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主讲:林磊推荐阅读书目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钟金洪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高平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发端面对激烈的社会变迁,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学传统:1、实证主义社会学2、批判主义社会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经济背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提高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生活方式的物化(社会生活市场化、商品化)社会问题增加:贫富差距、犯罪率增加、城市贫困阶层问题经济危机问题2、政治背景阶级矛盾加剧:剥削与反抗阶级冲突与暴力革命产生市民社会诞生?私有制的确立于法治的产生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思想来源1、古典经济学劳动分工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2、空想社会主义以经济生活与生产活动的发展为基础来解释社会制度变迁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3、发过历史主义学派历史分析的视角应该由向上转为向下阶级斗争与经济利益分化相联系4、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思维方式:发展与普遍联系批判的原则人的本质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追求1、追求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追求马克思早期社会批判:异化劳动理论一、异化的概念词源含义:受异己力量支配例:《异形》异化的应用:霍布斯:“国家的意志与公共权力是人自然权力的异化。”缺陷:淡化异化的对抗性与统治性,幻想通过异化来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卢梭:私有财产是异化的根源、封建国家是社会异化的集中表现。马克思异化的主要思想:通过异化这一概念来揭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异化:人的活动结果与人生命活动的对立与冲突。生产劳动成为工人生命本质的对立物,工人在生产劳动中折磨和摧残自己,使生产劳动成为统治、压迫和剥削工人的异己力量。二、异化劳动的基本形式1、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1)劳动实现的非现实化通过劳动不能实现生存(2)劳动对象的丧失劳动本应该是人的权利,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表现为必须通过雇佣才能劳动(3)对劳动占有的异化劳动产品成为统治工人的力量,生产越多、占有越少。2、工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1)劳动活动不能实现自己本质:本来可以通过劳动实现自己价值,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劳动产生了相反的效果。(2)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3)劳动活动所有权的丧失:劳动活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资本家3、工人同自己类本质的相异化类本质:社会关系、人与动物区别的地方、人的社会性劳动——类本质的基础劳动产品——类活动的结果类本质相异化的结果:人类一切活动都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支配,统治,自由活动变化盲目、被支配的活动。4、人同人关系的异化人同人关系相异化的实质——阶级分化、阶级冲突表现:阶级统治资本与货币的奴隶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根本原则:实践观点实践观点主要回答如下一系列的问题:1、如何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如何在社会学理论中解决微观与宏观、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3、如何在社会分析中把结构对行动的制约与行动的能动性结合起来?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基本内容1、确立了崭新的世界观(1)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与维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认识到世界是客观实在的,但是却没有看到世界的运动与联系。(2)唯心主义:看到了世界的运动与变化,但是却把现实的世界抽象化为一系列的概念与思想。(3)克服机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错误的根本途径在于把现实事物与感性存在放在实践的基础上去理解。实践有多种形式,但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是实践的主要形式。以实践为基础去观察世界,世界的客观性不再是与人类的主观性无关的客观性,也不再是同人的主观性对立的外在强制性。而是进入人的实践过程的,不断由外在客观性转化为内在主观性,有不断由内在主观性外化到客观性的过程。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用自己的主观性不断促使其变化的世界。同时,人类的主观性也不多发生着变化,是一种不断地超越客观性限制的主观性。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1)批判以前哲学对人本质的界定:总是从人的理性思维和精神意志来界定人的本质,其实质是从个体的人来解释人的本质。(2)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类存在理论。费尔巴哈试图从人的类存在来解释人的本质,只看到了人作为类存在是一个群体的现实,却没有看到人不但是一类群体,同时每一个单独的个人也具有独特性,所以,他关于人本质的界定仅仅是从形式上所做的观察,没有从实质内容上来理解人的本质。所以费尔巴哈仅仅是从人的自然关系上来理解人的本质,仅仅从人的共同需要和生理需求来解释人的本质,没有看到人作为类存在,形成群体,主要原因是人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各类社会关系,正是因为这些社会关系,社会才成为可能。从实践的视角去理解人的本质,就可以发现,在各种实践中,人们并不是仅仅由于自然的动物本能联系在一起,而是通过现实的、具体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各种利益关系联系在一起,并在这些关系的基础上,派生出了分层关系、婚姻关系、阶级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而正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导致了如此多的社会关系,所以人类才具有丰富的社会性。人不在是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个体。