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场工业区L11路与L10南段、L9路交通节点改造工程综合管网方案设计说明_第1页
平场工业区L11路与L10南段、L9路交通节点改造工程综合管网方案设计说明_第2页
平场工业区L11路与L10南段、L9路交通节点改造工程综合管网方案设计说明_第3页
平场工业区L11路与L10南段、L9路交通节点改造工程综合管网方案设计说明_第4页
平场工业区L11路与L10南段、L9路交通节点改造工程综合管网方案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PAGE1平场工业区L11路与L10南段、L9路交通节点改造工程综合管网方案设计说明PAGE5PAGE7一、工程概况L11路为片区中心南北向主干道,沿线与多条道路相交。L11路北侧为即将通车的龙塘立交(L11路与金渝大道相交节点);南侧接横六路,节点规划为L11路上跨横六路;横六路以南为金州大道节点(L11路与金州大道相交)。本次设计对L11路全线,即龙塘立交至金州大道节点段约2560m的道路进行整体研究,由北向南共包括四个节点,分别为:其一:L11路与L10路(北)相交节点;其二:L11路与L9路相交节点;其三:L11路与L10路(南)相交节点;其四:L11路与横六路相交节点。道路横断面如下:1)改造后L11路标准横断面布置:5m(人行道)+15.5m(车行道)+3m(中央分隔带)+15.5m(车行道)+5m(人行道)=44m3.25m(人行道)+7.25m(车行道)+0.5(安全带)+0.5m(安全带)+11.5m(车行道)+2m(中央分隔带)+11.5m(车行道)+0.5m(安全带)+0.5(安全带)+7.25m(车行道)+3.25m(人行道)=48m。横六路改造后与现状道路标准断面一致,路幅宽度为36m,双向六车道。具体路幅分配为:5m(人行道)+12m(车行道)+2m(中央分隔带)+12m(车行道)+5m(人行道)=44m。3)L10路北段改造后标准横断面与现状一致。具体路幅分配如下:5m(人行道)+8m(车行道)+8m(车行道)+5m(人行道)=26m。本次综合管网设计范围为工程所包括的范围,涉及的管线有:电力、中国电信、联通、移动通信、重庆有线电视网络、燃气、给水、雨水及污水等。二、设计依据(1)业主的设计委托书和双方签署的设计合同;(2)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图(1:500)和现状管网探测资料;(3)《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主城区各种管线专项规划);(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5)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年修订);(6)本工程道路及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图;(7)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三、设计原则(1)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局部和整体相协调,技术和经济相结合;(2)近期和远期兼顾,临时和永久相统一,新建管线尽量与现有管线相衔接;(3)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4)原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改为雨、污分流制系统;(5)本工程范围内所有架空线路均改为下地敷设;(6)现状废除的管线均按相应规模还建。四、综合管线方案设计4.1电力管线4.1.1现状电力管线(1)L11路在设计起点~K1+950段道路东、西两侧有一根电力电缆沟,规模为BxH=1.1mX1.3m~0.8mX0.5m。在K2+600~设计终点段道路西侧有一根1.0mX1.0m的电力电缆沟。在L11路的西侧有三组现状10KV的架空线。(2)L10路北段在现状L10路北段道路北侧有一条电力电缆沟,规模为BXH=1.0mx1.1m~1.2mx1.4m。在现状L10路北段有一组10KV的架空线。(3)L9路在现状L9路道路南侧有一根K24的电力管线。在L9路道路南、北两侧分别有一组10KV的架空线。(3)横六路在现状横六路南侧有一根电力电缆沟,规模为BxH=1.0mx1.0m~0.9mx1.0m。在现状横六路道路北侧有一组220KV架空线。4.1.2设计及保留电力管线(1)L11路由于道路修建,需要对现状电力管线进行迁改。废除工程范围内的现状电力管线,沿着L11路道路东、西两侧扩建一根24孔电力管线,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缘石2.7~4.2m,该电力两端分别与现状电力相接顺。由于K2+380~K2+560段为桥梁,且南侧桥头为布置检修道,设计该段电力管道下穿九曲河后,与两侧电力管道接顺。在K1+140、K1+410、K2+110、K2+650、K2+870段分别新建一根12孔过街电力管线,在K2+380段,K24孔电力主管网过街,沿道路西侧敷设。