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714公共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1页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714公共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2页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714公共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3页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714公共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4页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714公共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甘肃农业大学714公共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

2012年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714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公共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42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3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42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5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5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甘肃农业大学714公共管理学历

年考研真题

2012年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714公共管理学

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公共管理学历年考研

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政策法律化

2.政策输出(Policyoutput)

3.公地悲剧

4.矩阵组织

5.民营化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

2.简述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

3.简述豪斯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命题和行为架构。

4.简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

5.简述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的政策实践,举例说明政策的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2.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论述我国政府改革的战略选

择。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

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政策法律化

答:从广义的公共政策角度而言,法律是公共政策系统的有机组成

部分,是公共政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公共政策应当包括法律。从狭

义上看,公共政策则与法律相对,公共政策与法律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

强烈的渗透性,但还是应该有所区别。政策法律化(又称政策立法)是

从狭义的公共政策概念出发,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

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政策性内容上升为国家

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政策内容相应的法律效力,并得到国家强制力

的保障。

2.政策输出(Policyoutput)

答:政策输出是政府部门追求政策决定与政策声明而实际做的事

情,是工作总结需要关注的内容,在描述一个政策甚至解释一个政策的

时候,衡量政策输出是非常重要的。系统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输出是

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要求与支持的输入是社会团体与个

人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表现。政策输出可能会起到缓解环境影响、弱化

公众要求和影响政治系统内在特征的作用。

3.公地悲剧

答:公地悲剧又称公共资源灾难,它是由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在

《公地的悲剧》一文中提出的。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

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

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

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称之为悲剧,是因为

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

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

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

结果。

4.矩阵组织

答:矩阵式组织,又称专案组织,是指为达成某种特殊的工作而进

行的团队组合,也就是为解决某种特殊问题所建立的团队或工作小组。

矩阵式组织是一种很有效且逐渐风行的组织形式,此类组织的成员乃是

自功能部门借调而来,任务完成后,工作人员归还原来的部门,因此,

矩阵式组织打破了传统层级节制组织所坚持的命令一致原则,组织成员

必须同时听从原来功能性部门管理者与专案管理者的指挥,但这种双重

的命令体系亦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5.民营化

答:民营化是指由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

程,即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业务分担、共同生产或解除管制等方

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政府只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

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类型主要有:撤资、委

托、替代。其目的是:①利用市场经济的“经济原则”与“效率原则”,改

善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②针对某些政府职能和政府业

务,给予删减或终止,以缩小政府活动和政府职能的范围。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

答:在现代社会,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

(1)以主权者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

题,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2)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间接行使个人的权

利。

(3)使用威胁手段,如参加请愿、示威、罢工、罢课等活动,反对

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

(4)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

的制定。

(5)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多方游说等手段,提出政策诉求,影

响政策导向。

(6)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

(7)通过听证制度参与政策过程。

①公众借助听证程序直接参与到行政决策过程中,直接向政策制定

者反映自己的意愿,影响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②政策制定者通过听证会收集到较为广泛的直接的真实的信息,并

据此做出政策调整修改的决断,从而准确协调各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要

求,增强了公共政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使政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完

