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1651a4ce6d366c14740d74141016ee/971651a4ce6d366c14740d74141016ee1.gif)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1651a4ce6d366c14740d74141016ee/971651a4ce6d366c14740d74141016ee2.gif)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1651a4ce6d366c14740d74141016ee/971651a4ce6d366c14740d74141016ee3.gif)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1651a4ce6d366c14740d74141016ee/971651a4ce6d366c14740d74141016ee4.gif)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1651a4ce6d366c14740d74141016ee/971651a4ce6d366c14740d74141016e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二语文命题人:审核人: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要求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5)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6)翻开诗文,一个个不朽的灵魂净化着我们的心灵:曹操《龟虽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如老马那样志存高远;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指引我们在浮华的世界里,自然美景能拂去心灵的灰尘。【答案】①.大漠孤烟直②.芳草萋萋鹦鹉洲③.谁家新燕啄春泥④.山随平野尽⑤.猎马带禽归⑥.老骥伏枥⑦.志在千里⑧.鸢飞戾天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孤、萋萋、燕、啄、禽、骥、枥、鸢、戾。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国无德不兴,人无信不立。千百年来,诚信做人的思想始终存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曾子烹彘,不欺孩童,言出必行的教诲是诚信最初的模样;商鞅立木,取信于民,上行下效的公正是诚信力量的象征;子胥辅吴,不改初zhōnɡ,殚精竭虑的谋划是诚信治国的范本。范蠡经商,童叟无欺,从最初()到后来的富甲一方是诚信理财的榜样。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我们青少年就应以诚信来zhāng()显中国好少年的力量。(1)给加点字注音。殚()精竭虑(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初zhōnɡ()zhāng()显(3)语段中括号处应填的成语是()A.为富不仁 B.鹤立鸡群 C.白手起家 D.和颜悦色【答案】2.dān3.①.衷②.彰4.C更多优质支援请嘉威鑫MXSJ663更多优质滋源请家威杏MXSJ663【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的能力。殚(dān)精竭虑:意为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的能力。初zhōnɡ——初衷:指最初的愿望或心意。zhāng显——彰显:鲜明地显示的意思。【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正确运用的能力。A.为富不仁:指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B.鹤立鸡群: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C.白手起家:由一无所有而创立事业。比喻在一无所有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D.和颜悦色:意思是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依据“范蠡经商”“到后来的富甲一方是诚信理财的榜样”可知,应选“白手起家”。故选C。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①它至今仍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②始终保持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③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难解难分④唯独书法艺术的情况不一样⑤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和影响⑥但那影响毕竟在逐渐淡化A.⑤⑥③④①② B.⑤⑥③④②① C.③⑤⑥④①② D.③⑤⑥②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排序。根据语境“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本段是谈中国书法艺术的价值和作用。③句点明“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的特点,有总括作用,且从主语的一致性看,也紧承了前一句主语“中国书法艺术”,应排第一位;⑤句紧承③句“中国传统文化”作补充说明,使论述更加全面、严密,应排第二位;⑥句紧承⑤句的“影响”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淡化的趋势,应排第三位;④句在前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突出书法艺术的独特,应排第四位;①句指出点明书法艺术的独特之处的范围,应排第五位;②句紧承①句的范围点明其特点,应排在最后。因此语序为:③⑤⑥④①②。故选C。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等。B.郦道元,北宋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被世人合称为“三苏”,他们都属于“唐宋散文八大家”。D.李白诗句“江入大荒流”中的“江”指长江,王维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曹植诗句“妻子象禽兽”中的“妻子”指妻子儿女,刘桢《赠从弟》中的“从弟”指堂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B.郦道元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故选B。综合性学习(4分)5.综合性学习【材料一】江苏省扬州市张明同学,在放学骑车回家路上,不慎撞坏一辆停在路边的轿车。他没有逃走,而是在原处等了约半个小时。后来给车主留下一张纸条,这才骑车离去。不久后,车主发现了这张纸条。上面写道:“尊敬的苏××(车牌号)车主:我是××附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有一道划痕及左后视镜损坏,我无法及时赔偿。