所以,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二、马克思人的本质论断对于社会学研究的意义社会中研究的困境:如何回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的来说应该是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涂尔干主张社会学研究应该以社会事实为对象,而社会事实是那些外在于人的具有客观性的社会现象,通过阶层、群体、组织等概念来实现针对社会事实的分析究其实质,涂尔干的研究主张不过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整体的社会结构,而不是社会中某一个单独的个人。韦伯虽然注重到了社会结构是由个人行动所建构的,认为不研究个人行动就无法了解具体的、真实的社会生活,主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个人行动,通过理解个人行为的意义和各种支配个人行动的理性原则去实现研究目的。但他在进一步实现个人行动分析的时候,却又主张通过对个人行动的类型划分来实现对行动的理解,行动被他划分为目的合理性、价值合理性、情感和传统四种类型。他的这种概括背弃了他原有的研究主张:社会学的研究任务应该是理解具有独特意义的个人行动。这种针对行动的类型学划分使个人行动的特点被抽象化了,个人行动的特点被整体行动的特点所淹没。而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认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放到具体的个人实践中去观察,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具体的个人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个人行动的特点蕴含在这一实践过程中,第二,在实践过程中个人注定要与别人、与其他社会存在发生多种形式的交往,与别人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所以,在个人的实践过程中,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各种交往关系使个人与整个社会产生关系,在此时,实践的个人就变成了社会成员。所以,在实践过程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求我们在研究中把个人的实践过程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同时,要求我们在理解个人行动的时候要从多重视角、多重社会关系中展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方法论意义二元模式: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割裂了物质与意识,客观与主观。方法论: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研究方法: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式1、实践观点确立新的研究范式、弥合二元思维范式:研究中运用的各种模式和理论,包括被大多数研究者所共同承认的、不言自明的理论和假设。社会学中范式的争议:主要表现在如何看待人和社会上面,针对人和社会的不同假设,导致了社会学研究的不同模式。社会学的范式主要有三个:1、实证主义社会学2、人本主义社会学:社会存在依赖于人们赋予它的意义3、反思性社会学(1)吉登斯、布迪厄、(2)批判(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实证社会学:主要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的规律性,即社会生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本质。事实上是追求主客对立的客观方面。人本主义:虽然主张研究人的主观意愿,主张通过沟通、体验、投入、移情等方式实现对主观意愿的理解,但最终错误地把社会的客观性等同于科学性,主张通过价值中立来把价值排除在社会研究之外,事实上也是追求的社会生活中客观的方面。马克思利用实践作为联通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途径,确立了社会学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因为在实践过程中,人的主观性与外在事物的客观性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一方面,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制约着个人的行动,另一方面,个人行动能动地促使着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演变。所以,透过实践过程这一视角,弥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分裂。这种研究范式不仅仅关注社会的客观性、同时也关注社会的主观性,而是在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中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实质:研究社会变迁与历史发展的本质决定力量;社会结构如何建构、社会形态如何形成。孔德: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如何实现一、社会历史发展观(研究社会历史变迁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1、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唯心史观:把思想、观念、概念等因素视为客观存在,并以此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变迁。唯物史观:决定社会历史变迁的主要因素是人类的物质生产行为。社会历史变迁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而不是意识与观念。唯心史观:在解释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只注重宗教与理论、杰出人物与国家或者打的群体的作用。唯物史观:意识不能脱离具体的人而存在,社会结构与国家是从个人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出来的。通过批判唯心史观,主张社会历史研究应该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之间的关系,把研究对象回归到现实生活层面来。2、生产、社会与意思形态在确立了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活是社会历史变迁的研究核心之后,主张通过一系列描述人和社会的概念和范畴来解释与说明人与社会的内在性与矛盾关系。社会历史的世俗基础与现实前提——人的物质生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现实历史的发展与持续展开是以不断的生产与满足需要的活动为基础。意思形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p68)3、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如何看待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通过生产而得到的体现和规定的人的活动与能力。交往形式: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关系:通过交往性的占有性关系。社会发展的动力: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交往关系之间的矛盾。第七章普列汉洛夫的唯物史观与社会学思想

