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话上声字的例外_第1页
关中话上声字的例外_第2页
关中话上声字的例外_第3页
关中话上声字的例外_第4页
关中话上声字的例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中话上声字的例外

关中方言是以该地区命名的方言概念。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关中中东部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西部宝鸡市数县区方言属秦陇片。根据邢向东、郭沈青(2005)364-371和邢向东(2007)372-381的考察,东部黄河沿岸的宜川、韩城、合阳、大荔话当属中原官话汾河片。尽管属于不同的方言片,但是关中方言还是存在很大的一致性,其中声调的一致性和例外上声字的大量存在,就是重要表现。因此,本文不分关中片、秦陇片和汾河片,统称关中话。一、古浊平、全浊入例外字按照古今语音演变条例,关中话与中古音的声调对应规律是:中古清声母平声字今读阴平,浊声母平声字今读阳平,清上、次浊上字(以下简称“清上”)今读上声,全浊上、去声字今读去声,古清入、次浊入字(以下简称“清入”)今归阴平,全浊入字今归阳平。从今方言出发来看,关中话的上声字应来自古清上、次浊上字。1.关中话今读上声的字,除了合规律的清上字以外,还有不少来自其他声调。其中古全浊上、去声字今读上声的例外字最多。下面以合阳话为例。合阳位于关中东部黄河沿岸,对岸是山西临猗县。合阳话中,古清平、清入、次浊入字的例外字,今读阳平25字,上声50字,去声43字,上声最多:他棵倭跗揩筛煨悲依萎脂膏骄娇兜龛阉删篇侵芬芳昌夯称~呼烹倾攻磕恰撒撤撇~开抹卒猝膜诺鹊略朴~素饺确迫魄僻斥劈嫡辱古浊平、全浊入的例外字,今读阴平38字,上声12字,去声23字,上声最少:虞违岑扔虻擎铭~文袭突帛曝瀑古全浊上、去声的例外字,今读阴平34字,阳平24字,上声81字。上声比前两类的总和还多:垛赦假放~厦偏~簿妒吐处~所庶署薯釜腐辅屦戍载满~碍沛蔼韛风箱稗会~计刽桧佩块队韵晦秽蒯块怪韵被避辔庇饵伪翡讳稻导稍诏绕~线戊阜谬撼憾缆鉴俭片簟歉浸吣枕动词诞散分~间~断~或锏涧腕嫩趟访创倡饷撞称相~柄艇挺泳咏齉控嗅讽2.岐山话。岐山县位于宝鸡市东部,岐山话属秦陇片,就关中地区而言则属西府话。岐山话的古今声调对应规律与合阳相同。43-44在古清平、清入的例外字中,岐山话读阳平26字,读上声51字,读去声52字。上声字列举如下:他颇差~别筛施丕几~乎萎糕坳歼犍~子拼昆崑昌菖芳夯倾攻充恰撤折~断雀朴樸饺杌膜寞诺略掠迫魄轭僻赤斥劈辟卜酷腹牧辱褥/篇抹(斜线后的字根据原著同音字汇检出,下同)古浊平、古全浊入的例外字中,岐山话读阴平30字,读上声22字,读去声28字,读上声的比例高于合阳话:模~范摹~仿屠符诬桅违榴潜饨偿扔鲸擎筒隆洽集惑曝属蜀古去声、古全浊上字的例外字,读阴平55字,读阳平22字,读上声123字,与合阳话一样,读上声的占绝对优势:厦偏~假放~下~降跨埠妒吐赂虑滤处恕庶薯赋赴讣附屡戍沛载慨碍蔼尬隘逝砌佩会~计块蒯晦溃赘锐芮吠秽譬避被荔辔庇腻至饵伪类愧翡讳畏盗导稍潲俏邵北吴~,地名绕戊嗅谬撼憾缆陷钐歉灿谏涧羡片佃幻趟辆畅创倡饷访妄巷称相~下底~厦~门簿拒距巨釜腐辅蟹恃稻赵兆负阜纣舰柄竟聘艇挺泳咏控汞铳诵颂讼/屡俭稻诞3.户县话是关中中部的一个方言。孙立新描写了户县话的声调例外字。