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青莲镇林扒里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目录0前言 10.1任务由来 10.2项目地理位置、行政区别、坐标 10.3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结论及批复意见 10.3.1初步设计报告主要结论 10.3.2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意见 20.3.3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认定意见》主要意见 20.3.4渝规资[2020]629号文主要批复意见 20.4设计依据 30.5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30.6施工图设计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40.7工程特征表 41概述 51.1工程的任务与规模 51.1.1工程任务 51.1.2工程规模 51.2工程布置及主要治理工程 51.2.1工程布置 61.2.2主要治理工程 62治理工程设计 62.1设计指标 62.1.1设计参数 62.1.2防治工程等级 72.1.3设计荷载及工况 72.2分项工程设计 82.2.1抗滑桩工程 82.2.2截排水工程 82.3工程量 83工程监测设计 93.1.1监测工程的目的 93.1.2监测工程的任务 93.2设计原则与依据 93.2.1设计原则 93.2.2设计依据 103.3监测工程布置 103.3.1监测工作现状 103.3.2监测工作布置 103.4监测工程设计 113.5监测工程量 123.6监测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124施工组织设计 124.1施工条件 124.1.1交通条件 124.1.2水电供应 134.2料场选择与开采 134.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 134.3.1抗滑桩 134.3.2截排水 184.3.3其他施工相关要求 194.4施工交通运输 194.5施工总体布置 194.6施工总进度 204.7其他 205环保规划设计 205.1设计依据 205.2环境保护设计 205.2.1生态环保 205.2.2噪声防治 205.2.3大气污染防护 215.2.4水污染防治 216工程预算(见另册) 21附图序号图名比例尺11-1平面布置图1:100021-2监测平面图1:100031-3施工组织平面图1:100042抗滑桩立面图1:50053剖面图1:50064截排水沟纵断面图1:50075抗滑桩配筋图1:5086大样图/附件1.合同2.单位资质、个人资质3.林扒里滑坡详细勘查认定意见4.林扒里滑坡详细勘查批复5.林扒里滑坡初设批复6.计算书(见另册)7.投资预算(见另册)前言任务由来林扒里滑坡位于奉节县青莲镇水田村1、2组,属面上群测群防点,林扒里滑坡变形始于2002年6月,受强降雨影响较集中出现地表变形及房屋开裂等变形情况,尤其受2014年“8•31”大降雨的影响,局部变形有加剧的迹象,严重威胁滑坡体内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重庆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案(2019-2023年)》及渝规资〔2019〕719文,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已列入2019年拟启动实施的295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控制性勘查项目中,并于2019年进行了控制性勘查和完成了审查通过的《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控制性勘查报告》(以下简称“控勘报告”)。根据“重庆市地环总站关于《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控制性勘查报告》的评估报告(渝地环技审[2019]569号)”(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审查意见结论“建议对林扒里2、3号滑坡进行工程治理”。2020年06月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已完成正式的《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详细勘查报告》(以下简称“勘查报告”),我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受奉节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委托,根据勘查相关结论对滑坡治理工程进行了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报告于2020年8月通过铁二院评审,我院现依据渝规资[2020]629号文和概算批复对该项目进行施工图设计工作。项目地理位置、行政区别、坐标林扒里滑坡区位于青莲镇水田村1、2组,位于梅溪河西岸,为居民聚集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54″、北纬31°14′38″。区内有乡镇公路穿过,交通较为便利。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结论及批复意见初步设计报告主要结论(1)滑坡位于青莲镇水田村1、2组,位于梅溪河西岸,为居民聚集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54″、北纬31°14′38″。林扒里滑坡分为林扒里1号滑坡、2号滑坡和3号滑坡,其中2号滑坡又分为2号滑坡Ⅰ区和2号滑坡Ⅱ区。2号滑坡中后部因为局部基岩出露,变形主要表现为表层土体溜滑,未形成连续滑面,故根据基岩出露情况、土层厚度和变形分布情况将2号滑坡分为Ⅰ区和Ⅱ区。2号滑坡Ⅰ区平面呈“倒L”型,长150~310m,平均宽约130m,平均土层厚度约3.5m,面积3.30×104m2,体积11.55×104m3,为溜滑区;2号滑坡Ⅱ区平面呈“L”型,长320~460m,平均宽约150m,平均土层厚度约14.5m,面积6.50×104m2,体积94.25×104m3,为滑坡区。2号滑坡面积共9.8×104m2,体积共105.80×104m3,属于大型土质滑坡,主滑方向为161°。3号滑坡平面呈舌形,纵长174m,平均宽130m,平均土层厚度约13.5m,面积2.26×104m2,体积30.51×104m3,属于中型土质滑坡,主滑方向为191°。林扒里滑坡受强降雨影响较集中出现地表变形及房屋开裂等变形情况,尤其受2014年“8•31”大降雨的影响,局部变形有加剧的迹象,近两年内,滑坡新增大量张拉裂缝,与原有裂缝贯通,导致公路开裂、房屋地坝开裂等,变形有加大的趋势。滑坡一旦失稳将威胁居民100户27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350万元。对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进行治理是必要和紧迫的。(2)初步设计报告按照《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详细勘查报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及相关规范编制,编制依据充分。(3)选用的技术标准恰当,2号、3号滑坡防治工程等级分别确定为二级和三级恰当。(4)方案一:抗滑桩+截排水+前缘未治理部分监测;方案二:锚拉桩+截排水+前缘未治理部分监测。推荐方案一可行。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意见(1)《初步设计》依据经评审通过的《详细勘查报告》及相应的《评估报告》,地质依据充分。(2)林扒里滑坡包括2号滑坡和3号滑坡,2号滑坡防治工程等级确定为二级,3号滑坡防治工程等级确定为三级。(3)根据地质环境条件、稳定分析和综合比选,1号滑坡采用“截排水”,2号滑坡采用“抗滑桩+截排水+前缘未治理部分监测”,3号滑坡采用“抗滑桩+排水”,治理方案总体可行。(4)建议:1)优化桩布置和桩结构设计;2)3号滑坡增加复核剖面;3)完善排水沟布置和设计;4)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认定意见》主要意见(1)《初步设计》的地质依据是经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审查通过的《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详细勘查报告》,编制依据充分。