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诸子的语境认识_第1页
论先秦诸子的语境认识_第2页
论先秦诸子的语境认识_第3页
论先秦诸子的语境认识_第4页
论先秦诸子的语境认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先秦诸子的语境认识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的“语境”这个概念,但古人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写作理论家以简单的辩证观和系统观为指导,意识到写作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现代语境理论是对古代写作的辩证观和系统观的回归。早在先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文论家们就已为我国古代写作理论重视语境的传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数先秦诸子和刘勰。一、对“时”、“时后果言”和“以意逆志”的认识语境是言语交际活动的环境,即语用环境。离开了具体的交际活动无所谓语境。先秦诸子早已认识到语境的这一本质特点。孔子说:“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达”,即达到交际的目的,说话和写文章就是为了让交际对方理解自己所传达的思想。因此,如果不从实际情况出发,掌握表达的时机,便不能有效地实现交际目的。孔子就很赞赏“时而后言”(《论语·宪问》)。“时”,不只是指时间,而且说的内容听话人能不能接受也是“时机”问题。“时而后言”,就是指要根据具体情况,从整体上把握表达的机会。这是孔子对语境本质的认识。墨子、荀子等有相同的论述。墨子回答他的学生子禽“多言有益乎”的问题时,用浅显的比喻说明了“时机”的重要性。他说,虾蟆日夜而鸣,虽口干舌燥,却没有人听;而鹤鸡看准时机一鸣而使天下振动,原因就在“唯其言之时也”(《墨子·佚文》)。荀子也把从对象实际情况出发说话和写文章视为“时”的重要方面。他把不了解对方、不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说话或写文章称为“傲”、“隐”、“瞽”。“傲”,即傲慢自大;“隐”,即故弄玄虚:“瞽”,即瞎子。意思都是指不看读者对象,无视具体语境状况,盲目地说或写。此外,孟子还从阅读的视角提出了“以意逆志”的重要思想。孟子指出,理解一首诗,不能孤立地看某个词和句子而曲解整篇意义,而应根据诗的整体意义(“意”),去探寻作者在文中各个部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志”)。也就是要从词和句子所处的语境,去把握词和句子的意义。总之,先秦诸子都很重视从具体情景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出发去说和写,这就是先秦诸子对语境本质的认识。先秦诸子认为文本的语境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古代“道”的认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写作所涉及的对象世界。先秦道家认为客观世界的事物和事理就是“道”。道家的“道”,既指事物本体或本源,又指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它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既然万事万物皆由“道”生,话语和文章自然也不例外。不过道家认为,语言是很难准确表现“道”的,语言表达出来的“道”,是不同人理解的“道”,不是本源的“道”。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虽然先秦诸子对“道”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认为说话或写文章,首先要认识“道”,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实践获取第一手材料;二是通过学习各种文献,获取第二手材料,然后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的认识。如墨子提出的“三表法”,即说话和写文章的三条标准就表现了这种认识。墨子认为立言有三条准则:“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墨子和儒家都强调古者圣王之事是立言之本,但同时也强调了解和认识国家和老百姓的现实的情况对立言也有重要意义。了解古者圣王之事,就要学习历史文献,尤其是各种经典著作;了解现实的情况,墨家主张身体力行“仁人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非乐上》),从实践中学习。孟人之气—第二,说话或写作活动的参与者及其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写作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所谓参与者不仅包括作者,也包括读者以及其他参与者。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论语·宪问》)。即说话、写文章最重要的问题是作者有没有德行。《周易》也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修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又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周易·系辞下》)这些话说明,作者的德行、思想、品格,同文本的繁简、风格、优劣等无不息息相关。孟子有关作者的修养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这就是他的养气说。苏辙说:“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如也。”(《上枢密韩太尉书》)所谓气,是指作者在长期学习和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正直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它对文章的影响至深至大。关于读者与说话、写文章的关系,韩非子的论述尤其精妙,他说:“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韩非子·说难》)即了解读者的心理,从读者需要出发,这是说话或写作最难的事。他对不同读者的心理以及怎样适应国君心理的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真可谓入木三分。