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1页
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2页
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3页
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4页
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14页1设计依据1.1设计合同我院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1.2相关规范、标准1.2.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1.2.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1.2.3《城市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1.2.4《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2.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1.2.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2.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2.9《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1.2.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2.11《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1.2.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1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T50032-2003)1.2.14《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2.15《建筑设计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1.2.1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2.17《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GB/T18477.3-2009)1.2.18《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248-2008)1.2.19《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1.2.20《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03重庆市人民政府)1.2.21《重庆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2009.12重庆市规划局1.2.22《重庆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07)1.2.23《重庆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07)1.2.2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安发〔2019〕27号)1.2.2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1.2.2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1.2.27《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1.2.28《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试行)》1.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3.1《给水排水规划图》(重庆宏源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7.12)1.3.2《重庆市主城区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落地工作(巴南区控规总图)》1.3.3《巴南区龙洲湾B区截洪沟工程涉河建设方案及防洪评价报告》(重庆宏源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8.05)1.3.4《巴南区龙洲湾生态公园人工湖工程洪水影响评价报告》(重庆宏源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8.12)1.3.5《巴南区龙洲湾B区市政道路(二期)工程》(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6.05)1.3.6《巴南区龙洲湾B区(二期)市政道路工程(一纵路附属工程-堰河改道工程)上K3+226.01/下K3+248.61以上河段优化设计施工图》(重庆宏源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7.03)1.3.7《巴南区龙洲湾B区(二期)市政道路工程》(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6.10)1.3.8《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8.06)1.3.9《1~4号地块给排水总平面图》、《1~4号地块建筑总平面图》(重庆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7.12)1.3.10《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资料(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9.04)1.3.11《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地质勘察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四川得圆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9.05)1.3.12《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1:500地形管线图》(重庆市勘测院2019.04)1.4上阶段专家意见及执行情况本次设计道路综合管网方案由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设计,方案阶段暂未取得专家审查意见,且本工程未进行道路及综合管网初步设计。由于暂无上阶段专家意见及相关执行情况,本次设计排水管道施工前请业主协调规划及住建部门,在获得相关审批后方可实施。2工程概况本次设计一纵路支路起终点均与一纵路接顺;二纵路支路起点接一纵路终点接四横线。一纵路支路全长1107.001m,二纵路支路全长441.657m,两条设计道路等级均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30km/h,标准路幅宽度16m。