(2)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受强降雨影响较集中出现地表变形及房屋开裂等变形情况,尤其受2014年“8•31”大降雨的影响,局部变形有加剧的迹象,近两年内,滑坡新增大量张拉裂缝,与原有裂缝贯通,导致公路开裂、房屋地坝开裂等,变形有加大的趋势。滑坡一旦失稳将威胁居民100户27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350万元。对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进行治理是必要和紧迫的。(3)1号滑坡根据《勘查报告》采用群测群防+截排水措施。《初步设计》对2号滑坡推荐“抗滑桩+截排水+前缘未治理部分监测”及3号滑坡推荐“抗滑桩+排水”进行治理基本合理。投资及工作量以专门的预算审查机构审查结果为准。(4)防治工程的总体布置基本可行,各结构类型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初步设计》基本达到本阶段设计深度要求。(5)由于地质灾害治理特殊性,设计单位应加强配合施工工作,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6)建议下阶段优化抗滑桩结构设计,并根据相关规定及要求,细化和完善监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核实弃渣场位置及运距。(7)建议做好1号滑坡和2号滑坡前缘未治理部分群测群防工作。渝规资[2020]629号文主要批复意见(1)《初步设计》是在已审批的《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详细勘查报告》基础上编制,编制单位具有自然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设计甲级资质,符合相关要求。(2)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位于奉节县青莲镇水田村1、2组,分为林扒里1号滑坡、2号滑坡和3号滑坡。本次开展工程治理的2号滑坡总体积约21.35×104m3,3号滑坡总体积约30.51×104m3。威胁居民100户275人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350万元。对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进行工程治理是必要的。(3)《初步设计》根据地质灾害点的危及对象的重要性及经济损失,确定2号滑坡防治工程等级均为二级,3号滑坡防治工程等级均为三级,符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等相关规范规定。(4)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对1号采用“群测群防+截排水”,对2号滑坡采用“抗滑桩+截排水+前缘未治理部分监测”,对3号滑采用“抗滑桩+截排水”进行治理的总体设计方案及相应的分项工程设计。总体设计方案具体如下所示:1)1号滑坡。在滑坡周界外设置一条截水沟,长约234.6m,矩形截面宽0.4m,高0.6m;在滑坡体后缘至前部冲沟设置一条排水沟,长326.7m,矩形截面宽0.4m,高0.4m。2)2号滑坡。在1-1剖面中部设抗滑桩10根,在2-2剖面中部设抗滑桩8根,在3-3剖面中部设抗滑桩11根。抗滑桩施工时在土层及强风化岩层设置护壁,壁厚25cm。在滑坡周界外设置一条截水沟,长约162.8m,矩形截面宽0.4m,高0.6m;在滑坡体上部及中部各设置一条排水沟至滑坡左侧冲沟,分别长139.3m、224.1m,矩形截面宽0.4m,高0.4m。2)3号滑坡。在4-4剖面中部设抗滑桩20根。抗滑桩施工时在土层及强风化岩层设置护壁,壁厚25cm。在滑坡体上部设置一条排水沟至滑坡右侧冲沟,长110.1m,矩形截面宽0.4m,高0.4m。设计依据(1)合同;(2)《重庆市奉节县地质灾害隐患核查排查报告》(重庆市607队勘察实业总公司、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四川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3)《重庆市奉节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重庆市奉节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2010年);(4)《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控制性勘查报告》(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2019年8月);(5)《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详细勘查方案》(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2019年12月);(6)《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详细勘查报告》(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2020年6月)。(7)《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8月)。(8)《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渝规资[2020]629号);(9)《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治理工程投资概算的批复》。主要设计技术标准(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8)《重庆市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技术要求》(试行)(渝规资[2018]100号);(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2019);(1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12)《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施工图设计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针对评估意见等,本次施工图设计优化了防治工程方案、细化了施工组织设计。(1)优化桩布置和桩结构设计优化桩布置: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复核滑坡推力和桩布置,2号滑坡1-1’剖面范围抗滑桩进行适当上移,并结合地形地貌及相邻建构筑物,进行桩位优化;2-2’剖面、3-3’剖面范围抗滑桩位根据深、浅层推力计算情况,选择下移抗滑桩位,既能优化抗滑桩结构设计,又能保证浅层滑体的稳定。4-4’剖面范围抗滑桩位保持不变。优化桩结构设计:根据抗滑桩悬臂段长度、嵌固段岩土情况及推力设计值对抗滑桩进行细化设计,在初步设计4种桩型的基础上,施工图细化为12种桩型,各控制剖面抗滑桩选型见下表。表STYLEREF2\s0.6SEQ表\*ARABIC\s21抗滑桩桩型统计表滑坡剖面桩型控制桩号适用桩号2号滑坡1-1’剖面A-1A3A1、A3-A4A-2A2A2A-3A5A5-A9A-4A10A10-A112-2’剖面B-1B1B1-B2B-2B3B3-B5B-3B6B6-B83-3’剖面C-1C4C1-C7C-2C8C8C-3C9C9-C103号滑坡4-4’剖面D-1D9D1-D11和D20D-2D17D12-D19(2)完善截排水沟布置和设计;1号滑坡后缘截水沟(ab段)上移约100m,充分利用已有公路边沟截水,同时能更好的截断斜坡地表水。2号滑坡后缘有公路边沟,公路边沟过水断面不足,故在原有边沟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尺寸,形成1条截水沟(ef段),即可满足过水要求。3号滑坡后缘为山脊,汇水面积小且滑坡后缘和内部均存在排水措施,故未对3号滑坡设置截排水沟。(3)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细化了施工组织设计,核实了弃渣场位置及运距等,详见第REF_Ref49526478\r\h4章。