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骨关节系统》精美课件_第1页
医学影像学《骨关节系统》精美课件_第2页
医学影像学《骨关节系统》精美课件_第3页
医学影像学《骨关节系统》精美课件_第4页
医学影像学《骨关节系统》精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关节系统

(BONEANDJOINTSYSTEM)

临床医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骨关节系统的检查方法、选择原则

与首选方法。

2、熟悉CT、MRI的诊断价值及检查指征。

3、掌握骨关节正常的X线表现及正常小儿骨骼的特点。

4、掌握骨关节基本病变的概念及X线表现。

骨关节检查方法

1

X线平片(Radiography):

常规位置:正侧位

必要时加照斜位、切线位、轴位、透视点片、对比片

2CT

平扫增强CTA3MRI

平扫增强MRA

一常规平片正位侧位检查方法

正位侧位斜位腰椎X线平片检查方法2、CT检查:可避开解剖重叠,显示横断解剖的空间关系;密度分辨力高,能确定病灶的部位、范围、形态、结构;可做平扫(软组织/骨窗)与增强扫描,还可做二维、三维重建。

CT二维重建CT三维重建CT增强检查方法3、MRI特点:(1)能很好显示正常组织(脂肪、肌肉、韧带、肌腱、软骨、骨髓等)和病变(肿块、坏死、出血、水肿等)。(2)可做多方位、多系列平扫与增强扫描,也可做三维重建。(3)对钙化和细小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和CT。腰椎MRI(矢状位)(轴位)膝关节(矢状位)(冠状位)检查方法选择原则

与首选方法原则:由简到繁;由无创到有创;由经济到昂贵。首选:X线平片(正侧位),CT、MRI应在平片的基础上选用(部分疾病首选CT、MRI

)。骨关节阅片内容1.照片符合要求:a.位置

b.条件2.

骨组织

周围组织

邻近关节组织,骨组织观察a.骨干

b.干骺端

c.骨骺每个部位观察骨皮质、骨髓腔、骨膜、周围组织

骨关节正常X线解剖

一、骨骼:长骨和异状骨

成人长骨的X线特点:

骨端骨干骨皮质骨髓腔骨膜骨小梁小儿长骨干骺端周围组织邻近膝关节骨骺骨干骨小梁骨皮质骨髓腔骨膜骨骺板临时钙化带骨关节阅片内容正位

2成人长骨的特点及其X线表现:骨端骨干

1小儿长骨的特点及其X线表现:骨骺骨骺板临时钙化带干骺端骨干儿童长骨成人长骨脊柱顺列曲度异状骨

脊柱的X线解剖

脊柱正位X线解剖椎间盘(髓核、纤维环)椎旁韧带椎体和椎弓(椎弓根、关节突、椎板、横突、棘突、小骨突关节)椎体椎弓根椎板棘突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正常成人腰椎侧位椎体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椎弓根棘突

正常成人腰椎斜位片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椎弓根风景小桂林X线解剖X线表现正常关节成人膝关节示意图膝关节正侧位关节间隙髌骨骨性关节面

骨骼基本病变骨密度改变(1)密度减低: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2)密度增高: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反应、骨质坏死。骨质疏松(osteoporosis)1、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2、常见于以下疾病:老年人、绝经妇女、废用性等。3、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少。正常手(正位)手骨质疏松,关节变形骨密度减低骨密度正常骨皮质改变正常变薄

骨小梁正常稀少

脊椎骨质疏松:

骨密度减低,椎体双凹变形.正常腰椎侧位CT正常骨质疏松?(osteomalacia)1、定义骨的一定单位体积内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减少。2、常见于以下疾病:小儿——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症或其它代谢性疾病。3、X线表现:(1)密度减低,皮质变薄。(2)骨结构模糊(3)骨外形改变;(4)假骨折线;骨质软化密度减低皮质变薄结构模糊“O”形腿

假骨折线

干骺端结构模糊,毛刷状

1、定义:局部正常骨组织为病理组织侵蚀、代替而消失。

2、常见于以下疾病:炎症,结核,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3、X线表现:骨内见密度减低区,局部骨结构模糊、消失。(可呈斑点状、片状、囊状、骨皮质边缘虫蚀状或中断表现等。边界清楚或模糊。)骨质破坏(distructionofbone)

囊状破坏片状破坏骨质破坏

虫蚀状

骨质破坏

结构消失密度减低

左肱骨近端干骺端骨破坏骨破坏CT?

