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体液调节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3.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生命观念——基于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种类和功能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观,阐释生命的本质。基于对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起作用的认识,从信息的角度阐释生命本质。科学探究——通过对促胰液素、胰岛素的发现过程,形成敢于大胆探索生物学问题的品质。运用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原理探索有关生命系统的调节规律。科学思维——通过建立体温调节及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模型,培养建立模型的思维。考点速览考点1负反馈调节与分级调节考点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考点3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考点1负反馈与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负反馈(1)甲状腺激素①寒冷环境中的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②靶细胞:几乎体内所有的细胞。(2)调节过程①物质: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②结构:甲.下丘脑;乙.垂体;丙.甲状腺。③作用:Ⅰ.抑制,Ⅱ.促进。④调节类型:由Ⅰ、Ⅱ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例:内环境激素含量的调节胰岛素并不是无限度的分泌,血糖浓度也不是无限度地下降。当血糖降到一定水平时,就通过负反馈作用而制止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浓度相对恒定。
(3)分级调节●概念: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下丘脑位于调节中轴的最上位,下级是垂体,再下级是内分泌腺,最后是靶细胞,前三者构成了激素分泌反馈调节的中轴系统。整个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充分说明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密切联系。●分级调节轴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②下丘脑—垂体—性腺轴;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意义: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方法技巧:动物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1)在“下丘脑→垂体→相应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若顺序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其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含量降低,其前的腺体所分泌的激素含量升高。(2)在“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若顺序靠前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则其后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其前的激素分泌量减少(增加)。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如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升高血糖浓度方面、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新陈代谢方面都具有协同作用。(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3.激素调节的特点(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运输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这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①靶器官、靶细胞: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不同的激素都有自己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但范围有大有小,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起作用后就失活了。(4).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知识贴士(1)激素是一种信号分子,使靶细胞内原有的生理活动增强或减弱,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需要腺体持续地分泌。(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3)误区一:并不是所有激素的分泌都是通过下丘脑到垂体再到相应腺体来分级调节的,如胰岛素的分泌就没有垂体参与。(4)误区二:并不是只有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分级调节,性腺、肾上腺皮质也存在分级调节。1.如图表示人在寒冷环境下,皮质醇(糖皮质激素的一种)分泌的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②③表示皮质醇分泌的分级调节B.过程④促进作用减弱,皮质醇分泌减少C.皮质醇调节有机物代谢,能够提高血糖水平D.若阻断下丘脑和垂体之间血液联系,则激素B分泌会减少2.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据实验结果推测垂体的活动可能受下丘脑控制B.该实验说明下丘脑和垂体之间不是通过神经联系,而是通过血液联系C.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D.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3.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激素A可能是胰岛素,可直接进入细胞内起作用B.激素B不直接进入细胞就能起作用C.某个靶细胞可能同时存在上述两种作用机理,受两种激素的调节D.由题图可知,激素只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启动和调节相应的生理过程4.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B.长时间光照会停褪黑素的分泌减少C.图中的调节过程中,信息分子既有神经递质也有激素D.下丘脑细胞上有褪黑素特异性受体5.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人体在长期应激状态下容易出现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典型症状为腹痛、腹胀和排便频率改变等。皮质酮(CORT,一种激素)以及促炎细胞因子增加可能是IBS发病的主要原因,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CRH表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表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表示皮质酮。A.长期应激导致CORT增加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B.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以促进巨噬细胞释放多种促炎细胞因子C.CRH、乙酰胆碱等信息分子均需要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D.IBS的发生说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6.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组别TSH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930甲229乙12(1)据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判断的依据是。(2)据上述结果可以推测乙发生病变的部位。(3)给小白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少。基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认识,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2认为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请补充下面的实验,来探究哪个观点是正确的。①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它们的。②甲组小鼠摘除垂体,注射,测定TRH分泌量。乙组小,测定TRH分泌量。③结果分析如果,表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如果,则表明垂体分泌的TSH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作用。如果,则表明TSH和甲状腺激素对TRH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4)为什么能在血液中检查到相关激素含量?。(5)高等动物处在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其调节方式是。