工程特征表项目特征工程位置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水田村水文特征三峡库区奉节段高水位及防洪限制水位分别为175.21m(吴淞高程)和145.21m(吴淞高程),工程区最低标高为536m,不受三峡库水位影响。工程区位于龙滩河左岸,滑坡前缘距龙滩河约30m,高差约10~20m,滑坡不受龙滩河水位影响。工程区除龙滩河以外,中部还有2条冲沟,汇水面积大,一般季节水量较少,冲沟切割深度3~10m,受冲沟陡涨陡落水位冲刷作用影响,冲沟两侧多见基岩出露情况,沟心纵向水流坡降约10°~20°,冲沟多常年有水,沟水动态随降雨影响显著,具山区陡涨陡落的特点,枯水季节水量较小,常年水位高于沟底约0.5m,平均流量0.5~1.5L/S,20年一遇洪水位高于沟底1.0~2.5m,平均流量3~5L/S,在强降雨期间,冲沟内水体上涨明显。此外无其他地表径流,仅在工程区后缘和前中缘平缓坡体上零星分布有蓄水塘等地表水体。气象特征工程区属亚热带温湿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日照少,湿度大,夏秋多雨,冬春多雾少霜,雨量充沛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6.7℃,一月平均气温5.1℃,七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3.5℃(2006年8月23日),最低气温-9.2℃,全年无霜期295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8.6%;多年平均降雨量由川鄂交界处的2000~2100mm及北部边缘的1500~1600mm向长江河谷渐低为1100mm左右,年降雨量分配不均,多集中在5~9月,占年降雨量的67.52%,而在1月、2月、12月,降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7.87%,最大3日降雨量为200~350mm,最大24小时降雨量80~12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548.3mm,多年平均风速1.9m/s。水文地质区内为中低山河谷地段,大多数地段为自然斜坡地段,局部居民和农田集中区的地形相对平缓,地形条件有利于地下水由高向低缓处排泄,滞留的地下水量较小,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工程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储存于松散的碎、块石土中,由于碎块石土较为松散,地下水排泄条件好,主要接受地表水、降雨的补给,并向地形低洼地带排泄。根据现场调查,工程区发现有两处泉眼,Q01位于2号滑坡中前部的梯田陡坎处,涌水量较小,汛期流量约7.5ml/s,枯水期流量约2.5ml/s,未见明显长距离地表径流。Q02位于两个滑坡中间的陡坎坡脚处,该处涌水量较大,汛期流量约21.5ml/s,枯水期流量约15ml/s,一年四季不断流,被当地居民用修葺的水泥集水井储存。根据现场调查,2号滑坡前缘局部存在地下水露头情况,整体而言,林扒里滑坡地下水较丰富。(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储存在基岩裂隙、孔隙中,其储存条件受其发育程度的影响。基岩裂隙接受大气降雨及松散层孔隙水补给向地下深部运移,在地形低洼处以泉水或湿地形式排泄。工程区内岩体主要为砂质泥岩,裂隙较发育,是良好的含水层。工程地质工程区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碎、块石土、第四系滑坡堆积层(Q4del)含碎石粉质粘土、碎、块石土及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xs)砂岩、砂质泥岩。工程区构造上处于龙池坪背斜南翼,区内岩层产状为:200°~220°∠18°~35°。根据野外基岩多处出露处量测,林扒里滑坡及其周边岩体主要发育2组构造裂隙。LX1:290°~300°∠50°~55°,裂面较平直,贯通性较差,间距1~3m,延伸长度0.5~2m,结合程度一般;LX2:330°~335°∠75°~85°,裂面平直,局部略有起伏,贯通性一般,间距0.1~0.3m,延伸长度1~3m,结合程度差。工程区未见断层、破碎带通过,地质构造简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附录A.0.1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规定,评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推荐方案1号滑坡:截排水2号滑坡:抗滑桩+截排水3号滑坡:抗滑桩工程量详见工程量总表投资预算1038.31万元概述工程的任务与规模工程任务(1)确定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2)复核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3)总体工程布置设计,并对方案进行了分项工程设计;(4)提出工程施工组织及工程监测设计方案;(5)工程预算的编制。工程规模林扒里滑坡区位于青莲镇水田村1、2组,位于梅溪河西岸,为居民聚集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54″、北纬31°14′38″。林扒里滑坡分为林扒里1号滑坡、2号滑坡和3号滑坡,其中2号滑坡又分为2号滑坡Ⅰ区和2号滑坡Ⅱ区。根据《详勘报告》,1号滑坡平面呈长条形,纵长850m,平均宽230m,平均土层厚度约11.5m,面积19.55×104m2,体积224.8×104m3,属于大型土质滑坡,主滑方向为157°。2号滑坡中后部因为局部基岩出露,变形主要表现为表层土体溜滑,未形成连续滑面,故根据基岩出露情况、土层厚度和变形分布情况将2号滑坡分为Ⅰ区和Ⅱ区。2号滑坡Ⅰ区平面呈“倒L”型,长150~310m,平均宽约130m,平均土层厚度约3.5m,面积3.30×104m2,体积11.55×104m3,为溜滑区;2号滑坡Ⅱ区平面呈“L”型,长320~460m,平均宽约150m,平均土层厚度约14.5m,面积6.50×104m2,体积94.25×104m3,为滑坡区。2号滑坡面积共9.8×104m2,体积共105.80×104m3,属于大型土质滑坡,主滑方向为161°。3号滑坡平面呈舌形,纵长174m,平均宽130m,平均土层厚度约13.5m,面积2.26×104m2,体积30.51×104m3,属于中型土质滑坡,主滑方向为191°。工程布置及主要治理工程工程布置1号滑坡:在滑坡边界外地面高程816~843m附近设置ab段截水沟,ab段截水沟长度249.6m;对滑坡体上分布的冲沟进行加固形成排水沟cd段,设置地面高程707~770m,cd段排水沟长度326.7m。2号滑坡:在1-1’剖面范围滑坡中部公路外侧地面高程597.55~601.58m附近设置A型抗滑桩,布置A型抗滑桩11根桩;在2-2’剖面范围滑坡中前部地面高程582.50~588.5m附近设置B型抗滑桩,布置B型抗滑桩8根桩;在3-3’剖面范围滑坡中前部地面高程575.80~581.83m附近设置C型抗滑桩,布置C型抗滑桩10根桩。在滑坡边界外地面高程708~723m附近设置ef段截水沟,ef段截水沟长度186.7m;对滑坡体上溜滑区地面高程655~678m附近设置gh段排水沟,gh段排水沟长度139.3m;滑坡中部居民聚集区地面高程592~611m附近设置ij段排水沟,ij段排水沟长度199.5m。3号滑坡:在4-4’剖面范围滑坡中部公路外侧地面高程705.11~706.40m附近设置D型抗滑桩,布置D型抗滑桩20根桩。主要治理工程抗滑桩工程和截排水工程。