普列汉诺夫,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1856年11月29日生于坦波夫省的古达洛夫卡,1918年5月30日在芬兰的特里奥基逝世。他开始自己的革命生涯时,是一个革命民粹主义的信徒。他反对当时居支配地位的政治恐怖主义路线,是最早倾全力于城市工人工作的民粹派鼓动家之一。到1878年,他已公开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捍卫自己的下述观点:俄国公社的公社土地占有制是,并将继续是俄国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1882年,他所翻译并由马克思作序的《共产党宣言》出版,次年,他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反对民粹主义的长篇论文,并在日内瓦组建了劳动解放社。这个受普列汉诺夫才智支配的劳动解放社是19世纪晚期俄国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中心。它的权威出版物有助于确立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观念,并对列宁1914年前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普列汉洛夫作为一位具有创见和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1856-1918)在广泛的和国际的范围内所赢得的声誉仅次于考茨基(1854~1938)。他的《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探讨了近代哲学和社会思想的整个发展,并特别强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成熟思想的贡献,普列汉诺夫是把马克思成熟思想表述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人。他认为这种辩证的和唯物的方法阐明并统一了一切知识,他是把这种方法运用于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而且也运用于语言学、美学和文艺评论的一位先驱者。由于他相信以辩证方式加以运用的经济决定论是一种完美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的整个使命所必需的,因而强烈反对任何用输入其它哲学要素来“改良”马克思主义的企图。第一节唯物史观理论来源的研究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事实上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观念发展的产物。要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就必须批判地研究马克思以前一切有价值的历史观念。1、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历史观2、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观3、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观4、黑格尔的历史观一、评析法国唯物主义历史观法国唯物主义:18世纪时,在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启蒙运动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唯物主义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他们代表了上升时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提出了彻底的无神论思想,揭露宗教和教会的反动本质。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主要是继承了17世纪英、法的唯物论思想,主要是笛卡儿和洛克的思想,并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把近代以来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推进到最彻底的程度和典型形态。他们肯定物质世界的自身存在,时间、空间和运动同物质不可分割,指出精神对肉体的依赖性。坚持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外界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强调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在社会观方面,提出自保、自爱是人的永恒天性,人的才智、道德是后天获得的,强调人是环境的产物,主张教育万能。这些理论直接否定宗教神学。法国唯物主义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法国唯物主义的命题:人是环境的产物中的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普列汉洛夫认为,法国唯物主义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命题的重要之处在于:这一命题为法国社会革新提供了主要的理论基础。法国唯物主义社会变革的理论逻辑: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人的思想、性格由社会环境决定——人的缺点也由社会环境决定——要改变人的缺点,就必须改变造成人缺点的社会环境——要改变社会环境,就必须要变革社会制度。在普列汉洛夫看来,法国唯物主义主要研究的历史是人的观念的历史,而没有触及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历史。2、普列汉洛夫对法国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法国唯物主义虽然提出命题:人是环境的产物,并依此确定了社会变革的理论基础,但他们在研究中把环境界定为法律和制度,他们认为决定法律和制度的是人的“理性”,而人的理性又是由良好的教育所产生的。在法国唯物主义者看来,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愚昧无知,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本途径在于进行完善的教育,改善人们的理性。在这里,教育就成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法律、教育、理性都是任的社会意识,所以,经过法国唯物主义的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被确定为人的社会意识。普列汉洛夫认为:法国唯物主义在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唯物主义的命题后,却走到了唯物主义的反面,认为”意见支配世界”,“英雄创造历史”,陷入了二律背反中,所以,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历史观中陷入了唯心主义。法国唯物主义的错误根源:1、不懂辩证法,不能用发展的、普遍联系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所以不能区分意见与公众意见与社会环境之间到底谁决定谁2、不了解社会实践的作用普列汉洛夫认同“人是环境的产物”与“意见支配”世界这两个命题中合理的部分,法国唯物主义错误的关键是把“意见”与“环境”对立。二、评析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空想社会主义: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向往理想社会的社会主义学说。它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企图在脱离现实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对立的新社会。亦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充分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尚未充分展开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在有关著作中,有时依其是否主张生产资料公有把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区别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有时统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泛指盛行于16~19世纪中叶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代表人物:圣西门、傅里叶、欧文普列汉洛夫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根源之一。普列汉洛夫通过对圣西门思想的剖析,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历史观方面比法国历史唯物主义有所进步。圣西门思想中的合理唯物主义因素:1、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2、所有制度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决定作用3、阶级斗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思想的局限性:1、没有摆脱“意见支配世界”唯心观点圣西门认为理性决定历史前进,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2、没有人的社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圣西门认为财产关系是由人的感情与观念决定的三、评析法国历史学派的历史观法国历史学派观点中对唯物史观有启发作用的有:1、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3、财产关系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统治思想的深刻基础四、评析黑格尔的历史观1、已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2、试图从社会财产关系出发解释社会现象。第二节、地理环境理论1、普列汉洛夫地理环境学说的出发点:论证地理环境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力——智慧、理性??2、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伏尔泰:地理环境对社会没有影响普列汉洛夫:必须从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一方面,人呢类社会对周围的地理环境又能动改造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制约和影响作用。3、地理环境通过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作用4、地理环境是一个可变的量第三节、关于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一、唯物史观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两个维度1、纵向维度:研究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与方向。2、横向维度:研究社会构成及社会结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决定情况。社会结构:一个社会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孙立平)马克思的横向维度研究:主要是从宏观上研究社会结构,认为社会结构应该包含两对最基本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结构主要表现是阶级结构从社会构成诸多因素中分离出经济领域,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认为生产关系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始因素。二、普列汉洛夫的五项因素公式:1、生产力状况2、被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关系3、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政治制度4、社会心理5、思想体系(P159)社会五项因素公式的两个基本思想1、强调社会结构的客观性:强调社会物质因素决定社会政治与思想等上层建筑。2、社会结构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同意整体。卢曼:系统论;帕森斯:功能论三、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深化发展马克思: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普洛汉洛夫: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社会心理;社会思想体系把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想体系,具体化了社会意识通过社会心理连接经济关系、政治制度与思想体系(P161)四、对因素论的批判因素论: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一些分散的因素构成的,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是独立存在并发生作用的,每一种因素都在同等程度上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同时也在同等程度上影响其他因素。因素论产生的原因:社会科学的分工因素论错误的根源:没有用普遍联系的视角来考察社会;第四节、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深化1、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学说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生产力是社会历史运动的唯一动因。特定阶段的生产力不仅制约着社会内部的结构,也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对外关系,不论是对单个社会历史的研究,还是对整个世界历史的研究,都要把生产力放在重要位置。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对生产力的作用抽象地讨论社会制度的好坏。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作用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4、社会意识的两种形态5、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把社会分解薇各个独立的因素,把每一种因素都当做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用抽象的、空洞的分化观点与相互作用观点,掩盖了各个因素之间起源的问题把经济关系当做人类本性的产物第八章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流派的划分:1、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2、俄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代表人物:列宁、普列汉洛夫等3、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代表人物:毛泽东、邓小平等4、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代表人物:卢卡奇、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界定:“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用法:1.纯粹地域性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西方国家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包括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理论。

