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系列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系列教材部编版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三篇课文。《古诗二首》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雾在哪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雾的变化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使整个想象充满童趣。《雪孩子》则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有趣的故事之中,激发学生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美好的心灵。语文园地七安排的写话练习,以猫和小老鼠为话题,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进一步落实“想象”要素。除此之外,本单元还第一次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作为起步阶段的默读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试着做到不出声地读。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4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5个字,会写22个词语。◎联系生活,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4组词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复习巩固易错字和易混淆的字。语言积累◎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与抄写,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背诵古诗《夜宿山寺》《敕勒歌》;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语。◎背诵民谣《数九歌》,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阅读理解◎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意思;能发挥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口头表达◎朗读诗句,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能根据课文内容、提供的词语、生活经验等,描述、想象当时的情景。书面表达◎能观察图画,以“猫与小老鼠”为话题,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实践活动◎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查字典比赛、易错易混字大比拼。
19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教学重难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夜宿山寺》课时目标1.认识“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夜宿山寺》。3.能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理解诗题1.齐诵诗句。(课件出示诗句,学生齐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2.导入新课:课件中的诗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3.理解诗题。(1)指名读诗题,强调“宿、寺”为平舌音。全班齐读。(2)猜测:通过题目,你知道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和地点吗?(时间:夜晚。地点:山中寺庙。)(3)识字:出示生字“寺”,引导: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字?(课件出示路牌、寺庙等图片)①理解“宿”:住,过夜,夜里睡觉。②用“宿”组词:住宿、留宿、宿舍、寄宿。(4)教师介绍:李白在外游玩,晚上借宿在寺庙里。夜深人静,他登上山顶寺庙的高楼,写下了这首诗。(5)再次指导读好诗题。【设计意图】诗题往往藏着很多信息,本环节从理解诗题入手,不仅引发了学生们的阅读期待,而且对阅读中“抓题眼”的方法有了初步认知。板块二初读古诗,随文识字1.自读要求。(1)第一次读:自读古诗,圈画出诗中的6个生字,读准字音。(2)第二次读:同桌互读古诗,一人读,一人听,听字音是否读正确,诗句是否读通顺,不正确的互相教一教。(3)第三次读:同桌合作读,一人读前2个字,一人读后面3个字,试着读出节奏。2.展示读,指名读,强调易错字音。(1)辰:翘舌音、前鼻音。带有“辰”这个部件的字,大多都带有“en”的音,如“晨、震”。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2)惊:后鼻音,形声字。根据部首理解字义;扩词:吃惊、惊吓、惊慌。3.教师范读,读出五言诗的节奏与韵律。4.学生再次练习朗读,读出恰当的停顿。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5.指名朗读,师生评价。【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自读、互读等,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优势,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主动性。在识字环节,利用规律归类识字,强化认识形声字的特点。板块三想象画面,了解诗意1.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山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画面感受“楼之高,人之小,天之近”。2.学习第1、2句。(1)随文识记“危”。①我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这个字?(出示各种带有“危”字的标识牌、警示语等图片)学生读一读,了解“危”现在大多指“危险”的意思。②出示“危”的小篆字形:上面为“人”,中间是“山崖”,下面呈腿骨节形,整个字形代表着人站在山崖上,“危”本义表示“高”。“危楼”即“高楼”。③借助小篆字形记忆“危”,并指导书写:危,斜刀头居上居中,“厂”横画在横中线上方,不要写成横钩,里边笔画横折钩的钩尖抵在竖中线上。