联系方式:×××。对不起!”车主看到纸条后深受感动,联系到这位同学,表示不需要赔偿。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我们的下一代若都如此,社会必有希望!”这件事经过网络传播,引起网络热议。这位同学也被称赞为“诚信少年”。【材料二】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1)如果你作为校园小记者,去采访【材料一】中这位同学,请你设计两个采访问题。(2)根据两则材料,你得出怎样的结论?【答案】(1)示例1:在没人看到的情况下,你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你为什么选择留言承担责任呢?示例2:你当时没有想到你这么做可能会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吗?示例3:你对中学生“诚信”有怎样认识?(合理即可)(2)示例一:诚实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失信的人终会自食其果。示例二: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没有诚信,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采访词。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示例一:你为什么能做到如此诚信?示例二:你认为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践行诚信?【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炼与启示。根据材料一中,该同学“在原处等了车主约半个小时,后来给车主留下一张纸条才骑车离去”表现出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该同学的守信行为得到车主的称赞;根据材料二中的白领因不守诚信被单位开除,由此可知,守信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失信的人终会自食其果。示例:诚信的人天下的人都愿意结交,失信的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二、阅读与欣赏(47分)(一)(6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小题。①他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外没有别的吃的,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事业英勇牺牲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它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打入了一个楔子。我走马西北的时候,他在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②难怪中国民间流传他有各种神奇的本领:四面八方能够看到百里以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诸如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迷信的人相信他刀枪不入,不是无数的枪炮弹药都没有能打死他吗?也有人说他有死而复活的能力,国民党不是一再宣布他已死亡,还详详细细地描述了他死去的情况吗?在中国,许许多多的人都知道的大名,有的把他看成是危险的威胁,有的把他看成是希望的明星,这就看每个人的生活地位了,但是不论对谁来说,这是这十年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名字。③但是大家都告诉我,朱德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多大,谁也不知道——但是李长林笑着告诉我,就他所记得而言,他每次总说五十六了。这好像是他爱说的一个小小的笑话。④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⑤“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⑥“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十一、二点钟才睡,早晨五、六点钟就起床。”⑦“他喜欢运动,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书籍。他喜欢跟朋友们谈天,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受过伤。”⑧我没有会见朱德的好运气,因为当他到达陕北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幸运的是朱德马上就被全世界作家所注意,我现在竟有机缘得到一些最近的材料。“西安事变”以后,就有人到苏区去访问,韦尔斯女士是第二个会见中国红军领袖的外国人,康克清上面这番话就是对她说的。(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有删改)6.文段提及民间流传对朱德的诸多说法,也大篇幅引用了朱德妻子对他的评价,是否会影响纪实文学的真实性?请结合材料分析。7.结合文段的具体内容,分析朱德的人物形象。【答案】6.不影响。这些说法都来源于采访,是一种真实的记录,作者说明素材的来源更体现了纪实作品用事实说话的特点;从侧面,表现了朱德在群众中的威望之高和对敌人的威慑力之大。或这些极富传奇色彩的传说和故事,丰富了人物形象,使朱德的形象更具体,亲切。7.爱护部下:和战士同甘共苦,在长征过程中把马让给同志骑;坚韧不拔:能一整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一个冬天以牦牛肉当饭;朴实:不忙的时候帮农民种庄稼;领导魅力大(号召力强):能够保全自己的部队并做到卷土重来。……【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结合“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可知,这些说法都来源于采访,是一种真实的记录,作者说明素材的来源更体现了纪实作品用事实说话的特点;从侧面,根据⑤段“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可知,康克清眼中的丈夫天性极端温和;根据⑤段“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可知,康克清眼中的丈夫对工作认真负责;根据⑤段“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可知,康克清眼中的丈夫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以此表现丰富人物形象,使朱德的形象更具体,亲切。