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篇目过关练(十二) 《兰亭集序》_第1页
文言文篇目过关练(十二) 《兰亭集序》_第2页
文言文篇目过关练(十二) 《兰亭集序》_第3页
文言文篇目过关练(十二) 《兰亭集序》_第4页
文言文篇目过关练(十二) 《兰亭集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篇目过关练(十二)《兰亭集序》A级:基础知识分类练一、练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重点实词1.修禊事也修:举行禊:一种风俗祭祀2.群贤毕至全,都3.少长咸集全,都4.茂林修竹高,长5.引以为流觞曲水酒杯,两侧各有一耳6.列坐其次列:依次排列次:地方7.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热闹8.信可乐也实在9.夫人之相与相处,相交10.或取诸怀抱兼词,“之”“于”二字的合音11.感慨系之矣附着,随着12.向之所欣向:过去欣:高兴,欣喜13.已为陈迹旧的痕迹14.况修短随化依附15.终期于尽注定1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兴发感慨17.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18.其致一也情致二、练重点虚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之eq\b\lc\{\rc\(\a\vs4\al\co1(①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引申为达到,得到,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③夫人之相与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④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⑤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2.于eq\b\lc\{\rc\(\a\vs4\al\co1(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词,在,②当其欣于所遇介词,对,③终期于尽介词,到))三、练通假字——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虽趣舍万殊同“取”,取向2.悟言一室之内同“晤”,面对面四、练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列坐其次古义:曲水岸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古义:用来。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4.夫人①之相与,俯仰②一世①古义:两个词,其中“夫”为句首发语词,表示下文要议论。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②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心胸,打算。6.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五、练词类活用——解释词义并体会用法1.名词作动词①一觞一咏喝酒②映带左右环绕2.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引以为流觞曲水使……流动②所以游目骋怀游:使……纵展骋:使……放开3.形容词作名词①群贤毕至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②少长咸集年轻的人和年长的人③死生亦大矣重大的事情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①齐彭殇为妄作把……看成平等②当其欣于所遇对……感到高兴5.数词的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6.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尽六、练文言句式——翻译语句并体会句式特点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译文: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聚会。②当其欣于所遇。译文:当他们对所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③不能喻之于怀。译文:不能在心里明白。④亦将有感于斯文。译文:也将会对这次集会的诗文产生一番感慨吧。2.判断句①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译文: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我)本来就知道,等同生死是荒诞的,等同寿夭是妄造的。③其致一也。译文:人们的情致是一样的。3.定语后置句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译文:抬头观看无边无际的宇宙,低头细察兴盛繁茂的万物。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译文: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4.省略句①列坐其次。译文:(众人)依次排列,坐(在)曲水岸边。②引以为流觞曲水。译文:汲引(清流急湍)把(它)作为流动酒杯的曲折水道。③悟言一室之内。译文:(在)室内和朋友面对面交谈。④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在)身体之外自由放纵地生活。七、练文学常识——填空并识记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世居会稽山阴,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人又称之为“王右军”。B级:学考题型过关练一、语基小题精练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都B.惠风和畅惠:柔和C.及其所之既倦既:既然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陈旧解析:选C既:已经。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代指音乐)②不知老之将至(老年)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处)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解析:选D致:情致、情趣。3.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而宋荣子犹然笑之C.悟言一室之内 D.虽趣舍万殊解析:选AB项,“犹”同“繇”,喜;C项,“悟”同“晤”,面对面;D项,“趣”同“取”,取向。4.选出完全没有古今异义词语的一项()A.俯察品类之盛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D.亦足以畅叙幽情解析:选DA项,品类:天地万物/种类。B项,怀抱:襟怀抱负/抱在怀里,胸前。C项,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文雅。5.下列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映带左右一觞一咏C.所以游目骋怀引以为流觞曲水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解析:选DD项,数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B项,均为名词作动词;C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6.选出与例句中的“于”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当其欣于所遇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C.亦将有感于斯文 D.不能喻之于怀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介词,对;A、D均为介词,在;B为介词,到。7.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不知老之将至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C.及其所之既倦 D.俯察品类之盛解析:选BB项与例句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助词,的;C项,动词,得到;D项,定语后置的标志。8.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倾吐襟怀抱负,在室内面对面畅谈。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之产生。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何况人的修养好坏完全听凭造化安排,最后都要消灭。D.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如果符契一样相合,面对前人的文章没有不叹息哀伤的。解析:选BA项,“或”是“有时”之意;C项,“修短”指人的寿命长短;D项,“若”是“像”的意思。9.名句默写。(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文本阅读精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趣舍万殊趣:取向B.未尝不临文嗟悼嗟悼:嗟叹悲伤C.终期于尽期:期望D.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解析:选C期:注定。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感慨系之矣 B.及其所之既倦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不能喻之于怀解析:选BB项,动词,往,引申为“达到,得到”。A、C、D三项都作代词。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生短暂,快乐易逝,生命终究要消亡,认为“死生”“彭殇”是一样的,所以作者告诉我们要痛快地享受眼前。B.选文第一段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