④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展评。(2)理解“高百尺”。(板书)朗读诗句,全班交流:哪些诗句让你感受到了山中寺庙的楼之高?①引发质疑:1米等于3尺,这座楼真的有33米、差不多11层楼那么高吗?②讨论小结:“百尺”是虚指,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楼很高。③诗句拓展:结合李白其他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来理解“高百尺”。④指导朗读:请看着画面,读出寺庙高耸入云的感觉。(强调“危”和“高”)(3)理解“摘星辰”。(板书)①理解:“星辰”的“辰”是日、月、星的总称。(课件出示夜晚的天空)②想象画面:假如此刻你也站在这高楼上,放眼远眺,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③情境描述:诗人站在“危楼”之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李白的想象是多么奇妙。④表演读:谁能带着动作读读这句?指名表演读,教师指导:强调读“高、可”时声音响亮些,突出楼的高耸入云和摘星辰的轻而易举。3.学习第3、4句。(1)继续体会“楼之高”。(出示不敢语、恐惊天人)①提问:在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站在高耸入云的楼上,看到美妙的景色,诗人本该诗兴大发,大声吟诵,为何却“不敢高声语”?从这两句诗中,你又体会出什么?②随文识记“恐”“惊”。引导发现:这两个字偏旁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课件出示“心”的篆体,加深理解心字底与竖心旁都跟人的心情有关。③理解:恐惊——担心惊动。天上人——天上的神仙。小结:这句诗更加说明楼很高,似乎与天相连。(板书:不敢语、恐惊天人)④比较诗中出现的两个“高”所表达的情感。“危楼高百尺”中的“高”形象地描绘了寺庙高楼的高耸入云,伸手即可摘到星星的景象,以此说明寺庙高楼的高度;“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描写诗人说话时声音的大小,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进一步说明楼高与天近。(2)指导朗读。模仿诗人此时的神态,抓住“不敢、恐惊”,轻声朗读,语调要轻、要低,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4.指导方法,背诵古诗。(1)教师说诗意,学生读相应的诗句。(2)借助板书背诵:“高百尺、摘星辰、不敢语、惊天人”写出了山寺“危楼”的高,抓住这些词语,对照插图试着背一背整首诗。(3)想象背诵: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身在山寺的高楼上,想象画面背诵。(4)学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全班齐诵。5.小结:一个普通的夜晚,一座普通的高楼,在李白的笔下,变得那么巧妙而生动,这就是想象的魅力。【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图和文的结合,联系生活经验和字理落实“随文识字”。紧抓主题“楼之高”理解诗意,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感知夸张的手法和李白诗作浪漫的特色。板块四观察汉字,指导书写1.多媒体播放“敢、惊”的书写动画,引导观察: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字的笔顺、关键笔画及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引导交流。敢:左右宽窄相当,左低右高,反文旁首笔的撇尖落在竖中线上,底部撇高捺低。注意与“取”的区别。惊:左窄右宽,“口”在横中线部位,第六笔竖在竖中线上。3.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4.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展评。【设计意图】写字要逐步变“老师教”为“学生学”,写前的观察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向,写后的对照要紧扣之前观察和提醒的要点,在“看”和“写”的实践中提高书写能力。板块五课外拓展,实践探究1.背诵古诗。把《夜宿山寺》背给家人或朋友听。2.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想象画面,画一幅简笔画,并将《夜宿山寺》抄写在旁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对诗意的理解,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检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同时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板书设计夜宿山寺楼高高百尺摘星辰危楼想象夜静不敢语惊天人
第2课时《敕勒歌》课时目标1.认识“似、庐”等6个生字,会写“苍、茫”等5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敕勒歌》。3.结合插图,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高远辽阔的意境。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走进意境1.视频出示草原风光,配上背景音乐《天堂》。2.引导交流:你能用一两句话描述看到的景色吗?(天真蓝,草原真辽阔,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啊!)3.教师介绍: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北方草原上有一个游牧民族叫敕勒族,他们以草原为家,以放牧为生。我们今天要学的《敕勒歌》是他们民族的一首民歌,也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给我们描绘了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4.板书诗题“敕勒歌”,齐读。【设计意图】从草原风光导入新课,让学生直观感受草原之阔、物产之丰,为后面学习诗歌奠定感情基础。同时作品的简要介绍,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板块二初读古诗,感知意境1.读诗歌。(1)自由读:自读古诗,圈画出诗中的6个生字,读准字音。(2)合作读:同桌互读古诗,一人读,一人听,听字音是否读正确,诗句是否读通顺,不正确的互相教一教。(3)示范读: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说说听出了怎样的节奏。