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岸线节点工程盘溪河入江口片区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嘉陵江岸线节点工程盘溪河入江口片区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嘉陵江岸线节点工程盘溪河入江口片区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嘉陵江岸线节点工程盘溪河入江口片区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嘉陵江岸线节点工程盘溪河入江口片区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线节点工程盘溪河入江口片区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设计资料(1)建设方设计委托书及与我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工程设计资料1)《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重庆市人民政府,2011年10月)2)《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2006-2020)》(重庆市水利局,2007年02月)3)《玉带商城基础设施建设杨家河冲沟边坡治理工程》(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年3月)4)《盘溪河入江口片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10月)5)《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六个节点工程盘溪河入江口片区工程详细勘察报告》(重庆市勘测院,2019年11月)(3)景观设计施工图(4)业主提供1:500地形图1.2相关规范、标准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5)《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7)《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3)《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14)《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7)《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1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19)《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20)《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596-2010)21)《重庆市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标准设计图集22)《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2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2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2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26)《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50853-2013)27)《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19)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8)29)《城镇燃气规划规范》(GB/T51098-2015)30)《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3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2)《铸铁检查井盖》(CJ/T511-2017)33)《检查井盖》(GB/T23858-2009)34)《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6.12)35)《重庆市海绵城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6.11)36)《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6)37)《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07)38)《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9.03)39)《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9版)(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9.04)40)《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重庆市规划局2018.03.01)41)《重庆市城市道路品质提升技术指南》(重庆市城市管理局2019.05)4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住建部2014.10)4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18〕37号令)4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45)《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2019年4月3日)46)《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渝府办发〔2018〕135号)2工程概况盘溪河入江口片区,位于嘉陵江北岸(江北区),始于水滨路和虹滨路交接处,终点至高家花园大桥,总长1.8公里,治理提升面积约38.8公顷。