善,真正代表大多数公民的利益。

(8)通过政务信息网参与政策过程。

我国各级政府开通的政府网站已形成政务公开和公众意见征集的网

络系统,网站留言板、领导人信箱、电子邮件等征询收集公民的意见、

要求和进行网上民意调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反映能力,减少了政策执

行的阻力,有利于达成公共政策目标。

(9)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政策过程。信访制度是在一定的民主政治体

系内,公民通过写信走访,向各级党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向人大、政府

司法机关反映情况、申诉问题、陈述要求、咨询政策、提出批评建议的

一种社会政治活动,信访制度较好地保持了政府同人民的密切联系。

2.简述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

答: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受个人或政府从事活动的影响。虽然在自然界里

不存在政治,但自然事件及其结果却可以极大地影响政治,如政治价值

观的改变、政治优先顺序的改变等。一般来说,自然灾害难以在现代社

会起触发机制的作用,环境的一般性破坏并不需要政府做出公共政策方

面的迅速反应。许多灾害如火山爆发、地震、洪灾、火灾、旱灾、虫

灾、飓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发生的频率都很高。但就其影响范围

和持续时间而言,都不足以构成政策议程。

(2)经济灾难

经济事件并非只会对经济领域构成影响,它的发生同样会给社会生

活和政治生活带来影响。经济的萧条可以触发政策变革的社会要求。

(3)技术突破

技术创新为社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它可以改变人们的日

常生活和社会关系。汽车的发明及其批量的生产带来能源的巨大需求,

引起公路的大规模建设,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等问题;电视电话技

术的应用使信息能够得到迅速的传播,国会辩论、总统讲话、时事新

闻,一开开关就进入了家中;电脑的激增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开创了历

史的新纪元,它不仅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政府的管

理方式,“全时政府”的概念得到越来越清晰的表现。

(4)生态变迁

人类生存最为必要的一些资源,多是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仅以一定

数量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乱垦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的发

生。生态的改变并不完全由生态自身的推动力所产生,其中涉及许多人

为因素的影响。当然,对人类活动做出反应的生态转移是缓慢发生的,

然而,生态问题一旦形成就可能造成极大的震惊,导致公众的迅速反

应,产生过去从未考虑过的政策问题,如水污染、臭氧层的破坏、酸雨

的影响、沙尘暴现象等。

(5)社会变迁

随着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社会价值、行为规范、政治理念和政府责

任等方面态度的转变,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随之产生很大的变化。我国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促使公共政策发生很大的转变;发生在美

国的女权运动,促使社会重新思考与妇女社会地位有关的经济和政治制

度;黑人解放运动吹响了向种族歧视进军的号角,提高了黑人的社会政

治地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简述豪斯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命题和行为架构。

答: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基本上是根据弗洛姆所提的期望理论引

申而来,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即为:激励受个人达成任务的努力程度与

欲望的影响。豪斯因此认为领导者的主要功能在于影响部属的偏好与预

期,假若领导者能够增进部属对达成目标的偏好,以及祛除部属采取行

动以达成目标的各种障碍,并增进预期达成的几率,将会使部属更努力

工作,并使部属有较高的满足感及较佳的工作成果。豪斯认为,领导者

的激励功能,包括对于部属工作目标的达成,增加个人报偿,并且澄清

途径,减少阻碍或陷阱,使部属易于通过途径以获得报偿,同时在例行

上增加个人满足的机会。

(1)基本命题

①领导者的功能为一辅助功能,亦即领导行为应能为部属所接受,

并使部属认为领导是员工满足的来源.同时亦为员工将来获取满足的工

具。

②领导行为对部属士气之激励,其影响是由情境所决定的,此一情

境包括部属的特性与工作环境的特性。

(2)行为框架

①工具行为(instrumentalbehavior),即对部属的行动予以计划、

组织与协调。

②支持行为(supportivebehavior),对部属需要的满足,给予支持

性的考虑与关心。

③参与行为(participativebehavior),领导者与部属分享情报.征

询部属意见,并运用部属的构想与建议,以达成团体决策。

④成就导向行为(achievement—orientedbehavior),领导者为部

属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期望部属有高水准的工作表现以及不断地寻

求改进。

4.简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

答:著名的公共管理专家胡德(C.Hood)曾归纳了新公共管理的

七个要点:

(1)即时的专业管理(handsonprofessionalmanagement)。

这意味着让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

(2)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explicitstandardsandmeasuresof

performance)。

管理的目标必须明确,绩效目标能被确立并加以衡量。

(3)强调产出控制。

用项目与绩效预算取代传统的预算,重视实际成果甚于重视程序。

(4)转向部门分权。

打破公部门的本位主义,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建构网络型

组织。

(5)转向竞争机制。

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品质。

(6)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7)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5.简述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答:(1)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含义

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是指在高层政治领导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

下,透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

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通过全程的危机管理,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

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

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代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哲学和理念;代

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基本制度安排;代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整合流程;

代表着一套危机管理的科学方法。

(2)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①政治承诺、政治领导与政治支持

有效地预防、准备、回应和化解危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

全,保障社会的稳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的基本政治责任之

一。这就要求政治领导做到以下几点:

a.政治领导者和高层公共管理者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

识;

b.应该创造一种危机管理的文化和环境;

c.应该积极地领导变革,通过制度、政策和管理的创新来预防和

回应危机;

d.应该积极地支持各种危机管理的计划和项目,并确立优先发展

的次序;

e.在危机爆发时,政治领导者应该做出快速准确的决断,透过政

治动员的力量,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回应危机;