【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④段“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可得:朱德爱护部下天下闻名,宁愿自己走路,把马让给走累的同志,赢得战士的心;根据首段中的“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第⑤段中的“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可得:能和普通士兵同甘共苦,跟一般战斗员打成一片;根据第⑦段中的“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可得:性格温和朴实,但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战斗时总是在前线指挥。根据第①段“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可知,领导魅力大(号召力强):能够保全自己的部队并做到卷土重来。(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书上元夜游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①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②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③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注】这是哲宗元符二年己卯(1099),东坡在海南儋dān州(今海南儋州市)贬所写的一篇小品。①关:门栓,文中指门。②过:苏轼的幼子,宇叔党。绍圣四年(1097)随侍苏轼于海南。③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郁郁不得志。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老书生数人来过(经过)B.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D.归舍已三鼓矣(动词,击鼓)9.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11.【甲】【乙】两文都写了夜游,所见之景有何不同?各有怎样的特点?【答案】8.A9.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10.在这月光皎洁的美好夜晚,先生能出去走走吗?我高兴地听从他们的提议。11.甲文描写了庭院中月色,突出了空明澄澈的特点。乙文描写了儋州小城上元之夜城西的风光,僧舍的景物,小巷的民情,纷纷攘攘的生意人,表现了繁荣、热闹(祥和)的特点。【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句意: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过:拜访、探望;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句子意思:家里人掩门熟睡,已经是鼾声阵阵了。“舍中”为主语,“掩关熟睡”为谓语,“已再鼾矣”补充说明熟睡的程度;正确断句为: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良月,形容月光皎洁;嘉夜,美好夜晚;予,我;欣然,开心、高兴的样子;从,听从。【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竹柏的影子在月光的映照下像水中的藻荇一样,侧面表现月色美好,空明澄澈。根据乙文“己卯上元,予在儋州”“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可知,在上元节,趁着月色美好,在儋州小城游玩,看到城西的风光,僧舍的景物,小巷的民情,纷纷攘攘的生意人,展现了此地繁荣、热闹、祥和的特点。【点睛】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柏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己卯上元节,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说:“在这月光皎洁的美好夜晚,先生能出去走走吗?”我很高兴地听从他们的提议。于是走进西城,进入僧人宿舍,穿过小巷,只见汉族和少数民族混杂在一起,卖肉的卖酒的多得很,回到家已经三更天了。家里人掩门熟睡,已经是鼾声阵阵了。我放下拐杖发笑,究竟哪个有得?哪个有失?苏过问我为什么笑,我是自己笑自己。这也是在笑韩愈,他在一个地方钓鱼未钓到,就想到更远地方去,他不知道走到海边的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大鱼。(三)(6分)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归嵩山作①王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辞官归隐途中。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1)请对“车马去闲闲”一句中“闲闲”一词作简要赏析。(2)结合全诗,说说“归来且闭关”中“闭关”一词该作何理解?【答案】(1)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闲闲”表现出诗人终于可以辞官归隐,得以享受山林之趣的安闲心情。(2)“闭关”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表现了诗人归隐态度的坚决(或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解析】【详解】(1)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的意思是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闲闲”一词从形式上看运用了叠词,有音韵美。在这里写了车马动态,反映出诗人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2)“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中“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此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点明了辞官归隐的宗旨,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据此作答。译文: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