本项目紧邻嘉陵江,基地周边绿化覆盖率较高,公园内部绿地高差较大,坡度陡峭,立体层次分明。滨江亲水空间没有利用,高架下空间,部分用于仓储,其他暂未开发,整体景观效果不佳。总体设计:通过盘溪山涧景观绿化工程,消落带生态化种植提升水岸绿化覆盖率,进行1.1公里的生态护坡处理,将现状2.8公顷硬质空间转化为生态空间,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带;通过构建便捷可达的交通体系,贯通1条骑行道,打造1条亲水步道串联江滩;增设2个桥下篮球场、1200平方米的桥下极限运动场,打造便捷共享的游憩带;通过挖掘节点周边历史文化遗存,为市民提供文化追溯的空间,打造人文荟萃的风貌带;通过利用玉带山段40米高差,建设6个观景平台,1个望江驿站和1个观景桥,优化滨江观景层次,美化沿江立面,打造立体城市的景观带。排水设计:本次排水设计主要包含排水工程与海绵城市两部分,排水工程包括高架雨水立管改造更换、硬化路面区域排水、山体及未改造区域排水;海绵城市设计包括转输型植草沟收集转输绿化与路面雨水、雨水花园收集调蓄范围内雨水。3设计思路配合景观打造,设计配套排水系统,并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同时新增海绵城市设施,考虑于淹没水位以上景观改造范围内进行海绵城市设计。本次设计包含排水工程和海绵城市,本次设计采用海绵城市与传统排水工艺结合打造,在淹没水位175m以上新建绿地部分设置转输型植草沟及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在部分硬化路面采用排水边沟及雨水管道,对雨水进行收集。淹没水位175m以下不设置海绵设施,绿化由景观专业统一处理。排水工程:=1\*GB3①现状桥梁下方段立管改造,对工程范围内现状老旧、破损或缺失的高架雨水立管进行改造、更换或新增;②范围内新建硬化路面排水,道路两侧新建排水暗沟收集路面雨水;③范围外山体及未改造区域排水,山体及未改造区域保持排水现状,仅在山脚边缘新建截洪沟收集雨水。海绵城市:①高架雨水立管下方新建转输型植草沟汇集高架桥面雨水;②沿绿化边缘新建转输型植草沟收集绿化及路面雨水;③绿化范围内新建雨水花园调蓄设计范围内雨水,溢流雨水通过新建雨水花园内溢流井排入下游雨水管线就近排入水系。4上阶段方案分析根据《盘溪河入江口片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针对于水环境提升提出设计思路,水环境提升方案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入江口水质提升:现状汇入嘉陵江的杨家河沟水质极差,且上游水系情况不明确,建议单独立项实施该水系的整体整治工程。在此节点范围内,为了提升入江水质,于入江口附近设置净化措施。(2)排口治理:为彻底改善河道水质污染,提高污水收集率,达到实现截污最大化的总体要求,对现状排入嘉陵江污水进行截流纳入大截流A、B管线,以最大程度削减污染物排河量,截断河道的污染源。(3)海绵城市建设:重庆市已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本项目范围内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5%。由于重庆特殊的地形,构建适宜重庆的山城立体海绵系统。5上阶段意见及执行情况2019年11月8日下午,市住房城乡建委在机关办公大楼16楼设计绿建处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盘溪河入江口片区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会。审查结论为“修改”,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设计并回复。具体审查意见如下:1.雨水管线布置(1)沿景观绿化花池外沿,新建B×H=0.3×0.4~0.4×0.4m排水暗沟,承接高架桥面及桥台雨水立管来水。回复:于景观绿化外沿与高架桥雨水立管下设置转输型植草沟,收集范围内雨水。(2)沿景观绿化区域外围进场道路,两侧新建B×H=0.3×0.4~0.4×0.4m排水暗沟,接入下游新建或现状雨水系统。回复:已于景观绿化区域外围增设B×H=0.4×0.4m排水暗沟。(3)新建d500~d1200,承接上游各处排水暗沟及排水管道来水,分段排入嘉陵江。回复:已按专家意见补充,新建d500雨水管承接上游雨水。(4)补充上述管(沟)汇水面积,雨水流量,管(沟)径及相关水力计算内容。回复:已按专家意见,补充相关管(沟)汇水面积,雨水流量,管(沟)径及相关水力计算内容。2.雨水管线布置,补充完善雨水管线布置纵断面图及相关重要参数。回复:已按专家意见补充雨水纵断面图与设计说明。3.完善项目海绵设计内容与上位规划的满足情况及设计相关依据。回复:已按专家意见补充,根据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本次设计采用转输植草沟和雨水花园。本次设计红线范围总面积0.38km2,内含现状山体约0.18km2,现状水系约0.12km2景观打造堤坝部分面积约0.08km2,本次海绵城市设计仅考虑景观打造堤坝部分约0.08km2,余下景观设计和海绵城市设计见后续设计内容。