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0湘教版_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0湘教版_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0湘教版_第3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0湘教版_第4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0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规范练10(2022湖南雅礼中学压轴卷)2021年10月16日(农历九月十一)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距地球300多千米的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火箭发射升空时“与月同框”的照片。据此完成1~2题。1.“与月同框”让火箭发射变得浪漫唯美,此时的月相为()A.蛾眉月 B.凸月C.满月 D.下弦月2.神舟十三号飞船升空过程中,所经大气层()A.气温逐渐降低 B.密度逐渐降低C.气流对流增强 D.气温先降后升答案1.B2.B解析第1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是农历九月十一,农历九月十五是满月,农历九月十一是满月之前4天,月相应该是凸月,B正确,C错误;蛾眉月一般是农历每月初三、初四、廿七、廿八的月相,A错误;下弦月一般是农历每月廿二、廿三的月相,D错误。第2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平流层(气温总体随高度增加而增加)、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A、D错误;随着大气层高度升高,大气受地球的引力越来越小,空气密度不断降低,B正确;对流层随高度的升高对流运动不断减弱,C错误。(2022北京中关村中学三模)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介绍,天宫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下图为空间站组合体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时刻中国空间站组合体()A.位于地球大气的平流层B.飞行于地球东半球的上空C.飞行角速度为15°/时D.正下方的地表处于黑夜中4.据航天员讲述,在空间站观看的月亮比地球上更明亮,这是因为()A.空间站与月球的距离近B.受云和大气的干扰小C.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D.空间站受地球引力小答案3.D4.B解析第3题,中国空间站运行高度约离地表400千米,应位于地球大气的高层大气,A错误;中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在太平洋东部上空,因此应飞行于地球西半球的上空,B错误;天宫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因此飞行角速度约为240°/时,C错误;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3月23日15:23,空间站组合体正下方位于西九区附近,比北京时间约晚17小时,而此日当地大约昼夜等长,因此图示时刻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正下方的地表处于黑夜中,D正确。第4题,人们观察天体的明亮程度与大气、云雨的干扰作用密切相关,空间站处于高层大气,大气非常稀薄,受云和大气的干扰小,因此在空间站上观看的月亮比地球上更明亮,B正确。(2023届河北衡水高三模拟)某科研部门对湖南山区某大气污染工厂所在山谷进行了逆温观测,记录了山谷上空6个晴夜各高度平均逆温强度的情况(下图)。对比建厂前后的观测数据,发现建厂后逆温有所减弱。据此完成5~6题。5.由图可知,逆温()A.厚度约50米 B.日出前最强C.日落后结束 D.强度与高度呈正相关6.该地16时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可能是()答案5.B6.C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逆温层的上界高于250~300米,A错误;逆温层的上界最大高度出现的时间为凌晨5时左右,可知日出前最强,B正确;日落后逆温并没有结束,C错误;强逆温最大高度为50~60米,D错误。第6题,由图可知,16时逆温层的高度为20~30米,逆温层厚度较薄,A、B错误,C正确;D项是中间出现逆温,不符合图示信息,D错误。(2022湖南娄底质检)某剧组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拍摄节目。图1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图2为月牙泉地区景观图。读图,完成7~8题。图1图27.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A.②弱、③强 B.①强、③弱C.②强、④强 D.②强、④弱8.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A.①减弱 B.③增强C.④减弱 D.①增强答案7.D8.C解析第7题,甘肃月牙泉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燥,大气能见度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即②强,白天气温高;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即④弱,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D正确。第8题,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深秋冷高压势力越来越强,天气晴朗,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大气逆辐射越来越弱,即④不断减弱,容易发生霜冻。与①③关系不大,C正确。(2022湖南师大附中质检)下图为晴天时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该绿洲所在地区和图示日期最可能是()A.内蒙古东部6月22日至23日B.甘肃中部7月2日至3日C.新疆南部3月21日至22日D.宁夏北部1月3日至4日10.根据图中虚线、实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A.虚线表示绿洲,气温日较差较小B.虚线表示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实线表示绿洲,白天地面升温慢D.