在此过程中,使神经细胞兴奋的信号有低温和(物质),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mmol/L、145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6)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甲状腺(填“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7)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大脑皮层还会产生冷觉。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的原因是。(8)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填“几乎全身所有细胞”或“垂体和下丘脑”)。已知甲状腺激素属于脂溶性小分子,推测其受体在靶细胞的(填“细胞膜上”或“细胞内”)。(9)在人体中,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作用关系为。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考点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主要来源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主要去路是机体细胞氧化分解葡萄糖)2.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3.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类重要激素项目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作用途径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作用效果既增加血糖去路,又减少血糖来源,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影响因素如上图中的途径:①血糖浓度——高浓度,即a途径;②神经调节——下丘脑有关神经,即b途径;③胰高血糖素,即c途径。●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升高血糖浓度,其中主要是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影响因素如上图中①血糖浓度——低浓度,即f途径;②神经调节——下丘脑的有关神经,即e途径;③胰岛素,即d途径。人体中(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若a代表血糖浓度,则b代表胰岛素,c代表胰高血糖素。①血糖浓度较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②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3).糖尿病病因:类型病因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或合成不足,但胰岛素分泌正常症状——“三多一少”(3)尿糖与糖尿病①尿糖:正常人当血糖超过8.9~10mmol/L时,糖较多地从尿中排出。②糖尿病: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③关系:出现尿糖不一定是糖尿病,但持续性的尿糖很可能是糖尿病。4.体温平衡(1)热量的主要来源:代谢产热。①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②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2)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皮肤,其散热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以及蒸发的方式进行的。对流散热:紧贴身体的空气由于辐射的结果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而上升,冷空气接着来补充,体表又与新移动过来的较冷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因而不断带走热量蒸发散热:是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主要是呼吸道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辐射散热:热辐射,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持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等于散热。●只有恒温动物才有体温调节机制,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体体温恒定的意义:保证酶的活性,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新陈代谢等,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5.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1)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2)人体内的无机盐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当血钠含量升高时,则醛固酮的分泌量减少,其结果也是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3)尿的形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分布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6.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1)地位: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2)主要作用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血浆渗透压的升降,维持水盐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③分泌:分泌多种激素进而作用于其他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如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④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1.人体中血糖调节机制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糖调节是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B.图中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完整的反射弧C.胰岛B细胞有葡萄糖和肠胃激素的受体D.图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及其所支配的胰岛B细胞2.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是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如图AD是随时间变化Ⅱ型糖尿病形成过程中人体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敏感关系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分析可知,胰岛素抵抗原因是缺乏胰岛素受体B.A点时,胰岛素浓度低,敏感性高,基本接近健康人C.与A点相比B点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抵抗也增强D.据图分析可知,随着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的分泌量先增多后减少3.近一半的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血糖异常升高,当血糖控制不良时,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将上升10倍。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可造成机体蛋白质GP73异常分泌,进而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导致了患者糖代谢的异常,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也参与了GP73的合成B.正常机体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大量转化为葡萄糖C.编码GP73的基因失活,肝细胞中cAMP含量减少,可能导致血糖降低D.制备抗GP73单克隆抗体为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4.CL31是一种新型减肥药,为了研究该药物作用机制,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脂肪细胞进行了实验,各组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组别1组2组3组4组生理盐水++++肾上腺素+CL3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注:“+”代表加入,“”代表不加入)A.本实验中,组1和组2都是对照组,组3和组4是实验组B.CL31减肥的原理是促进脂肪细胞中脂肪的氧化分解达到减肥目的C.CL31通过肾上腺素受体作用于脂肪细胞D.肾上腺素受体抗体能与CL31结合,使CL31不能起作用5.下图表示下丘脑对某些组织器官生命活动的控制,图中A~C表示三种不同的组织器官,表示下丘脑经由延髓发出的自主神经,表示通过相关激素建立的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中A表示肾脏的部分结构,已知“刺激因素”是机体失水,则X是抗利尿激素B.若图中B表示胰腺的部分结构,在饥饿时,指向B的虚线箭头促进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C.