孔子也有类似的观点,如:“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失人和失言,都是指说话和写文章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古代哲学家对表达方法的认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写作方式。庄子说:“言而当法。”(《庄子·寓言》)他认为语言表达应适合一定的法则。孟子也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孔子的语言观是很辩证的,前面说了他强调“辞达而已矣”,但他也强调“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王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丢了一匹马,“野人”得到,不归还孔子,孔子学生子贡用美妙的雅言与“野人”交涉,不仅没有要回马,反而激怒了“野人”;而马夫用通俗诙谐的俗语去交涉,却把马要回来了。可见用什么方式表达有时对达到交际目的也有决定性的作用。先秦典藉中有很多对文体特点及写法的论述,如“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荀子·非相》)荀子谈的就是写传记的表达方法,是后来史传家常用的方法。《尚书·尧典》对诗歌的声律形式有很精妙的论述:“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意思是诗歌各个部分的声律应相互配合、和谐统一、有一定的次序。上述先秦诸子提出的说话或写文章的三个重要条件,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语境的三个核心因素,即写作对象、写作主体、写作方式;也就是现代功能语言学说的语场、语旨、语式,或现代信息理论说的语义信息、语用信息、语法信息,通俗地说,就是写什么、为什么写、如何写。此外,先秦诸子对语境的作用有很多重要论述,其中道家的看法最深刻,也最偏激。说他们最深刻,是因为他们对语境的认识最富辩证性、系统性。《老子》开篇第一章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认为“道”产生万事万物,也产生了人的语言,但语言却无法表达它;同时老子还认为可以给事物命名,但是那个名称不可能是事物本来意义上的名称。老子深刻地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无限丰富性与人的认识和语言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矛盾,无限错综复杂、立体交织、不断发展、变化无常的客观世界,不可能用有限的、线性的、静止的语言表达出来:更何况人的语言,不过是人的认识结果,无论是话语或是文章,都是经过人的认识加工过的东西,不可能不打上认识者的主观性,因此,人们所表达的不可能是原来的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和事理。正因为这样,语境对表达是极为重要的,写作和阅读都不可能离开语境,只有通过语境的帮助,我们才能对语言表达的客观世界以及作者的主观世界获得相对正确的认识。这是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但是,道家对语境与语言的关系的认识又过于偏激。他们完全否定语言的作用,夸大了认识和表达的相对性。他们主张“不言”、“不辞”,认为语言都是“糟粕”。《庄子·天道》篇讲述的轮扁斫轮的故事,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反映。庄子借一个造车轮子的匠人之口对桓公读的书给予彻底否定。他说书上表达的东西都是“糟粕”。像制造车轮子这种事,匠人的高超技巧,是不可能用语言传达出来的,因此,匠人不能将他的手艺传给他的儿子。书上所写的、读者所读的都是毫无用处的东西。庄子的这番话是经不起推敲的,语言果真一点用处没有的话,庄子又为什么要写出洋洋洒洒的《庄子》?肯定语境的作用,但不能否定语言的作用。二、从《黄粱梦》的总体结构、内部问题看古代写作理论的回归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和写作理论走向成熟的时期,《文心雕龙》是其代表。它对语境与文本关系的认识达到了历史高峰。如果说先秦诸子有关语境的论述还是零星的、片断的,那么《文心雕龙》则将先秦至汉魏以来人们对语境的认识理论化、系统化,即使今天看来,它仍是那样周全而深邃。这首先表现在刘勰这本书的总体结构上,全书将语境的论述放在首卷,作为“文之枢纽”作了精辟的阐述。尽管刘勰没有提出“语境”概念,但他所写的内容,与我们今天对语境的认识有惊人的相似。从这里可以看出今天我们的认识正在向充满辩证精神的古代写作理论回归。作为“文之枢纽”的首卷一共五章,即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刘勰在《序志》中说:“盖《文心》之作,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道”的来源文本与写作的第一个核心语境因素即写作对象的关系。刘勰在《原道》中指出,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之道”,如天、地、日、月、星辰以及金、木、水、火、土等等,自然之道,才是文本产生发展的根本。二是“人文之元”,即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从远古的《河图》、《洛书》,到孔子编撰的六经,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也是“道”的来源。要写文章,首先要从这两个方面去认识“道”。这个道就相当于今天我们说的语境因素中的语场,它体现为语义信息,是写作的对象。“师乎圣”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写作的第二个核心语境因素即写作主体,作者必须向古代圣人学习,“陶铸性情”。第二章“征圣”,“征”是“验”的意思,“征圣”,就是学习、体验圣人成为“作者”的高尚情操以及写作方法。章前第一句指出:“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铸性情,功在上哲。”,这是说,圣人之成为“作者“,关键在于“陶铸性情”,重在修养。因此,要写作就要学习圣人的言行,体验“圣人之情”,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写作技能。很明显,这一章是从“作者”的角色来谈“师乎圣”,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语境的“语旨”这一要素。