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的进化与进化_第1页
艾滋病病毒的进化与进化_第2页
艾滋病病毒的进化与进化_第3页
艾滋病病毒的进化与进化_第4页
艾滋病病毒的进化与进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病毒的进化与进化

第四个病毒是指在实验室分离和实验微生物组织结构时,安全隔离程度的最高级别。马尔堡病毒的出现促成了CDC(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按照最高等级标准建造了一个四级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必须控制在负气压状态下——低于它周围的大气压力,这就保证气流总是流向实验室,防止空气携带病毒逃逸。第四级病毒本来潜藏在所栖身的自然环境里,如果不去触动它们,它们会静静地生存于自然界中,与其自然宿主保持生物平衡。它们也不会侵袭人类。由于人类的活动侵犯了它们的藏伏之地,迫使它们暴露了出来。比如,有人由于砍伐原始森林或猎杀一头野兽而感染了病毒,引起病毒流行和连锁感染。医生们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这些疾病的传播。如果医生给一个感染了病毒的患者做手术,或者用污染过的针头给另一位病人注射,病毒便可能传播开来。结果是许多病人死亡,医务人员也感染而死亡,并威胁到整个社会。广为人知的埃博拉疫病的流行,绝大部分便是这样造成的。第四级病毒给人类造成致命的疾病,并且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可救治的。其中最著名、危害最大的病毒要数艾滋病(AIDS)病毒、埃博拉(Ebola)病毒、拉沙(Lassa)病毒、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等。1艾滋病病毒的分离率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染源为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传染性最强的是临床无症状而血清HIV抗体阳性的感染者,其HIV分离率最高。它侵入人体后,能感染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CD4淋巴细胞对HIV更敏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1.1滋病病毒的“外在”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消毒剂(碘酒、酒精等)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自来水中的余氯就能使它失去活性。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仍广泛流行于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HIV呈袋状球形,直径约150毫微米,包膜由一薄层类脂质构成,具有抗原性。是单链RNA病毒,外有核壳蛋白,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以单链RNA作为模块,转录为双链DNA,该双链DNA可与宿主细胞的DNA结合然后逆转录为病毒的单链DNA,因此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的核酸永远与宿主细胞结合在一起,使得感染不能消失,机体无法清除病毒。1.2防艾行为及血防病毒的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是: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有以下几种。通过性途径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有: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等。通过血液途径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另外,其他可以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等。通过母婴途径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有:艾滋病病毒阳性的女性怀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哺乳。1.3不同艾滋病期的方法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1.3.1急性嘴唇炎性病毒HIV侵袭人体后,病人会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症。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1.3.2致病菌的临床症状和受病品的关系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病毒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的不到1年,长的可达15年以上,平均5~7年。1.3.3从细胞免疫缺陷,到一般在年龄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1.3.4发生和发生并发症常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二是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三是发生各种恶性肿瘤。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病人。成为艾滋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1.4血液制品的污染的预防从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病毒的特性来看,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应做好以下几点:严格取缔卖淫和嫖娼活动,消除静脉滥用药物的现象,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或其它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特别要加强对进口血液制品的检测,禁止被污染的血液制品入库,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对危险人群进行密切的监测,采集血清进行检测,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识,做好宣传工作,使群众对本病有正确的认识。2埃拉克氏病毒的传播方式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在非洲中部出现,目前尚不知从何而来。埃博拉病毒能使人体内脏破碎,感染者每个毛孔都会往外渗血。高达90%的被感染者死亡。2.1埃菲尔德病毒事件的发生和环境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丝状病毒,由一串RNA成辫状编结的七个蛋白质组成。它们的一部分功能似乎是抑制宿主的免疫系统,但它到底如何发挥作用至今没有弄清楚。埃博拉热病爆发的相对短暂的另一个原因是病毒绝对致命的力量。它很容易快速毁灭它的宿主——大约在五天以内,所以它很少有机会跳到另一个新宿主身上。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等抵抗力,60℃加温1小时才能使之完全灭活。在-70℃下稳定,4℃下可存活数日。对紫外线和γ射线敏感,对多种化学试剂(乙醚、过氧乙酸、福尔马林等)敏感。2.2埃拉拉病病毒,研究证实,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埃博拉病毒很稳定,极少变异。1996年CDC发表的一份对埃博拉基因的分析,揭示在扎伊尔1976年和1995年两次爆发的病毒事实上几乎是相同的,基因改变只有1.6%。