甲环唑的基础上开发的新型杀菌剂,属于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低毒安全、高效广谱等特性,对作物具有持久保护和治疗作用。它对葡萄、花生、仁果、马铃薯、小麦和各种蔬菜上的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大多数属的半知菌、白粉菌科、锈菌目和某些土传病原菌有持久的防治活性。在葡萄上发生的病害种类较多,所需要的杀菌剂品种也较多,果农在选择和使用中比较繁琐。如果能开发一种能防治多种葡萄病害、活性高、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则葡萄种植者可以用于防治多种葡萄病害,既省工也节本。为此,笔者开展了氯啶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复配试验,以期达到此目的。1材料和方法1.1合成规划设备96%氯啶菌酯(SYP-7017)原药、15%氯啶菌酯乳油,均由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95%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原药、10%苯醚甲环唑WDG,均由江苏耕耘化学有限公司提供;50%烯酰吗啉WP(Dimethomorph),由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1.2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去皮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1.3菌株来源及其采生品葡萄炭疽病菌(GloeosporiumfructigenumBerk)、葡萄穗轴褐枯病菌(Alternariaviticola),均采自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丁庄葡萄园病果穗。将2mm见方的病组织在75%乙醇中浸泡30s,再在0.1%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渍2min,用灭菌水冲洗3次后置于PSA培养基上,在25℃黑暗生化培养箱中培养4d左右,挑取病菌进行单孢纯化,获得的单孢菌株用于试验。1.4复合配置试验方法1.4.1加入5%吐温-80氯啶菌酯原药用甲醇、苯醚甲环唑原药用丙酮分别溶解成1000μg/mL的母液,并加入5%吐温-80(作乳化剂和展布剂用)。同时用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母液分别按不同的比例配制成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的混合液样品,混合液样品中氯啶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比例分别为30∶1、20∶1、10∶1、1∶1、1∶10、1∶20、1∶30。1.4.2生长抑制率测定采用含药介质法测定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以及两者不同比例的混合液样品对G.fructigenum和A.viticola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将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母液以及两者不同比例的混合液用灭菌水稀释成系列浓度的药液,各取1mL药液至直径为7cm的培养皿中,再加入9mL的加热溶化并冷却到50℃左右的PSA培养基,混匀后配制成药剂质量浓度分别为10、5、2.5、1.25、0.625、0.3125、0.15625mg/L的含药平板。将供试的G.fructigenumJG-5菌株和A.viticolaJA-12菌株分别在不含药的PSA上预培养6d,用打孔器在菌落边缘取直径为5mm的菌碟,接于上述含药平皿中央,以不含药培养基平板作对照,3次重复。于25℃恒温箱中培养7d,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测量的菌落直径减去原移入菌碟直径(5mm)后计算各药剂浓度的抑制率: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药剂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100。用几率值法计算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y=a+bx、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和相关系数(r),按孙云沛法计算相对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1.5农田测试方法1.5.1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乳油的制备称取氯啶菌酯20g、苯醚甲环唑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g,加二甲苯至总量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乳油加工方法投入到混合釜中混合,加工成制剂为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乳油。该样品用于田间试验。1.5.2葡萄品种及生长试验处理试验地设在江苏万山红遍农业园后白园区(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葡萄品种为巨峰,树龄7年,篱笆式栽培模式。每试验小区3棵葡萄树,每试验处理重复3次。施药器械为新加坡新农牌背负式喷雾器,每次施药时以不同用药量对水750L/hm2进行喷雾。1.5.3发病情况调查方法试验共设6个处理,试验药剂和施药量见表3。各处理于2010年4月21日、5月2日、5月18日各喷药1次。最后1次喷药后15d(6月3日)调查发病情况。调查方法见农药田间试验准则。1.5.4发病情况调查试验共设6个处理,试验药剂和施药量见表4。各处理于2010年6月19日、6月26日各喷药1次。最后1次喷药后7d(7月3日)调查发病情况。调查方法见农药田间试验准则。1.5.5发病时间及试验试验共设6个处理,试验药剂和施药量见表5。试验于发病前的6月10日、6月19日各喷药1次。最后1次用药后马上套袋。果实成熟后揭袋调查病果率。调查方法见农药田间试验准则。1.5.6病情等级及病果率葡萄霜霉病、黑痘病以病情指数表示各处理区的发病情况。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量×各级严重度等级)/(调查总病叶数量×最严重的等级)]×100;防病效果(%)={1-[(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葡萄炭疽病以病果率表示各处理区的发病情况。病果率(%)=(病果数/调查总果数)×100;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果率-处理区病果率)/对照区病果率]×100。所有计算以及统计分析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2结果与分析2.1苯醚甲环唑对g.fructingenum细菌生长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G.fructigenum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氯啶菌酯抑制G.fructigenum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2.1793μg/mL,而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为0.6667μg/mL,可见苯醚甲环唑对G.fructigenum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氯啶菌酯(表1)。按孙云沛法计算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混剂的共毒系数,结果表明: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以30∶1~1∶30混配时,共毒系数在128.0864~221.8131之间,均大于120。这表明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在此比例范围内混配对葡萄炭疽病菌均具有增效作用。表1结果还表明: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按10∶1混配时共毒系数最大,为221.8131,其值显著大于120,说明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按此比例混配时增效作用最大。