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四)(8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校学生会宣传组将制作“绿色亚运”宣传短片,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相关资料。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绿色亚运杭州亚运会“绿”在何处?①中新网杭州4月17日电(王逸飞钱晨菲)杭州2022年亚运会(下称杭州亚运会)将于9月23日举行。该盛会如何实现“绿色”这一办会理念?虽还在最后筹备期,但杭州已在不少领域让人提前看到了亚运会的“绿意”所在。亚运场馆成绿色“窗口”②场馆是体育盛会的落地载体,也是体现赛会风格特色的重要窗口。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56个竞赛场馆,便是“绿色亚运”的呈现之窗。③以“无废理念”的贯彻为例,在场馆建设方面,杭州坚持规划引领,优先使用既有场馆,上述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新建场馆亦充分考虑城乡规划、体育场馆布局和区域产业发展。如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的建设,便推动废弃矿山华丽转身为“岩壁芭蕾”的国际赛场和青少年攀岩运动基地。④杭州亚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广绿色施工方面,各亚运场馆建设中广泛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上城全民健身中心等获得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⑤“低碳”也是杭州场馆向“绿”而行的一大特征。通过大力实施绿色能源供应行动,在绿电交易之下,56个亚运比赛场馆已实现赛事用电全部为绿电。⑥“日常我们所说的绿电指在生产电力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相较于火力发电对环境冲击影响较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夏霖说,杭州亚运会的绿电有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___________________⑦“绿色亚运”理念,应从亚运场馆等大处入手,也在吉祥物这样的小物件上得以彰显。⑧据悉,为了尽最大可能实现环保,杭州亚组委和生产企业围绕低碳版亚运吉祥物的制作多次沟通探讨,拓思路求创新,甚至拆解玩偶进行分析,寻求更多改良环保工艺的方法。⑨杭州亚运会的低碳版吉祥物,在面料上采用数码印花工艺的绿色生产方式,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浆,相较于传统印花工艺更节能环保。在裁剪上采用手工+电剪刀裁剪,代替传统激光裁剪,不产生烟雾。在包装上去掉一些非必要的纸盒外包装,只保留三小只组合形象吊卡。⑩据介绍,相较于标准吉祥物,每购买一个低碳吉祥物,都将为地球减排1500g二氧化碳,相当于夜晚关灯6小时或者步行替代坐车5公里。【材料二】杭州亚运会将是首届“零碳”亚运会,Baidu百科“零碳”进入词条零碳(carbonneutral)是全球最流行的词汇之一,目的是减缓气候变化。“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达到“零碳”——即碳的零排放。【材料三】“零碳”工程师的绿色亚运网①在杭州的亚运场馆里,活跃着一群神秘的工程师。他们要和看不见的“碳”,来一次隔空battle——为杭州亚运会12座特级和一级场馆降碳。他们就是“零碳”工程师。②放眼亚运会场馆,个个都是“大家伙”,无论是建筑、基础设施,无时无刻不在排放着二氧化碳。如何做到“零碳”?“其实就是抠出来的。”“零碳”工程师陈若鹏说。③首先是抠细节。目前亚运场馆尚未进入使用期,场馆里的变压器负载率普遍较低。秉持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态度,他建议将双路用电全部切换至同一路,降低变压器损耗。等正式投用后,再切回双路用电,不会对场馆造成影响。④此外,他给出了分区亮灯的建议,把比赛区、观众区、进场区的灯划分开来,尝试做感应式开关。不用电的情况下是可以进入休眠状态的,“只要有人在室内活动,灯就会启动照明。”借助科技分析数据,站在数据的肩膀上去分析,节能降碳的这张网才能织密。“零碳”工程师的意义,就在于守住了绿色亚运场馆的大门。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杭州56个亚运比赛场馆已全部实现赛事用电为绿电,在各亚运场馆建设中,也已全部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B.“零碳”是指通过计算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达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C.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建设中,不管是场馆建设,还是能源供应和吉祥物制作,处处体现“绿色亚运”。D.放眼亚运会场馆,个个都是“大家伙”,“零碳”工程师从大处入手,努力做到“零碳”。14.请根据宣传片的主题,为材料一划线处拟写一个小标题。15.宣传片的片头想呈现“零碳工程师”的简介,请你阅读材料三的内容,仿照材料二为其创建一条百度百科词条。【答案】13.C14.示例:低碳吉祥物的“奥妙”;吉祥物的“绿色奥妙”15.示例:“零碳工程师”,是以降碳(降低能耗)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工程师。他们能在细节里抠出能耗,通过挖掘减排空间,借助科技分析数据,达到节能降碳这一目的。【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辨析。A.根据材料一第④段“杭州亚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广绿色施工方面,各亚运场馆建设中广泛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知,本项“在各亚运场馆建设中,也已全部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有误;B.根据材料二““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达到‘零碳’——即碳的零排放”可知,本项“达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有误;D.根据材料三第②段“‘其实就是抠出来的。’‘零碳’工程师陈若鹏说”,第③段“首先是抠细节”可知,“零碳”工程师从细节入手,努力做到“零碳”;本项表述有误;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标题往往是内容的精炼概括。根据材料一第⑧段“杭州亚组委和生产企业围绕低碳版亚运吉祥物的制作多次沟通探讨,拓思路求创新,甚至拆解玩偶进行分析,寻求更多改良环保工艺的方法”,第⑨段“杭州亚运会的低碳版吉祥物,在面料上采用数码印花工艺的绿色生产方式,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浆,相较于传统印花工艺更节能环保”,第⑩段“据介绍,相较于标准吉祥物,每购买一个低碳吉祥物,都将为地球减排1500g二氧化碳,相当于夜晚关灯6小时或者步行替代坐车5公里”可知,语段围绕吉祥物的环保工艺的体现;可拟题为:低碳的吉祥物。【1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根据材料三首段“他们要和看不见的‘碳’,来一次隔空battle——为杭州亚运会12座特级和一级场馆降碳。他们就是‘零碳’工程师”可知,“零碳工程师”是以降碳(降低能耗)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工程师;根据第③段“首先是抠细节”“他建议将双路用电全部切换至同一路,降低变压器损耗。等正式投用后,再切回双路用电,不会对场馆造成影响”,第④段“他给出了分区亮灯的建议,把比赛区、观众区、进场区的灯划分开来,尝试做感应式开关。不用电的情况下是可以进入休眠状态的,‘只要有人在室内活动,灯就会启动照明。’借助科技分析数据,站在数据的肩膀上去分析,节能降碳的这张网才能织密”可知,他们能在细节里抠出能耗,通过挖掘减排空间,借助科技分析数据,达到节能降碳这一目的。(五)(15分)阅读《我的老师齐白石》,完成下面小题。