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安溪梧桐中学2011届高中毕业班12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时间:2010.12.4(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久在樊笼里,.(《归园田居》)(2),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3)州司临门,.(《陈情表》)(4)一觞一咏,。(《兰亭集序》)(5)住近湓江地低湿,。(《琵琶行》)(6)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周节妇传(宋濂)周节妇,姓赵氏,名淑。父孟德,有文学,生二女.节妇长且贤。尤爱之,授《论语》、《孝经》、《列女传》,皆能通其义.年十八,求宜婿者,得同邑周本恭,归焉。始归而姑卒,既而,舅及兄公、姒氏亦相继死。兄公子宗显尚幼,节妇相夫饬丧,治葬咸尽礼,育宗显如子。归十一年,生三男:宗善、宗祚、宗政.宗政始生时,天下大乱,夫婴疾甚,恐不起,顾节妇曰:“今兵革四兴,嗣子单弱如此,我死尔能自保乎?”节妇啮指流血,泣曰:“天在斯,吾有不能保孤儿者,天实诛之!”夫卒,节妇年二十九,号泣,泣间,含食哺诸儿,不暂出户限。
明年,国朝与伪吴分邑拒战,两兵交焚掠,家资无纤毫存,节妇抱儿及宗显从一媵出,走匿.惟持田籍以行深山穷谷间,饥饿颠踣,削木肤、采藜藿以食。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节妇怒,不与言,剪鬓发示之,厉色峻辞,使人莫敢近.
兵完而归,富民侵主其田殆尽,节妇持田籍与辩,卒赖以完.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节妇力辞不愿,乃复其家。节妇感泣,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市诗书,教诸子,夜焚松脂于室,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或怠睡首俯,辄笞咄不少恕.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
节妇以兄公早殁,惟宗显存,为之婚娶,先于己子,羞服与诸子同,人不知辨。诸子逊悌,皆有士行。宗祚入为太学生,以文行称,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选自《宋濂散文选》,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得同邑周本恭,归焉归:女子出嫁。
B.节妇相夫饬丧相:辅助。
C.市诗书,教诸子市:街市。
D.或怠睡首俯睡:打瞌睡。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节妇善待兄公之子和困苦不改其节的一组是(3分)
A.①育宗显如子②不暂出户限
B.①含食哺诸儿②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
C.①为之婚娶,先于己子②剪鬓发示之
D.①及长,遣从名师游②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节妇符合礼法的品行是从公婆和丈夫的哥哥嫂子去世后,在办理丧事及养育宗显等事情中逐步显现出来的。
B.周节妇的丈夫在病重时担心孩子孤弱,生活难以维持,恐怕妻子改嫁,而节妇咬指出血,发誓一定要保全孩子。
C.战乱中,节妇和孩子们到处逃走躲避,尽管忍饥挨饿,吃树皮野菜,也带着自家田地簿册,足见节妇虑事周全。
D.在对待个人声誉上,节妇对知州的好意极力推辞;在教诲孩子读书上,是稍有懈怠就打板子呵斥,毫不宽恕。
5.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1)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3分)(2)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6分)悟道诗(宋)某尼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1)宋人诗多重理趣,这首诗诗人悟出的道理是:
.(3分)(2)选出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A.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分别写寻春之事,“尽日”言历时久,“踏遍”言行程广。B.“陇头云”属于用典,借指梅花。南朝陆凯有《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C.第三句中的“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有柳暗花明之妙。D.末句写“春已十分”,既是写梅花之烂漫春色之浓烈,也表现诗人对于凡尘的思恋。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根据名著内容填空(5分)(1)《三国演义》中“啖睛猛将虽能战,中箭先锋难久持。”的啖睛是①(人名).第96回中挥泪斩马谡的是孔明,断发赚曹休的是②(人名)(2)红楼梦第89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中“人亡物在”的“人”和“物'分别指③,④(3)雷鸣上战场前,来到吴府,亲自把他和林佩瑶的初恋信物交给林佩瑶,这信物是一本破旧的⑤《》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简述张太太对琴要求上学堂学习的态度变化。(《家》)(2)简述堂吉诃德主仆在“驴鸣镇”的遭遇。(《堂吉诃德》)(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①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注:①子夏:名商.“孔门十哲”之一(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牛耻其兄弟之行径,认为有失于礼。遂道其没有兄弟。B.子夏劝慰司马牛只要做一个君子,就不用发愁没有兄弟。C。在子夏眼里,君子是做事严肃认真,没有过失,待人接物恭敬有礼的人。D.子夏说:一个人的生与死是由命运决定的,一个人的富与贵是由老天爷安排的。(2)请概述子夏的观点,此观点对于“志在四方”的你有何启示?(3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中国茶道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10.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3分)A.“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D.“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11.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D.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C.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别古板严肃,讲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木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B.文章中画线句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
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当时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
C.小说中“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
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D.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所以录取了他.
E.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①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细节描写生动细致。③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14.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5.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结合小说反映的主题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6分)(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5题。
“人淡如菊”的华裔女建筑师她是一名华裔女性,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并在白宫接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自授勋。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她—-就是林璎.