平片与CT/MRI对比X线片CT片MRI骨质软化与骨质疏松的区别1骨结构模糊2骨外形改变3假骨折线?骨质疏松骨质软化?思考题1、骨关节系统的首选检查方法是什么?2、正常小儿长骨的特点是什么。3、骨质软化与骨质疏松的区别。骨关节系统

(BONEANDJOINTSYSTEM)

临床医学1、定义:

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2、见于:

局限性:常见。慢性炎症,外伤,原发良性骨肿瘤,及成骨性骨转移。

广泛性:少见。石骨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

3、X线表现:

(1)骨密度增高;

(2)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骨干增粗变形;(3)骨小梁粗密;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andosteoclerosis)骨的基本病变局限性骨质增生硬化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骨小梁粗密骨干增粗变形骨密度骨皮质骨髓腔增高增厚变窄正常

石骨症[广泛性]骨质密度增高骨质增生CT改变骨质增生CT改变骨皮质骨髓腔变窄

1、定义:

局部骨质因血供中断、代谢停止,骨组织细胞死亡,致使骨质坏死,坏死的骨质又称死骨。

2、常见于:

死骨:肿瘤/炎症等病变基础上的死骨。

骨缺血性坏死:外伤、药物、血管疾病及不明原因所致的血供障碍。

3、X线表现:

骨质破坏区内密度增高、无结构的片状或长条状阴影或骨压缩变形密度增高的阴影。

骨质坏死(necrosisofbone)骨的基本病变死骨低密度区里游离的密度相对增高长条状骨影,部分已排出骨外-死骨死骨长条状死骨

骨质坏死骨缺血性坏死:骨骺压缩变形、密度增高,关节间隙增宽,囊样变。囊样变死骨

1、定义: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

2、X线表现:

(1)增生的骨膜显示可见,正常人骨膜不可见;

(2)可表现为多种形状:

线状、葱皮状、花边状、放射状、三角状(codman‘S三角)等

3、常见于:

炎症,外伤,骨膜下出血以及骨的恶性肿瘤。骨膜增生(periostealproliferation)骨的基本病变

骨膜反应各种形态线条图

平行状骨膜花边状骨膜(codman`S三角)骨膜放射状骨膜骨膜三角平行状骨膜反应放射状花边状骨膜反应骨膜三角骨膜反应骨膜反应骨膜反应平片MRI片周围软组织病变X线:隐约可见肌肉、肌间隙、皮下脂肪影。CT:密度分辨率高,可较清楚显示X线所见,并避开解剖重叠。MRI:对肌肉、肌间隙、皮下脂肪以及韧带、肌腱、纤维软骨、血管等的显示清晰。

2、对软组织内病变(渗出、出血、肿块、血管畸形等)的显示:X线<CT<MRI;但(钙化与骨化)的显示,MRI不如CT、X线。1、对软组织正常结构的显示:

软组织病变征象

1、软组织肿胀:外形增大,密度降低,结构模糊。

2、软组织肿块: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增高,边界清楚或不清。

软组织肿胀

软组织肿块及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CT软组织肿块MRI软组织(椎旁脓肿)平片、CT、MRI

平片MRICT

软组织病变征象

3、软组织钙化:软组织内斑片状、不规则高密度影。

4、软组织内气体(皮下气肿):软组织内散在分布片状、不规则状低密度影。

5、瘘道、溃疡:

软组织内钙化:外伤后骨化性肌炎手术后

软组织内钙化骨化性肌炎CT改变

关节病变征象

关节基本病变常见:

1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

2关节破坏:软骨破坏、关节骨质破坏。

3关节强直:骨性、纤维性。

4关节退行性改变。

5关节脱位。关节肿胀(swellingofjoint)

关节积液或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出血或脓液所致

X线表现:

(1)周围软组织肿胀、外形增大、密度增高、结构模糊;(2)有时可见关节间隙增宽或脱位。

原因:外形增大膝关节肿胀密度增高结构模糊关节间隙增宽

右髋关节肿胀

关节肿胀

关节间隙增宽关节破坏1.关节软骨破坏——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2.关节软骨并关节软骨下的骨破坏——