实线表示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11.图示日期该地区大气环流较稳定,则当地近地面大气()A.白天沙漠向绿洲辐合B.夜晚绿洲气压较高C.白天绿洲向沙漠辐散D.夜晚沙漠气压较低答案9.B10.C11.C解析第9题,该时段为晴朗天气,日出之后,地表开始接受太阳辐射,气温开始上升。图中北京时间6时前后气温开始上升。内蒙古东部地方时比北京早,夏至日前后日出时间在6时之前,气温开始上升应在6时之前,A错误。新疆春季、宁夏冬季气温不可能达到30℃,C、D错误。甘肃中部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夏季日出时间早,气温开始上升时间早,B正确。第10题,沙漠比热容比绿洲小,吸热、放热快,白天气温高于绿洲,夜晚气温则低于绿洲,故实线表示绿洲,虚线表示沙漠,沙漠地区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C正确。第11题,沙漠的比热容小于绿洲,升温和降温都快于绿洲。白天,沙漠气温高、气压低,绿洲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大气由绿洲向沙漠辐散。夜晚,沙漠气温低、气压高,绿洲气温高、气压低,近地面大气由沙漠向绿洲辐合,C正确。(2022河北名校联盟联考)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冰川的主要分布区,该区域的冰川面积变化对全球具有深远影响。冰川反照率(反照率是地表反射的辐射量与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量之比)对冰川融化具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00—2013年青藏高原冰川反照率及变化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12~14题。12.2000—2013年青藏高原大多数冰川的反照率()①年平均反照率小于夏季平均反照率②年平均反照率大于夏季平均反照率③总体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④总体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00—2013年青藏高原冰川反照率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气温升高②沙尘沉降增多③降雪增加④河流补给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青藏高原冰川融化最剧烈的地区位于()A.青藏高原北缘 B.青藏高原西部C.青藏高原中部 D.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答案12.C13.A14.D解析第12题,青藏高原大多数冰川的年平均反照率大于夏季,②对,①错;不管是夏季平均反照率还是年平均反照率,青藏高原大多数冰川的反照率变化速率都是负值,故总体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③对,④错。故选C。第13题,由上题可知,青藏高原大多数冰川的反照率总体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主要与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有关,同时由于冰川上沙尘沉降增多,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冰雪融化,冰川反照率进一步降低,①②对;青藏高原降雪增多,会使冰川反照率升高,③错;河流补给变化不是冰川反照率变化的原因,而是结果,④错。故选A。第14题,与其他地区相比,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冰川反照率差异较大,且反照率降低速率较大,故该地区冰川融化最剧烈,D正确。15.(2022河北沧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永康市是浙江省金华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冻害是永康市柑橘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若能摸清山地逆温层(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充分利用“逆温效应”这一气候资源,将为柑橘安全越冬获得稳定产量开拓新前景,为合理布局柑橘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岩镇独松村和象珠镇黄岗村,代表着永康市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表1为独松村和黄岗村的地形数据统计表,表2为某年冬季独松村和黄岗村逆温层分布特征差异比较表。表1地名地貌类型坡脚海拔/m坡顶海拔/m坡脚至坡顶相对高度/m独松村峡谷陡坡180380200黄岗村高丘缓坡120250130表2地名逆温层厚度/m逆温层下限/m逆温层上限/m逆温层强度/m最强逆温层次/m独松村50~802603400.8~1.6300~320黄岗村40~501502000.8~1.2170~180(1)分析冬季独松村和黄岗村逆温层形成的自然原因。(2)比较独松村和黄岗村逆温层特征,并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3)独松村和黄岗村都将柑橘园布局在逆温层的下部而非上部,就此作出合理解释。答案(1)冬季夜晚,山坡降温快,山谷降温慢,同海拔相比,山坡气温偏低,山谷气温偏高,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给山谷带来大量冷空气,原来较暖的空气被抬升,形成了下层气温低、上层气温高的逆温层。(2)特征比较:独松村逆温层厚度大、分布海拔高、强度大;黄岗村逆温层厚度小、分布海拔低、强度小。原因:独松村峡谷地形较封闭,山与谷的相对高度较大,山坡陡峻,逆温效应较强;黄岗村地势比较开阔,山与谷的相对高度较小,山坡较缓,逆温效应较弱。(3)逆温层上部虽然气温条件较好,但因海拔较高,坡度较陡,土壤发育比较浅薄,且距离村落较远,管理不便,所以两村庄将柑橘园布局在逆温层的下部。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独松村位于峡谷陡坡,黄岗村位于高丘缓坡,两地均位于山坡上,因此冬季独松村和黄岗村的逆温现象为典型的地形逆温。地形逆温一般发生在晚上,冬季的夜晚,山坡降温较山谷快,同海拔的山坡气温比山谷低,山坡形成高气压,山谷形成低气压,风从山坡吹向山谷,冷空气沿着山坡下沉到谷底,将谷底的暖空气向上抬升,形成了上热下冷的逆温现象。第(2)题,由表可知,独松村的逆温层海拔总体比黄岗村高,独松村的逆温层厚度和强度较黄岗村大。可以结合两地的地形差异分析原因。由表可知,独松村位于峡谷陡坡,地形比较封闭,相对高度较大,冷空气的下沉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