本次初设共分四册。本次排水为第二册,主要设计内容为设计道路沿线雨、污水管道。一纵路支路设计雨水管径d400~d2600,设计管道长度1159m,雨水检查井51座;污管径d400~d500,长度1151m,污水检查井45座;一纵路支路新建雨污水分段分别在道路起终点接入一纵路雨污水系统,并在K0+466及K0+691处接受道路东侧腊梅沟及夹层沟截洪沟泄洪雨水;二纵路支路设计雨水管径d400~d1600,设计雨水管道长度517m,雨水检查井23座;设计污水管径d400,污水管道长度492m,污水检查井23座;二纵路支路雨污水分别在设计起点处接入一纵路雨污水系统,并在K0+160处转输东侧石垭子截洪沟泄洪雨水;3排水现状及规划根据《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1:500地形管线图》(重庆市勘测院2019.04),在二纵路支路道路东侧K0+370~设计终点段新建人行道下有两根d300的现状雨水管;在纵一路支路K0+592处有一根300x450的过街雨水沟。根据《1~4号地块给排水总平面图》(重庆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7.12),在二纵路支路K0+160~设计终点段道路东侧为拟建龙湖1#地块,根据该地块设计的建筑给排水图纸,龙湖1#地块拟建雨污水管道在K0+176处接入二纵路支路雨污水系统。二纵路支路道路东侧K0+370~设计终点段现状房屋需拆除,故设计考虑直接拆除二纵路支路道路东侧K0+370~设计终点段d300的雨水管道。根据该片区用地规划图(巴南区控规总图),纵一路K0+410~K0+695段道路西侧为规划绿化用地,该桩号段道路西侧现状房屋均在拆除范围内,故设计考虑直接拆除一纵路支路K0+592处过街雨水沟。另根据《1~4号地块给排水总平面图》(重庆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7.12),一纵路道路东侧K0+690~K0+980段拟建的龙湖地产4#地块雨污水管道在K0+978处接入一纵路支路雨污水系统,K0+980~设计终点段龙湖地产3#地块雨污水管道接入一纵路雨污水系统。根据《1~4号地块给排水总平面图》(重庆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7.12),二纵路支路K0+00~K0+250段道路西侧拟建的龙湖地产2#地块雨污水接入一纵路雨污水系统。根据《给水排水规划图》(重庆宏源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7.12),一纵路支路及二纵路支路雨污水均单侧布置,污水布置在道路西侧人行道下,雨水单侧布置在道路东侧人行道下,本次设计雨污水管道布置位置同《给排水规划图》一致。4设计原则4.1排水管网施工图设计以批准的上阶段设计为依据。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4.2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4.3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4.4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4.5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4.6尽量利用现状排水管线,对不满足排水要求的或有改造可能的路段进行适当改造,将雨污合流制改造为雨污分流制。4.7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5排水系统设计内容5.1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2)排水体制本次设计范围为新建排水管线,全线为雨、污水分流制。(3)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4)基本设计参数①最大设计流速:Vmax=5m/s。②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6m/s。③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见表5-1:表5-1污水管最大允许充满度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4000.65500~9000.70≥10000.75④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坡度控制在i=0.003。⑤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5.2雨水系统设计5.2.1雨水量计算设计流量:Q=Ψ×F×q暴雨强度:本项目位于巴南区,按《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主城区暴雨强度修订公式的通知》(渝建【2017】443号)的精神,暴雨强度公式应采用下述修编公式:设计降雨历时:t=t1+t2式中:Q:计算流量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公顷)P:重现期(年),P=5年设计暴雨重现期按汇水面积的大小取值: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本次设计重现期取5年;t1:地面集水时间(分钟);取5分钟。t2:管内流行时间(分钟):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根据用地内的空地率、地面铺砌等情况,具体选定。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大控制设计流速:Vmax=5m/s;最小控制流速:Vmin=0.75m/s。雨水计算结果如下:表5-2雨水水力计算表管道编号本段汇流面积径流系数设计本段流量转输流量末端管径粗糙系数坡度流速过流能力(h㎡)(m3/s)(mm)(m/s)(m3/s)Y10~Y202.40.510.560d6000.010.0153.450.98Y-10~Y-13.80.611.066.86d16000.010.00654.208.45Y-21~Y-291.00.70.3210.09d18000.010.0064.5411.57Y-29~Y-401.20.700.3820.89d22000.010.0086.0022.82Y-40~Y-466.40.701.9620.89d26000.010.0044.7425.19Y-47~Y-645.20.71.40--d10000.010.0072.861.43根据《巴南区龙洲湾B区截洪沟工程涉河建设方案及防洪评价报告》(重庆宏源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8.05),在一纵路支路K0+466处道路东侧腊梅沟截洪沟泄洪雨水接入本次设计新建雨水系统,腊梅沟截洪沟设计流量为10.09立方米/秒;在K0+691道路东侧夹层沟截洪沟泄洪雨水接入纵一路支路雨水系统,夹层沟截洪沟设计流量为10.80立方米/秒,在二纵路支路K0+160处道路东侧石垭子截洪沟雨水接入二纵路支路雨水系统,石垭子截洪沟设计流量为6.86立方米/秒。5.2.2新建段雨水管道布置本次设计雨水管线布置情况如下:本工程雨水管道考虑单侧布置于道路东侧人行道下。二纵路支路雨水在设计起点处接入一纵路雨水系统内,然后向西北方向排至规划人工湖北湖内。一纵路排水系统由华北设计院进行优化设计。二纵路支路与一纵路交叉口处一纵路排水系统仅为示意。