2.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特定思想内涵,突出它与列宁主义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向列宁主义政治体系挑战的哲学理论体系。

3.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主题转换: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经济问题转向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认为它既包括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又包括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4.非地域性的意识形态概念:凡是超越第二国际科学社会主义、第三国际列宁主义、第四国际托洛斯基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论它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可以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形成与演化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产生的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先进地区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产物,它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阶级实践之间愈益分离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英国: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时代背景导致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因素是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所经历的不同命运。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利用一战期间的经济危机与革命形势,用暴力推翻了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西欧各国革命的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资本主义发展上比俄国先进的中欧和西欧许多国家(芬兰、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奥地利等)都出现了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各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十月革命为榜样发动了革命。然而这些革命都先后遭到失败。(二)理论背景面对无产阶级革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命运,研究开始反思如下一些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矛盾如此尖锐,革命却没有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实现?为什么革命与马克思的预言相反,首先在生产力落后的俄国成功,而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却遭到失败?面对这些问题,得出的答案是多样的,其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较有影响的两种观点是:1、这些革命只关注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作为革命的导火线的作用,而没有唤起广大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针对经济决定论)2、这些革命只是单纯搬用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而没有制定适合本国特殊条件的战略和策略。(针对简单化的列宁主义)上述两种看法实际上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者在研究上的转向:由关注革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转向革命的文化内涵和总体特征。这种研究转向促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由此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本主义的思潮。匈牙利共产党人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1923)和德国共产党人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中对这些看法作了哲学上的论证,试图通过研究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发展来重新解释马克思的革命哲学理论,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第三国际的理论家把他们坚持的思想理论奉为唯一正确的、唯一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把一切不同的观点均斥之为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导致了第三国际在革命理论和实践上的封闭性和教条性。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对于行动者而言,实际上也就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本质,以及如何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是行动的指南和方法,还是固守马克思主义的已有结论,不顾时间、地点和条件的转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公式。对于研究者而言,实际上就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以及如何在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的问题。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应该在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为指导,在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还是固守马克思主义已有的理论,排斥其他一切学科的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展开了批判,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就鲜明的体现在与第三国际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思想的对照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产生之初就呈现出了两点显著的特点:(一)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指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满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与封闭化状态,因而在理论中极力主张要改变这种状态。西方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实现路径:1、挖掘和研究马克思的鲜为人知的思想和观点。如异化的观点和总体性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向各种学术思潮开放,吸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中的积极因素。研究者根据他们与各自不同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与理论流派结合的情况而将其理论命名:弗罗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赖希、马尔库塞、弗罗姆