虽然刘勰在这里只谈了作者,没有谈读者的重要性(其他章谈到),但他仍然抓住了“语旨”中最重要的方面(即“作者”),进行了中肯的分析,所以这一章本质上与我们所说的语境的另一核心要素“写作主体”是一致的。《经》的语义及写作特点文本与写作的第三个核心语境因素即写作方式的关系,即通过《经》的学习掌握各种文本的体式或表达方式。这章的题名叫“宗经”,表面看似乎与《征圣》一样,都是讲以儒家学说为旨归,其实不然。刘勰真正的意思是要弄清各种文体的渊源,掌握不同文体的写法。他写道:“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铭(盟)、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刘勰重点说明的是通过《经》的学习弄清和掌握各种文体特征和写法的重要性。这正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语境的另一重要因素“语式”或“写作方式”。以道为本,以圣为师,以经为体,准确抓住了写文章时必须弄清的文本语境的三大问题:写什么、谁写和给谁写、用什么方式写,这也就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所说的语场、语旨、语式,写作学所说的写作对象、写作主体、写作方式,信息理论所说的语义信息、语用信息、语法信息,这不是巧合,而是用系统观、整体观研究写作活动的必然结果。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第一卷刘勰还专门用了两章对以上三个语境要素的辩证特性作了补充说明。他认识到只强调继承前人的遗产是不够的,还要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必须是在正确方向指导下的创新,是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创新。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从正反两方面,对文学史上两个典型现象作了分析,提出了文本在适应语境变化时要注意的两个问题:防伪和通变,即“酌乎纬”和“变乎骚”。《隋书经籍志》是“用纬”配“经”随着语境的变化,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与时俱进,但不能脱离前人优良传统盲目求“变”。第四章“正纬”是对两汉以来越来越背离优良传统的“纬书”的批判。他从四个方面指出纬书是“伪作”。其一,纬书表面是解释经书的,但是“经正纬奇”,两者是完全对立的,用这种“纬”来配“经”是织不成布的;其二,经书是实际存在的圣人的教诲,是人们可以学习、体验的,而纬书是神明的旨意,是荒唐和不可捉摸的;其三,纬书反映的内容都假托孔子的著述,是虚伪的,是现实生活不存在的;其四,“纬书”出现违背了文章体制的发展规律,因为商周以前,图书、符篆已常常出现,到了春秋末期,五经才完备起来,可见文章发展的规律是先有纬书后来才有经书,经书之后出现的这些“纬书”,违背文体发展规律,所以是“伪作”。刘勰这一观点十分深刻。这同我们现在所说的“神话”不能产生在今天的道理相同。这四条,第一条是对“纬书”名称的批判,第二、三、四条,则是从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作者及文体发展规律等三方面对“纬书”进行的批判。这三方面恰恰又是对语境要素写作对象、写作主体、写作方式,即语场、语旨、语式的分析。从文本语境观的角度谈文本随着语境的变化,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不断发展和变化,不能墨守陈规,要提倡在继承前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第五章“辨骚”是用正面典型对写作中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精神的肯定。“纬书”和《离骚》都被称为“奇文”,都是不同于传统的,但为什么对纬书要批判,对《离骚》要肯定?这就需要加以辨别。刘勰首先肯定了《离骚》是自《诗经》后可与日月争光的奇伟诗篇。接着用汉代以来各家对《离骚》的赞许,对班固指责屈原的人品(“露才扬己,忿怼沉江”)、批评《离骚》内容和形式背叛传统(“羿浇二姚,与左氏不合,昆仑悬圃,非经义所载”)进行了反驳。然后围绕班固的观点,又从人品、内容、体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了屈原以及《离骚》的伟大。刘勰指出,《离骚》“骨鲠(内容)所树,肌肤所附(形式),虽取熔经意(继承),亦自铸伟辞(创新)”;又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作者修养)。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内容、形式兼美),艳溢锱毫”。这一章和上一章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一个道理,继承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因为语境是不断变化的,将不变和变结合,善于“通变”,才是正确的语境观,但是,这种“变”,不能背叛优良的传统。《文心雕龙》不仅在首卷用了五章来谈文本语境,而且在全书最后又用四章对文本语境理论作了补充,其分析更加具体。第四十五章“时序”,讲时代对文本发展的影响。受历史和世界观的局限,他主要谈了历代君王作为领袖和读者,其个人对文本内容、风格、体式的影响,重点讲了诗与政治的关系。第四十七章“才略”,专讲作者才华与文本内容、风格、形式的关系。刘勰把作者才华同历史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论述,同时用大量篇幅说到时代与作者的关系。第四十八章“知音”,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专讲读者与文本关系的。刘勰在其中提出的“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然之象,务先博观”,以及阅读的六条标准:“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等观点,充满可贵的辩证思想,意义深远。第四十九章“程器”是专论文人品德操行的,所谓文人,不仅包括作者,也包括读者。除以上开头和结尾专论语境的九章外,其他各章是就文本论文本,主要讲文本的体式及写作过程与方法,但都结合所论主要问题,联系其历史发展过程,对相关语境作了分析。从第六章“明诗”到第二十五章“书记”,是专门论述文体的,在论述文体时,刘勰重视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为了辩证地说明每种文体发生和演变过程,他都要联系相关语境,对语境作必要说明。从二十六章“神思”到第四十四章“总术”讨论写作过程和方法。刘勰同样重视在论述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