4.雨水按5年一遇暴雨设计,景观平台在近年洪水位频繁时,有条件时宜考虑高级别洪水位线对景观平台的影响。回复:根据专家意见,补充相关内容阐述及设计。6.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6.1场地环境6.1.1气象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节点工程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拟建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秋季多绵雨的气候特征,冬季流域受偏北气流控制,气温低,雨量偏少。入春以后,降水天气系统逐渐加强,太平洋副高北跃西伸,副高南部的西南气流,导致孟加拉国湾,南海的水汽不断输入本区,当与高空低槽和地面冷锋相配合,或受副高与西藏高压之间的低压系统控制并持续时,低压系统中的上升运动结合局地对流运动的发展,在本区形成暴雨或大暴雨。每年7月~8月,会出现持续高温,形成盛夏伏旱天气。9月以后,太平洋副高南撤,流域内降雨又显著增加,但一般雨强较弱,形成绵绵细雨。6.1.2水文该节点工程项目范围内水系以过境河流嘉陵江为骨干,其中盘溪河入江口片区工程位于嘉陵江北岸,嘉陵江支流(沟)主要为盘溪河。嘉陵江平均水面坡降0.288‰,河床一般宽300~500m,最大流量44800m3/s,最小流量242m3/s,多年平均流量2160m·/s,平均含沙量2.372kg/m3。根据重庆市防洪规划,三峡水库成库后嘉陵江该项目区断面五年一遇洪水位185.2m,十年一遇洪水位187.6m,二十年一遇洪水位189.5m、五十年一遇洪水位191.8m、百年一遇洪水位193.6m,枯水位164.5m。6.2工程地质条件6.2.1地形地貌盘溪河入江口片区工程宏观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区。原始地貌的发育严格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由于该区位于城市建成区,受人工改造较大,场地区域因地制宜修建滨江路、绿化公园及公墓等。盘溪河入江口片区工程主要位于嘉陵江北岸,所经地段的地貌类型较多,根据地貌成因和形态的差别,地貌形态大致分二个地貌单元区,即:河谷侵蚀堆积地貌;构造剥蚀丘陵区及构造丘陵斜坡地貌。其特征如下:1、河谷侵蚀堆积地貌嘉陵江河谷侵蚀、堆积地貌区:海拔高程160~250米,河槽呈宽缓的“U”形河谷,河谷宽缓,河床及河漫滩宽约450m,河道较顺直,岸坡在横向上多呈阶梯状,具有坡度较缓,几乎全被堆积层覆盖特点,地形坡角10~30°为主,局部陡坎区域地形坡角约55°。河岸经人工改造已修建滨江路、公园及码头等。2、构造剥蚀丘陵区、丘陵斜坡地貌经人工改造为城区及城市主干道,地形起伏较大,多为中丘地形,一般地形坡角25~35°,陡坎地带坡度较陡,局部达55°,地形严格受地质构造控制,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地面多呈不规则的台阶状,地面高程167.6~258.3m之间,相对高差90.7m。6.2.2地质构造拟建工程位于沙坪坝背斜东翼:岩层产状103°∠5°,岩层层面内部为结合较差,属于硬性结构面,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应力条件简单,应力水平极低。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根据场地北西侧陡崖带基岩露头地质测绘调查,基岩内裂隙发育程度为不发育,岩体层状结构。裂隙发育情况如下:=1\*GB3①裂隙Ⅰ优势产状100°∠85°,裂隙面张开1~3mm,无充填,裂面平直,延伸1~5m,间距0.5~2.0m/条,为硬性结构面,结合较好。②裂隙Ⅱ优势产状195°∠83°,裂隙面张开2~3mm,无充填,裂面较平直或微弯曲,延伸1~5m,间距1.4~3.0m/条,为硬性结构面,结合较好。6.2.3地层岩性场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回填堆积层、冲洪积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砂岩。现依据地层的新老关系对岩性特征作简要介绍:(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回填堆积层(Q4ml)杂填块石土:杂色,主要以砂岩块石、泥岩块石、混凝土碎块石、卵石土夹少量粘性土组成。稍密~中密,稍湿,块径一般12~45cm,最大块径125cm,硬质含量约55~80%,钻进过程中垮孔。回填时未经分选分层碾压夯实,系无序抛填,均匀性差,堆填时间约3~5年,主要分布于勘察区表层,层厚0.30m~21.20m。(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卵石土:杂色,卵石母岩主要由石英砂岩、凝灰岩等组成,卵石一般粒径13cm~22cm,最大粒径52cm,卵石含量65~75%,磨圆度好,以中砂~细砂填充,中密~密实,稍湿~湿,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及嘉陵江水下地层,由于本次钻探均为陆地钻孔施工,故钻探深度范围内未揭露该卵石层。(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砂质泥岩:紫褐色、红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砂质;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表层强风化带厚度1.2~5.9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长柱状,裂隙不发育,完整性较好。根据钻探成果揭示,整个场地内大面积分布,为勘察区内主要岩石。