我的老师齐白石①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②有次我在江南写生,一天午后躺在一棵大松树下休息,仰观天际伸出的松枝,忽然感到似在哪里见过。想想才恍然明白,那分枝布叶及松塔的形态,原来就像一幅白石老师的画。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③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一挥”两个字,不了解的人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他写字也是一样,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使我这在旁边帮忙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可是等悬挂起来,这些字画马上又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④老师有句诗道“采花蜂苦蜜方甜”,好心的艺术家往往只愿把有丰富滋养的甜美成果分享给人,却不愿人知道自己所受的辛苦。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杵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怎么过分。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以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咐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历代艺术大师的名言,白石老师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⑤老舍先生收藏了一幅白石老师的钓丝小鱼图。图中很大的篇幅只有一根被微风吹动的钓丝,下边是几条被钓饵所吸引的小鱼,墨色淡淡的。画面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眼前却似乎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晚风习习,天边一抹晚霞,人在清澈的池塘边观看游鱼,闲适惬意。画面上那一根钓丝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妙的感觉。这张画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白石老师感觉的敏锐和感情的真挚。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不感觉有什么疏远和隔膜。⑥一次,我陪一位著名的印度诗人去访问老师,老师画了一幅牵牛花送他。画面中的牵牛花迎风向露,欣欣向荣。诗人站在画前激动地说:“这花的艳丽生动使我感到在枝叶间就要穿出一只蝴蝶。”停了一下,他又说:“这不仅是一棵花,这是东方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歌颂。”在国际和平奖授奖仪式上,艺术家郁风代白石老师致答词:“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⑦我很喜欢白石老师九十多岁时画的一棵棕树。棕干笔直冲天,棕叶下垂,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如能扛鼎”。我不想说画里的棕皮、棕叶的质感如何的神似,只想说我感到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气魄,正如画上题字“直上青霄无曲处”传达出的中华民族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我想不管是谁,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⑧白石老师逝世前,还是经常不断地创作,这些作品精神饱满,一点未见衰颓之气。他九十六岁画的一幅秋海棠,红光满纸,神采焕发,浓艳至极。另外一幅万年青,真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赏画思人,对白石老师“一挥”的题字,我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取材于李可染的文章)16.文章先回忆了白石老师(1)“凭空”作画、_______、_______三个细节,然后谈到钓丝小鱼图、牵牛花图、棕树图等画作体现的艺术追求,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佩和怀念。17.作者认为白石老师“一挥”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白石老师的“一挥”有哪些理解。18.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⑦段中“扑面而来”一词的表达效果。19.作者笔下的齐白石老师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精神品质?依据文章内容列举三点。【答案】16①.“一挥”题字;②.“将穿”石砚;17.白石老师平时作画,从来不会一边执笔,一边观看真实的对象或者草稿,而是胸罗万象,“一挥”而就,这体现白石老师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细致又深刻;白石老师的作品,精神饱满,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总是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一挥”是白石老师作品中的精神力量的挥洒,是白石老师高超的艺术境界背后对家乡、祖国、和平以及一切生命的热爱的情感的挥洒。18.“扑面而来”把白石老师的作品中蕴含的气息和力量写活了,写出了我看到白石老师作品后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一振的精神状态,表达了我对白石老师及其作品的热爱。19.①对生活观察细致,认识深刻。白石老师的作品取法生活,但作画的时候是“凭空”作画。②作画或者写字很认真,很慎重。白石老师给别人写字的时候,前后打量斟酌,横量竖量。③作画勤劳,白石老师使用的砚台经过千万次研磨,都快要把砚底磨穿了。④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白石老师把一个普通人对家乡、祖国、一切生命的热爱都画在画里、写在诗里。
