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011bbd312f2b70bfc0be405bf47dc4/eb011bbd312f2b70bfc0be405bf47dc41.gif)
![民事法律行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011bbd312f2b70bfc0be405bf47dc4/eb011bbd312f2b70bfc0be405bf47dc42.gif)
![民事法律行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011bbd312f2b70bfc0be405bf47dc4/eb011bbd312f2b70bfc0be405bf47dc43.gif)
![民事法律行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011bbd312f2b70bfc0be405bf47dc4/eb011bbd312f2b70bfc0be405bf47dc44.gif)
![民事法律行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011bbd312f2b70bfc0be405bf47dc4/eb011bbd312f2b70bfc0be405bf47dc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第九章民事法律行为目录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与生效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与成立第五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与附期限第六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状态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定义《民法通那么》54:“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法律事实事件行为自然事件人为事件意思表示行为(民事行为)非意思表示行为(事实行为)适法的意思表示行为违法的意思表示行为法律行为〔二〕传统民法中的法律行为郑玉波:“法律行为者,乃欲发生私法上效果之意思表示为要素之一种法律事实。〞法律事实事件行为自然事件人为事件意思表示行为(民事行为)非意思表示行为(事实行为)适法的意思表示行为违法的意思表示行为法律行为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一〕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二〕行为的目的在于发生法律上的效果〔三〕合法行为说下,行为须合法行为目的性法律事实法效性意表行为目的=法效行为目的在于追求法效发生目的使他人察知意思表示法效的内容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三、民事法律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一〕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法律事实事件行为自然事件人为事件意思表示行为(民事行为)非意思表示行为(事实行为)适法的意思表示行为违法的意思表示行为1、意思表示说——意思表示行为=民事行为=法律行为2、合法行为说——意思表示行为=民事行为=法律行为+违法民事行为“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二〕民事法律行为与准民事法律行为行为目的性法律事实法效性意表行为目的=法效行为目的在于追求法效发生目的使他人察知意思表示法效的内容1、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法效的内容,即意思表示的内容。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2、准民事法律行为——行为目的性法律事实法效性表意行为目的=法效行为目的在于追求法效发生目的使他人察知意思表示法效的内容由法律所决定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一、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单方法律行为:当事人一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当事人双方相互对应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方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两个或以上当事人相互平行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方可成立的法律行为。二、诺成性法律行为、实践性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的进一步区分诺成性法律行为: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实践性法律行为: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外,还需交付标的物方可成立的法律行为。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三、有偿法律行为、无偿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当事人一方从对方取得利益,须向对方支付对价的法律行为。无偿法律行为:当事人一方从对方取得利益,无须向对方支付对价的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的进一步区分四、双务法律行为、单务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的进一步区分双务法律行为:当事人双方承担义务的法律行为。单务法律行为:当事人一方承担义务的法律行为。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五、要式法律行为、不要式法律行为要式法律行为:依照法律或者约定,须具备特定形式方可成立的法律行为。不要式法律行为:依照法律或者约定,对于意思表示的形式没有特殊要求的法律行为。“式〞——意思表示的形式六、主法律行为、从法律行为主法律行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法律行为中,能够独立存在的那一个。从法律行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法律行为中,须依存于主法律行为方能存在的那一个。两个关联法律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七、独立法律行为、辅助法律行为独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中,具有设权实质内容的法律行为。辅助法律行为:意思表示中,仅以辅助独立法律行为生效为内容的法律行为。八、有因法律行为、无因法律行为甲乙行为A结果行为行为B原因行为因而无效不受影响有因法律行为:以原因行为效力存续为自身效力存续条件的法律行为。无因法律行为:自身效力独立于原因行为效力的法律行为。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九、财产法律行为、身份法律行为财产法律行为:以财产性法效为目的的法律行为。身份法律行为:以身份性法效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十、负担法律行为、处分法律行为负担法律行为:以承担债务为目的、不导致财产权变动的法律行为。处分法律行为:以财产权变动为目的的法律行为。“财产法律行为〞的进一步区分十一、生前法律行为、死因法律行为生前法律行为:不以行为人死亡为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死因法律行为:以行为人死亡为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与成立一、民事法律行为构成与成立的概念构成——根本要素成立——根本要素具备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一〕一般成立条件法律行为的成立:根本要素具备,存在——“有〞“无〞之判断,事实判断任何法律行为均须具备的要素——意思表示〔二〕特殊成立条件特定法律行为,除过意思表示外,还须具备的要素1、合意——双方、多方法律行为2、交付——实践性法律行为3、特定形式——要式法律行为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三、意思表示〔一〕概念意思——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在意愿表示——将意思表达于外部,使人察知——通过某种形式〔二〕意思表示的要素3、标的——意思表示的目的2、意思表示行为——形成内在愿望,并表达于外1、主体——行为人总结: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意思表示标的意思表示行为主体一般成立要件=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三〕意思表示的形式1、明示——口头〔语言〕——书面〔文字〕2、默示〔1〕推定形式——行为〔2〕沉默形式——法律特定规定〔四〕意思表示的类型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2、特定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不特定相对人的意思表示3、对话的意思表示、非对话的意思表示〔五〕意思表示的效力1、行为人应受其所表示的意思的约束,非依法不得擅自撤销2、意思表示的效力发生时间:发出主义——到达主义——了解主义