一纵路支路K0+000~K0+440段雨水管在设计起点处接入由东向西穿越一纵路后排至西侧堰河预留涵洞井内,接入处堰河河底标高:227.640m,正常蓄水位227.79m,200年一遇洪水位标高为229.83m。本次设计新建Y64雨水检查井底标高为229.903m,高于下游堰河200年一遇洪水位标高。一纵路支路K0+440~设计终点段雨水管在设计终点段接入一纵路雨水检查井,然后通过一纵路雨水系统由东向西排至规划人工湖南湖内。一纵路排水系统由华北设计院进行优化设计。一纵路支路与一纵路交叉口处一纵路排水系统仅为示意。本次设计新建Y46雨水检查井底标高为227.286m,上游设计d2600雨水管顶标高:229.886m,雨水管顶高于下游堰河常水位标高228.000。由于新建雨水管径较大,本次设计考虑井盖中心距离路缘石1.0m。检查井偏心距较大部分布置在车行道一侧,偏心距较小一侧布置在人行道一侧;5.2.3排水内涝校核根据《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要求,对本工程进行内涝校核设计。本次设计项目汇水面积小于2平方公里,考虑采用手工计算的方法进行内涝校核。进行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校核时,管道系统一般处于超载状态,其通水能力应进行压力流校核。本次内涝校核计算公式如下:(1)达西-魏思巴赫公式h(2)海澄-威廉公式i(3)曼宁公式v=根据《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附录B.0.6要求步骤进行校核。1、根据《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选定本项目的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主城区,按超大城市考虑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取100年。2、道路积水深度按15cm考虑。我国城市道路的路拱曲线一般采用直线型路拱,其边沟形式如图1所示,图中T为路面积水宽度,Sx为路拱横坡度,H为侧石边水深。路面积水宽度T是《规范》提出的新术语,是指路缘石到道路中心方向的积水宽度。《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拱横坡度Sx一般为1.0%~2.0%。本次设计道路横坡均为1.5%,如按《规范》达到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的要求,即“道路中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道路积水深度是指靠近路拱处的车道上最大积水深度)”,对本次设计道路而言,道路积水宽度为3.75m。经计算,每延米道路表面的最大过水能力Q1=0.28m33、按推理公式法,从上游至下游逐段计算每个汇水区的地面集水,暴雨强度和设计流量QR,并计算内涝防治设计标准下雨水管渠的过水能力Q0,计算暴雨强度和设计流量时,降雨历时的选择应与雨水管渠设计时的降雨历时一致。本次设计暴雨强度公式根据《关于发布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及设计暴雨雨型的通知》(渝建〔2017〕443号,2017年8月22日)采用巴南区暴雨强度公式:t=t1+t2,在压力流情况下,由于地面径流具有调蓄作用,t1应保留,而压力管道内无调蓄作用,此时t2=0。表5-3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雨水管段汇流面积重现期(年)加权径流系数设计流量QT(m3/s)转输流量管道规模粗糙水力坡度流速过流能力Q0(m3/s)(hm2)(mm)系数m/sY-1~Y-203.81000.72.076.8616000.010.00654.378.80Y-21~Y-466.41000.73.4920.8926000.010.0044.7425.19Y-47~Y-645.21000.72.83--10000.010.0073.322.604、在每个区段,将设计流量 QT减去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条件下雨水管渠的过水能力Q0,得到满足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条件下道路表面的设计流量Q3.Q1≥Q3,则该区段内涝防治系统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表5-3雨水管道内涝校核雨水管段总设计流量QT(m/s)过流能力Q0(m3/s)道路表面设计流量Q3道路表面最大过水能力Q1校核结果Y-1~Y-208.938.800.130.28满足Y-21~Y-4624.3825.19-0.810.28满足Y-47~Y-642.832.600.230.28满足综上所述,本项目排水管网满足内涝设计重现期100年要求。5.2.4排洪沟设计在规划保留绿地用地范围内,新建道路挖方段改变原始地貌,为防止坡面雨水冲刷道路边坡,在部分道路挖方段设置截洪沟,有组织的疏导排放山坡雨水。本标段全线共设置排洪沟9处。表5-4截洪沟计算结果表截洪沟编号汇水面积(hm2)汇流时间(min)重现期(年)径流系数计算流量(m3/s)10.25200.40.0520.55200.40.1230.031200.40.00940.051200.40.01550.051200.40.01560.051200.40.01570.903200.40.2482.175200.40.5990.071200.40.027本次设计截水沟断面尺寸为BxH=0.5x0.5m,1:1放坡,在最小坡度为0.003的情况下,其过流能力为0.75立方米/秒。平台排水沟断面为BxH=0.7x0.3m,单侧1:1放坡,在最小坡度为0.003的情况下,其过流能力为0.52立方米/秒。设计道路截、排水沟满足过流能力要求。其中,1#及5#截、排水沟雨水最终接入Y64-2雨水检查井;2~4#截、排水沟雨水接入Y61-1雨水检查井;6#、7#截、排水沟接入腊梅沟泄洪渠内,8#、9#截排水沟接入夹层沟泄洪渠内;5.3污水系统设计5.3.1污水量计算污水量的预测采用供水量来估算污水总量。根据业主提供的数据,远期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420L/人·天,周边居住人口密度按25000人/平方公里。污水折算系数采用0.95。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Qave×KS×KZ(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L/S)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95%(L/Cap.d)KS:雨水渗入量系数,取1.1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表5-5总变化系数表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32.01.81.71.61.51.41.3污水计算结果如下:表5-6污水水力计算表管段服务面积(hm2)设计流量(L/s)末端管径充满度坡度(%)流速(m/s)W-1~W-181.54.38d4000.091.50.99W-19~W-345.014.60d4000.220.30.77W-35~W-567.220.08d4000.260.30.845.3.2污水管道平面布置本次设计污水考虑单侧布置在道路西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离路缘石1.0m;二纵路支路新建污水管在设计起点处接入一纵路已设计污水检查井内,其污水检查井底标高为232.009m,对应的一纵路下游污水管径d400。