f.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加强与人民的沟通,获取民众的信赖,

展现公信力。

②全危机的管理

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危机是各种各样的,以下列举几种危害程度较

大的危机:

a.由地质气候引发的危机,典型者包括:地震、海啸、洪水、热

带风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

b.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危机,典型者包括旱灾、饥荒、环境的恶

化、沙漠化、害虫灾害等。

c.工业和技术系统的失败所引起的灾害和危机。

d.战争和冲突引发的危机,如军事入侵、暴动、恐怖主义等。

e.大规模的传染病所引起的公共卫生危机。

危机管理要从单一危机管理的方式转化为全危机管理的方式,这包

括了制定统一的战略、统一的政策、统一的危机管理计划、统一的组织

安排、统一的资源支持系统等。全危机管理有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

最佳的效果。

③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

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认为,从本质上而言,一切危机都是人为的。

一方面,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所重视的是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的建

设和发展,也就是社会做出有效的规划应对潜在危机、管理和减弱危机

的影响以及尽可能地预防危机出现和重演的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更重

要的是,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强调要从人类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和进

行危机的管理。

a.人类社会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发展的方式、行为的方式和生活的

方式,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人类社会需要重新思考个体、群体、社会、国家之间的相互关

系,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重新思考

国家的治理,通过改革不断致力于实现善政和善治;

c.不仅要考虑现世代的发展和公平,更要考虑后世代的发展和公

平。

④全过程的危机管理

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有其生命的周期,危机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和循环。一个完整的危机管理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的阶段:

a.疏缓。包括了消除或者减少灾难出现的机会或者影响的一切活

动。其基本的出发点在于,一个社会即使不能预防灾难,但也可以通过

各种努力减少灾难的损失。

b.准备。指做出计划,以确定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如何有效应对危

机,包括危机管理规划、危机训练、危机管理的资源准备和储备等。

c.回应。指危机出现以后,政府向危机的受害者通过危机援助,

通过各种反危机的措施.控制和降低危机的损害。包括了许多重要环

节,如警示、隔离与移民、搜寻和援救、灾难评价、紧急救助、基本设

施的提供、沟通和信息管理、安全保障等。

d.恢复。指通过各种措施,恢复正常的社会运作和秩序。显然。

危机管理的四个基本的阶段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循环的。

⑤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的风险管理是指把风险的管理与政府政策管理、计划和项

目管理、资源的管理,亦即政府日常的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机地整合

在一起。实施风险的分析和风险的管理包括:

a.建立风险管理的能动环境和确认主要的风险;

b.分析和评价风险;

c.确认风险管理的能力和资源;

d.发展有效的方法以降低风险;

e.设计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危机管理的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于:政府只有在政府政

策、规划、资源的管理方面有效地实施了风险的分析与风险的管理,才

能有效地预防、疏缓和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⑥整合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

角色,但是,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政府、公民社会、企业、国际社会和

国际组织之间的协作伙伴关系,其原因在于:

a.危机是没有边界的;

b.受危机影响的是各种利害关系人;

c.危机应对需要调动各种资源。整合的危机管理强调的是一种统

一领导、分工协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危机管理机制。

⑦建立在充分资源支持基础上的危机管理

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系统是指建立在各种资源的支持系统的基础之

上的。一个现代化的危机管理的资源支持系统包括:

a.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

b.危机管理的人力资源系统和教育与培训系统;

c.危机管理的财政资源系统;危机管理的物质资源系统;

d.危机管理的政策资源系统等。上述各种资源的生产、分配、共

享,以及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直接影响着政府和社会的危机管

理能力。

⑧以绩效为基础的危机管理

全面危机管理所强调的是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为了实现有效的危

机管理,政府必须设立危机管理的绩效指标。

a.政府危机管理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能够持续较长的时

间)、可衡量性(明确界定成功的标准)、能够实现(在政府确定的时

间范围内能够达成)、具有相关性(能够满足各种危机和灾变管理的要

求)和及时性(满足近期和长远的需要)。

b.危机管理的绩效指标还必须明确、具有弹性、有机地与政府管

理工作相整合、能够被政府部门和社会接受、能够反映国际社会的经验

等。

c.仅有危机管理的绩效指标是不够的,还要进行绩效的管理,这

包括绩效的衡量、绩效的监控、以及持续不断的绩效改进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的政策实践,举例说明政策的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答:(1)政策终结的对象