2)砂岩:灰色,灰黄色,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及云母。细~粗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泥钙质胶结,局部含泥质较重。根据钻探成果揭示,场地内有分布,局部段缺失,为勘察区内主要岩石。砂岩强风化层厚度2.3~3.5m,强风化岩芯多呈黄色、黄灰色,碎块状、短柱状;中风化岩芯呈柱状、长柱状,裂隙不发育,完整性好,与泥岩互层产出。基岩面及风化特征:据钻探揭露,勘察区内基岩面主要受原始地貌控制,基岩面倾角与地形坡角基本一致,基岩面倾角一般15~25°,局部达65°;基岩埋深0.6m~23.80m。基岩风化带特征:1)强风化岩体: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软,多呈土状或土夹石状,岩芯多呈碎块状、饼状。钻孔揭示厚度0.8~5.9m;2)中等风化岩体:岩芯多呈柱状,少量短柱状,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6.2.4地下水及其埋藏条件勘察区属于剥蚀浅丘地貌区,目前场地为滨江地带,地表均为人工填筑土,地下水主要类型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其特点为就近补给,短途径流,就近排泄。(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本勘察区内第四系土层以填筑土为主,为含水层,利于地下水的聚集,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嘉陵江江水补给,故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丰富。(2)基岩裂隙水据调查及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基岩为砂岩、砂质泥岩,岩层产状平缓,岩体完整性较好,裂隙不发育,基岩裂隙水储量亦极少。6.2.5不良地质作用根据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0一九年十月提交的《重庆市江北区盘溪河入江口片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结论:拟建工程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大,损失小,危险性小~中等;拟建工程建设诱发及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拟建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小,建设场地适宜拟建工程建设;故综合判断勘察区内不良地质作用较发育。6.2.6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工程善水北滨公园景观桥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标准设防类,其余景观花台步道等建筑为适度设防类。6.2.7特殊性岩土及有害气体场地内分布的特殊性岩土主要为素填土、强风化基岩。人工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以砂岩块石、泥岩块石、混凝土碎块石、卵石土夹少量粘性土组成。稍密~中密,稍湿,块径一般12~45cm,最大块径125cm,硬质含量约55~80%,钻进过程中垮孔。回填时未经分选分层碾压夯实,系无序抛填,均匀性差,堆填时间约3~5年,作为基础持力层时存在不均匀沉降可能性,填土作为边坡坡体组成部分时稳定性相对较差。强风化带基岩:各孔均有揭露,风化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岩质软,力学性质差,厚薄较不均匀,不宜选作基础持力层,但拟建建筑荷载小,可作为矮小支挡结构物基础持力层。6.3工程地质评价6.3.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勘察范围区现状条件下整体稳定,目前暂无车库等基坑边坡设计,对高家花园大桥至红岩墨水厂库岸未治理段(AP1~AP6库岸段)岸坡塌岸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后(建议该段采用放缓岸坡地形坡角+宾格石笼反压坡脚处理或用浆砌片石防冲刷护坡处理措施)本场地适宜建筑物修建。6.3.2地震效应评价根据现场波速试验成果结合参考利用初勘资料,结合地区经验,取测试成果加权平均值,场地素填土和后期填土的剪切波波速取136m/s,属软弱土;强风化基岩剪切波速大于500m/s,属软质岩石;中风化基岩剪切波速大于800m/s,属于稳定岩石。6.3.3地下水对地基基础的影响场地区位于嘉陵江左岸岸坡上,地下水较发育,但由于该项目为地表江边绿化、滨江台阶、广场工程等,不存在地下室等地下建筑,故可不考虑拟建项目抗浮及基坑突涌问题,该项目位于重庆主城区,距离库区大坝较远,水位陡降与陡升可能性小(蓄水期坝前145m水位上升到175m水位及坝前175m降至145m静水位勘察区延续时间较长),难以形成水头差较大的地下动水位面,勘察区内无粉细砂、粉土地层,本场地卵石层位于江水为枯水位面以下(钻探深度及范围内未揭露),综合判断该场地不存在流土、管涌、接触流失、接触冲刷等渗透变形可能性。善水北滨公园西北侧景观桥梁地理位置较高,该区地下水较贫乏,故地下水对地基基础影响小。望江驿站、骑行桥桩基础距离嘉陵江较近,区域地下水较为丰富,填土渗透系数较大,桩基础材料应考虑地下水的浸泡作用(建议采用防渗混凝土等基础材料或隔水处理),地下水对桩基础施工影响较大,建议在枯水期并采用机械成孔施工工艺。6.3.4地基均匀性评价拟建场地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杂填土,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砂岩。