治理工程设计设计指标设计参数岩土设计参数如下:表STYLEREF2\s2.1SEQ表\*ARABIC\s21岩、土体设计参数建议位置林扒里2号、3号滑坡2号滑坡滑体(非软弱夹层)3号滑坡滑体(非软弱夹层)2号滑坡滑体内部软弱夹层2号滑坡岩土界面滑带3号滑坡滑带滑床岩性含碎石粉质粘土、碎、块石土含碎石粉质粘土、碎、块石土含碎石粉质粘土含碎石粉质粘土含碎石粉质粘土强风化砂质泥岩中等风化砂质泥岩强风化砂岩中等风化砂岩重度(kN/m3)天然20.1220.12——————24.8**25.1024.9**25.00饱和20.5720.57——————24.9**25.3025.2**25.50抗压强度(MPa)天然————————————14.83——39.83饱和————————————10.03——32.68土体抗剪强度天然ckPa25.1224.5214.2120.0220.90————————φ°24.9622.3412.1117.9718.14————————饱和ckPa20.0122.1311.4917.5217.82————————φ°21.2719.679.5114.9915.62————————岩体抗剪强度ckPa————————————388.00——1090.00φ°————————————38.0——42.0承载力特征值(kPa)180.00*180.00*——————350**1732.0500**5400.0岩体变形模量(MPa)————————————1550.88——5838.83弹性模量(MPa)————————————1709.77——6252.10泊松比————————————0.34——0.18基底摩擦系数**0.300.30——0.55——0.6水平抗力系数(MN/m3)——————————80**200.00*100**300.00*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50.0050.00——————————————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标准值frbk(kPa)**——————————150500200600注:1、“*”为室内测试值结合经验数据取得。“**”参照有关规范及结合地区经验取得;2、岩体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由岩石的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乘以0.66的折减系数确定,岩石泊松比可视为岩体泊松比;3、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由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乘以0.80的折减系数确定;4、岩体粘聚力标准值由岩石粘聚力标准值乘以0.20的折减系数确定;5、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由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乘以0.20的折减系数确定。主要结构设计参数如下:(1)混凝土:C30强度设计值:fc=14.3N/mm2,ft=1.43N/mm2;C25强度设计值:fc=11.9N/mm2,ft=1.27N/mm2;C20强度设计值:fc=9.6N/mm2,ft=1.10N/mm2;HRB400钢筋:fy=fy’=360N/mm2。(2)本工程2号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二级,安全系数为1.17;3号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三级,安全系数为1.10。(3)抗滑桩结构计算参数表STYLEREF2\s2.1SEQ表\*ARABIC\s22滑坡设计推力、桩型一览表滑坡剖面滑面各滑面推力(KN/m)控制滑面设计推力(KN/m)设计桩型2号滑坡1-1’中前部浅层353.60/615.95A型整体深层615.95整体深层2-2’中前部浅层611.44中前部浅层611.44B型整体岩土界面274.76/3-3’中前部浅层582.86/887.00C型整体岩土界面887.00整体岩土界面3号滑坡4-4’整体岩土界面580.81整体岩土界面580.81D型k值、m值:见REF_Ref49507895\h表2.11;[σH]:中风化砂质泥岩2400Kpa;土层地基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计算,详见计算书。(4)截排水沟设计参数:地面汇流速度:0.3m/s;粗糙系数0.013;明渠折减系数取1.2;径流系数取0.5;堵塞系数取1.5;设计流量:ab段0.46m3/s,cd段0.65m3/s,ef段0.44m3/s,gh段0.45m3/s,ij段0.37m3/s;最小纵坡不小于3‰;设计降雨标准为20年一遇;截排水沟壁厚0.2m。防治工程等级各滑坡危害程度如REF_Ref48579735\h表2.13和REF_Ref48579745\h表2.14所述。表STYLEREF2\s2.1SEQ表\*ARABIC\s23林扒里2号滑坡影响范围实物调查统计表名称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备注房屋面积6000m220001200人口264人公路1.5km1000000150乡级公路碎石路2.3km10000023其他567养猪场500m2、耕地130亩、脐橙50亩、电线杆12根、鱼塘4个总计1940万元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中防治工程等级划分,2号滑坡地质灾害威胁对象超过100人,建筑物重要类型为一般,可能造成的直接损失为1940万元,防治工程等级为二级。表STYLEREF2\s2.1SEQ表\*ARABIC\s24林扒里3号滑坡影响范围实物调查统计表名称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备注房屋面积1580m22000316人口34人公路0.4km100000040乡级公路碎石路1.0km10000010其他44耕地20亩、电线杆2根、鱼塘2个合计410万元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中防治工程等级划分,3号滑坡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不足100人,建筑物重要类型为一般,可能造成的直接损失为410万元,防治工程等级为三级。设计荷载及工况(1)设计荷载地下水位分析:暴雨工况为受20年一遇连续暴雨影响后的地下水位。相关荷载分析:地面建筑荷载按实际建筑物估算,以每层荷载取5kPa,与实际建筑层数相乘计。滑体重度分析:考虑暴雨对滑坡体自重的影响时,降雨入渗范围内滑体自重按饱和重度计算,降雨入渗范围以下、地下水位面以上范围内滑体自重仍按天然重度计算;考虑到滑坡区土主要为碎、块石土,考虑当地暴雨强度、土体入渗系数和渗透系数,降雨入渗深度按地下水线以上部分1/3滑体饱水考虑。地下水位面以下滑体自重按饱和重度计算。(2)工况说明暴雨工况:自重+地表荷载+地下水压力(20年一遇暴雨)。地下水位以下自重采用饱和重度计算,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和土体渗透系数,计算中均按地下水线以上部分1/3滑体饱和重度考虑。分项工程设计该滑坡治理工程分项设计主要内容有:抗滑桩工程分项设计、截排水工程分项设计。抗滑桩工程共布置抗滑桩49根(其中A型抗滑桩11根、B型抗滑桩8根、C型抗滑桩10根、D型抗滑桩20根)。A型抗滑桩截面尺寸2.0×2.5m,桩间距6.0m,桩身长19.9~29.2m;B型抗滑桩截面尺寸2.0×2.5m,桩间距6.0m,桩身长15.5~24.2m;C型抗滑桩截面尺寸1.2×1.5m、2.0×2.5m,桩间距6.0m,桩身长6.2~19.5m;D型抗滑桩截面尺寸2.0×2.5m,桩间距6.0m,桩身长14.9~27.3m。抗滑桩均采用矩形截面桩,桩芯砼强度等级为C30。抗滑桩钢筋采用HRB400热轧钢筋,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桩纵筋受力钢筋净距不应小于50mm,当用束筋时,净距不小于80mm,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采用机械连接,在接头处的35d范围内,受力钢筋面积不得大于该截面面积的50%,抗滑桩挖孔采取人工开挖及水磨钻方式相结合的开挖方案,即对土层、碎石土及强风化基岩采用人工掏挖,中风化基岩用水磨钻开挖,再进行人工清除、修整,开挖过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护壁。护壁和锁口均采用内侧支模现浇,砼强度等级为C20,钢筋采用HRB400热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截排水工程截排水沟设置总长度1101.8m(其中ab段截水沟长度249.6m,cd段排水沟326.7m,ef段截水沟186.7m,gh段排水沟139.3m,ij段排水沟199.5m);截水沟截面尺寸均采用0.6m(底宽)×0.6m(沟深)的矩形沟;cd段排水沟截面尺寸采用0.6(底宽)×0.6m(沟深)×1.2m(顶宽)的梯形沟,其他排水沟截面尺寸同截水沟。截排水沟均采用C20混凝土现浇,浇筑厚度0.2m。在截水沟迎坡侧的边墙上设置泄水孔(PVC管),圆形或方形,尺寸为φ50mm或50mm×50mm,长0.5m,向外倾斜比降为5%,泄水孔出口距沟顶200mm,沿截水沟纵向方向泄水孔的间距为1.5m。