如果图中C表示甲状腺,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下丘脑分泌TSH会增加D.如果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产生冷觉的场所是大脑皮层6.大多数发生病毒感染的人都会有炎症反应,造成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症状,某感染者从发热到降温的体温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战和出汗分别能导致ab段和cd段体温变化B.发热能通过血管舒张促进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运输C.ab段发生时感染者副交感神经兴奋,产热增加,散热减少D.体温调节过程以神经调节为主导,体液调节是其中一个环节7.抗利尿激素是一种九肽激素,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和促进肾集合管重吸收水。下图是抗利尿激素促进肾集合管主细胞重吸收水的作用机制示意图,图中AQP2、AQP3、APQ4均为水通道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各部分结构的渗透压大小排序为:小管液>集合管主细胞>组织液>血浆B.抗利尿激素对血管平滑肌和肾集合管细胞的作用不同可能是两种细胞受体不同引起的C.抗利尿激素作用的效果最终会使血压升高D.当人饮水不足时,人体内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8.肾素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原酶,是肾小球旁器细胞释放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分泌量受肾小动脉压及原尿中的钠量等因素影响。肾素作用于血浆内的血管紧张素原,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血管紧张素,促进血压上升。下图是机体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和血量的调节示意图。(1)肾素不属于动物激素的理由是。(2)由图推测,高血压的形成机制是:肾素分泌增加促进了血管紧张素的生成,血管紧张素一方面通过,使血容量增加;另一方面通过,使血压升高。(3)研究表明,依普利酮是一种降压效果显著的药物。现欲通过实验证实依普利酮是醛固酮受体拮抗药,能与醛固酮受体竞争性结合。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期结果实验材料:(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2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高血压模型鼠40只、(生理盐水配制的)依普利酮溶液、其他必备材料及检测装置。考点3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系统是由人体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等)和一些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和细胞(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卵巢内的卵泡和黄体、下丘脑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等)所组成的一个调节系统。.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项目内分泌腺外分泌腺结构无导管有导管分泌物种类激素汗液、皮脂、消化液等分泌物量微量较多分泌物的排出进入细胞周围的血液和淋巴液,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输送到细胞、组织或器官中由导管流出,排到体外或消化道等处举例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胸腺唾液腺、胃腺、肠腺、汗腺、皮脂腺、乳腺、泪腺、肝脏注意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外分泌部可以分泌消化液(胰液),内分泌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及功能分泌部位激素名称化学本质作用部位主要生理作用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多肽调控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控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激素调控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冲吸收,从而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垂体蛋白质全身调节生长和发育,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多肽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和发育,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氨基酸衍生物全身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肾上腺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肝脏等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毛细血管收缩;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糖原的合成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皮质醇类固醇肾脏调节水淹代谢和有机物代谢胰腺中的胰岛胰岛B细胞蛋白质全身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糖原和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降低血糖含量胰岛A细胞多肽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含量睾丸类固醇全身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和雄性的第二性征的出现卵巢全身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生成和雌性第二性征的出现孕激素卵巢、乳腺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三.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1)维持内环境稳定,如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以调节机体的水盐平衡。(2)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激素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3)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如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等。四.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的比较项目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不同点来源由内分泌腺或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分泌产生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产生(除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和植物的筛管细胞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化学本质蛋白质、多肽、固醇等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多种多样作用部位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突触后膜发挥作用后去路作用后迅速失活作用后可保持活性作用后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相同点①都具有生物活性;②均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③都不供能;④都不组成细胞结构注意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激素是一些特殊细胞产生的,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也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1.内分泌腺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与醛固酮都是由肾上腺分泌的,但分泌的部位不同B.垂体可分泌促性腺激素,给雌、雄亲鱼的饲料里添加促性腺激素类药物,能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的成熟C.在胚胎期或者婴幼儿阶段,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2.为研究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的作用,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家兔(性别决定为XY型)胚胎生殖系统分化前,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其外生殖器表现,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外生殖器表现处理不做摘除手术进行摘除手术甲组雄性雌性乙组雌性雌性A.甲组、乙组幼兔的性染色体组成都为XXB.