按设计要求平场后,基础持力层主要为:1、现状人工杂填土主要分布于拟建场地表层,厚度变化大,杂填土工程性能较差,均匀性差;压实填土层,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压实后,均匀性较好;2、卵石土分布于河漫滩及嘉陵江水下地带,厚度变化较大,均匀性一般;3、强风化基岩,厚度变化较小,均匀性一般;4、中等风化基岩,岩性为砂质泥岩、砂岩,岩体较完整、连续,变异性低~中等,均匀性较好。6.3.5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勘察单位应当针对工程实际,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的要求,本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主要有:1、拟建场地在善水北滨公园东北侧存在景观桥梁及望江驿站基础施工过程中,孔壁易坍塌,建议做好施工安全防护;若确需采用人工挖孔桩,则需要按重庆市建委“渝建发[2012]162号”文件《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挖孔灌注桩管理的通知》进行安全专项论证。2、由于部分拟建项目位于嘉陵江洪水位及库区水位以下,基础处于长期浸泡中,江水对基础有一定浸泡冲刷作用,应加强基础浸泡保护措施,建议采用防渗混凝土等基础材料或隔水处理。3、桥台基坑边坡开挖工程中易诱发土体沿内部或岩土界面滑动,施工时应采取超前支护,先支护,后开挖施工方案(或临时坡率放坡开挖:建议土层采用1:1.50坡率临时放坡开挖,岩质部分采用1:0.75坡率临时放坡开挖),并做好边坡变形监测预报工作。4、由于桩基础位置填土厚度较大,引起负摩阻力应高度重视,建议处理措施:桩采用隔离措施,避免桩负摩阻力的影响。7.强制性条文本设计未违反各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8.排水工程8.1排水现状及规划8.1.1排水现状1.污水现状(1)现状污水干管范围内有大截流A管线,位于由高家花园大桥西侧,由西向东(嘉陵江段)继而由南向北(长江段)沿嘉陵江北岸及长江西岸架空铺设BxH=1x1.5m~2.5x2.9m截污干管,最终接入唐家沱污水处理厂(45万吨/d),权属市政管理局。(2)污水干管迁改思路根据《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沿江截污干管外露污水箱涵改造工程方案设计》迁改思路,本项目范围内截污干管改造考虑向内侧(山体一侧)迁改,采用水工隧洞形式进行改造。污水干管迁改进行专项设计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2.雨水现状(1)流域本项目位于盘溪河流域,盘溪河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北部,流域西与曾家河流域相接,东与茅溪、溉澜溪流域相接,北与张家溪、肖家河流域相接,南以嘉陵江为界,其流域面积共计37.63km2,建成区面积37.63km2,排水体制为分流制;区内主要河流为盘溪河,属嘉陵江的一级支流,主要有湖泊水库6个,分别是六一水库、战斗水库、黛湖水库,青年水库,红岩水库,柏林水库。盘溪河流域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流域内道路主要包括玉石大道、盘溪路、余松路、龙山大道、松石北路、红锦大道、民安大道、泰山大道、松牌路、红石路等主干道,还包括新牌坊立交、松树桥立交、柏树堡立交、大庆村立交、石门立交等主要立交,道路标高依地势自北向南坡向嘉陵江方向,竖向标高在180~325m之间。盘溪河流域所属区域属于老重庆城区,排水系统修建年代久远,存在大量合流制排水管沟。盘溪河流域有天然水沟杨家河沟及盘溪河,区域排水均顺地形分片汇流或就近排入嘉陵江。盘溪流域现状有盘溪河、杨家河沟两条主要的排水通道收集雨水排入嘉陵江。(2)水系1)盘溪河盘溪河为嘉陵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渝北区凤凰滩,向南流经乐家岩、皮罗寺、杨家花园、聂家湾,于嘉陵厂汇入嘉陵江,流域面积约为23.2km2。2)杨家沟河目前,该入江口已经进行景观化改造层跌水后通过明渠排嘉陵。出口有一定的异味和颜色。3)嘉陵江嘉陵江消落带:根据统计的水文资料,在三峡水库蓄水前,重庆主城区枯水期最低水位在156m。嘉陵江重庆段每年7-9月为洪水期,洪水水位一般年份接近180m高程,10年一遇洪水水位接近184m高程,50年一遇洪水水位接近188m高程。由于主城区河道较窄,且大部分地段河道渠化严重,加快了洪水流速。在嘉陵江上游大量降水,长江上游降水少的情况下,则嘉陵江水位暴涨,常会与长江水位形成高达1m的落差。自2010年三峡库区试验性蓄水至175m成功,重庆主城区冬季消落带水位持续在175m以上达3个月,以2010年和2011年度水位变化分析主城两江水文情况。2010年夏季汛期从6月1日至9月30日三峡大坝开始蓄水(主城嘉陵江石门段水位168.83m),163m淹没长达138天,持续淹水122天;最高水位186m,180m高程淹没时间达10天左右,175m高程淹没21天。10月26日三峡大坝坝前水位达到175m(朝天门水位最高达到176.97m)。175m高程持续淹没时间约90天,168m自7月淹没后至翌年2月中旬始露出,164m淹没达178天。在2011年1月下旬水位逐渐下降,到2月8日,处于消落期的三峡水库己由最高蓄水位175m降至170m,寸滩水位为168.88m。至3月31日退到164.69m。2011年夏季西南地区普遍降水较少,在8月6日有强降雨,水位高达174.85m,仅持续2天。从9月10日,三峡库区进入试验性蓄水期。在9月下旬,西南地区普遍强降雨,主城水位高达178.64m,175m高程仅淹没3天。在10月30日17时,三峡水库水位蓄至175m,朝天门水位175.29m。在2012年1月下旬水位逐渐下降,到2月12日,处于消落期的三峡水库己由最高蓄水位175m降至170m,至3月31日退到164.30m。