政策终结的对象主要表现为权力与责任,政策功能(服务与管制)

和组织机构。

①权力与责任

政策执行首先表现为权力的履行和责任的承担,而政策终结则预示

着相应权力的丧失和相关责任的放弃。众所周知,权力的行使必然牵扯

到利益关系。就政策执行机构而言,那些与政策有着切身利害关系的

人,对自有权力的丧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抵触。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政

策终结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②政策功能(服务与管制)

政策功能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或管制。政策终结

则预示着相应服务的停止或相关管制的撤销。从撤销管制的角度而言,

说明政府在给社会松绑,当然会有良性的社会心理反应。政府丢弃一些

紧箍咒,老百姓当然举双手赞成。但从停止服务的角度而言,势必会使

目标群体的一些既得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可能遭遇一定程度的社会心理

抵抗。

③组织机构

毫无疑问,政策执行活动是组织活动,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

完成。而政策终结通常会伴随相关组织的缩减或撤销。有些组织机构是

为执行某项政策专门设立的,伴随政策的终结,这类组织机构当然没有

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而另一些组织,由于同时承担多种政策的执行职

能,某项政策的终结并不足以导致组织的撤销,往往只是对其规模、经

费等方面构成影响。很多时候,某项政策的功能并不是由一个机构单独

承担,而是要由许多不同的机构共同承担。所以,政策终结还必须重新

审视组织的结构并做好组织的协调工作。

(2)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政策的变动往往涉及一系列因素,可能会引起很大的社会震动,所

以政策终结的实现更多的时候并不需要采取激变的、大刀阔斧的、完全

彻底的变革形式,而是多采用那种渐进的、连续的、不断渗透的、由点

及面的变革方式。具体而言,政策终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①废止

废止就是彻底结束旧的政策,完全取消其相关功能。废止并非经常

采用的政策终结手段。有时政策虽然废止了,但并不代表问题就解决

了;有时一个问题解决了,却并不说明相关问题就不存在了。所以政策

终结更多时候表现为替代、合并、分解和缩减的形式。

②替代

替代就是用新政策替代旧政策,但所面对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基

本没有改变,如我国企业利改税的政策,农村费改税的政策,城市以医

疗保险代替公费医疗的政策等。新的政策往往是在方式、方法和操作程

序方面作了较大变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旧的政策没有解决或根

本解决不了的问题,以满足目标群体的政策需求,实现原定的政策目

标。

③合并

合并就是指旧的政策虽被终止,但部分实际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取

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政策内容中。政策合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a.将终止的政策内容合并到一项已有的政策当中。

b.把两项或两项以上被终止的政策合并为一项新的政策。政策合

并被认为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④分解

分解就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

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分解作为政策终结的方式之一,虽然从形式上

终结了康有的政策,但其实质性内容却通过各个新的政策的形成而保留

了下来。当原有政策由于内容繁杂,目标众多而影响政策效果时,分解

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式。

⑤缩减

缩减就是采用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对政策进行终结,其目的是有效

缓解因政策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比较稳

妥地实施终结,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损失。一般来说,缩减往往通过逐步

减少对政策的投入,逐渐缩小政策的实施范围,放松对执行标准的控制

等措施加以实施。

(3)举例说明:

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9月17日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所有

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相关企业要立即停止其国家

免检资格的相关宣传活动,其生产的产品和印制在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

免检标志不再有效。公告称,鉴于近期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

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部分企业生产的个别批次

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检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考虑到食品的特殊性和导

致食品安全事故因素的复杂性,为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

度,确保食品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经研究决定,停止实行食品

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9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第109号总局令,决

定自公布之日起,对《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号)予以废止。

2.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论述我国政府改革的战略选

择。

答: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个深层的转变,党的十八大阐述了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

重大决定,为中国的政府改革的战略选择指明方向:

(1)建立新型的反腐机制

①各地法院独立出地方政府和地方政法委,由北京通过最高法直接

领导,拨款、人事都由最高法院决定。

②把监察局和反贪局从行政序列中独立出来,变成一个独立的由上

至下的独立机构,不受地方政府和党委领导。

③中纪委直接管理反腐败局,各省市分支机构直接由总局领导,拨

款和人事由总局决定。各地方反贪腐局官员采取三年任期,定期调换。

④加强人大的作用。加强人大代表豁免权,并立法赋予更大的弹劾

权力。

(2)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主要精神是减少政府干预权力,对各级政府事权进行大幅度调整。