【解析】【16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提取概括。第一空,通过第③段中“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一挥’两个字,不了解的人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的内容可概括为:“一挥”题字;第二空,通过第④段中“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杵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怎么过分。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以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咐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的内容可概括为:“将穿”砚底。【17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第①段中“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第②段中“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的内容可知,白石老师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细致又深刻,已经达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所以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而是“一挥”而就;通过第⑥段中“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第⑦段中“我很喜欢白石老师九十多岁时画的一棵棕树。棕干笔直冲天,棕叶下垂,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如能扛鼎’。我不想说画里的棕皮、棕叶的质感如何的神似,只想说我感到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气魄,正如画上题字‘直上青霄无曲处’传达出的中华民族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我想不管是谁,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第⑧段中“白石老师逝世前,还是经常不断地创作,这些作品精神饱满,一点未见衰颓之气。他九十六岁画的一幅秋海棠,红光满纸,神采焕发,浓艳至极。另外一幅万年青,真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的内容可知,白石老师的作品未见衰颓之气,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其中传达出的中华民族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让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一挥”正是精神力量的挥洒,表达出白石老师对家乡、祖国、和平以及生命的热爱。【18题详解】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解答时,首先理解词语本义,在结合句子内容和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扑面而来”意思是朝着你的方向过来。联系“我想不管是谁,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的内容和语境可知,“扑面而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看到白石老师作品后被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所折服,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一振的精神状态,表达了我对白石老师的感佩之情和对白石老师作品的赞美和热爱。【1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时,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重点语句进行提取概括。通过第①段中“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第②段中“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的内容可知,白石老师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细致又深刻,已经达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而是“一挥”而就;通过第③段中“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他写字也是一样,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使我这在旁边帮忙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可是等悬挂起来,这些字画马上又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的内容可知,白石老师厚实拙重,给别人作画、写字的时候,很认真,很慎重;通过第④段中“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杵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怎么过分。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以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咐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历代艺术大师的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潮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目
- 2025年贵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摸拟考试试题答案大全
-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诊查 呼吸困难的病因
- 2025年铁岭b2货运资格证多少道题
- 2025年贵阳货运资格证考试题答案
- 2025年巴音郭楞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库存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美团外卖加盟商合作协议范本-@-1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讲义岳麓版选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全面工作计划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模板(六套)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教育评价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 DBJ61_T 179-2021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业人员配备标准
- 三年级下册脱式计算题
-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 广东省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登记审核表
- 昂达G41主板说明书
- 书香里的童年
- 三周滚动进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