今按古声调来源,将其中的例外上声字重新排列于下:201-206清平:诬丕歪尬肤煨揩棵骄娇创~伤芳芬龚称~呼,职~倾攻充~分,填~胚侵瘫篇/筛萎昌菖夯清入、次浊入:恰撒~手,~种泄(上、去声两读)折~断沫抹决匹讫佛寞膜诺络略掠爵朴~素朴厚~饺确魄僻辟赤劈腹辱/斥2迫撤辟浊平:闽扔拎惭酣/擎模~范全浊入:袭突缚全浊上:稻矣撼诞践/釜腐辅艇挺去声:署薯亚块譬避隘假放~屡处~所刽辔碍霭绕陋吐赴赦厦偏~会~计沛块庇蒯偶讳片辆趟创~作畅倡饷妄粽控讽憾缆枕动词灿涧/饵负1~担,~责妒1附~加阜赋田~,~予庶佩晦伪稍访讽柄泳咏导道载记~,~重控1二、不同方言上声字分布1.在关中话的例外上声字中,有一部分字与普通话及其他北方方言相同,属于普通话的“共变字”。以合阳话为例:清平、清入:萎朴~素饺抹浊平:擎全浊上、去声:署薯釜腐辅屡饵伪翡缆俭枕动词访饷柄艇挺泳咏讽从数量和比例来看,来自古全浊上、古去声的字最多,共20个,占合阳话该部分例外字的24.7%。岐山话与普通话共变的例外上声字和合阳基本相同,只比合阳多3个字:卜(清入);属蜀(全浊入)。比合阳少三字:署枕动词讽(全浊去,岐山读去声),总数持平。户县话与普通话共变的上声字与合阳话完全相同,不赘举。可见,关中话的部分例外上声字与普通话及其他北方方言有共变关系,是北方方言的共有现象。其中来自古全浊上、去声的字最多(详见下文),其他来源的字较少。2.除了与普通话共变的部分,还有一部分例外字关中话普遍读上声。下面按来源进行分析。(1)清平、清入、次浊入三地相同:筛篇昌芳夯倾攻膜恰撤诺略迫魄僻劈斥辱两地相同:他棵骄娇芬撒膜(合阳=岐山)揩煨称~呼确(合阳=户县)菖充折~断掠(岐山=户县)(2)浊平、全浊入三地相同:扔两地相同:违曝(合阳=岐山)突(合阳=户县)模~范(岐山=户县)(3)全浊上、去声三地相同:假放~厦妒吐庶处~所载满~碍霭沛会~计佩块晦蒯避辔庇讳稻导稍绕~线阜撼憾片涧诞趟创倡两地相同:秽被谬歉称相~(合阳=岐山)刽(合阳=户县)赋赴附负隘灿辆畅妄(岐山=户县)各点与普通话相同、三地相同、两地相同的数目见表1,不同来源的字所占比例见表2。总之,从古声调的来源分析,各类例外上声字的比例关系是:全浊上、去声>清平、清入>浊平、全浊入;不同来源字的绝对数量同样为:全浊上、去声>清平、清入>浊平、全浊入。从三地例外上声字的相关性来看,清平、清入字和普通话相同的平均7.5%,浊平、全浊入与之相同,去声、全浊上占22.8%。除了去声、全浊上字以外,关中话例外上声字与普通话存在共变关系的比例并不大。而三地相同的比例较高,其中清平、清入字平均为33.7%,浊平、全浊入字7.5%,去声、全浊上36.7%,比例大大高于和普通话相同的字。三地、两地相同的字相加,清平、清入字占52.6%,浊平、全浊入占27%,去声、全浊入占46.9%。如果加上和普通话相同的字,则三种例外字的平均比例高达63.2%、34.5%、70.6%。反映出关中话例外字上声的高度一致性。在上述比例之外的字,则可以看作是不同方言个性的反映。从不同方言点例外上声字的数量来看,岐山话最多,合阳、户县基本持平,岐山比其他方言多的主要是来自古浊平、全浊入和古去声、全浊上的字。这个倾向符合我们对东、西府方言差异的总体印象:属于秦陇片的西府话例外字超过东府话。三、影响关中方言声乐指标的因素关中话例外上声字与古声调、普通话的相关性已如上述。那么,这些例外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呢?综合分析关中方言的声调特点和与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我们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连读变调与调位中和,上声调值与普通话去声相似,受普通话调类影响等。