①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

②通过大的政策对社会及宏观经济进行管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③地方政府需要精简五分之一的机构人员。减少经济事务和社会事

务的政府机构,地方政府官员业绩,与GDP脱钩。

④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放宽对非政府组织建立的审

批,并逐步过渡到登记制度。鼓励社区组织、行业同业组织、社会服务

组织等的发展。

⑤减少地方政府对市场干预程度,禁止采取地方市场区隔,杜绝地

方企业垄断地方行业现象。

(3)从管理国家到治理国家的新跨越

①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必须超越特殊之利益集团;

②政府不仅要重视行政资源的有效运用,亦应重视公共服务的公

平,实现社会正义;

③它强调政府决策的开放性,重视社会公民的参与;

④强调与他人共享权力,采取共赢的,而非你输我赢的取向;

⑤政府扮演成长、创造、转变、整合的角色,而非慈祥的父母或训

诫式家长的角色;

⑥鼓励多元和创新而非无差别的一致和顺从。

(4)精简政府机构

中国目前的五级行政体系中,每一级拥有自己的财政预算及人员编

制。过去几年在900多个县镇推行的试点将这一体系由五级精简为三级

(中央、省、县)。精简政府裁减无用的重复职能部门并节省开支。

(5)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①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a.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b.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

绩的偏向。

②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a.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

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

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b.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

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

c.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

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d.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

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e.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

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

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f.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

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③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a.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

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b.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c.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

门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

体制改革。

d.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

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

化、规范化、法制化。

(6)为地方财政提供可持续来源

为保证县级政府能拥有资金用于提供公共服务,这或许需要允许地

方获得税收(热议的房产税背后的考虑),同时割断他们对土地财政的

依赖。

(7)创造途径让私人部门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与其通过地方政府的表外工具开展基建,不如思考如何鼓励民营企

业参与到基建中来。这需要通过民营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明确的合同来

将地方政府的债务公开化。

(8)建立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①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

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打破干部部门

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破除“官本

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②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

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

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

③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

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

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④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

系。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

机制。

⑤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

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2013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42公共管理

学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A卷)

科目代码:642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公共组织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3.公共权力监控

4.拥挤性公共物品

5.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

6.WO战略

二、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2分,共72分)

1.(12分)简述公部门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最重要的区别。

2.(12分)简述发达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对我国的肩示。

3.(12分)简述非营利组织在我国转型时期拥有的独特功能。

4.(12分)简述政府间接生产公共物品的方式。

5.(12分)简述公共管理的绩效所包含的内容

6.(12分)简述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1分,共42分)

1.(21分)试论公共政策的性质。

2.(21分)试述市场经济中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

2013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42公共管理

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武汉大学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A卷)

科目代码:642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公共组织

答:(1)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提供公共服务为

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现代政府作为全体社会

成员共同利益的代表,通过民主程序产生,其权力得到社会公众认同,

具有合法性和强制性。在社会生活中,政府负有承担公共服务的主要责

任,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组织依托。

(2)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社会公共事务也日益呈现多

样性的特点。为了有效地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

行,人们在政府之外组建了各种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因此,非政府公共

组织也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答: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指公共部门的管理者通过有意识的政策选

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即制

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和科学。其

中战略是指一个组织的总目标,它涉及到一个时期内带动全局发展的方

针、主要政策与任务。战略管理的特征在于:①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

的;②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③战略管理是一个组

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④战略管理是直觉和理性分

析的结合;⑤战略管理是持续性与循环性的过程;⑥战略管理是前瞻

性思考和由外而内的管理哲学。

3.公共权力监控

答:公共权力的监控是指包括公共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监控

主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

行监督和控制。正确处理监控问题要:①建立监控机构;②完善监控

机制;③提高监控机构绩效;④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4.拥挤性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也即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

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经济学家认为,就纯粹的公共产品而言,对任何

一个消费者来说,他为了消费而实际可支配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就是该公

共产品的总量,这意味着公共产品在消费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不同

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也不同。根据非竞争性与

非排他性的程度,一般将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拥挤

性公共物品即准公共物品,它们是不纯粹的公共产品,包括俱乐部产品

(clubgoods)和共同资源(commonresources)两种类型,其共同特点是没

有严格地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征条件。

5.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

答:(1)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由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掌握并行使