截、排水沟每2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30mm,深度不小于150mm,伸缩缝用沥青麻布充填。工程量经统计,工程量如下表所示。表STYLEREF2\s2.3SEQ表\*ARABIC\s21工程量统计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抗滑桩人工挖孔桩土方m31687.28根据《勘查报告》可知,滑坡区土层中块、碎石平均含量约60%,土石比大致按2:3计算。人工挖孔桩石方m32530.92挖孔桩石方(水磨钻施工)m31180.82桩芯C30砼m35064.72现场拌制HRB400钢筋t413.12桩底C15桩底垫层m323.86现场拌制声测管m4124.00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钢筋直径25mm)个0.00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钢筋直径32mm)个5560.00桩身完整性检测桩数个49.00沉头段回填m3334.30二钢筋砼护壁土方开挖m32115.40C20砼m32115.40现场拌制HRB400钢筋t193.04模板m27612.20三锁口土方开挖m3127.87C20砼m3127.87现场拌制HRB400钢筋t5.23模板m3535.98四截排水沟所有机械、材料均考虑人工转运,转运距离为200m人工挖沟土方m3627.10根据《勘查报告》可知,滑坡区土层中块、碎石平均含量约60%,土石比大致按2:3计算。人工挖沟石方m3940.65C20混凝土m3497.91现场拌制土方回填m3243.18石方回填m3364.77沥青伸缩缝m2127.31沥青麻布充填泄水管(截水沟迎水侧)m1116.47模板m24979.09暗涵盖板C25混凝土m30.83现场拌制暗涵盖板HRB400钢筋t0.06五土石方土方外运m33980.17机械外运,运距15km石方外运m34287.62土方二次转运(人工)m3383.92运距200m石方二次转运(人工)m3575.88六临时工程临时便道km0.34临时施工供电工程km1.00临时施工供水工程km1.00临时施工供电工程(变压器400千伏安)台1.00七征地永久征地亩4.57临时征地亩6.45工程监测设计监测工程的目的为防止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检验和指导施工,必须建立健全滑坡监测网络。监测工程的任务①建立健全监测网络,监测预报滑坡变形发展趋势;②在整个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超前预报,确保施工期间滑坡区施工人员、居民生命财产安全。③监测成果用于施工期间反馈设计,指导优化后续工程施工;竣工后用于检验防治效果。④施工完成后,进行长期监测,实时跟踪滑坡的变形破坏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突发灾害一旦发生时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设计原则与依据设计原则(1)建立有效简便的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设施和资料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立体化监测网络,在治理、施工全过程中及时测定和预报滑坡的位移、应力等变化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并为长期稳定性预测研究提供资料。(2)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监测监测工作采取地面变形监测、桩位移监测等综合手段。各种监测成果相互印证,提高监测成果资料的可靠性。(3)监测点尽可能进行长期监测贯彻全过程监测的工作思路,包括地面、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以监测结果作为反馈设计、指导施工和检验防治效果的依据。工程完工后变形监测点、防治效果监测点应转为长期监测点。(4)监测仪器选择原则1)仪器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2)足够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及相应量程;3)现场使用比较方便、简单;4)仪器不易损坏,尤其是长期监测仪器应具有防风、防雨、防腐、防潮、防震、防雷电干扰等与环境相适应的性能。设计依据(1)地质依据《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林扒里滑坡详细勘查报告》。(2)测量技术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2)《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3)《GPS测量规范》;4)《工程测量规范》;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6)《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监测工程布置监测工作现状目前林扒里滑坡暂未建立监测网络,仅以简易监测为主。监测工作布置本项工程的监测应包括施工期间的安全监测和治理工程完成后的效果监测,其中施工期间的安全监测主要为地表位移监测和现场巡查,治理工程完成后的效果监测主要为抗滑桩位移监测。结合林扒里滑坡的特点,布置主要监测工程如下:(1)1号滑坡根据《控勘报告》及《勘查报告》结论,1号滑坡进行群测群防+截排水。1号滑坡仅修建截排水沟,并继续群测群防,故不布置监测工作。(2)2号滑坡2号滑坡基本稳定,治理工程主要为抗滑桩。根据滑坡特征和治理工程的平面分布情况,于剖面1-1'、2-2'和3-3'分别布置3个、4个和4个地表位移监测点,主要用于施工期间的地表位移监测,同时还应加强巡查。A型桩布置3个桩顶位移监测点,分别位于桩A3、A6、A9顶部;B型桩布置2个桩顶位移监测点,分别位于桩B1、B5顶部;C型桩布置3个桩顶位移监测点,分别位于桩C1、C6和C10顶部。用以跟踪监测桩顶位移变化情况。(3)3号滑坡3号滑坡基本稳定,治理工程主要为抗滑桩。根据滑坡特征和治理工程的平面分布情况,于剖面4-4'布置3个地表位移监测点,主要用于施工期间的地表位移监测,同时还应加强巡查。D型桩布置4个桩顶位移监测点,分别位于桩D4、D7、D12和D18顶部,用以跟踪监测桩顶位移变化情况。由于本项目抗滑桩为埋入式抗滑桩,建议在桩顶设置预埋连接构件,以便后续监测设备能固定于桩顶且能露出地面。监测工程设计(1)监测等级根据《规程》规定,一般场地滑坡观测,应按《规程》变形测量等级的三级进行观测,即按沉降观测时观测点高差中误差≤1.5mm,位移观测时观测点坐标误差≤l0mm精度要求进行观测。(2)监测周期的确定变形观测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监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重大变化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影响确定。因此,观测的周期应视滑坡活跃程度及季节变化等情况而定。在遇暴雨、发现变形速度加快或观测过程中发现突发灾害的可能时,应缩短观测周期,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效果监测年限为不少于一个水文年,施工安全监测采用24小时人工监测;效果监测频率为在暴雨期间,每3~5天观测一次,平时每十天观测一次;待坡体变形基本稳定后,可每半月到一个月监测一次。若有较大变化,应逐天实时监测。(3)监测控制点1)选点按《规程》要求,控制点须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变形观测点选设在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观测点应尽量均匀布设。2)埋石①岩体上、建筑物顶上的控制点标石埋设采用水泥、砂浆现场浇固有“十”字中心的钢筋,岩体上凿孔深度不小于10厘米,建筑物顶上凿孔深度不小于5厘米,埋好后,标志顶部露出岩体面、建筑物顶上5厘米。②岩体上的滑坡观测点埋石与控制点相同。③土体上的滑坡观测点埋设预制有“十”字中心的钢筋混凝土标石,标石埋深不小于1米。标石顶部露出地面20厘米。