(2)L10路北段保留L10路北段现状电力管线,在施工过程中对现状电力管线进行保护。4.2通信管线4.2.1现状管线(1)L11路在设计起点~K0+850段道路西侧,有一根现状8孔的联信管线和一根3孔的联信管线。在道路的东侧有一根3孔的电信管线。在K0+850~K1+900段道路西侧,有一根现状11孔的联信管线。在K1+600~设计终点段东侧有一根现状10孔的联信管线。在K2+800~设计终点段道路西侧有一根现状10孔的联信管线。(2)L10路北段在L10路北段道路北侧有一根8孔的现状联信管线。(3)L9路在L9路道路北侧有一根8孔的联信管线,在道路南侧有一根3孔的联信管线。4.2.2设计及保留通信管线(1)L11路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对现状通信管线进行迁改。废除工程范围的现状通信管线,沿道路西侧扩建一根24孔通信管线。在K2+600~设计终点段道路东侧扩建一根24的通信管线。还建通信管线位于车行道下,距路缘石1.5~3.0m。该通信管线两端分别与现状通信相接顺。由于K2+380~K2+560段为桥梁,且南侧桥头为布置检修道,设计该段电力管道下穿九曲河后,与两侧通信管道接顺。在K1+150、K1+370、K2+010、K2+600、K2+700、K2+820、K2+960段分别新建一根12孔过街通信管线。(2)L10路北段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对L10路北段现状通信管线进行迁改。沿着道路北侧扩建一根24孔的通信管线,位于人行道,距路缘石1.5m,该通信管线两端分别与现状通信相接顺。24孔通信管线主要暂按以下规模分配:中国电信14孔、新联通4孔、中国移动通信4孔、重庆有线电视网络、交警监控各1孔,总计24孔。12孔通信管线主要暂按以下规模分配:中国电信8孔、新联通1孔、中国移动通信2孔、重庆有线电视网络、交警监控各1孔,总计12孔。4.3燃气管线4.3.1现状管线(1)L11路在设计起点~K1+950段道路西侧有一根DN219的燃气管道,在K2+560~设计终点段道路西侧有一根现状DN219的燃气管道。(2)L10路北段在L10路北段道路南侧有一根现状DN159的燃气管道。(3)L9路在L9路道路北侧有一根DN159的燃气管道。4.3.2设计级保留燃气管道(1)L11路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对L11路现状燃气管道进行迁改。废除工程范围内现状燃气管道,在设计道路西侧扩建一根DN325的燃气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缘石3.0~4.2m,该燃气管道两端分别与现状燃气管道相接顺。由于K2+380~K2+560段为桥梁,且南侧桥头为布置检修道,设计该段电力管道下穿九曲河后,与两侧燃气管道接顺。在K1+360、K2+010、K2+600、K2+880段分别新建一根DN219的过街燃气管道。(2)L10路北段保留L10路北段现状DN159的燃气管道,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4.3.3现状燃气的保护(1)管网保护指导性原则1、设立安全文明施工管线专管员(施工监护人),负责地下管线调查,开工动土前,对动土位置开设样洞,摸清地下管线的全部走向,设立管线档案,并在所有施工图上用红线标明,提醒所有施工管理人员重视。2、召开生产管网协调会,办理交底等相关手续。3、教育每个职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保护生产管网的重要性及损坏生产管网的危害性,特别对在挖填区域附近的管网,现场操作人员在施工中更应该高度重视。4、工程开工前,应与相关产权管理单位或部门联系,并请他们到现场监护,办好施工交底手续。5、沟槽开挖前必须开好样洞,摸清周围管网实际走向、分布情况,对于地下管网情况不明的地段,应当人工进行沟槽开挖严禁机械开挖,不准野蛮施工。6、邀请各个权属单位帮助施单位了解管网走向和分布情况,并积极派出熟悉项目生产管网的同志到现场监督和指导,为施工单位创造条件与提供方便。7、现场管网挖出后,应通知生管网负责人共同核实保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或提出补充的加因措施。施工期间必须派人24小时监护与观察。8、设置若于沉降观测点,工程实施中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情况,及时分析沉降观测资料,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处理措施。9、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定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做到防患于未然。10、一旦管线损坏,施工单位必预立即通知燃气管理部门抢修,同时上报监理、业主,及时组织力量抢修。(2)现状燃气管道保护方案1、管线探明在路基施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管网图注示及燃气公司人员现场制定的位置,采用人工开挖明沟,直至燃气管道完全暴露。