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并骨性关节面破坏。关节软骨破坏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间隙不对称

关节软骨下的骨破坏

X线表现

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消失,失去光滑完整的边缘;可伴关节间隙的改变。关节面破坏正常

关节间隙变窄周围软组织肿胀

肱骨

外髁关节面破坏关节强直(ankylosisofjoint)

定义:

由骨或纤维组织连接关节的骨端关节面,关节功能丧失。

X线表现:可分两类

骨性强直:

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骨小梁样组织贯穿其间。多见于化脓性关节炎。

纤维性强直: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多见于关节结核后遗症。

骨性强直正常骨性强直纤维性强直: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骨性强直与纤维性强直对比骨性强直纤维性强直关节退行性改变

(degenerationofjoint)

定义:关节软骨退变、坏死,为纤维组织、纤维软骨替代,继而骨质增生、骨赘形成。

X线表现:

1、关节间隙变窄2、骨性关节面增厚硬化3、关节边缘骨赘生4、骨性关节面下囊样变5、关节软骨钙化正常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骨增生、骨刺形成关节面增生硬化髋关节间隙变窄骨赘腰椎退行性改变关节脱位(dislocationofjoint)定义:构成关节的骨端相对位置发生脱离、移位。分类:按脱离程度可分为:

1完全性脱位

2不完全性(半脱位)按发生原因可分为:

1外伤性:有明显的外伤史,关节脱位、可有骨碎片,骨外形结构基本正常。

2病理性:关节脱位伴有严重的关节破坏或大量的关节腔积液,无外伤。

3先天性:关节脱位伴有骨发育异常。

髋关节脱位(外伤性)右肩关节脱位左肘关节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外伤性)右侧髋关节脱位(病理性)侧位正常手(正位)正位腕关节病理性脱位

左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髋臼宽、浅;2股骨头小;3股骨外上移位;4shenton`s线不连。平片CT片CT和MRI在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1、CT主要应用于——关节脱位、骨折

⑴可以直接显示构成关节诸骨关系,没有周围软组织或骨质的重叠;

⑵三维结构关系,如构成骨的脱位真正方向、关节面骨质有无骨折等(CT显示优于MRI)。⑶关节腔及其周围软组织肿胀和或积液征象(MRI显影优于CT)。颈椎寰枢椎半脱位、骨折CT骶髂关节病变CT关节面骨质增生骶髂关节强直膝关节脱位踝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CT二维图像踝关节脱位CT二维图像踝关节脱位CT三维图像膝关节腔少量积液(密度稍低区)髌上囊肿胀髌上囊肿胀髋关节肿胀2、MRI主要应用于——脊柱的椎间盘病变、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如韧带和跟腱损伤)

⑴脊柱的椎间盘病变——椎间盘膨出、突出、脱水变性;

⑵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如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和跟腱的损伤。⑶关节腔及其周围软组织肿胀和或积液征象(MRI显影优于CT)。

椎间盘膨出(MRI)L4/5椎间盘:变扁并T2WI信号降低均匀超出椎体,向后隆突。矢状位轴位

椎间盘突出(MRI)轴位:呈半圆形局限突出椎体左后方、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变形。矢状位:L4/5椎间盘突出,呈舌状向后方或侧方伸出;腰椎MRI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

骨关节损伤—平片与CT/MRI对比X线片CT片MRI正常前交叉韧带TWI1TWI2正常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损伤胫骨上端内侧损伤膝关节内侧间隙少量积液MRI跟腱断裂跟腱损伤思考题1、骨坏死的X线表现特征。2、骨膜增生有哪几种类型?3、关节肿胀的X线、CT、MRI表现有哪些。4、关节破坏的X线、CT表现如何。5、关节强直分几种?X线表现有什么区别。骨折1、概念或定义:

骨折---骨、软骨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发生中断,或骨骺分离。2、分类:

按程度:完全、不完全(青枝骨折)

按原因:外伤性、病理性

按形态:横行、斜形、纵行、螺旋行、‘Y’行、凹陷、嵌入、压缩性、粉碎性。

(2)骨折的错位情况

对线:断端轴线是否成角。对位:断面相对情况。

移位:左右、前后、上下、成角、旋转。

(以骨折近端为准,判断骨折远端移位情况.)

