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比较_第1页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比较_第2页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比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比较

手足口疾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通常在儿童身上传播。在过去两年里,它在中国的许多城市引起了流行。手足口病已不再像大家认为的是平常的轻度传染病。病变主要发生在手足掌部、臀部及口腔等部位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脑干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及口腔溃疡、手足肛周疱疹,极易继发细菌感染。治疗以尽快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为关键。既往一般用利巴韦林治疗,同时加强支持对症治疗,但效果欠佳。2009年我院成为本市邯山区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在2009年4-10月,共诊治手足口患儿432人,其中发热和或纳差、精神差的患儿259人给予留观并治疗,并选择其中240例病情程度相似的患儿,作为治疗观察对象。1数据和方法1.1病情严重程度方面观察对象均符合小儿手足口病诊断标准:①流行病学资料;②发热,多表现为中等程度发热,约12%的患儿有高热,体温39℃以上;③皮疹,以手足掌部疱疹为特征,疱疹基底部有红晕,部分疱疹发生在臀部及膝部;④口腔溃疡及疱疹,一般与手足疱疹同时或先见于手足疱疹。2009年4月-2009年10月本院确诊手足口病的432例患儿,将其中留观治疗的重病转上级医院死亡1例,较重出现严重并发症转上级医院治疗7例,要求自动出院5例,病情较重的在我院留观的6例,去掉上述19例,余240例患儿(男142例,女98例)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共3组,A组95例除了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点治疗,B组93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双黄连口服液口服。C组52例,单用病毒唑行常规综合治疗。A组95例,男62例、女33例,年龄5个月~5岁,其中<1岁5例,1~3岁66例,3~5岁24例,平均(2.3164±1.0701)岁;B组93例,男53例,女40例;年龄4个月~5岁,其中<1岁7例,1~3岁64例,3~5岁22例,平均(2.3396±1.0579)岁。C组52例,男26例,女26例;年龄4个月~5岁,其中<1岁7例,1~3岁33例,3~5岁12例,平均(2.115±1.0794)岁。三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就诊时间、体温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且所有病例均无利巴韦林及喜炎平注射液、双黄连口服液过敏史及过敏现象。1.2静脉用药物稀释三组均给予常规补液、退热、适当营养支持等治疗,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头孢噻肟、阿奇霉素等。三组静脉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A组给予静脉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制药厂)5~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连用5d。B组给予口服双黄连口服液5~10ml/次,3次/d,连用5d;C组单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加入5%葡萄糖液每日1次静点。1.3其他并发症三组均以治疗5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显效:体温恢复正常,口腔溃疡及手足疱疹消退,无新皮疹出现,一般状态正常,患儿无其他并发症;有效:体温基本正常,口腔溃疡及手足疱疹减少或消失,但散在新皮疹出现,一般状态好转,无其他并发症;无效:治疗5d后仍间断发热、反复口腔溃疡及手足疱疹减少不明显或增多,和/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指治疗过程中出现脑炎或心肌炎的症状及体征。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4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2各组d、b组的合作第4周三组比较临床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结果见表1。患儿完全热退及口腔溃疡、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分别是A组(4.4000±0.9936)d、B组(4.0215±1.1607)d、C组(4.8461±1.1779)d。A组与C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效果最好,其次是A组,对照组C组最差。3血药浓度与疗效分析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美国提出以“手足口病”命名,至今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报道。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至今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以发疹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近几年呈爆发流行,其临床特征为:手掌、足跖、口腔内水疱。病毒类型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二者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难以区别,但EV71引起的症状较重,并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瘫痪及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以上这些均提醒我们积极有效地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重要性。由于本病属于病毒性疾病,西医学至今尚无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有关疫苗也尚在研究中。利巴韦林在细胞内被腺苷激酶磷酸化形成利巴韦林单磷酸,干扰肌苷磷酸脱氢酶活性,影响鸟苷酸合成,从而阻止病毒DNA复制,利巴韦林三磷酸亦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活性,起到抗病毒作用,治疗手足口病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利巴韦林以其价廉质优,一直是临床专家的首选药物。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多由邪犯肺脾、湿热蒸盛或心火上炎所引起。双黄连由连翘、银花、黄芩提取制成。本方中银花甘寒,芳香疏散,善清肺经热邪,为君药;黄芩苦寒,善清肺炎及上焦之实热;连翘苦微寒,长于散上焦风热,并有清热解毒之功,为臣药;三药合用,共奏辛凉解毒、清热解毒之功效。利巴韦林对肠道病毒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双黄连可辛凉、清热、解毒,两者合用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且用药时间短(5~7d),临床不良反应不明显。喜炎平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提取的属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其化学名:穿心莲总内酯磺化物。14-去氧11,12-去氢穿心莲内酯磺酸盐,是通过磺化引入亲水基团的方法制备,它改变穿心莲内酯类成份本身结构。药理效应也因结构改变而增强,该药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能特异性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增加垂体前叶中ACTH生物合成,刺激肾上腺皮质生成释放糖皮质激素,且有抗病毒解热、消炎多重功效,另能增强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脾内T、B淋巴细胞密度,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应用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具有效程短、见效快、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结果显示,利巴韦林联合双黄连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P<0.01),热退及口腔溃疡、手足疱疹消退时间显著少于利巴韦林组。利巴韦林联合双黄连口服液的疗效最优,热退及口腔溃疡、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少于喜炎平+利巴韦林组(P<0.05),由于病程缩短,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继发感染的机会,三精牌双黄连口服液价格不高,但由于安全有效,疗程短、见效快,便于使用,家长易接受。故我们认为双黄连口服液和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综上所述,加用双黄连口服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效果好,对于轻型患儿、回家隔离治疗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口服制剂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的三精双黄连口服液,不但价廉且效果好;对于年幼、病情重的患儿在使用利巴韦林注射剂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口服液,效果很好,喜炎平的效果也不错,但不如双黄连口服液效果明显、性价比高,对于拒绝口服或不能用口服液的婴幼儿使用喜炎平好,这几点治疗经验值得推广。另外,本病属于肠道病毒传染病,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爆发或流行。近两年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提醒我们要加强儿童传染病的防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