2、开挖沟槽在明确燃气管走向后,沿燃气管两侧开挖沟槽,坡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开挖方式,管道上方0.5米范围内禁止采用机械开挖,全部进行人工开挖,确保天然气管道的安全。3、燃气管保护方法对于路基填筑施工范围内的现状燃气管道埋深小于1米的,设计考虑在路基层布置钢筋混凝土盖板保护。对于路基填筑施工范围内的现状燃气管道埋深大于1米的,设计考虑对燃气管道四周铺设细砂回填,两侧墙采用C25商品砼浇筑,其上顶层浇筑一层20cm厚C20钢筋混凝土盖板,具体详见本工程燃气保护大样图。燃气管道保护处理完成后,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以内的回填土原则上必须采用人工夯实,否则不能保证燃气管道在施工期间的安全。4、具体施工期间的临时保护方案由施工单位编制报送燃气管线主管单位审批后实施。4.4给水管线4.4.1现状管线(1)L11路在设计起点~K0+850段道路西侧有一根DN150的给水管道,在道路东侧有一根DN400的给水管道。在K0+850~K1+900段道路西侧有一根DN400的给水管道,在K0+600~设计终点段道路西侧有一根现状DN200给水管道。(2)L10路北段在道路北侧有一根DN300给水管道和两根DN200给水管道,两根DN200给水管道位于道路红线外侧。在道路南侧有一根DN110的给水管道,位于道路红线外侧。(3)L9路在道路南侧有一根DN200的给水管道。(4)横六路在横六路道路南侧有一根DN200的给水管道。4.4.2设计及保留给水管道(1)L11路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对L11路现状给水管道进行迁改。保留K0+700~K0+860、K0+900~K1+020段给水管道,废除工程范围内其余的现状给水管道,沿着K0+700~设计终点段道路东侧预留一根DN800给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离路缘石2.7~5.0m。该给水两端分别与现状及规划给水相接顺。沿着设计道路西侧新建一根DN300给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缘石2.4~4.2m。该给水管道主要为消防给水设计,两端分别与现状给水相接顺。由于K2+380~K2+560段为桥梁,且南侧桥头为布置检修道,设计该段电力管道下穿九曲河后,与两侧给水管道接顺。在K2+630、K2+870段分别新建一根DN300过街给水管道。(2)L10路北段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对北侧部分现状给水进行迁改。在道路北侧还建一根DN300的给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缘石3.2m。该给水管道两端分别与现状给水相接顺。(3)横六路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对现状给水管道进行迁改,沿道路南侧还建一根DN300给水管道,位于人行道,距路缘石3.0m。该给水管道两端分别与现状给水相接顺。4.4.3现状给水的保护(1)管网保护指导性原则1、设立安全文明施工管线专管员(施工监护人),负责地下管线调查,开工动土前,对动土位置开设样洞,摸清地下管线的全部走向,设立管线档案,并在所有施工图上用红线标明,提醒所有施工管理人员重视。2、召开生产管网协调会,办理交底等相关手续。3、教育每个职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保护生产管网的重要性及损坏生产管网的危害性,特别对在挖填区域附近的管网,现场操作人员在施工中更应该高度重视。4、工程开工前,应与相关产权管理单位或部门联系,并请他们到现场监护,办好施工交底手续。5、沟槽开挖前必须开好样洞,摸清周围管网实际走向、分布情况,对于地下管网情况不明的地段,应当人工进行沟槽开挖严禁机械开挖,不准野蛮施工。6、邀请各个权属单位帮助施单位了解管网走向和分布情况,并积极派出熟悉项目生产管网的同志到现场监督和指导,为施工单位创造条件与提供方便。7、现场管网挖出后,应通知生管网负责人共同核实保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或提出补充的加因措施。施工期间必须派人24小时监护与观察。8、设置若于沉降观测点,工程实施中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情况,及时分析沉降观测资料,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处理措施。9、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定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做到防患于未然。10、一旦管线损坏,施工单位必预立即通知给水管理部门抢修,同时上报监理、业主,及时组织力量抢修。