二纵路支路污水管道接入一纵路检查井的污水管径d400,设计管底标高为234.206m。一纵路支路K0+000~K0+480段污水管在设计起点处接入一纵路已设计污水检查井,其污水检查井底标高为229.708m,对应的一纵路下游污水管径d400;一纵路支路污水管道接入一纵路检查井的污水管径d400,管底标高为230.148m。一纵路K0+480~设计终点段污水管在设计终点处接入一纵路已设计污水检查井,其污水检查井底标高为229.464m,对应的一纵路下游污水管径d400;二纵路支路污水管道接入一纵路检查井的污水管径d400,管底标高为230.091m。5.4管材、基础及接口根据重庆市建委于2007年颁发的《关于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四号)》(渝建发[2007]240号)的规定,本工程管排水系统管径为d400~d800管段采用PVC-U双层轴向中空壁管,管径为d1000~d2600管段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00的国标Ⅲ级钢筋混凝土管。本次设计管道埋深均不大于6m,管径不大于d800排水管采用环刚度SN≥8000N/㎡的相应管材,管径大于d800排水管采用环刚度SN≥10000N/㎡的相应管材。PVC-U双层轴向中空壁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GB/T18477.3-2009)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CJ/T225-2011)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钢筋混凝土管产品必须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要求。PVC-U双层轴向中空壁管管径小于等于d800的采用承插橡胶圈接口。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管径大于等于d1000的采用电热熔带连接方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接口形式采用橡胶圈承插接口柔性连接。塑料管基础采用砂垫层基础,覆土<0.7m或埋深>6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及车行道下的雨水口连接管基础采用满包混凝土加固。雨水口连接管接口采用橡胶圈承插接口。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5.5检查井、跌水井及其它构筑物5.5.1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检查爬梯均采用球墨铸铁成品。根据重庆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关于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1~6号)》及其精神,本次设计人行道上使用轻型球墨铸铁井盖,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上使用重型防盗防沉降球墨铸铁井盖,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检查井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平整。所选井盖必须符合GB/T23858-2009《检查井盖》要求。(3)普通检查井采用M15水泥砂浆C30砌块砌筑,详见本次设计相关大样图。(4)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排水系统检查井均应设安全网。5.5.2跌水井当跌落水头大于1.0m、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跌水井井盖、井座、爬梯同一般检查井要求。5.5.3雨水口=1\*GB2⑴本工程采用C30砌块双箅雨水口,雨水箅为球墨铸铁成品。=2\*GB2⑵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以>1.0%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3\*GB2⑶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局部地方可增设雨水口,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口标高比路面低3cm。(4)本次设计新建雨水口最大间距为30m,一纵路支路与二纵路支路路幅宽度为16m,单边路幅宽度为8.0m,每处雨水口的最大服务面积经计算为240平方米,经计算,其设计流量为12.5L/s,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00的钢筋混凝土管,坡度为1.0%,其过流能力为89.7L/s。雨水口采用边沟式双箅雨水口,雨水口的过流能力为35L/s计算,雨水口及雨水口连接管均满足2016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的:“雨水口和雨水口连接管应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计算流量的1.5~3倍”。5.6管道和构筑物抗震设计根据《建筑设计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ag=0.05g),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第10.1.4要求:设防烈度6度、7度,符合7度抗震构造要求的埋地雨、污水管道结构可不进行抗震验算;(2)对管道和构筑物结构的抗震验算,设防烈度为6度或本规范有关各章节规定不验算,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6管道施工6.1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6.2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污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6.3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1.5控制(详见管道及涵洞开挖断面图),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6.4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6.5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塑料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6.6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双壁波纹管双橡胶圈承插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6.7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0%。