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化2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化2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化2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化2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化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知识网络(一)、灿烂的中华文化考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考点三: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考点四: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考点五: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考点六: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考点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二、高考考点考点一灿烂的中华文化主干串讲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汉字、史学典籍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博大精深见证(或表现)原因三、考点突破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含义:即

。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

,又有各自民族的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交流认同理解共性特性(2)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3)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

。(4)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不竭力量之源。认同感归属感族凝聚力

深化整合: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1)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2)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性。(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文化的力量。考向聚焦热点考向一中华文化的特征。预测题型:选择题。命题角度:结合材料考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及其原因。【例1】(2009·安徽)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解析

京剧作为中华文化,“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充分体现了其兼容性,A、B两项材料不能体现,D项说法欠妥。答案

C热点考向二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预测题型:选择题。命题角度:中华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从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考查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2】(2009·天津)《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党和政府的做法体现了()

A.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C.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保障

D.对少数民族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支持解析

A项不符合题意,设问的指向性是“党和政府的做法”。B项与题意无关,题干没有涉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C项与题意无关,题干没有涉及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问题。排除不符合题意的A、B、C项,故选D。

答案

D【例3】(2009·福建)在《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两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

“五缘”突出反映了闽台文化之间的同根性和交融性,①②当选;文旨在于说明二者的联系,而非区别,③④与题意相悖,因此答案为A。

A错题笔记易错点一中华文化由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而成。【例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这是因为()

A.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中华文化在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C.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D.中华文化由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而成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D。

纠错心得: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色,“融合”说法错误。C易错点二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例2】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首先应表现为各民族文化上的互相吸收、水乳交融,这一点,一部中国民族史就能准确告诉我们。这表明()

A.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B.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民族的文化相加形成的

C.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D.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对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解错误。纠错心得: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考点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干串讲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

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1)途径:①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要与弘扬

相结合。⑤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爱国主义拥护祖国统一优良传统时代精神(2)意义: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

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

的需要。全民族综合素质社会主义道路

深化整合: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关系(1)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3)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考向聚焦热点考向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命题角度:结合具体材料认识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或民族精神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例1】(2009·广东文基)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A.善良朴实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D.艰苦朴素解析

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故选C。B项与题意不符。A、D项本身不属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答案

C热点考向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命题角度:如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考查的重点。【例2】(2009·江苏)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2008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有同学把收集到的以下三幅图片挂到班级网页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纷纷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图片也挂到网上。这些图片大多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感染,并跟帖展开讨论。有同学跟帖认为,“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解析

观点评析应该全面,既要看到该同学观点中的合理因素——重大实践活动对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又要看到这不是唯一途径,弘扬民族精神更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答案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它不仅集中体现在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并非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错题笔记易错点一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例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就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材料主要是告诉我们()①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②中华民族精神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③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③。颠倒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纠错心得: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集中表现,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民族精神又促进了优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易错点二中华民族精神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例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形成了“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的精神财富。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看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民族精神有精华和糟粕之分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③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④社会实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①。对中华民族精神理解错误。纠错心得: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集中表现,是民族文化的精髓。【答案编写完整化】考题再现2008年12月15日上午8时,东航班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开始了在两岸之间的首次空中直接通航。海峡两岸的关系互动,由开始的特殊群体(大陆老兵)返乡探亲,到普遍性的单项旅游观光、文化、体育、教育等民间交流,再到求学、求职、通婚以及台商到大陆投资建厂等举动。这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实现了两岸同胞的强烈愿望,满足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两岸透过这样的接触、交流和互四、规范答题动,和平统一、共创双赢、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日子不会太遥远了。请利用你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依据。学生作答

规范得分(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2)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等内涵的伟大民族精神。(4)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中华文化持久深藏于两岸人民心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这是联系两岸的最牢固纽带。老师忠告该学生答题思路不够开阔,遗漏了很多重要知识点。规范答题要做到答案编写完整化。在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流畅、灵活,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不漏点,避免失分。高考阅卷是“踩点”给分,答题要做到完整不漏点,建议同学们首先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全方位地分析问题。作答时看清该题所附的分值,如本题的分值是8分,一般要答两点或四点(可能是1点4分或1点2分)。但不能贪多求稳,认为回答得越多越好,来个撒网式战术,掩盖了重点,浪费了时间。答案组织坚持教材知识、材料、时政术语的有机统一。各要点要坚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背景材料随着“大三通”成为现实,两岸文化交流与互访也越来越多。2009年两岸以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闽王、关帝、陈靖姑、保生大帝等为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精彩的形式有力地推动、深化了闽台文化的交融,增进了闽台两地民众的情谊。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五、时政点击创新应用1.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简体字、汉语拼音。目前,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台湾与大陆所达成的共识说明()①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②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对汉字使用所达成的共识,直接表明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能说明中华文化对两岸的重要性。C、D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目指向不符。

A2.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全面启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两岸三通”成功的原因在于()①中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促进了社会发展②两岸同胞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③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④两岸同胞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C3.材料一2008年11月4日,在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还举行记者会宣布两岸互赠大熊猫、珙桐树与长鬃山羊、梅花鹿。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成为现实,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