3)控制点、变形观测点测量①控制点测量使用全站仪(测角精度2秒)配合KernDM504型光电测距仪(标称精度2mm+2ppmD)进行观测,其水平角测量按左、右角观测各6测回,距离测量对向观测4测回,垂直角测量按中丝法对向观测4个测回,仪器高、觇椿高在测站上测前测后及各量测一次取中数、测距边经加乘常数,气象(气温、气压)改正后用经两差改正后的垂直角进行倾斜改正,然后采用导线严密平差程序求得各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②变形观测点测量使用全站仪配合KernDM504型光电测距仪作业,在一控制点设站,用另一控制点为后视方向,以相应的观测点为前视方向,采用极坐标测量方法。水平角测量按全圆方向法观测6测回,距离测量观测2测回,垂直角观测2测回,仪器高、觇标高在测站上测前测后各量测一次取中数。在各观测周期,由于气温的不同,在距离测量时须加入相应的气温校正。各观测点的首次(零周期)观测,应适当增加观测量,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因此零周期的水平角、距离及乖直角观测按控制点测量的测回数进行观测.③水平角、距离、垂直角测量的各项极差、限值如下:表STYLEREF2\s3.4SEQ表\*ARABIC\s21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仪器类别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回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DJ268138表STYLEREF2\s3.4SEQ表\*ARABIC\s22光电测距各项较差的限值(mm)仪器类别一测回读数较差单程测回间较差气象数据测定的最小读数温度(℃)气压(mm/hg)Ⅰ级570.20.5表STYLEREF2\s3.4SEQ表\*ARABIC\s23垂直角观测限差(″)仪器类别垂直角测回差指标差较差DJ215154)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①各周期变形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对观测点进行坐标及高程的计算。以各观测点的零周期为初始值,以后观测点各周期的坐标高程值相对于初始值的差,即为变形观测点各周期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量的大小。②内业计算取位表STYLEREF2\s3.4SEQ表\*ARABIC\s24监测数据取位表水平角值及各项改正数(″)边长观测值及各项改正数(mm)边长、坐标、高程(mm)垂直角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高差(mm)0.10.10.10.10.1③各周期观测成果的处理,应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变形观测点以各周期的长期观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所测变形与内因、外因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通过在回归方程中逐个引入显著因子,剔除不显著因子,获得回归方程。④提交资料:监测工作应分阶段提交变形区观测系统点位位置图、观测成果点、观测点位移与沉降综合曲线图、观测成果分析资料。监测工程量监测基准点2个,桩顶位移监测点12个,地表位移监测点14个。效果监测周期为治理工程竣工后不少1个水文年。表STYLEREF2\s3.5SEQ表\*ARABIC\s21监测工作量表监测项目仪器监测点数监测年限监测基准点/2不少于一个水文年抗滑桩位移监测全站仪+光电测距仪12地表位移监测全站仪+光电测距仪14监测工程施工注意事项(1)本监测设计不能代替施工单位及监测单位专门编制的监测设计文件;(2)监测点的位置应准确、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监测仪器的类型及数量应满足监测设计的目的;(4)所设监测点的数量、仪器均应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布设,位置的布设应由业主或监理主持各参建单位参加下共同确定;(5)施工完成后,对可以利用的监测点均应继续监测,直到趋于稳定为止。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条件交通条件青莲镇位于重庆市奉节县以西距县城80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5′12″~109°7′15″、北纬31°14′18″~30°14′54″之间,东邻竹园镇,南接公平镇,西接桑坪镇,北接平安乡,面积179.6平方公里。工程区位于青莲镇水田村1、2组,位于梅溪河西岸,为居民聚集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54″、北纬31°14′38″。全镇公路总里程450公里,已全面实现公路村村通,交通便利。区内有乡镇公路穿过,交通便利,只需修建宽3米,长约0.34公里的施工便道至施工现场。水电供应治理工程施工区为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水田村,水电供应有一定保障,施工时只需添置一台400千伏安的变压器,搭接临时供电线路长度1公里,同时,须临时铺设施工供水管道长度1公里。料场选择与开采该项目所需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是块石、砂、砾(碎)石,青莲镇有砂场,距离滑坡区域运距约20公里;建筑水泥可在青莲镇上购买,运距约20公里;油、柴油可在公平镇加油站购买,运距约42公里;钢材需在奉节老县城购买,运距约82公里;弃渣场运距约15公里,滑坡区有硬化的乡村道路,交通较方便。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抗滑桩(1)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定位→土石方开挖→桩孔孔壁支护→挖孔→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由于抗滑桩分布高程高差较大,建议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先施工高程较高处抗滑桩,以避免因高、低处同时施工对低处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2)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人工开挖土层及强风化基岩,为加快施工进度,对于中风化基岩,采用水磨钻开挖,禁止爆破。当孔挖至设计深度前0.5m时采用人工凿石设计深度。桩钢筋在钢筋加工房内下料,搭架运送至桩孔内,在孔内进行安装。桩芯砼采用集中拌制,设置搅拌站,桩砼用振动器振捣密实。(3)施工放线测量按设计坐标,放线复测桩位,在桩位外设置龙门桩,以便施工时随时校正桩位,保证桩心偏差≤20mm。(4)桩井圈施工在挖孔桩孔口做钢筋砼护圈,护圈厚500mm,高于周边土300mm,以防地表坡体滚石下井。在井圈上方设置挡土板,在每个孔口搭棚防雨,以保证桩开挖顺利进行。(5)搭设施工平台在护圈上用钢管搭设操作平台,平台3m×3m,平台上铺设8mm厚木板,并在平台上搭设提升脚手架井架,以利土石方运输,井架荷载≥2000kg。平台上搭设彩条布,以遮挡雨水。(6)人工挖孔①开挖方案挖孔采取人工开挖及水磨钻方式相结合的开挖方案,即对土层、碎石土及强风化基岩采用人工掏挖,中风化基岩用水磨钻开挖,再进行人工清除、修整。②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A、施工方法跳桩开挖:采用二序施工法开挖,即一序开挖孔号为每间隔一桩孔开挖。边挖边支护:土体及强风化基岩孔段开挖时,应根据土体和强风化的稳定性确定每循环的开挖深度,每段开挖深度≤1.0m,挖好一段必须及时支护一段,并保证井壁的支护质量。B、安全照明孔内照明设施必须用安全电压照明,电压36V以下,并全部采用防爆灯具。C、地下水的处理措施(孔内排水)场区地下水较丰富,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受地下水影响较大,施工时必须采用可靠的排水、降水措施。挖孔时如有水渗入,应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坍孔。渗水应设法排除,如用井点降水或集中泵排。孔内积水必须及时抽排。挖孔如遇到涌水量较大时,可用水泥砂浆灌压环圈或其它有效的措施。D、当桩孔深大于10m时,要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视观察桩孔下人员的情况,互相呼应,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E、施工区域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钢筋加工区应与居民隔离,抗滑桩桩孔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有临时封盖措施。