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公共权

力是由社会共同需要而产生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集中表现,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公共责任

①广义的公共责任指国家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

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来为国民谋利益。

②狭义的公共责任指国家的公务人员违反行政组织及其管理工作的

规定,违反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③从公共权力的动态使用过程来把握公共责任的概念

a.公共责任是每一位在职公共管理人员的职业责任,这里的职业

责任是指其在行使公共权力之前就指导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即实现公共

利益,为人民服务。

b.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公共责任是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并主动向

其汇报、解释、说明原因、反映情况和提供相关信息,公开行使公共权

力。

c.在行使公共权力之后,公共责任是接受评判,并对不当使用公

共权力或使用产生的不当后果承担责任,接受惩罚,并对损失进行赔

偿。

6.WO战略

答:SWOT分析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战略乃是将组织内部的资源因素与外部因素造成的

机会与风险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匹配。SWOT分析乃是通过了解自己组

织的优势(strength)与弱势(weakness),掌握外部机会(opportunity),规避

威胁(threats),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SWOT分析的主旨在于给出一

个有关组织内外环境、问题的集中图画,并激励组织调动其优势,以

便最大限度利用机会,规避风险。WO战略(Weakness—Opportunities,

劣势一机会):其目标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的劣势。运用这一战

略的基础是,组织存在着外部机会,但内部存在着劣势,妨碍着外部机

会的实现。

二、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2分,共72分)

1.(12分)简述公部门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最重要的区别。

答:(1)从现实来看,公共部门与私部门的界限尽管不是那么明晰,

但是二者皆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域或私域往往是相

连的和互动的,而不是分离的。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与企业管

理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实体,其组织性质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

着本质的差别,反映在组织管理和运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差异。

(2)基本目的不同

私部门管理追求的是组织成员的私人利益,其目的是为社会中的相

关利益者服务,而不是为全社会服务。例如,企业目的是为企业所有者

提供经济效益,以营利为目的。公部门管理则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

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物品,目的是

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的全面发展。它追求的是全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全体社会成员

的整体利益。

(3)提供产品不同

私部门管理以从事商品、劳务生产为活动内容,向社会提供的是各

种不同的私人产品,消费者必须支付货币,才能购买和享用其产品。公

部门管理则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消费者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无需单独付

费或只需支付有限的费用。

(4)管理对象不同

私部门管理只能以本组织成员为管理对象,对于本组织之外的其他

社会成员的活动则无权干涉。公部门管理的管辖范围则可以是整个社

会,以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为自己的管理对象。对其职权范围内的管理措

施,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从。

(5)活动依据不同

私部门管理主要服从商品买卖的价值规律,以组织成员自愿组合、

共同订立的规章制度为活动依据,其权力建立在组织成员平等的契约关

系之上。公部门管理则以国家强制权力为活动依据,具体而言,就是以

国家法律作为活动的依据和准绳。法律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依法管理是

公共组织的重要特点。

2.(12分)简述发达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对我国的启示。

答:改革公共管理、削减预算、公共事业的民营化成为了发达国家

普遍的现象;官僚制组织已不再是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许多发达国家

采用了私人部门首创的灵活的管理系统,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管制和合

同的形式进行间接运作,而不一定是直接的提供者。发达国家公共服务

民营化对我国的启示在于:

(1)提高公共组织的生产绩效,目的是加强对员工个人的激励因

素,测量组织绩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并改善与顾客的关系。

(2)充分利用私人部门建立一个可靠的、有效的、竞争性的和公开

的采购体制,将原来由公共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承包出去,通过

合同形式购进中间形态的产品和服务,并终止供应的垄断现象和其他保

护形式。

3.(12分)简述非营利组织在我国转型时期拥有的独特功能。

答: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这已经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非营利组织在我国转型时期拥有的

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担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正在逐步向原先由政府完全把持的公共领域的核

心地带渗透。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扶贫、农村发展以及救灾等

领域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开展工作的主战场。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

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扶贫工程,自然之友、北

京地球村、绿色家园志愿者在环保领域,都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和高效率的配置。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环境还比较脆弱,需要它们以其强烈的进取精神