(出示课件)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4)指名读:学生练读后,指名朗读。(相机纠正字音和停顿)①强调易错字音:“似、苍”读平舌音,“庐、笼”读边音。②见:读“xiàn”,教师引导学生看注释,简单了解古代没有“现”,“见”就是“现”,在这里是“出现、显露”的意思,不读“jiàn”。③教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注意读好停顿。(5)齐读:读出节奏,读出停顿。2.知大意。(1)再读诗文: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用圆圈圈画出来。(2)古诗填空,相机理解词语。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相机理解和识记字词。①川:平地。敕勒川:指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②阴山:山脉的名称,敕勒族牧民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阴”的反义词为“阳”。③穹庐:圆圆的毡帐大屋顶。(出示图片)你能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庐”吗?④“笼盖”的近义词是什么?(笼罩)这个词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来识记?(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记,如做手势等)“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多形式的朗读,更便于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同时,读中识字、释义,为诗歌的理解扫清了障碍。板块三文图结合,感悟意境1.学习第1、2行诗句。(1)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如果让你来画“敕勒川”与“阴山”的位置,你会怎么画?(紧扣“下”一词)(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想象理解,体会情感。①你能给“似”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吗?似:好像、像、如。天似穹庐,或天像穹庐、天如穹庐。②“似”是个多音字,它的另一个读音为“shì”,组词:似的。③结合“穹庐”的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天空像牧民们居住的圆圆的毡帐大屋顶,笼罩着四面的原野。④体会情感:敕勒族人用自己最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天空,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他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3)指导朗读:让学生做手势模仿穹庐笼盖四野的样子,带上动作读,体会大草原的辽阔。2.学习第3、4行诗。(1)体会“天苍苍,野茫茫”。①(课件出示草原图)提问:你会想到课本上的哪一句诗?(天苍苍,野茫茫)理解:天苍苍指天蓝蓝的,晴空万里。野茫茫指草原无边无际。②识记“苍、茫”。发现特点:2个字都是草字头、上下结构。注意要点:“苍”下面是“仓”不是“仑”;“茫”要注意“氵”一定被“艹”覆盖住。同音字的区分:“茫”与“忙”“芒”的辨析组词。③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复现“苍、茫”,体会“苍苍、茫茫”形容不同事物时的不同含义。天苍苍——天空蓝蓝的。野茫茫——原野无边无际。白发苍苍——头发白白的。大海茫茫——大海无边无际。松柏苍苍——松柏绿绿的。云海茫茫——云雾浓厚看不清楚。(2)理解“风吹草低见牛羊”。①和同桌说说这句诗的意思。②你从表示动作的词中感受到什么?(草很高,很茂盛,牛羊成群,草原很富饶)③引导学生感受这句话的灵动之美。“吹、低、见”让安静的画面变得鲜活、生动起来。3.配乐,让学生闭眼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中描绘的美景。【设计意图】“随文识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利用词语复现的方式强化生字字形的识记,并理解字义。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从而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富饶,体会到敕勒族牧民的自豪。板块四书写指导,升华意境1.观察汉字,指导书写。(1)分类书写“阴、似、野、苍、茫”。左右结构的字:阴、似、野。上下结构的字:苍、茫。(2)多样书写。①教师范写“苍、茫”,引导学生观察:“艹”窄、扁,两个字高度相同。“苍”的“人”宽、大,横折钩的钩在竖中线上,竖弯钩不出捺的范围。“茫”注意点的位置,竖折的竖段在竖中线上。②同桌交流“野”的书写。尤其注意“里”最后一笔横变为提。③学生独立书写“阴、似”。(3)集体点评: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个例,纠正;学生再次练写。2.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对照板书,分男女生诵读古诗,进一步感受草原的美,体会敕勒族牧民对自己家园的热爱。【设计意图】抓有联系的“苍、茫”两个字加以指导,放手让同桌交流“野”字的书写,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副产品代加工合同样本
- 出租广告墙合同标准文本
- 举升机 设备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x小产权购房合同样本
- 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合同样本
- 乡间房屋出售合同样本
- 农业荒山开发合同标准文本
- 2雇佣合同样本
- 与政府租地合同样本
- 农村电器收购合同样本
- 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 2024水电站股权转让协议
- 可穿戴式设备安全可靠性技术规范 头戴式设备
- 《网络营销》-课件:33病毒营销
- 2024项目投资协议书
- 《骆驼祥子》读书分享
- 湖南省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NB-T35026-2022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2024年中考真题)
- DL-T-5161.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 家校沟通经验分享-沟通有方法教育有温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