林璎印象:出自名门却人淡如菊
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情。似乎每当述说她的背景时,都要提起那个显赫的林氏家族,以及她从未谋面的姑母、民国第一才女、我国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女建筑师——林徽因。的确,林璎继承了这个家族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
如今,50岁的林璎依旧透着书斋学子的单纯。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警惕地向后挪开身子,拒绝来者要求。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
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
林璎虽出自名门,却并不肤浅和浮躁,这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人和设计作品都展现了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设计痕迹,没有浮夸的装饰,运用来自大自然的灵感去设计,不去破坏,而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她的“月相”、“成行的芦苇”、“雪崩"等众多设计作品,都流溢着一种宁静、优雅而潜流的美,一种无声思考的美,一种充满力量的美。
一夜成名:21岁设计越战纪念碑
林璎虽然性情淡泊,但是她充满才华和曲折的人生却开始得惊天动地.1980年秋天,美国国家建筑家学会为越战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的林璎,在大师云集的1421个设计方案中,以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无限力量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一个评委会委员说:她的作品很简约,但是越看就越觉得它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永恒的纪念碑.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有人认为,这座纪念碑是对战死者的不敬,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连林璎是一位华裔也成了问题.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在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坚持不改,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
林璎一夜成名。曾经饱受争议的越战纪念碑,如今已成为美国华盛顿最吸引人的建筑物之一。有人说,林璎设计的纪念碑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哭墙”。其实那不准确,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
“记忆地图”:第五座纪念碑为环保而建
如果越战纪念碑体现了无声的奉献精神,那么她之后的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林璎说,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她说:“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趣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
从越战、民权到女权、印第安人,林璎为美国设计了4座具有标志意义的纪念碑。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空屋"是她自己的选题:环保。
“什么在消逝?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它被安置在北京当代艺术中心的地下展厅。游览者手拿一块有机玻璃正对地上的投影设备,那些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就会在眼前一一呈现: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象牙喙啄木鸟、有正在消融的北极上孤单的北极熊、有大西洋里变得越来越小的鳕鱼、还有已经灭绝的北美信鸽.
“什么在消逝?空屋”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把属于他自己的记忆、或者是父辈们的记忆中的事物添加到这张“地图”中……将2050年时人类可能面临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绘制出一张属于未来的“地图”。
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正如她所说,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不是“丢掉一些东西,又丢掉另一些东西。”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林璎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虽然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最新”意味着此前她也获得过荣誉和奖励。
B.林璎继承了林氏家族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尤其是受学习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姑母林徽因的影响颇多。
C.她的“月相”、“成行的芦苇”、“雪崩”等众多设计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
D.“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这句话的含义是美国人开始正视越南战争的结局,怀念战死的人们,思索生活的意义.
E.美国人能够接受总统奥巴马的非洲黑人血统,却不能接受,由一个“黄种外国人”设计越战纪念碑,一个亚洲人为一场亚洲战争而做的纪念碑.
14.“人淡如菊"是一种拒绝霸气的平和和执着,文章从哪些具体方面体现了林璎的这两种性格特质.(4分)15.文章中提到林璎的“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空屋’”,但紧接着又说“‘什么在消逝?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你觉得这矛盾吗?为什么?(6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我们在送别朋友时,常常引用“",以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及对朋友的劝慰.