2.2明苯醚甲环唑对葡萄穗轴褐枯病菌病原菌生长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A.viticola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氯啶菌酯抑制A.viticola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1.1274μg/mL,而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为0.1041μg/mL,说明苯醚甲环唑对A.viticola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氯啶菌酯(表2)。按孙云沛法计算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混剂的共毒系数,结果表明: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以1∶1~1∶20混配时,共毒系数在101.4869~120.6238之间,均大于80,这表明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在此比例范围内混配对葡萄穗轴褐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均具有相加作用;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分别以10∶1和20∶1混配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42.1603和123.2446,均大于120,这表明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以这两个比例混配时对葡萄穗轴褐枯病菌的抑制均具有增效作用。表2结果还表明: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按10∶1混配时共毒系数最大,为142.1603,其值显著大于120,说明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按此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大。2.32种抗病剂对葡萄黑充病的防治效果在葡萄新梢抽出后,在黑痘病发病初期连续喷药3次,药后15d调查,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对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在86.88%~93.78%之间,优于两个单剂常规施药量对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但差异均不显著(表3)。2.42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在葡萄霜霉病发病初期连续喷药2次,药后7d调查结果表明:施用90~120ga.i./hm2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在80.47%~85.90%之间,优于两个单剂常规施药量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其中施用120ga.i./hm2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两个单剂的防治效果(表4)。2.52两组单剂单药防治葡萄炭疽病的效果比较在葡萄炭疽病未发病时连续喷药2次,果实成熟后调查病果率。结果(表5)表明: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在55.34%~77.29%之间,低于或高于两个单剂常规施药量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其中60ga.i./hm2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的防治效果显著低于15%氯啶菌酯EC的防治效果,而120ga.i./hm2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10%苯醚甲环唑WDG的防治效果。3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混配对葡萄生长和抗病治疗的影响苯醚甲环唑在葡萄上已应用多年,防治多种病害,但对霜霉病没有防治效果。氯啶菌酯在葡萄上应用还未见报道。笔者对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进行混配,应用于葡萄病害防治,在国内外还是首次报道。氯啶菌酯在田间试验中未见对葡萄生长、开花、结果有不良影响,而对葡萄主要致病菌活性较好。因此,氯啶菌酯可以在葡萄上作为广谱性杀菌剂加以应用。本研究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葡萄炭疽病菌和葡萄穗轴褐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活性均显著高于氯啶菌酯。当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以30∶1~1∶30混配时,共毒系数均大于80或大于120,说明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混配具有相加作用或增效作用。当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以10∶1混配时,对葡萄炭疽病菌和穗轴褐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以10∶1混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这些结果为田间合理混合应用这两种杀菌剂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制样品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对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高剂量施药量(90~120ga.i./hm2)下,对这3种葡萄常见病害的防治效果均高于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单剂常规用量的防病效果。这一结果与室内筛选的试验结果相吻合。虽然苯醚甲环唑对葡萄霜霉病没有防治效果,但是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对葡萄霜霉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试制样品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仅进行了1年的田间试验,该产品对葡萄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其它病害的防治效果还有待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营销策划概述》课件
- 《社区康复知识讲座》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全【员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选集【人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全人力资源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汇编【职员管理】
- 《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
- 《证人与证人证言》课件
- 农学新篇章模板
- 酒店设施维护与管理培训
- 202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企业法务》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法》培训课件
- 常用护理评估表及注意事项
- 河北省唐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试卷
- 专题06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时训练)原卷版
- 军用装备信息化融合与互联
-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计划三篇
- 2024年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 【寒假预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生字练字帖(带拼音、笔顺)
- 信息技术-计算机第三方支付行业深度报告:监管加速第三方支付合规及出清提费利润弹性巨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