(3)骨折愈合:为骨折线模糊,骨痂生长。(1)形态:骨折线、骨碎片、骨皮质或骨小梁扭曲、中断和错位。

骨折线---X线表现为不规则、边缘锐利的透亮线。3、骨折的X线表现

骨折线

青枝骨折骨折的错位情况骨折愈合的X线表现1、骨折线模糊2、骨痂生长3、对线对位好骨痂骨折线特殊骨折1、脊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好发于胸11~腰2)2、Colles骨折3、嵌位型骨折(好发于股骨颈):骨皮质与骨小梁错位。

4、青枝骨折、骨骺分离:儿童多见。

脊椎椎体压缩性骨折X线表现1椎体压缩变形,楔状并向后凸。2椎体缘骨皮质断裂、皱折、凹陷。3椎间隙不变窄。

脊椎椎体压缩性骨折MRI:可观察是否合并附件骨折、椎体脱位,脊髓的挫伤、出血,间盘损伤。

桡骨远端骨折(COLLE`S)桡骨远端2—3cm以内骨折例子股骨颈骨折(例2)股骨颈骨折(例1)

青枝骨折

骨骺分离(骺软骨骨折)化脓性骨髓炎感染途径:血行、蔓延、外伤。好发年龄:儿童、少年、男性。好发部分:胫、股、肱、挠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临床特点:高热、中毒、活动障碍;局部红、肿、痛、热。病理特点:以骨质破坏、死骨为主,伴有软组织肿胀。X线表现2周内(急性早期):临床明显,软组织肿胀,骨骼(-)2周后:骨骼改变--骨质破坏、骨膜增生、死骨。

急性期: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开始有骨膜反应。急性晚期:骨质破坏更明显;可出现死骨;破坏区周围可有反应性骨质增生。

七天十九天急性骨髓炎早期(七天):急性期:(十九天)软组织肿胀。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

1、骨质破坏更明显。2、可出现死骨。3、破坏区周围可有反应性骨质增生。化脓性骨髓炎(急性晚期)4软组织肿胀。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未及时治疗或经治未愈慢性]病理特点:以骨质增生、伴死骨形成为主。临床特点:瘘道不愈,反复急性发作。X线表现:

1、皮质增厚、边缘不规则

2、髓腔狭窄→消失

3、破坏区、死骨

4、软组织一般不肿

5、瘘道治愈指征:1、无瘘道2、无死骨3、无破坏区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表现:

1、皮质增厚

2、髓腔狭窄

3、破坏区、死骨

化脓性骨髓炎(急性晚期)(慢性)(术后治愈)死骨化脓性关节炎途径:血路滑膜原发、骨髓炎继发临床特点: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相似。病理

X线表现早期急性滑膜炎关节肿胀典型软骨及骨质破关节间隙变窄,骨性关坏,骨质增生节面破坏伴骨质增生愈合期关节强直骨性关节强直

化脓性关节炎1关节间隙变窄2骨性关节面破坏3骨质增生

化脓性关节炎1、骨性关节面破坏2、骨质增生3、关节半脱位4、关节肿胀骨关节化脓性炎症

CT、MRI诊断价值

CT:可很好显示软组织感染、骨膜下脓肿、可发现X线不能显示的小破坏区及小死骨。MRI:确定髓腔侵犯和软组织感染的范围,优于X线和CT。信号改变可早期发现病变。化脓性骨髓炎平片:

皮质增厚、密度增高,髓腔

狭窄。

CT:能显示小破坏区及小死骨

男14Y左髂骨化脓性骨髓炎平片与CT对比

MRI显示滑膜炎症、关节积脓、周围软组织受累的范围均优于X线和CT。还可显示骨、软骨、韧带的破坏。化脓性关节炎感染途径:血行感染→骨关节(骨松质、关节滑膜),继发发病。病理:渗出、增殖、干酪样坏死。

骨关节结核X线共同特点:以骨质破坏、骨质疏松、软组织受累为主的慢性病,好侵犯软骨。好发部位:脊椎、关节(膝、髋)、骨骺或干骺端。好发年龄:儿童、青年。骨骺、干骺端结核