②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的同时,千万别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③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吝啬轻车熟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吝啬得心应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吝惜得心应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吝惜轻车熟路17.阅读下面材料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11月19日,2011年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自主选拔签约仪式在江苏举行,清华等学校的自主招生联盟今年正式扩展为7所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加入了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大、西安交大、南大、浙大高水平大学联考大家庭。11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等七大名校同时发布公告,宣布2011年七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这被网友戏称为“北约”PK“华约"。就在“北约”与“华约"两大阵营引起社会各界热议之时,记者25日获悉,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八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组成一个新的联盟(下称“卓越”)又加入战团,2011年这八所高校也将实行自主选拔录取联考。(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8字)(3分)(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五、写作(7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在于喜欢自己不得不做的事.”“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先前的距离,而是你的加速度。"以上几句话摘自某中学“学生凡语”橱窗。请你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011届梧桐中学高中毕业班12月份语文质量检测答题卷一、(27分)(一)1.(6分)(1)(2)(3)(4)(5)(6)(二)(9分)2、3、4、5.(3分)(1)(3分)(2)(三)6。(3分)(1)(3分)(2)二、(16分)(一)7。(5分)(1)①②(2)③④(3)⑤《》8、(5分)第(
)题(二)9。(2分)(1)(4分)(2)三、12.(9分)10、11、12、四、(15分)选(
)题13.(5分)14.(4分)15.(6分)五、(13分)16。(3分)(1)17。(3分)(1)(2)(7分)题目:________8009002011届安溪梧桐中学高中毕业班12月份语文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1.(1)复得返自然(2)俨骖騑于上路(3)急于星火(4)亦足以畅叙幽情(5)黄芦苦竹绕宅生(6)可以横绝峨眉巅二、2.C(购买)
3.C(A、②不出门不能表现节妇”困苦不改其节”;B、①指喂养年幼的孩子们,②教诸子读书,不能表现节妇”困苦不改其节";D、①是对诸子的要求。)
4.B("恐怕妻子改嫁”的说法错误。原文"我死尔能自保乎?”是丈夫担心自己死后,赵氏一人不能保全孩子。)
5(1)有人劝她说:“这样小的孩子怎么能够依靠,为什么让自己如此困苦呢(意思是让她改嫁)?"(2)知州田若赋很赞赏节妇的品行,想要把她的事迹上报到朝廷。(译出大意给2分,”高””上"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
周节妇,姓赵,名淑。她的父亲叫周孟德,精通文献经典,有二个女儿。节妇年长而且贤惠。尤其喜爱她,教授她《论语》、《孝经》、《列女传》,都能通晓书的文义。十八岁时,父亲寻找适合作女婿的人,找到了同县的周本恭,把女儿嫁给了他.刚出嫁婆婆就去世了,不久,公公和丈夫的哥哥嫂子也相继死去。哥哥的儿子宗显年纪还小,节妇辅助丈夫办理丧事,办理丧事都符合礼法,养育宗显如同自己的儿子。出嫁十一年,生育三个男孩:叫做宗善、宗祚、宗政。宗政刚出生时,天下大乱,丈夫被疾病缠绕,病得很厉害,担心自己的病不能好,面对着节妇说:“现在兵革四起,孩子们这样孤单柔弱,我死后你保全他们吗?”节妇把手指咬出了血,哭着说:“老天在上,如果我不能保全这些孩子的话,老天就让死我!”丈夫死时,节妇年二十九,号啕大哭,哭泣间,含着食物喂养孩子们,从没有迈出过家门槛。
第二年,国朝与张士诚建立的吴国对抗作战,两兵相交烧杀掳掠,家里没有剩下丝毫财产,节妇抱儿子和侄子宗显跟随一妾外逃,到处逃走躲避。只拿着官府登记自家田地的簿册,在深山和幽邃的山谷间行走,忍饥挨饿跌跌爬爬,削树皮、采野菜来吃。有人劝她说:“这样小的孩子怎么能够依靠,为什么让自己如此困苦呢(意思是让她改嫁)?"节妇很生气,不和这个人说话,剪下鬓发给他看,声色俱厉,使人不敢靠近。
战乱结束回到家里,富民几乎把她家的田地全侵占了,节妇拿着田契和他们争辩,最终得以保全.知州田若赋很赞赏节妇的品行,想要把她的事迹上报到朝廷。节妇极力推辞不愿上报,于是免除她家的徭役。节妇感动落泪,每天纺麻线织布,来接济困乏。购买《诗经》《书经》等儒家书籍,教诲孩子们,夜里在屋子里点燃松脂,坐在孩子们两旁而亲自教授他们。有人懈怠低头打瞌睡,就打扳子呵斥一点也不宽恕。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就让他们跟随名师学习,所交往的有才能的人来拜访就高兴,给他们安排酒席;否则,就愤慨叹息一整天。
节妇因为丈夫的哥哥死得早,只有儿子宗显在,给他娶媳妇,比自己的儿子早,吃穿与自己的儿子一样,别人分辨不出来。儿子们谦虚友爱,都有士大夫的操行。宗祚入太学为太学生,以文章与德行扬名,人们都称节妇善于教导孩子所致。6.(1)风景往往不在遥远的地方,有时就在你的身边,要善于发现。(3分)(2)D(此诗不关凡尘与佛门的旨意,仅仅写出寻春悟道的体验.3分。)7.(1)①夏侯惇②周鲂(2)③晴雯
④雀金裘
⑤《少年维特之烦恼》8.(1)最先,张太太顶住了亲戚们的压力,让琴上学堂,但这并非意味着她认为上学堂是正确且有意义的,这仅仅是出于对唯一女儿的爱。后来,当琴要求上男校时,张太太非常坚决地反对,因为这在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她看来是不能理解的,但后来出于相同的原因,张太太不认琴十分难过,所以体贴地安慰她说上男校的事以后再商量,海说她总会替琴想办法的。(2)在一个市镇上,有人通过学驴叫引出丢失的驴,因此受到其他镇人嘲笑,结下仇怨。这一天,双方正要为这争斗,唐吉诃德侃侃而谈,极力劝阻。不料桑丘口无遮挡,自诩学驴叫惟妙惟肖,竟学了一声驴叫,被认为是嘲笑,招来一顿狠打。堂吉诃德举枪救助,但寡不敌众,落荒而逃9.【答案】(1)D(并非子夏的说法。句中“商闻之“即我听说过”)
(2)子夏认为,一个人只要做事严肃认真,没有过失,待人接物恭敬有礼,九可以拥有众多兄弟。启示:志在四方路迢迢,应该严肃认真做事,恭敬有礼地待人接物,才能得到更多兄弟般的情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译文】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评析】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0、C(C项不能作为正面下定义的证据。因为“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属于“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属于“茶艺”。)11、B。(A项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原文讲的是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