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三国人物故事镜_第1页
金代三国人物故事镜_第2页
金代三国人物故事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金代三国人物故事镜友人携一大镜来访,打开一看,竟是一面金代的三国人物故事镜。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罗贯中所撰,金代铜镜上竟有《三国演义》的历史故事,使人在诧异之中,倍感惊喜。

该镜直径22.5厘米,厚0.77厘米,重1570克(三市斤余),厚重桥形钮(图1)。钮左方有一头戴翅冠身穿战袍之武将,骑一疲惫不堪的战马,倒扛一长枪,怀中端坐一婴儿,应为在长坂坡舍身救阿斗的赵子龙。马前方一株大柳树,柳枝婆娑,下有一贵妇人,怀抱细软,立身侧面,和武将作询答状,应为刘备的夫人糜氏。糜氏面前置一水挑,喻二人所在离井不远,也暗示糜夫人最后投井而亡的归宿。钮右方为一武将,巾帻束发,右手执单鞭,左手背后,执一不明兵器,骑一疾驰骏马。武将上方山崖重重,旗旌飘曳,喻大队曹操追兵在后,三位被山崖遮掩仅露头首、手执兵器的武将会接踵而至。整个镜面空白处辅以山石、花草、树木,衬托出长坂坡古战场的环境氛围。尤其赵子龙脚下湍湍溪流,暗喻着接下来张飞接应赵云时,立马栈桥的故事发展。

整个镜面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和《三国演义》所述略有差异。如《三国演义》中糜夫人是投入枯井而亡,而这面镜子上糜夫人面前的水挑子两头水罐中却有氲氤水汽溢出,表明其附近水井并非枯井;《三国演义》中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与之交战的曹营名将就有50余位,故此,后边追赶之将是谁,已难以去考证。但正是这些细微末节的差异,表现出这面三国历史人物故事镜的学术价值所在。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是章回小说的开山鼻祖,小说中的故事、人物在民间经过了漫长的演绎、流传过程,早在宋代,已有“说话人”(评书艺人)开始说唱三国故事,谓之“说三分”。金、元时期三国故事已被大量搬上戏剧舞台。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三国故事的最早版本,是元初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刊刻的《三分事略》。元末明初,太原人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刘宋人裴松之所作之注的史料基础上,参阅了大量的民间传说、“说话人”的底本、戏剧故事,集百家之所长,结合他个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思想哲理,创作出千古不朽之作《三国演义》。

本镜是迄今发现最早,也是极罕见的以三国故事为体裁的古镜,早于《三国演义》问世一百余年,弥足珍贵。

宋、金铜镜开始大量运用浮雕工艺手法,金代铜镜在以高浮雕工艺为其表现手法的同时,往往在人物、树石细部有雕琢痕迹,尤以镜缘立陡处甚为明显;镜钮孔往往也非铸制,而是有明显钻打痕迹,这是该时期大尺寸铜镜的重要特征。图2是上海博物馆在数千枚铜镜中遴选出的金代精品“王质观棋菱花镜”,其工艺特点、人物造型(人物造型有脸廓而少细节是金代浮雕铜镜的典型特点)、艺术手法和品相版模,皆与本镜相同。尤其观棋镜镜钮左下方,二童子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