X线表现:1、骨松质中局限类圆形骨质破坏区,界清,无硬化。2、患骨早期即可见骨质疏松。3、易破坏骺板(骑跨征)侵犯骨骺、关节,极少向骨干蔓延。例2例1脊椎结核

1、年龄:好发于25岁以上青壮年;15岁以下少年儿童较少见。2、部位:好发于胸椎与腰椎交界、腰骶交界、上胸椎,颈椎次之,骶尾椎发病较少。

3、典型X线表现:1、椎体破坏变形:变扁、楔形→不规则→消失;2、椎间隙变窄→消失;3、椎旁脓肿形成;4、脊柱侧弯后突畸形,骨质疏松。椎旁脓肿--X线表现颈椎:侧位片----椎前软组织影增宽。(正常咽后壁软组织厚度<5mm;气管后壁到椎体前缘的宽度小儿相当于C4椎体前后径,成人为C4前后径的2/3。)胸椎:正位片----病椎两侧胸椎旁线增宽(>3mm),典型时可见两侧局限性梭形软组织影肿胀,边缘清楚。腰椎:正位片----可仅见腰大肌边缘模糊或局限性边缘弧形突出亦可为流注脓肿。

颈椎结核(侧位片)2、颈5/6椎间隙变窄3、颈椎后突畸形4、椎旁脓肿(椎前软组织影增宽)1、颈5、6椎体破坏正常

胸椎结核3、胸椎侧弯、后突畸形4、椎旁脓肿(正位片呈梭形)X线表现:1、胸8、9椎体破坏

2、胸8/9椎间隙变窄正常腰椎结核椎体破坏椎间隙消失腰椎后突畸形X线表现:脊椎结核(CT诊断价值)CT:显示椎体、附件破坏,死骨、椎旁脓肿优于平片。还可发现椎管内外脓肿。脊椎结核(MRI诊断价值)

1、对椎管内侵犯情况的显示优于平片及CT。2、对脊椎骨、椎间盘的破坏、骨髓水肿及脓肿的显示时间早,范围准确。关节结核好发年龄:骨型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滑膜型青壮年多见。好发部位:髋、膝关节占75%以上。临床表现:慢性关节病(以月计),一般单发。局部肿痛,功能障碍。后期可有瘘管,关节畸形。分型:关节结核早期—滑膜型(常见)病菌先到滑膜起病。骨型由邻近的骨结核蔓延而来。全关节结核晚期—X线表现:

滑膜型结核(早期)1、骨质疏松,2、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3、关节间隙正常或增宽。4、骨骺出现早、变大、提前闭合。X线表现

典型X线表现滑膜型结核(后期)2、关节间隙变窄,3、关节非承重面虫蚀状骨质破坏。4、邻近骨质疏松,肌肉萎缩。

1、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关节结核--骨型典型X线表现骨骺、干骺端结核征象加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面骨质破坏缺损,关节间隙不对称变窄。

全关节结核(典型)X线表现:

1、关节面骨质破坏。2、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3、关节周围骨质疏松。4、病理性关节脱位、关节纤维性强直。5、患肢骨、软组织萎缩变小。6、儿童骨骺出现早、大、早闭合。骨肿瘤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原发性骨肿瘤中的骨软骨瘤、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软骨肉瘤、骨髓瘤及转移性骨肿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以X线平片为主)及骨肿瘤的影像诊断价值与选择原则。2、熟悉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及转移性肿瘤的共同特点。3、了解骨肿瘤的概述:范围、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骨肿瘤的分析诊断要点。骨肿瘤(概述)一、范围1、骨本身组织2、骨附属组织3、骨内某些病变基础上产生4、转移而来

二、分类按肿瘤性质及组织来源,分为:1、原发性:良性恶性2、转移性

三、好发部位四、好发年龄五、症状与体征

六、实验室检查1、血钙、血磷2、血AKP3、血酸性磷酸酶4、尿本—周(Bence—Jones)氏蛋白*骨肿瘤的分析诊断要点1、好发年龄与部位;2、病变进展速度、症状、肿块特点;3、了解远处转移灶或原发病灶。4、影像观察与分析:骨肿瘤CT、MRI的诊断价值CT:发现肿瘤骨较平片敏感,能很好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较好显示肿瘤在髓腔蔓延范围,增强使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区分更清楚。MRI:可发现早期病变,能很好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肿瘤在髓腔及向骨骺的蔓延范围。常见原发良性骨肿瘤骨瘤(osteoma)骨样骨瘤(osteoidosteoma)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