(2)现状给水管道保护方案由于管道施工要进行挖方、混凝土浇注振捣和填砂,管道容易受到震动、撞击和滑坡的影响,管道受到的震动和压力均比较大,现状给水需要进行加强保护才能确保安全。具体处理措施如下:1、施工前,根据管道管理部门指定位置,挖探坑探明具体位置及深度,对附件的电缆或通信电缆进行地面走向的明显标识,划定防护范围。2、施工时对现有管道周围1米需采取人工开挖。管沟开挖做到分段跳挖。根据球爵铸铁管均为6米节的情况所以按6米分段,即开挖6米隔开6米再开挖的顺序施工。3、施上期间对于管道的临时加固,采用基加砌砖支墩的保护措施。首先人工开挖个现有管道管底,在其下理设20#糟钢,作为吊架梁,再用钢管架设起重葫芦进行悬吊,要注意吊索的变形伸长以及吊索固定点位置应不受上体的影响,吊法管线受力、位移明确,并可以通过吊索不断调整管线的位移和受力点,保证管道不出现破裂或泄漏事故。待开挖至底板结构层底后,将支墩砌筑在原状土上,待支墩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吊架梁。4、沿给水管道每隔3米做一个砖圾加固,防止管道由于上下左右的受力不均而产生破坏。5、按照保护设计方案施管涵结构。6、具体施工期间的临时保护方案由施工单位编制报送给水管线主管单位审批后实施。4.5排水管线4.5.1设计范围和内容结合道路的修建,新建雨、污水管道,确保工程范围内的雨、污水分流。雨水管道的改造充分考虑该流域地形特点,保持原有雨水系统排水畅通。污水管道的设计与两江新区排水规划方案相一致。设计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根据重庆两江新区规划设计,人均综合污水量为420l/cap.d,结合规划人口密度,单位面积污水流量按350m3/d.hm2设计。4.5.2现状排水系统概况根据现状管网探测资料,工程范围内现状管网描述如下:(1)L11路1)在龙塘立交与K0+860段,在设计道路西侧有一根现状d400~d600的雨水管道,在道路东侧有一根d400~d800的雨水管道。在道路东侧有一根现状d400污水管道,现状的排水管道均排入L10路北段现状雨、污水管道内。2)在K0+860~K2+040段道路道路西侧有一根d400~d500的现状污水管道,和一根d500~d1000的雨水管道,在道路东侧有一根d500~d1500的现状雨水管道和一根d400的污水管道。3)K0+560~K+040段道路西侧有一根d800~d1800的现状雨水管道,在道路东侧有一根d1000~d1800的雨水管道,在道路东侧有一根d400的现状污水管道。(2)L10路北段在L10路北段道路北侧有一根d400的现状雨水管道和一根d400~d500的现状污水管道。在道路南侧有一根d600~d1400的雨水管道。(3)L9路在L9路北侧有一根d400~d800的现状雨水管道和一根d400的污水管道,在道路南侧d400~d1000的雨水管道。(4)L10路南段在L10路南段的道路北侧有一根现状d400~d500的污水管道。(5)横六路在道路北侧有一根又一根d400~1650的雨水管道,在道路南侧有一根d400~d800的雨水管道和一根d800的污水管道。4.5.3设计标准及参数(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2)雨水系统设计参数边地块设计暴雨重现期为P=5年,综合径流系数ψ=0.7,根据汇水面积和地形取t1=5min;一般路面P=5年,下穿道P=10年,涵洞设计暴雨重现期为P=50年,采用重庆市渝北区暴雨强度公式。(L/s.hm2)(3)污水系统设计参数污水根据两江新区排水规划,人均综合污水量为420l/cap.d,结合规划人口密度,单位面积污水流量按350m3/d.hm2设计。4.5.4雨水管道系统结合L11路道路的拓宽改造,原设计雨水管道大部分位于拓宽后的车行道下,且由于拓宽后的部分路段为下穿路段,需要修建挡墙等附属设施,原现状雨水管道大部分不具备保留的条件,设计考虑对工程范围的部分雨水管道进行废除后并进行还建。具体设计如下:(1)L11路1)保留K0+700~K0+840段道路两侧现状d400~d600的雨水管道,K0+840处排入新建雨水管道内。2)废除K0+900~K1+110段道路东、西侧现状雨水管道,沿K0+900~K1+110段道路西侧新建一根d400~d600雨水管道,位于车行道下,距路缘石1.5m,该雨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路面雨水,在K1+110处排入下游设计d1000雨水管道内,汇水面积为0.5hm2。沿道路东侧新建一根d400~d1000的雨水管道,位于车行道下,距路缘石3.0m,该雨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路面雨水及周边地块的雨水,在K1+110处排入下游现状d1000雨水管道内,汇水面积为6.6hm2。3)废除K1+130~K2+060段道路东西两侧现状雨水管道,沿K1+140~K2+390段道路西侧新建一根d400~d1200的雨水管道,部分位于车行道下,距路缘石1.5m,部分人行道有条件布置雨水管道,将雨水管道移至人行道下,距离路缘石1.2米,该雨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路面雨水、下穿道雨水、高架桥段雨水以及周边地块的雨水,在K2+390处过街至道路东侧,排入下游设计d1800雨水管道内,汇水面积为14.3hm2。