和较高的行动效率去赢得社会的信任,换取生存所需的发展空间。与政

府部门相比较,非营利组织运作更加透明、灵活,其一举一动将受到社

会更为严格的监督。这将促使非营利组织更为谨慎地运作,不断提高行

动绩效,从而保证社会资源得到公众、合理和高效的配置。

(3)净化社会风气。

非营利组织将给中国社会带来清新的伦理道德空气。改革开放和市

场经济建设带来的一些道德疑惑始终困扰着中国这个转型社会,腐败问

题、社会诚信问题、公共责任问题等越来越突出。非营利组织以其实际

行动表现出当前社会缺乏的志愿精神、社会公德、责任感和同情心,成

为中国转轨时期一股健康、有力的道德力量,为提倡社会公共精神树立

了榜样。

4.(12分)简述政府间接生产公共物品的方式。

答:因为政府直接生产公共产品并非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惟一途

径,所以寻求其他途径就成了公共产品高效生产的必然。政府间接生产

公共物品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指在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中私

人和政府形成了某种联合。如政府对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给予一定的补贴

和优惠政策,如政府补贴私人治理沙漠等;再如政府和私人签订合同,

私人负责生产,政府进行采购后再提供给公众,这样公共产品的生产和

提供就分开了。如私人生产某些国防产品,政府进行订购等等。

(2)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指私人与社区通过有条件的联合来提

供公共产品。社区可给予私人一些优惠政策如提供场地等,这样私人可

以以较低的价格来提供社区公共产品;或者社区从私人那里购买一定量

的公共产品,再提供给社区成员等等。

5.(12分)简述公共管理的绩效所包含的内容

答:绩效管理作为一个管理工具,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政府运作

和管理上加上了成本一效益的考虑,改变了政府机关的浪费现象。从某

种角度上说,它是公共部门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公共管

理的绩效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经济

经济指标一般指组织投入到管理项目中的资源水准。经济指标关心

的是“投入”的项目,以及如何使投入的项目作最经济的利用。换句话

说,经济指标要求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

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经济指标并不关注服务的品质问题。

(2)效率

效率指标通常包括:服务水准的提供、活动的执行、服务与产品的

数目、每项服务的单位成本等。如医院可以计算病人求诊人数;图书馆

可以衡量借书册数;大学可以用学生接触老师的时数衡量其成果。因

此,效率简单地可以理解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关心的是

手段问题,而这种手段经常以货币方式加以表达与比较。

(3)效果

效果关心的问题在于:“情况是否得到改善?”这样,效果通常是指

公共服务实现标的的程度,又可称为公共服务对于标的团体的状态或行

为的影响,如福利状况的改变程度,使用者满意程度,政策目标的成就

程度等。因此,效果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通常以产出与结

果之间的关系加以衡量,效果关心的是“目标或结果”。

(4)公平

公平作为衡量绩效的指标,它关心的主要问题在于“接受服务的团

体或个人都受到公平的待遇吗?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能够享受

到更多的?”因此,公平指标通常系指接受公共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所质

疑的公正性,通常无法在市场机制中加以界定出来。

6.(12分)简述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

答:布坎南在提出“政府失效”之后,又对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的原

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导致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

面:

(1)缺乏竞争机制。

在美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只占政府工作人员总数的很小

比例。由于部门领导与当选代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不会因工

作低效率而遭到解雇,所以他们也就没有压力去高效率地工作。另外,

由于约束政治家个人活动的限制体制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公共服务的

各部门之间也不存在竞争,因此政府官员拥有的自由比私人企业经理要

大得多,而过多的自由又使他们没有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可见,从纵向

(逐级任命)和横向(部门之间)来看都缺乏竞争压力。

(2)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从客观上看,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而且即使计算成

本,也很难做到精确,这样就有形或无形地促使政府部门对公共物品的

供给超出社会财富最优分配时所需要的数量,进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

费。

(3)政府机构自我膨胀。

它包括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之所

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布坎南看来,是因为政府官员也是个人利益最大

化者,他们总是希望不断扩大机构规模,增加其层次,扩大其权力,以

相应地提高其机构的级别和个人待遇,同时也使他们去制定更多的规章

制度,增加自己的俸禄和享受。

(4)监督信息不完备。

监督机构为了执行监督职能,必须对被监督部门的运行情况了如指

掌,但是向它们提供运行情况信息的正是被监督部门。由于前面所提到

的垄断性,监督者可能为被监督者所操纵,从而使被监督者能够实现自

身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得以实施。

(5)政府的寻租行为。

布坎南这里所说的“寻求租金”,不是指地主收取地租,而是指为人

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其本质

在于获得更大的利润。用布坎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租金是支付给资

源所有者的款项中超过那‘些资源在任何可替代的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款

项的那一部分。租金是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不

需要吸引资源用于特定用途的一种分配上不必要的支付款项。……只要

资源的所有者想多得而不愿少得,他们大概就要去寻求租金,寻求租金

无非是寻求利润的另一说法。”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1分,共42分)