手术摘除未成熟的组织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C.实验结果验证了发育出雌性器官需要来自组织提供的激素信号D.若摘除甲组组织的同时给予适量睾酮刺激,则会发育出雄性外生殖器官3.二十世纪初,科学家对狗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促胰液素(碱性多肽),实验的主要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组别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第①组稀盐酸注入狗的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第②组稀盐酸注入狗的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第③组稀盐酸注入狗的切除神经的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第④组刮下小肠黏膜加入稀盐酸研磨并制成提取液,注入同一条狗的静脉胰腺分泌胰液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A.斯他林和贝利斯完成了第④组实验,并首次提出了促胰液素B.第①组和第③组对比,说明促胰液素的分泌不存在神经调节C.第②组和第④组对比,说明小肠黏膜能产生某种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物质D.促胰液素和胰蛋白酶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相同,但两者不都通过体液运输4.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都存在于乳腺上皮细胞内。雌激素能够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有研究发现,降低乳腺癌细胞中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可以达到治疗某些乳腺癌的目的。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自由扩散进入乳腺上皮细胞B.某些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量可能升高C.孕激素含量异常升高可能导致某些乳腺癌的发生D.孕激素可能影响某些乳腺癌细胞合成和分泌雌激素5.动物乳汁中主要乳成分的合成过程是不同激素相互协同、共同完成的复杂过程。催乳素促进主要乳成分的合成,且依赖于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等激素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刺激特定乳蛋白mRNA的合成,来调控主要乳成分的合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乳素、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的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乳汁的产生需要多种激素的协调作用C.激素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促进乳汁的分泌D.由于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所以激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6.冬泳作为一项在极寒环境下游泳的极限运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挑战自我。某人脱衣入水后短期内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与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①人体的产热量②甲状腺激素的含量③内环境的pH④内环境的Na+含量⑤机体耗氧量⑥肾上腺素的含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7.生长激素(GH)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分泌激素之一,其调控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只有肝脏细胞能选择性表达生长激素受体基因B.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直接刺激垂体分泌GHC.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进行治疗D.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共同调节机体活动1.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上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而由其转化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质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AC)在Mg2+或Mn2+的存在下,可催化ATP脱掉两个磷酸后环化生成cAMP(环腺苷一磷酸),cAMP可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信号传递。激素激活AC后,胞内cAMP浓度急剧增加,细胞产生快速应答;而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PDE)可将cAMP降解成5/AMP,导致cAMP浓度下降,使信号终止(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MP中无特殊的化学键"~",其元素组成与质粒相同B.PDE:第一信使:第二信使在发挥作用后活性均不变C.机体大量元素Mn或Mg摄入不足会影响信息传递过程D.性激素可激活细胞膜上的AC,使胞内cAMP浓度急剧增加2.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是人体的重要内分泌腺,部分作用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A.肾上腺素的分泌既受到交感神经支配,又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B.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可配合使用糖皮质类激素类药物缓解症状C.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多D.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参与人体内血糖、水盐、体温等调节过程3.深度睡眠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如图表示骨生长的部分调节机制,其中GHRH表示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表示生长激素,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IGF1表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深度睡眠情况下,神经递质会刺激下丘脑分泌GHRH,该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B.由图可知,垂体产生的GH可定向运输至肝脏,使其分泌IGF1C.若某人长骨骨折后,体内GH和IGF1的含量应上升,来促进骨的愈合D.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mRNA的种类会发生改变,原因是DNA发生了改变4.下面是胰岛素发现的相关实验和资料:①科学家无意中发现,切除胰腺的狗会患上与人的糖尿病类似的疾病;②正常胰腺提取物,注射给由胰腺受损诱发糖尿病的狗,血糖几乎无变化;③班廷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以实验方法结扎胰管或因胆结石阻塞胰管都会引起胰腺萎缩,而胰岛却保持完好,这样机体不会患糖尿病;④1916年,科学家将胰岛产生的、可能与糖尿病有关的物质命名为胰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制作楼道自动感应灯》教学设计
- Unit 4 Eat Well(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4)
- 12 《论语》十二章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新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 14 当冲突发生(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 情态动词must(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电视剧影视演员聘用合同6篇
- 轮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 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标签标题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新)同步教学设计:第1单元第3课《西方古典文明》 (共3份打包)
- 【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究文献综述2700字】
- 校本教材(生活中的物理)
-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 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 中国古代突骑研究
- 物理学科中的跨学科应用
- 专题07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复习讲义)(原卷版)-二轮要点归纳与典例解析
- 20以内进位加法100题(精心整理6套-可打印A4)
-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初三化学学情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