材料二2008年12月15日,经历30年风雨历程,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化茧成蝶,基本实现。实现两岸“三通”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两岸同胞的人心所向。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曾说:要把两岸三通的事做好,最重要的是要把第四通做好,也就是两岸要心灵相通,只要心灵相通,就会一通百通。(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签署四项协议,实现两岸大三通?(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六十年的分离和阻隔,是什么让两岸人民能做到心灵相通?为什么说两岸三通最重要的是心灵相通,心灵相通则一通百通?答案(1)①这是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当前大陆和台湾都面对全球化、区域经济整合、知识经济来临的客观事实,实现“三通”,有利于两岸加强金融合作和经济合作,相互扶助,赢得持续发展。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广泛发展,要求打破狭隘的区域封锁,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活动参加者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资源更有效配置的目标。四项协议的签署将带动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提升台湾的经济竞争力和保障台湾民众的健康权益。③两岸实现三通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直航可提高两岸间人流、物流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推动两岸经贸发展。④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社会生产的目的。两岸直接通邮使两岸民众和企业享受到更好的邮递服务,联系更加方便。建立两岸食品安全协处机制,将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两岸贸易健康发展。⑤这将使台湾的区位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将会大大促进台湾旅游业的发展,投资环境将显著改善。⑥实现“三通”,金融、物流服务需求也将随之而起,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2)①中华传统文化让两岸人民做到心灵相通。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⑤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材料:四方街位于云南省丽江古城,历经800多年风霜雨雪,已形成独特的“街景”,从解放初期“街上只有本地人”,到改革开放后“操着各地口音的商人多了”,再到如今“街上随处可见能说几句纳西语的外国游客”,这座西部老街越来越“世界”。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丽江老街越来越“世界”的原因。答案:①中华文化远源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③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吸引世界各国人民。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⑤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传统与现代,老街在“变”与“不变”中展示着“越民族越世界”的现代古风韵。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解析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修史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绵延不绝。A六、过关演练2.从远古到现代,从昆曲到京剧,从吟颂《论语》

到热唱《我和你》,从“四大发明”到“辉煌时代”……凸显“中国元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①源远流长②博大精深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④潜移默化,持久深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材料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③④不符合题意。

A3.2009年2月14日,台北故宫院长率团来到北京,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商谈加强两岸文物合作交流事宜。这种文化交流()

A.说明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民族特征

B.体现区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C.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

D.有利于加深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D4.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图样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本身的设计融入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国特色和岭南标志性文化元素相映成趣。亚运会会徽将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亚运遗产。材料说明()①亚运会会徽是世界文化遗产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④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D5.千百年来,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等都与泉水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渊源关系,这成就了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最终积淀成济南的泉水文化。这主要体现了()

A.文化的自发性和社会性

B.文化的民族性和历史性

C.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性

D.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和文化的特点,具有一定难度。题干主要表明特定的历史、地理等因素形成了济南富有特色的文化。A表述错误,B、D无从体现。

C6.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神秘、朦胧、圣洁的藏族文化是一株永不凋零的雪莲花。民主改革50年,党和国家对西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使西藏传统文化得以系统、清晰、完整地保存。这是因为()①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说法错误。D7.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坚韧、勇敢、团结、智慧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因此,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授予了全体“中国人”。从文化的角度看,这表明()

A.中华民族精神总是产生于特殊的时代

B.中华文化熔铸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D.改革开放为我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B8.“5·12”汶川地震灾情出现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部队在积极投身抗震救灾斗争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受灾地区搞好恢复重建,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作出更大贡献。广大官兵在参加抢险救灾同时,还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扶贫帮困和爱心捐助活动。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解。抗震精神中蕴涵了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内在气质,它们分别是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答案

D9.香港大学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每年国庆前,各个民间社团热心策划,缜密安排,自行组织庆祝活动;日常生活中,升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仪式成为不少机关、学校的重要仪式。上述事例表明()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我国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①不符合题意。

C10.中华民族虽然“没有征伐的武勋,只是依照传统统一天下”,但是中华民族却有为了尊严不惜做出任何牺牲的勇气。与过去不同的是,日渐强盛的中国,在不屈的民族精神鼓舞下,一定能够挫败任何挑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①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③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④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D1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通过文化创新来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这段话()①揭示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②看到了文化创新对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③指出了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④认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民族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本题是对民族文化、文化创新和民族精神关系的综合考查。解答的重点在于正确理解材料中心意旨。③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B1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①②④正确地说明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因。

C二、非选择题13.在经历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后,英国《经济学家》记者金焱说,她一直想探究中国为什么拥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组织力和动员力,这种巨大的能量又来自哪里。你是否能从文化生活角度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3)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和举办奥运会中的壮举是中华文化魅力的彰显,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14.温家宝总理2009年2月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他深情地说: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说她古老,她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说她年轻,新中国成立才60年,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深深爱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