F、孔壁保护桩孔挖掘及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坍孔。护壁每天必须检查是否有变形、裂缝、渗水等情况。孔内设置应急软爬梯,人员上下井采用安全可靠并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的吊笼。G、垂直度保证每天必须校核挖孔的垂直度。挖孔桩垂直度偏差小于0.5%。H、地质工作现场地质工程师及时对开挖面进行地质编录和检测,重点检查滑带、滑面的位置,准确划定滑带土的厚度,进行岩性编录,如滑面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人员报告,以及时妥善处理。挖桩底高程应会同设计、勘查单位现场确定。I、终孔检验挖至设计孔深(最后0.5米采用人工剔打),清理孔内积水、残碴,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砂浆封底。(7)钢筋制作、安装①钢筋的存放施工现场应将不同型号的钢筋标明并分别堆放,以便明确识别。钢筋应保持清洁并应无锈蚀、锈屑、氧化皮、油、油脂、柏油、泥土、油漆、缓凝剂、滴下的混凝土以及盐或其他任何材料的污染等使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受到损害。所有材料应堆在木板或混凝土的支承上并覆盖好。离地面至少有150毫米的净空,并以足够的支撑防止钢筋变形。②钢筋加工成型钢筋制作设于现场外的基地加工场,由内业技术人员按图纸及规范要求提出加工计划,在加工场加工成半成品,按现场进度随用随运。同时,现场准备一部分各种规格的钢筋以备急用,在各种规格钢筋入场时,做好抽检工作。=3\*GB3③钢筋配料表应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最终的钢筋一览表,在绑扎孔内钢筋架之前,将钢筋最终一览表提交业主批准,并绘出图纸中的钢筋形状和尺寸。钢筋笼位于滑带位置部分的箍筋加密一倍,接头避开滑带。在钢筋的供应、断料和弯折作出安排之前,应对这类钢筋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全面负责。=4\*GB3④钢筋接头对直径大于20mm的受力钢筋应采用机械接头,接头的质量标准应满足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要求。=5\*GB3⑤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严格执行DB51/32.4-91绑扎程序。钢筋在施工面处直接绑孔。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如下。绑箍筋画箍筋间距焊竖向受力钢筋套柱箍筋绑箍筋画箍筋间距焊竖向受力钢筋套柱箍筋检查校正检查校正移交下道工序桩筋定位:桩筋的顶部增设两道φ10箍筋与主筋用铁丝扎牢固,保证主筋间距位置均匀排列。桩筋底部在焊接前,将上层筋位置校正,再与下层筋焊接,桩箍筋绑扎采用分层套箍法,保证箍筋只数。主筋保护层厚度采用砂浆垫块固定其位置。绑扎钢筋网和绑扎骨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GB50204-2010,表3.5.2的规定。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的区段的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容许百分率。纵向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连接钢筋的较小直径。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机械连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机械连接套筒的保护层厚度宜满足有关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机械连接套筒的横向净间距不宜小于25mm;套筒处箍筋的间距仍应满足相应的构造要求。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连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不应小于25毫米(见GB50204-2010)。在绑扎骨架中非焊接的接头长度范围内,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毫米;当搭接钢筋为受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毫米(d为受力钢筋中的最大直径)。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相关要求。为保证砼保护层厚度,浇筑砼时钢筋使用的垫块应在砼浇筑前获得业主的批准。混凝土垫块的等级应保证与浇筑构件的混凝土等级相同。此垫块应用铅丝绳系在钢筋上。钢筋内架绑扎好后,在未经业主检查认可之前不得进行砼的浇筑工作。(8)混凝土工程=1\*GB3①混凝土材料A、水泥在本工程中所用的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GBJ175-99《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各项规定。水泥主要采用袋装水泥,并且标有商品牌号和生产日期,每批单独交付的水泥在进场之前,应先将出厂的质量证明文件提交给业主和监理。交货之后应做到先检验后使用。超过生产日期三个月的水泥以及当业主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中有呈块状或部分凝结状态时,必须进行复查试验或禁止使用。B、水泥的贮存水泥进场后应按不同品种、规格、不同货源进行堆放,并贮藏于干燥,不受雨淋而通风良好的构筑物中,以防止水泥变质。每批交货的水泥均应分别贮存,应按水泥到货的先后顺序使用。不同种类和来自不同货源的水泥应分别贮放在有明显标识的仓库内。袋装水泥应不启封贮存,直到用于工程。任何在现场的袋装水泥一经启封应立即使用,否则应预以处理掉。C、骨料对来自各个货源骨料应按批对产品进行验收,其强度、级配、坚固性、吸水量、有害物质含量及含泥量等均应符合JGJ52-92和JGJ53-96中所规定的要求。当怀疑骨料中所含成分可能引起碱-骨料反应时,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条件,进行专门试验,以确定是否可用,或可参照有关部门规定执行。D、施工用水,主要采用饮用自来水,用于清洗骨料和搅拌混凝土以及养护混凝土,不能含有害物质,并且满足JGJ63-2006的要求。E、外加剂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或为了护壁砼尽早达到一定强度,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所掺加的外加剂应符合JGJ54-79的规定。本工程中不得使用高含量碱和氯的外加剂。含有外加剂的任何类型混凝土,在施工前应单独设计配合比,并要做单独的试验和试搅拌。=2\*GB3②混凝土制作及运输施工前应会同搅拌混凝土施工小组根据结构种类、技术要求、钢筋疏密程度及混凝土输送和浇捣的方法提交具体施工方案,在征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施工。施工时应在整个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按稳定连续的速率为混凝土的浇筑作出周密的安排。高处倾落混凝土时,其卸落高度不应超过2m。若超过2m时,应采用滑槽、导管或串筒等,但在使用前必须用水湿润,如卸落高度超过10m时,导管、串筒内要装有减速装置,以防混凝土离析。混凝土灌入桩内应及时进行捣实,要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混凝土分层捣固时,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一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少于5cm。振捣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或预埋件。