回填材料采用沟槽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回填,但回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0.1m;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压实度要求,车行道下检查井应采用级配碎石等材料进行回填,其回填宽度不小于400mm,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7验收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8.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经前期与业主及相关部门沟通,本次设计人行道采用花岗岩铺装,车行道路面为沥青混凝土,由于设计一纵路支路及二纵路支路均为城市支路,道路人行道路幅较窄,不考虑相关海绵措施。9.排水管线建设规定根据《重庆市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办法》渝建发【2019】10号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排水管材质量抽检制度和排水管网内窥检测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承担见证取样检测的机构除外),在排水管材安装后,覆土前,采用随机方式进行覆土前抽检。建设单位应当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在排水管网覆土达到场地设计标高后,竣工验收前,按照《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对排水管网进行内窥检测。10施工注意事项(1)本说明及设计图中未特别予以说明的内容,均应遵照相关施工规范及各种专业、行业技术规范、标准进行。(2)施工中发现问题,或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情况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进行处理。(3)本次设计排水管道施工前请业主协调规划及住建部门,在获得相关审批后方可实施。(4)泄洪渠泄洪流量根据重庆宏源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巴南区龙洲湾B区截洪沟工程涉河建设方案及防洪评价报告》初步设计资料获得。为了保证其泄洪水能顺利接入本次设计道路,宏源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截洪沟施工图阶段需结合本次设计资料进行深化设计。11危大工程注意事项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施工为危大工程,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和《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安发〔2019〕27号),本工程施工单位应该根据上述文件要求编制专项顶管安全施工方案并明确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根据《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地质勘察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四川得圆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9.05),本次设计一纵路支路及二纵路支路下部覆土绝大多数地段为回填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杂填土,杂填土深度1.1~30.50m,杂填土的地基承载力以现场实测为准。根据道路专业提供图纸:当道路两侧无建筑物时,人行道、车行道范围内从路槽底向下翻挖2m,强夯、分层回填碾压,人行道外侧采用1:1放坡;当道路两侧无建筑物时,人行道、车行道范围内从路槽底向下翻挖3m、分层回填碾压,人行道外侧采用1:1放坡。本工程涉及危大施工部分如下:表11-1危大工程清单危大工程名称重点部位及环节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意见基坑工程普通排水管井开挖高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本项目所有污水管道及除Y-40~Y-46段雨水管段沟槽挖深度均在3.0m~5.0m之间。1)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法规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安全审查后方可实施;

2)基坑(槽)采用稳定临时坡率放坡开挖,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可调整临时坡率,必要时可施作临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3)基坑(槽)采用跳槽开挖,开挖槽段不宜大于15~20m;

4)基坑开挖后,应及时组织验槽,验收通过后应及时浇筑基础及施作上部结构,及时回填压实基坑其余部位;顶管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施工排水井,并回填。

5)基坑(槽)应避开雨天施工,并做好截排水设施,基坑(槽)底部不得有水体长期浸泡;

6)做好基坑(槽)应急预案,基槽内应设置逃生设施,一旦发生险情,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撤离;

7)基坑(槽)周边不得堆土、不得有重型车辆通行。超过一定规模排水管井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Y-40~Y-46段雨水管段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普通模板搭设高度大于5m小于8m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施工注意事项:(1)本工程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土质和强风化岩质边坡每阶开挖高度不大于2.5m,中等风化岩质边坡每阶开挖高度不大于3.0m。(2)施工前务必应做好施工场地内及周边区域的截、排水措施,并梳理水流,确保排水顺畅并最终汇入市政排水系统,避免土体因排水不畅而降低强度,进而造成工程事故。(3)施工时应封闭场地、设置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场地,边坡及沟槽严禁沿道路走向方向全断面、大尺寸开挖,切忌盲目乱挖,应编制好施工组织方案,不得使雨水汇集或下渗,如遇降雨等不利天气应采取覆盖彩条布等临时遮挡措施,避免雨水冲刷边坡、渗入土体,降低强度。(4)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应急抢险预案,建立并健全应急抢险预案响应机制,成立应急抢险小组,储备抢险物资,并组织演练,施工过程中如遇边坡出现异常情况并可能发生灾害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减小灾害损失。(5)本次设计挖孔桩应按规范和设计设置护壁,必要时可在护壁内采用横撑加固,本次设计桩孔截面尺寸较大,孔内应设置防坠网和应急安全爬梯等安全保障措施,每天开工前应送风,孔内空气质量经检验合格后作业人员方可下井。(6)弃土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