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科莱蒂、德拉-沃尔佩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梅洛-庞蒂、萨特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

分析马克思主义:柯亨罗默J·埃尔斯特

生态马克思主义:高兹本·阿格尔莱易斯佩珀

后马克思主义:埃尔斯托·拉克劳、詹托尔·穆佛、雅克·德里达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詹明信“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二)多元性所谓多元性特点,指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坚持的理论主题和关切的学术问题呈现多元化的结构。卢卡奇:强调物化理论与阶级意识理论葛兰西:市民社会与文化霸权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演化一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卢卡奇等人在寻找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是共产国际内部的一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还没成为独立的社会思潮。

2.20世纪30—60年代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他们重点寻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哲学家的马克思”;分析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心理根源;反思启蒙精神、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大众文化,致力于发达工业文明批判;构筑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并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国际共运内部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逐步演化成为具有国际性影响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社会思潮。

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了转向时期。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多元化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分化,并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他们重点探讨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生态危机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由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转向了非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卢卡奇的历史总体观与阶级意识理论格奥尔格·卢卡奇(GeorgLukács,1885-1971)是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23年,他以著名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和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一、卢卡奇的研究原则——历史总体观“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核心是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分析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一)对社会——历史的总体性研究原则的强调。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表现在两个层面:1、社会历史过程的总体性

在卢卡奇看来,在研究中,从社会现实的总体性出发还是从单独的部分出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同的视角会带来不同的研究结论。历史研究要把握真正本质,就需要坚持总体性的研究原则。总体性方法将社会就是将社会现实的历史过程理解为一个整体,把历史事件看作历史总体的一部分,运用总体的观念对其加以深究,来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