21.半总体规划结构调位中和模式关中各地方言都是四个单字调,调型一致。以西安话为例:10阴平21阳平24上声53去声55关中话的连读变调不复杂,以西安为代表的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有同有异。如西安话大致有如下连读变调条例(根据《汉语方言词汇》第2版改写,轻声记作0):(1)21+21(阴平+阴平)→24+21(阳平+阴平)(2)53+53/0(上声+上声/轻声)→21+53/0(部分)(3)55+-er(去声儿化)→53(上声)3在上面的连读变调中,(1)反映阴平与阳平关系密切,为关中话通例;(2)反映上声与阴平关系密切,如“老板、手表、老虎、买卖”;5(3)反映去声与上声关系密切,如“裤儿、馅儿、对儿”。阴平与上声关系密切,在后字轻读和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反映最为明显。如西部的扶风话有如下连调规律:68-71第一,阴平+轻声(来自阴平)→上声+轻声:疤疤、刮刮、瞎瞎、当归、秋千、咋呼第二,阴平+轻声(来自非阴平)→上声+轻声:窗台、干粮、工人、先人、方便、豌豆第三,上声+上声→阴平+上声:保管、保姆、好比、俭省、老手、扭转第四,上声+轻声(来自上声)→阴平+轻声:打搅、几两、老鼠、领口、马尾、小伙、里首以上第一、二、四条实际上都是后字变读轻声的情形。第一、二条反映了关中话一种普遍的调位中和规律:后字轻读的同时,前面的阴平字抬高为上声调。再如东部的商州话:“阴平后面不管出现什么调,前字由21调变为53调,同上声,后字由原调变成21调,同阴平。”19扶风、商州,一西一东,代表了关中方言的普遍情况。扶风连调规律第三、四条等同于西安话第(2)条,也等同于商州话另一条变调:“上声跟上声相连,变成两类:一类是前字由53调变成21调,同阴平;另一类是前后字都由53调变成21调,同阴平。”19同样反映了阴平和上声之间的密切关系。总之,关中话中按规律应读阴平的字读上声,有不少可能是受连读变调的影响形成的。如岐山话“筛子、犍子、歪的、悲伤、称呼、巷子、杌子、撇开、突然”(“巷”字在关中话多有读阴平的)的前字极有可能是连读中的高降调固化后逐渐读作上声。在关中周边地区,还有一种“阳平+X→24/21+53”的连调模式。即在阳平字后头,其他字不论单字调类如何(东府话去声除外),一律变读高降调(与上声调值相同),如韩城、商州、岐山、扶风等。4据于永敏(2008)描写,韩城话的四个单字调为:阴平31,阳平24,上声53,去声44。韩城话除了“阳平+去声”之外,后字都有部分变读上声53调。有此变读的绝大多数是口语词,以联合、偏正式结构为主。例如:24+31(阳平+阴平)→24+53:平安、梅花、颜色、毒药、石灰24+24(阳平+阳平)→24+53:韩城、灵堂、媒婆、楼房、阎王可见,除了去声字,韩城话有一种阳平使后字变读高降调(上声)的连调倾向。再如扶风话:“有的阳平后面的非上声变成上声,该阳平同时变成阴平”(24+X→31+42),例如:24+31→31+42:财物、成色、浑身、葵花、镰刀24+24→31+42:愁肠、厨房、锤头、麻糖、行情24+55→31+42:芒种、文庙、白面、胡话、白菜具有这种连调模式的词多为口语词,而且一般是偏正、并列式复合词。扶风话的“阳平+X”连调中,后字变读上声的字包括去声,范围比韩城大。64-65阳平调后面的非上声字变读上声的连读变调,本质上是一种双音节语音词的调位中和模式,8-18,142-152在关中周边地区普遍存在。