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软骨瘤(chondroma)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ofbone)良性骨肿瘤共同特点1、生长慢,症状轻,不转移。2、肿瘤结构规则,边界清晰,呈囊性膨胀性破坏或外生赘瘤样改变,骨皮质完整。3、无骨膜增生,无软组织肿块。*骨巨细胞瘤

——起源于非成骨的结缔组织。

1、病理组织学特点:主要由单核瘤细胞(间质细胞)与其结成的多核巨细胞组成。可分为三级:Ⅰ级:良性。Ⅱ级:生长活跃(可为恶性或良性。)Ⅲ级:恶性。

2、好发年龄与部位20—40岁3、临床表现特点4、X线表现可呈多种不典型表现。但多呈典型表现偏心单囊偏心单囊膨胀多房皂泡样恶性变恶性典型骨巨细胞瘤

(1)呈偏心单囊膨胀样改变;(2)有完整细薄骨包壳,皮质变薄;(3)筛孔样改变;(4)无反应骨、骨膜增生与软组织肿块;典型骨巨细胞瘤

1)呈偏心多房皂泡样改变;(2)有完整细薄骨包壳,皮质变薄;(3)无反应骨、骨膜增生与软组织肿块.骨巨细胞瘤恶变

1、结构紊乱、模糊,2、皮质断裂,3、骨膜增生与软组织肿块。典型骨巨细胞瘤骨端偏心多囊骨巨细胞瘤生长活跃骨巨细胞瘤恶变1、结构紊乱、模糊,2、皮质断裂,3、骨膜增生与软组织肿块。骨恶性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CT检查的主要目的1、观察复杂部位骨破坏有无膨胀表现2、骨包壳有无中断或缺损3、肿瘤周围有无软组织肿块4、肿瘤内有无钙化、骨化5、肿瘤与血管、神经的关系骨巨C瘤恶变女33S1及S2骨巨C瘤男33MRI表现:T1WI常呈不均匀低或等信号;T2WI常为低、等、高信号。主要鉴别诊断

内生软骨瘤溶骨型骨肉瘤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恶性骨肿瘤共同特点1生长迅速,疼痛明显,可转移。2肿瘤结构紊乱,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破坏,瘤区可见肿瘤骨。3骨膜增生(放射状、CODMAN’S三角等)。4软组织肿块(边界模糊)。*骨肉瘤

最常见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由肉瘤性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以及肿瘤骨所组成。

根据肉瘤性成骨细胞的数目、分化程度不同、产生的肿瘤骨多少而分为三型:Ⅰ型:成骨型(-瘤区以密度增高之肿瘤骨为主)Ⅱ型:溶骨型Ⅲ型:混合型(溶骨破坏与肿瘤骨相近);2、好发年龄与部位:

10—25岁,四肢长骨干骺端。3、临床表现特点:发病迅速,肿、痛、血管显露明显等。(瘤区以骨质破坏为主);1、病理组织学特点

(1)局限性骨质破坏;(2)肿瘤骨;(3)骨膜增生;(4)软组织肿块;(5)病理骨折;(6)可侵犯骨骺、关节与邻近骨质。4、X线表现典型表现占2/3,基本改变如下:

骨肉瘤成骨型溶骨型混合型溶骨型骨肉瘤(肱骨干骺端)(1)大片骨质破坏、边界不清。(2)软组织肿块(3)瘤区肿瘤骨少,呈点和班片状。(4)骨膜增生呈三角形。(5)病理骨折。(6)可侵犯骨骺。成骨型骨肉瘤

成骨型骨肉瘤(1)瘤区肿瘤骨呈大片状、放射骨针状,边界不清。(2)骨质破坏少,呈点状。(3)软组织肿块大量肿瘤骨。(4)骨膜增生混合型骨肉瘤(1)瘤区边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