2、人的存在的总体性“历史一方面主要是人自身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一连串的过程,人的活动形式,人对自我的关系就在这一串过程中发生着彻底的变化。”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人的存在的总体性,就是指人作为历史的主客观的统一体而存在,而不是作为片面的、抽象的、孤立的、纯粹的客体而存在。这种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历史是人活动的历史,另一方面,具体的历史阶段与历史条件影响着人的活动历史总体观的贡献:1、揭露资本主义使人物化,客体化的深层本质,使人意识到自身的能动作用与历史主体地位,最终询唤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2、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启示:不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固守马克思的具体观点,而是从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过程的总体性中剖析当代社会的深层变化。二、阶级意识退化的原因:物化、物化结构、物化意识(一)物化思想的来源物化思想来源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在私有制社会中,商品形式把人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从而把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互换关系反映成为物与物之间的互换关系,最终导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交换关系。这种现象就是商品拜物教现象。卢卡奇从马克思的分析出发,认为马克思描述的商品拜物教现象就是现代人物化的现象,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物化,导致了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退化。“商品拜物教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即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有问题”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二)物化概念的涵义物化就是以物的关系取代和支配人的关系,人自己的活动结果或者自己的劳动创造物,变成自律的并反过来统治人和支配人的力量。(三)物化结构1、人自身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2、社会关系的物化:经济关系物化(分工)政治关系的物化(官僚制度)法律关系的物化婚姻关系的物化最终导致人与外部关系的异化,商品交换占据了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在人的外部形成了物化结构(四)物化意识当物化结构和物化力量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和活动方式中的时候,就演变为物化意识。物化意识指人自觉地或非批判地与外在的物化现象与物化结构认同的意识形态。阶级意识与意识革命“阶级意识不是个别成员来自经验的心理意识,而是整个阶级对于其所处社会历史和生产过程中特殊地位的理性认识”卢卡奇——阶级意识卢卡奇认为,由于总体性认识的缺失,物化意识和社会的原子化、片面化导致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淡薄。三、葛兰西的市民社会观与文化领导权理论人物简介:葛兰西:意大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著作:《狱中札记》理论: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知识分子问题一、葛兰西理论的哲学基础葛兰西提出市民社会和文化领导权理论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葛兰西的哲学思想:实践哲学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主要强调的是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观建立在对历史宿命论的批判之上:1、葛兰西在学理层面上批判了过分相信客观的客观主义立场人是实践的存在,是历史的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体,各个历史阶段的客观性是历史的生成。客观是指人的客观,而却是历史的主观。2、批判了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认为经济决定论是一种典型的宿命论观点。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国家和市民社会理论的提出:为了思考革命在东西方不同的命运。“在俄国,国家就是一切,市民社会还处于初生的混沌状态;而在西方,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恰当的关系,当国家发生动摇时,市民社会稳定的结构就立即显现出来。国家只不过是外围的一条壕沟,它后面还屹立着坚固的堡垒和工整群。”葛兰西——《狱中札记》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在东方成功二在西方失败,主要原因是东方不存在独立的市民社会,国家就是一切,东方社会具有传统社会的特点:暴力与强权。东方如果要革命成功,只需要推翻并夺取国家的暴力机器,而在西方,国家并不是一切(p188)两个概念:国家: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强制性的暴力机器,阶级压迫的工具。(马克思、列宁)葛兰西:国家是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统一。政治社会—用来把群众控制得与特定的生产与经济类型相一致的专政与强制性机器。市民社会——私人性的、非暴力的社会组织将国家中统治阶级的意志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无形中行使着国家真正的领导权。政治社会—硬件(军队、警察、监狱、官僚机构等设施来施行专政的功能)市民社会—软件(政党、教育、舆论、人际关系、私人组织等形式来体现统治者政治与伦理的意愿)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源自于黑格尔的《法哲学》,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市民社会是商业与工业的综合体。是一种经济关系。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即是经济基础。葛兰西则认为市民社会是介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东西,与文化上层建筑相当,即一个国家人们所信奉的和尊崇的一套生活方式理念与习惯。这些理念通过特定的机构(非官方的各类私人组织、党派、工会、学校、)和技术手段(教育制度与大众传媒)等而得到普及。与市民社会相对的就是政治社会国家就是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叠加马克思——深入考察市民社会中经济关系如决定国家的产生与演变葛兰西——着眼于在现存的利益矛盾下,市民社会作为对各种利益进行组织上调控的中介性组织如何向政治国家的转变与过度提供基础。葛兰西强调的不是国家强制的一面,而是自愿服从的一面。所以,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不再单纯的是马克思所形容的那样是经济系统,而是代表着从经济系统中独立出来的与政治系统并列的“意识形态、文化和生活理念”系统。从葛兰西的视角出发,市民社会的形成使得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和丰富。在社会运行中,经济基础不再直接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而是透过中介的市民社会而发生作用。在现代民主社会中,经济基础主要通过市民社会以契约的、民主的程序而发生对政治系统的影响。此时,政治系统的对其他社会系统的影响不再是像传统国家那样直接强制性地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市民社会对社会公民传播和宣扬各种意识形态、生活理念、文化、伦理实现的。国家的领导权的实现是对市民社会对文化的领导权实现而实现的。因此,在相对成熟的现代民主国家中,统治权利不再是通过对暴力机器的控制,以横暴的方式来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