沿着K1+140~K2+390段道路东侧新建一根d400~d1800的雨水管道,位于车行道下,距路缘石1.5~3.0m,该雨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路面雨水、下穿道雨水、高架桥段雨水以及周边地块的雨水,在K2+390处,经初期雨水处理池处理后,排入下游九曲河内,汇水面积为60.5hm2。4)废除K2+560~设计终点段道路东西两侧现状雨水管道,沿K2+560~设计终点段道路西侧新建一根d800~d1800的雨水管道,位于车行道下,距路缘石1.5~3.0m,该雨水管道主要用于转输上游现状雨水及收集路面雨水和周边地块雨水,在K2+580处,经初期雨水处理池处理后,排入下游现状九曲河内,汇水面积为44.4hm2。沿K2+560~设计终点段道路东侧新建一根d1000~d2000的雨水管道,位于位于车行道下,距路缘石3.0m,该雨水管道主要用于转输上游现状雨水及收集路面雨水和周边地块雨水,在K2+560处排入下游九曲河内,汇水面积为62.78m2。5)下穿道雨水设计由于L11路与现状道路交叉较多,在与现状L9路相交路段,为L11路下穿现状L9路,在下穿道路段设计采用雨水边沟形式,雨水边沟规模为BxH=0.35×0.3m,雨水边沟上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每个10米布置一座雨水篦子,规模为0.4×0.6m,重型球墨铸铁雨水篦子,雨水边沟的雨水最终排入设计雨水管道。6)高架桥段雨水设计由于L11路与现状道路交叉较多,在与现状L10路南段及横六路交叉路段,L11路为高架桥段,在高架桥下设计一根d400雨水管道,桥墩下分别设计落水管小方井,用于收集桥梁的雨落管的雨水。(2)L10路北段由于L11路于现状L10路北段相交处,道路设计为L10路北段下穿设计道路L11,对现状L10路北段的现状部分雨水管道造成破坏,本次设计考虑对该段雨水管道进行新建。废除K0+910~K1+170段道路北侧现状雨水管道,废除K1+000~K1+090段道路南侧雨水管道。沿K1+000~K1+090段道路北侧新建一根d1000的雨水管道,位于人行道,距路缘石1.2~2.5m,该雨水管道主要用于转输上游雨水以及收集路面雨水,排入下游现状d1400雨水管道内,汇水面积为19.6hm2。沿K0+920~K1+030处新建一根d800雨水顶管,位于车行道下,该雨水主要用于收集下穿道段雨水,在设计终点处排入下游公园水体内,汇水面积为0.6hm2。在下穿道段的雨水采用BxH=0.3×0.5m的雨水边沟进行收集,雨水边沟上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每个10米布置一座雨水篦子,规格为400×600,重型球墨铸铁雨水篦子,收集后的雨水排入下游设计d800雨水顶管内。(3)顶管施工段本次设计L10北段的下穿道K1+040为道路低点,L10北段的路面雨水会汇聚到下穿道K1+040,本次设计考虑该部分雨水采用重力流排出,采用d800顶管,将该处的雨水排入龙咀公园内。工程范围内的雨水均通过初期雨水处理池处理后排入现状公园湖泊内。(4)雨水排出口工程范围内的雨水排出口主要有四个:其一,是L10路北段下穿设计的雨水,在设计终点处排入下游公园水体内。其二,是K0+900~K1+110段设计的雨水,在K1+110处排入下游现状d1000雨水管道内。其三,是K0+140~K2+390段设计的雨水,在K2+390处排入下游九曲河内。其四,是K2+560~设计终点段道路设计的雨水,在K2+560处排入下游九曲河内。4.5.5污水管道系统结合L11路道路的拓宽改造,原设计污水管道大部分位于拓宽后的车行道下,且由于拓宽后的部分路段为下穿路段,需要修建挡墙等附属设施,原现状雨水管道大部分不具备保留的条件,设计考虑对工程范围的部分污水管道进行废除后并进行还建。具体设计如下:(1)L11路保留K0+710~K0+820段,道路东侧的d350的污水管道,对现状保留的污水检查井进行提升改造,更换检查井井盖为车行道下检查井井盖。废除K0+900~K2+060段道路道路东、西两侧现状污水管道,沿K0+900~K1+380段道路西侧新建一根d400污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缘石1.2m,该污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周边地块污水,在K1+380处排入下游L9路现状d400污水管道内。沿K1+380~K1+980段西侧新建一根d400污水管道,该污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周边地块污水,在K1+980处排入下游设计d400污水管道内。沿K0+900~K2+060段道东侧新建一根d400~d500污水管道,位于车行道下,距路缘石1.5m,该污水管道主要用于转输上游现状污水,在K2+060处排入下游L10路南段现状d500污水管道内。对现西侧状污水检查井编号为PS62~PS69段、西侧PS21~PS10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