表面振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浇筑前底部应先填筑5-10cm厚与砼配合比相同的砂浆,桩砼应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如因特殊原因,桩砼浇筑时留有施工缝,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砼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前,施工缝砼表面应凿毛,剔除石子,并用水清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砼,同时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3\*GB3③砼养护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盖草垫和浇水,浇水次数应以保持砼有足够的润湿状态为准,养护期一般不小于7昼夜。=4\*GB3④砼质量检查砼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规定进行检查,砼试件,应在砼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件的留置应符合规范规定:A、100m3的同配合比的砼,其取样不少于一次;且当有一工作班施工量不足100m3时,每一班取样一次。B、每次取样应至少留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留设试件组数,具体留设组数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确定。C、出具混凝土原材及配合比报告。D、砼浇筑前应架好砼运输通道、人行通道。浇注过程中派专人护筋,桩砼浇筑应连续进行。E、施工缝留设严格按设计及有关规范执行。F、砼的振捣采用φ50插入式振动棒,快插慢拔,振动棒插入间距不大于300mm,且必须插入下层砼不小于50mm。G、砼的留盘,现场配试验工,配标准试件盒3套,坍落度测筒一个。⑤声波检测管A、采用塑料管,内径为60mm,管口应高出混凝土顶面100mm以上。声测管应下端封闭,上端加盖,并保证管内无异物;B、声测管采用预埋的形式,沿钢筋笼内侧呈对称形状布置,并进行相应编号。声测管埋设数量应根据桩身截面尺寸确定:截面尺寸为2.0m×2.5m和1.2m×1.5m时,采用4根声测管,每角一根;C、浇筑桩身混凝土前,应确保声测管与钢筋笼之间有效固定;D、现场检查作业应参照相关技术规程执行。(9)桩的质量检查及验收抗滑桩的质量检查包括原材料质量、孔位偏差、桩身截面尺寸、孔底高程、桩顶高程、孔的偏斜、桩周土与滑带土、钢筋笼焊接、钢筋笼制作、混凝土试块强度、桩身质量等,检查方法以目测、尺检、测量、取样试验等为主。该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的检测数量按100%检测。施工完工后,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对抗滑桩采用超声波法检测进行验收。成桩深度、锚固段长度和桩身截面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严禁擅自更改。实际浇注混凝土体积严禁小于计算体积,桩身连续完整。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钢筋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抗滑桩的允许偏差项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STYLEREF2\s4.3SEQ表\*ARABIC\s21抗滑桩允许偏差项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位±100mm2桩身截面尺寸±50mm3桩的垂直度桩长≤5m,25mm:桩长>5m,0.5%,但不大于250mm4主筋间距±l0mm5箍筋间距±l0mm6保护层厚度±l0mm施工特别注意事项:(1)抗滑桩桩位依据设计单位提供桩位确定,现场放线后必须经设计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2)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不得擅自更改设计。建议采用动态设计法进行施工。若桩孔开挖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停止施工并向相关单位汇报在得到设计单位明确答复后方可继续施工;(3)抗滑桩施工应跳桩开挖(中间间隔两桩孔),严禁爆破开挖,不得一次性开挖到底,施工中应做好地表位移、变形监测,谨防施工触发滑坡。(4)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加强井下通风,并及时检查井内有害气体,确保施工安全。(5)应对抗滑桩桩身混凝土进行桩身完整性及混凝土强度检测。(6)土石方开挖后应及时组织运至指定弃土场,不得任意堆弃。(7)在浇筑桩身混凝土时,相邻桩孔挖桩作业应终止,并不得在孔底留人。(8)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挖桩地质编录工作。(9)区内地下水较丰富,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受地下水影响较大,施工时必须采用可靠的排水、降水措施,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坍孔。(10)施工时,应实时关注天气情况,并制定相关方案,避免浇筑及护壁开挖后支护不及时,若来不及支护,应采取遮盖、排水等措施,同时采用内支撑的方式进行临时护壁支护。(11)埋入式抗滑桩护壁在桩顶处应断开,桩顶与地面之间的空段应采用碎石土回填。(12)埋入式抗滑桩,桩混凝土浇筑三天后,再采用碎石土回填,表层采用不小于0.3m的粘土封填。截排水①首先按设计要求,选定位置,确定轴线。然后按设计图纸尺寸、高程,量定开挖基础范围,准确放出基脚大样尺寸,然后进行土方开挖与沟体砌筑。开挖基坑时,宜根据土质结构进行放坡应留够稳定边坡,以防滑塌。②截、排水沟均采用C20混凝土浇筑。③沟渠分缝为防止温差裂缝和渠道基础不均匀沉陷造成渠道断裂,所有衬砌均设置沉降缝。分缝间距在渠道比降增大时减小,比降减小时相对增大,范围为10~15m不等。分缝形式采用搭接式对接缝,在分缝底部的上游一侧做成齿礅,插入地基内,深度为0.3m,以增加衬砌的稳定性,分缝的缝宽l.5~2cm,内填沥青麻布止水。④渠底人字梁加糙与跌水,详见大样图。⑤坡度大于20%的地段,沟底应砌成粗糙面或用1:1.5的水泥砂浆砌成高50mm,宽150mm的人字型水泥埂,间距1.2m。⑥坡度大于30%的地段,每隔5m应设置防滑键,防滑键宽1.0m,高度根据地面纵坡调整确定,沟底砌筑水泥埂或栽砌石芽;陡缓交接处应设置跌水井,井深及井宽均为1倍沟深,井内采用碎石充填。⑦坡顶较陡段须设置跌水,局部区域可采用PVC或铸铁管衔接。⑧1号滑坡、2号滑坡后缘外侧的截水沟位于顺向基岩出露区,为避免大面积开挖诱发次生灾害,其底部开挖满足截水沟基底宽度即可,侧壁按截水沟侧壁尺寸做相应开挖,严禁多挖超挖,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充值活动方案
- 地方公务员安徽申论2016年B
- 建筑垃圾处置项目企划书
- 山东面试模拟43
- 江苏省公务员面试模拟17
- 北京行政职业能力模拟30
- 上海市信息管理模拟18
- 福建省申论模拟8
- 2010年3月26日上午浙江省面试真题
- 黑龙江行政职业能力模拟73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课件22张)
- 小学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
- 护理部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 高考高中常考化学方程式归纳题
- T-CCIAT 0044-2022 智慧园区以太全光网络建设技术规程
- 人间第一情-完整版PPT
-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安全技术分册)
-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三课时说课
- 外贸合同模板样本中英文
- 体检人员健康风险评估表
- 养殖场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本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