1.(21分)试论公共政策的性质。

答: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

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

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的性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阶级性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

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的核心工具。政

府的政策要符合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现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要体现统治

阶级的意志,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明显的政治倾向与

阶级性,会强烈地表现于每一项政策之中。

(2)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

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孤立地解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的。即使暂时解决,也会牵连其他

问题或产生新问题。比如埃及的阿斯旺高坝,解决了上游的水利问题,

却引发了生态平衡的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结果,

是由某项政策功能的有限性与社会问题的庞大和复杂之间的矛盾造成

的。政府很难通过某一项或几项政策对全社会实行有效管理。

(3)超前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

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政策的超前性,不仅是保证政策稳定的

必要条件,而且是合理分配社会利益的有力保证。那些处于最佳超前度

的政策,必将对社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推动力。政策的超前性,不是

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

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4)层次性

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

同规格。按照权力主体来划分,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从内容

上看,政策体系中的各项政策,也有不同的层次关系,可划分为总政

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等。尽管不同的政策间是相互联系的,但不同

类型的政策之间并非是“平起平坐”的关系,而有主次之分。

(5)多样性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事务的日益增多,总的说来政府职能

的发展趋势是日益丰富、复杂和扩大,那些在过去不太需要政府管理的

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资源问题等等,均被列入现代政府

的管理范围内。由此而引发的政策问题,自然变得多样与复杂。比如,

我国的公共政策,按社会领域划分,不仅可以划分为政治、经济、科

技、社会等政策,而且这些政策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子政策,如经济政策

可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同样,这些子政策还可以再分为更低一

层次的子政策。

(6)合法性

政策与法律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它们都共同体现并代表了统治阶

级的利益。但政策是法律的重要依据,法律是实行政策的最有效形

式。’法律比政策更条例化、固定化,而政策比法律更具有灵活性。所

以政策是法律的前身。对于一个逐步走向法制化的国家来说,政策的合

法性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要求。它首先表现在内容上不能与宪法、法律相

抵触;其次还表现在程序上要严格守法。这充分体现了对法律的尊重,

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培育与发展。在一定条件下,政策与法律之间可以相

互转化。

2.(21分)试述市场经济中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

答:国家职能包括三个方面:政治职能、经济职能与公共管理职

能。公共管理职能的功能和作用在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发展社会科教

文卫事业,以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国家这三个方

面的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任

何一种职能。市场经济中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维护社会基本秩序。

在现代民主社会里,政府维护社会秩序是以合法、合理和得到社会

承认为前提的。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有时迫不得已可能需要通过国

家暴力的形式体现出来,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能

力不是依靠暴力而是依靠社会整合实现的。

(2)达成社会谅解和实现社会整合

在现代民主宪政的国家里,政府的社会整合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

为与公众的自我意识和民主观念的强化相联系。现代社会是价值观念多

元化的社会,是群体组合或利益集团高度分化和社会化的社会。因此,

如何尽可能多地寻获社会的支持,在建立“求大同、存小异”的社会共识

的基础上有效地实现全社会的和谐,避免社会的冲突甚至分裂,图谋共

同的事业,就成为检验政府优劣的主要标准之一。

(3)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能力是一个与政府管理的“公共”属性直接相关

的问题,也是一个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直接相关的问题。迄今为止,虽然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复杂的原因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随

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均

衡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高水准、高品质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4)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发展社会科教文卫事业,以适应社会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5公共管理学

考研真题

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5公共管理学

考研真题及详解

南京师范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5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按

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

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问答题(共5题,每题30分)

1.行政的涵义。

答:行政就是行政主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决策、组织、管理

和调控等特定手段发生作用的活动管理和调控等特定手段发生作用的活

动,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它属于国家的范围,即属于公务,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

任务

(2)也不是一切国家权力都是行政权利,只有行政机关或者政府的

权力才是行政权力。它有别于议会的立法权和司法机关的检察和审判

权;

(3)行政权属于“执行权”,它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去行使

国家职能从而实施的法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