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一、概述〔一〕概念行为目的性法律事实法效性意表行为目的=法效行为目的在于追求法效发生目的使他人察知意思表示法效的内容“有效”适法有效:“意表〞与“法效〞的连接建立;“意表〞适法其条件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二〕有效与成立的关系成立:根本要素具备法律行为的成立:法律行为的根本要素具备任何法律行为均须具备的要素——意思表示意味着法律行为的成立:具备“意思表示〞法律行为的有效:“意表〞与“法效〞的连接建立——“意思表示〞适法由此可见————法律行为的成立:——“有〞“无〞之判断,事实判断法律行为的有效:——“好〞“坏〞之判断,价值判断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法律行为成立:意思表示“主体〞“表示〞“标的〞法律行为有效:意思表示适法主体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标的合法、适当、确定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一〕含义意思表示——意思表示适法——意思表示有效效力约束的事实效力“引而不发”“成立”、“有效”,但不“生效”终结“效力约束〞的事实“生效要件”1、死亡——死因法律行为2、延缓条件成就——附延缓条件法律行为3、始期届满——附始期法律行为第五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与附期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意义和性质〔一〕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性质意思表示——意思表示适法——意思表示有效效力约束的事实效力限制来自于意思表示当事人追求的结果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二〕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意义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行为成立行为有效人为限制其效力原因: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手段:条件、期限方式:条件成就期限到来行为效力发生“停止条件〞、“始期〞条件成就期限到来行为效力解除“解除条件〞、“终期〞二、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一〕概念〔二〕条件的特征〔条件〕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以当事人意思表示选定的、将来可能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发生与否为条件,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开始或终止的法律行为。1、尚未发生2、可能发生3、可能不发生4、合法5、法定事实之外的意思表示约定〔三〕条件的分类(1)延缓条件〔停止条件、生效条件〕行为成立——效力具备〔有效〕——条件未成就——引而不发〔未生效〕——条件成就——效力发作1、延缓条件、解除条件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2)解除条件〔终止条件、失效条件〕行为成立——效力具备〔有效〕——条件未成就——效力发作〔生效〕——条件成就——效力终止比较:延缓条件 解除条件行为成立:效力具备〔有效〕条件未成就:引而不发〔未生效〕 条件成就:效力发作〔生效〕 效力发作(生效)效力具备(有效)效力终止(失效)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2、积极条件、消极条件〔1〕积极条件:事实发生——条件成就〔2〕消极条件:事实不发生——条件成就〔四〕条件成就与不成就的拟制法律行为成立后,条件成就前,当事人恶意促使条件成就或不成就的,推定为条件不成就或成就。三、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一〕概念以当事人意思表示选定的、将来必然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发生与否,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开始或终止的法律行为。〔二〕条件的分类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1)始期行为成立——效力具备〔有效〕——期限未至——引而不发〔未生效〕——期限届至——效力发作(2)终期行为成立——效力具备〔有效〕——期限未至——效力发作〔生效〕——期限届至——效力终止第六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状态一、效力状态概述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意思表示效力“引而不发”“生效”意思表示有效、生效意思表示有效、未生效意思表示适法效力约束的事实意思表示违法意思表示效力瑕疵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二、法律行为的有效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行为目的性法律事实法效性意表行为目的=法效行为目的在于追求法效发生目的使他人察知意思表示法效的内容“有效”适法有效:“意表〞与“法效〞的连接建立;“意表〞适法其条件三、法律行为的生效、不生效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意思表示——意思表示适法——意思表示有效效力约束的事实效力“引而不发”“成立”、“有效”,但不“生效”终结“效力约束〞的事实“生效要件”1、死亡——死因法律行为2、延缓条件成就——附延缓条件法律行为3、始期届满——附始期法律行为四、法律行为的效力瑕疵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行为目的性法律事实法效性意表行为目的=法效行为目的在于追求法效发生目的使他人察知意思表示法效的内容“效力瑕疵〞适法效力瑕疵:“意表〞与“法效〞的连接无法完全建立;“意表〞违法为其条件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一〕确定无效1、违背“根本性〞有效要件2、确定无效:无效之后果,不可挽回3、当然无效:无效之后果,无须任何人确实认4、自始无效:无效之后果,始于行为成立之时1、违反“非根本性〞有效要件2、行为成立时,有效3、在法定期间内,行为人可以撤销该行为的效力4、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行为自始无效〔二〕可撤销5、在法定期间内,未行使撤销权,不得再行撤销6、法定期间:1年——自行为成立之日起〔《民法通那么》〕,或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合同法》〕。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三〕效力待定1、因“权利〞缺乏所致2、行为成立时,其效力悬而未决3、行为人之外的特定第三人决定“追认〞或者“拒绝〞4、假设其追认,行为自始有效5、假设其拒绝,行为自始无效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可撤销民事行为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比较: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成为成立时的效力状况有效效力悬而未决撤销权/决定权人行为人行为人之外的特定第三人行为的最终效力撤销:自始无效不撤销:始终有效追认:自始有效拒绝:自始无效第一编民法总论第三分编民事法律事实五、民事行为的最终效力状况1、事实判断民事行为A、成立B、不成立2、价值判断A、有效B、效力瑕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DIC-NN-生命科学试剂-MCE-4874
- ent-Corey-PG-lactone-diol-生命科学试剂-MCE-9112
- 10-Chloroestra-1-4-diene-3-17-dione-10-CIEsra-生命科学试剂-MCE-1585
- 2025年度级建造师资格证书注册与建筑产业互联网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花店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化小区物业保洁人员劳动合同
- 科技教育与学生实践基地的未来发展
- 提高电动工具使用效率保障员工操作安全
- 提高商业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 三人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协议书2025
- 房地产工程管理 -中建八局机电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办法
- GB/T 6403.4-2008零件倒圆与倒角
- GB/T 2518-2019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企业合规管理-课件
- 火电厂安全工作规程
-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热重法(TG) 第1部分:通则
- 电力业务许可证豁免证明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 FIDIC国际合同条款中英文对照.doc
-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立卷分类表(全)
- 个人劳动仲裁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