东部在韩城一带,东南部在商州一带19,西部在岐山、扶风、陈仓、凤翔,北部在耀县一带。5甚至更北面属于晋语的延川话,也有类似的“中重式连读变调”。18-19这种连调模式在陕西以外的西北地区方言中存在更普遍,发展更充分。属于涵盖面更大的“高低、低高搭配”的调位中和模式的一部分。8-18,106-131因此,我们认为,这是关中话早期的一种连调式,它后来受到西安话为代表的权威方言的轻声(表现为后字不论原调和前面的调类,一律读较轻较短的21调)的覆盖,只保留在关中周边地区。不少关中方言两种连调式并存,反映原来的调位中和模式在权威模式影响下逐渐式微的过程。如岳佳所记的耀县话。6单就去声字和上声的关系来说,岐山话“提倡、侮辱、馄饨、饶恕、妨碍、和蔼、累赘、邵北吴~,地名”等字,前面经常搭配阳平字,有可能是后字高降的连调式固化后读为上声的。前述西安话变调规律(3)“去声字儿化时变读上声调”,也在关中话中普遍存在。7同样会导致一些充当名词的去声字变作上声。如“片、块”读上声就很有可能是这种原因导致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连读变调都体现在方言高频词中。由于连调中一些阴平、阳平、去声字总是读与上声相同的高降调,这种变调有可能“固化”到单字上面,从而改变原来的单字调,逐渐由语流中的优势读法取代单字调的读法,形成“例外的上声字”。这种连读调固化为单字调的现象,可以称之为“连调固化式”音变,是共时音变向历时音变转化的一种途径。能够为上述推论提供有力旁证的是临汾屯里话。屯里话属中原官话汾河片平阳小片。木通口勇夫的《临汾屯里方言研究》一书,详细记录、分析了屯里话的声调例外字,并对例外的原因作了推测。临汾屯里话有5个单字调:阴平22,阳平35,上声31,阴去44,阳去51。在进行穷尽性列举、分析之后,作者分别讨论了屯里话声调例外字中,受普通话调类、调值、调类和调值、连读变调影响的情况。作者认为,屯里话古清、次浊上声今读阴去(44)调,古清去声今读上声(31)调的例外(即阴去和上声字互换声调——引者),正是由于在屯里话的某些连读变调模式中,前字位置上,上声和阴去“不管后字的声调如何”,都要发生互换的结果。132王临惠(2007)列举了山西临猗话的声调例外字,并且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其中一条是:“将方言的变调作为本调来读。如:今阴平字轻音节前变读去声,有些字只固定出现在一些词中读变调。久而久之,人们误将变调当作本调来读”。该条所举例字除了清入归去声,还有“哪~里”变读阴平一例。532.屯里话与期里话调值的比较关中话的上声调值与普通话的去声调相似,方言上声是高降调,普通话去声是全降调。因此,在共同语对方言施加影响时,方言有可能因这种调类和调值之间的“错位对应”,而直接借入共同语的调值,即方言区的人在模仿共同语发音时,误解方、普之间声调的对应关系,造成误读式的声调例外。关中话例外上声字中去声占大多数,可以从这里得到解释。8这种从共同语直接借入调值的方式,曹志耘89-99、邢向东186-187都讨论过,瞿建慧55-59,将其概括为“音值借贷”。从例外声调形成的原因着眼,可以称之为“借调固化式”音变。例如,西安本地人本来不包粽子,当地话也没有“粽子”一词,但后来这个词随着“粽子”的实物一起进入西安话,却没有按照方言与普通话的调类对应规律,而是读成”,造成了一个例外上声字。关中人说“尴尬”一词的读音,可以看作是调类、调值的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典型。