2.3皮肤型感染感染埃博拉是一大批神秘而格外危险的非洲出血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对除了骨头和肌肉外的人体其他组织和器官都会加以侵蚀,首当其冲的是血细胞。当病毒将自身复制到血细胞中,血细胞便开始死亡并凝结在一起,阻塞血管,切断全身的血液供应,感染的器官开始出现死亡。病毒蛋白质以特有的凶残攻击固定器官的连接组织中的胶原蛋白质。当胶原变成浆状物,器官表面开始出现孔洞(包括皮肤),血从孔洞倾泻而出。皮肤下面出现血斑,液化的死皮在表面形成水疱,在这个阶段所有的孔窍都会渗血,同时皮肤和肌肉的表面隔膜开始炸裂。在身体内部,心脏开始渗血,并将渗入它周围的空腔,肝脏肿大,开裂,然后开始化脓腐烂,肾脏失灵,塞满了死细胞和血块。崩溃的血管和肠子不再固定在一起,而是像流水一样涌入体腔。虽然在体液中漂浮,但组织自身是脱水的,无法执行其功能,于是病人开始死亡。这种过程一直持续到病毒成指数地繁殖,毁坏内脏使之完全失去作用直至宿主死亡为止。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开始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一般的感冒患者没什么两样。病人只感到发热、头痛、喉咙痛、胸闷,但是仅仅几小时后,病人就会开始全身出汗,胸痛、皮疹、出血、腹泻、呕吐、肌肉和关节酸痛等。半数病人于发病后第5天出皮疹,大多数则在第5至7天七窍流血不止,出血者占71%。最严重的是皮肤粘膜、鼻、齿龈、内脏均出血,粪便呈黑色,出血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再过一天,病人将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就连睁开眼都会感到疼痛,脑袋像是要爆炸,即使在这个时候,医生仍无法确定患者得了什么病。直到几天后,病人开始体内外大出血,连眼睛和耳朵也流血不止,医生才敢确定病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2.4调查和处理鼓励感染剂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停止进口来自疫区的猴子,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除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医护人员、实验人员应穿隔离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3风压病毒病毒拉沙热是由拉沙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一旦染上这种病毒,人的内脏会大出血,血压急剧下降,脑部受损,每7个感染者中有1人死亡。本病广泛分布于非洲南部各国,并于暴发后传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欧洲。3.1鼠带病毒病毒本病唯一的储存宿主动物为纳塔尔多乳头鼠,该鼠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该鼠带病毒率十分高,呈慢性持续无症状感染,其唾液和尿液携带并排出病毒,可污染食物和水源,并可经接触传播到人。另外,本病存在有人的隐性感染及临床感染者形成的传染源。3.2动物的受染途径本病传播属动物源性和“人——人”间的传播。宿主动物由唾液和尿液排出病毒,人接触鼠或其污染物后,经破损的皮肤、结膜或经食物等不同途径受染。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以直接或间接接触为最常见的方式。3.3并发症及死亡情况潜伏期为3~17天,最短1天,最长可达24天。临床上起病缓慢,表现有持续性或驰张性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疼、肌痛、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重症者可见全身中毒症状,高热、瞌睡、表情淡漠、面颈潮红、水肿,还有出血倾向,在腹部、臀部、腿部等处有出血斑,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进行性少尿,排尿困难,低血压、心力衰竭,可导致死亡。死亡多见于发病后7~14天。重症者可并发渗出性扁桃体炎,颈淋巴结肿大。沙拉病毒肝炎是沙拉病的一种重病症,死亡率大于20%。3.4材料消毒和防鼠灭鼠3.4.1对病人或可疑病人应隔离治疗及监护,隔离期3周,或从其血液、咽洗液及尿液中分离病毒阴性为准,对接触者留验检疫3周。3.4.2对病人、接触者以及直接有关的自然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焚烧被污染物品。3.4.3加强对国际旅行者健康教育,广泛宣传沙拉热以及预防常识。3.4.4防鼠灭鼠是预防控制本病的根本措施,对多乳头鼠进行有计划的检测和开展灭鼠活动。3.4.5流行期间可考虑服用病毒唑预防。4rs的来源非典型肺炎——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来自冠状病毒家族。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两份有关“非典”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的论文,证实“非典”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4.1细胞计算病毒导致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病毒粒子多呈圆形,有囊膜,外周有冠状排列的纤突,病毒直径在80~120nm之间。病毒散在分布于细胞浆中。感染病毒的细胞线粒体肿胀,部分线粒体外膜或嵴溶解。病毒颗粒主要分布在胞浆的内质网内、胞浆空泡内和细胞外,多聚集成堆。感染病毒的细胞可见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嵴溶解,细胞核染色质凝聚,边集。冠状病毒是由单一的核糖核酸构成,遗传物质是RNA,病毒有三个结构蛋白,属糖蛋白。它的特点是RNA和RNA之间重组率非常高,出现变异正是由于这种很高的重组率。重组后,RNA变了,其序列发生了变化,蛋白也变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也变了。4.2粪—传播途径SARS病毒主要经过紧密接触传播,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口鼻眼传播,研究发现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我国学者最近通过对SARS尸体解剖材料的的研究显示人的尿液和汗液也可以传播SARS病毒。4.3呼吸衔接异常SARS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烧(高于38℃),头痛和全身酸痛、乏力,干咳、少痰,部分病人有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改变,抗菌药无效。SARS病毒能侵犯多种脏器,引起免疫系统对脏器的过度攻击,导致严重的脏器损伤。4.4预防公众健康意识,保持健康生活4.4.1培养良好个人健康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分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4.4.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打开所有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4.4.3避免接触可疑的动物、禽鸟类。4.4.4不要去探访已明确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的病人,避免与患者或疑似病患者接触,保持生活、工作场所通风,注意个人卫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4.4.5流行季节在人群密度高或不通风的场所和交通工具内戴口罩(12层)是有效的预防措施。4.4.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