普通话的这个词是从吴语借入的,而关中话又从普通话辗转借入。“尴尬”关中话一般读。前字读阴平,从普通话借入调类,后字读上声,从普通话借入调值,声母、韵母未发生变化。张维佳曾经分析过关中话入声字的不规则分化。他指出:“其二,因方言与标准语调值相近而使非常用字改调类,关中方言上声与标准语去声在调值上接近,……像‘魄恰洽寞漠诺略腹’之类的非常用字由于标准语的影响而读上声调。”184-185王临惠(2007)也将“受到共同语相近调型的干扰发生例外现象”作为临猗话例外上声字的原因之一,例如“恕碍讳憾灿讯谤匿”。53其他一些非常用的例外上声字,如“妒沛蒯庇阜撼秽谬刽”等的形成原因,也当作如是观。在这方面,临汾屯里话同样可以提供旁证。根据木通口勇夫的分析结果,屯里话声调例外中,受普通话调值影响的有如下情况:“(d)在古清平声今读阴去(44)调的例外当中,全部(12个字之中12个)字跟普通话调值(高平调)相似。(e)在古清、次浊上声今读阴平(22)调的例外当中,多数(48个字之中44个)字跟普通话调值(低平调)相似。(f)在古全浊上声今读上声(31)调的例外当中,多数(15个字之中10个)跟普通话调值(下降调)相似。(g)在古去声今读上声(31)调的例外当中,多数(98个字之中91个)字跟普通话调值(下降调)相似。(h)在古入声今读上声(31)调的例外当中,多数(29个字之中19个)字跟普通话调值(下降调)相似。”131以上(f)(g)(h)三条说的都是阴去和上声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屯里话中,跟普通话调类不同但调值相似的字,因普通话调值的影响而大批地变成了声调例外字,其中包括较多的上声字。临汾话是受到普通话严重影响的一个汾河片方言。普通话的调类、调值都对它的声调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木通口勇夫的考察,调值的影响要大大强于调类的影响。我们认为,关中话所受普通话的影响虽然比临汾屯里话要小得多,但其具体情况则与屯里话相似:调值的影响大于调类。比较以上所讨论的两类例外上声字,我们会发现,由“连调固化式”音变造成的例外字,多数记录的是口语常用词(语素),而由“借调固化式”音变造成的例外上声字,则都是非常用词(语素)。因此,表面上看,两种音变的结果都是声调例外,但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对象、运作的具体过程都不完全相同。3.共同读法,从充放电的角度对于当代东南角中在关中话的例外上声字中,有25个字与普通话调类相同,其中上声、去声相混的占大多数。这些是与普通话“共变”的例外字,可以看作是受共同语影响的结果。不过,从这些字的读音在北方方言中十分普遍的情况来判断,这种影响不应当理解为当代普通话的影响,有的在官话的较早时期就已经发生了。如“饺”,关中话“饺子”地道的说法是“角子”,这是中原官话的读音,现在说“饺子”,显然是受到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影响的结果。再如“萎翡伪署泳咏”等的读法,都应是随着相关词语借入的。这一点张维佳讨论古入声字异常演变时也已论及,如“涂抹”之“抹”,“撒种”之“撒”,等等。1849唐人李肇《唐国史补》有“秦人……呼釜为付”的记载,说的本是关中人将全浊声母字(釜)与清声母字(付)相混的情况,但是请注意,“呼X为Y”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