不同高程全年淹没时间变化较大,175m高程淹没时间达110余天,淹水深度11m;163m高程淹没深度为23m,几乎全年被淹没。表1项目区段范围内嘉陵江水位项目枯水位常水位淹没水位五年一遇洪水位十年一遇洪水位标高156.00173.00175.00186.64188.05(3)雨水管线根据《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可研阶段勘察及工程测量(盘溪河入江口片区)》管线测量资料(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本工程节点范围内共有三个雨水管道排放口,尺寸为d400—d1200,分段排入嘉陵江,管道均权属市政管理局。排口1(d400)坐标(54582.34,70572.05),埋深0.4m,为PVC圆管,上游管线垂直于滨江路自东向西布置,排口为雨污分流雨水口,出水口水位高于常水位低于五年一遇洪水位,该排口雨水管设于路基内,排口裸露于路基外墙,现考虑增设跌水井,将该排口排出雨水引入延伸雨水管排入嘉陵江。排口2(2×d400)坐标(54618.05,70522.11),埋深0.4m,为PVC圆管,上游管线垂直于滨江路自东向西布置,排口为雨污分流雨水口,出水口水位高于常水位低于五年一遇洪水位,该排口不受影响无需迁改。排口3(d1200)坐标(54953.33,70068.90),埋深4.37m,为混凝土圆管,上游管线为d400-d500PVC圆管,沿滨江路自南向北布置,排口为雨污分流雨水口,出水口水位高于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低于五十年一遇洪水位,该排口不受影响无需迁改。工程范围内高架桥面雨水均通过雨水立管,接至桥下后,就地散排,部分雨水立管已老化破损或缺失。3、排水规划(1)《重庆市主城区排水(雨水)设施及管网规划(2015-2020)》规划至2020年,主城区范围内除渝中半岛地(主要有洪崖洞、大溪沟牛角沱及储奇门流域等,约9平方公里)采用截流式合制的排水体制以外,其余组团管网新、改建工程均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污分流制雨污分流制雨污分流制。规划至2030年,结合旧城改造等渝中区逐步扩大雨污分流范围,其余各组团完全实现雨污分流制。8.2设计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在现状管线勘测及道路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对排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为规划区内人口和经济增长提供安全的水环境。3)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4)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5)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6)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7)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8.3排水管线设计(1)设计内容本次设计排水工程主要内容如下:=1\*GB3①对工程范围内现状高架雨水立管进行改造或更换;=2\*GB3②通过新建转输型植草沟统一收集高架雨水立管来水;=3\*GB3③通过新建管、沟,收集并排放项目范围内雨水;④现状雨水排口改造。(2)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3)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4)基本设计参数最大控制设计流速:Vmax=5m/s,最小控制流速:污水管道:Vmin=0.6m/s;管材粗糙系数,塑料管取0.01,排水暗沟取0.014;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3)雨水水力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本次设计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关于发布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及设计暴雨雨型的通知》(渝建〔2017〕443号,2017年8月22日)中渝北区暴雨强度公式:(L/s·Ha)本次设计范围内:考虑到本次设计景观绿化地块标高(185~166.85m)均低于5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86.64),暴雨重现期取P=5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径流系数Ψ:综合径流系数Ψ取0.7;绿地径流系数取Ψ取0.3.参照国内相关标准,结合重庆城市环境、气候,本次规划截流初期雨水6mm计。8.4截洪沟设计本设计于山体山脚边缘处设置截洪沟收集上游雨水,截洪沟上游为绿地,各截洪沟汇水区域面积列于表2,截洪沟1截留雨水通过雨水管线排入嘉陵江,其余截洪沟就近排入水系,本设计采用梯形截洪沟,沿山体坡向布置,截洪沟1、4自南向北,截洪沟2、3、5自北向南,各截洪沟排口均高于常水位低于五年一遇洪水位。表2截洪沟水力计算标段(桩号范围)t/(min)重现期径流系数汇流面积(ha)设计流量(m3/s)管径(mm)坡度流速(m/s)过流能力(m3/s)截洪沟15200.31.60.10B×H=0.3m、0.3m0.032.050.12截洪沟25200.30.70.04B×H=0.3m、0.3m0.072.440.07截洪沟35200.32.40.15B×H=0.3m、0.3m0.13.740.22截洪沟45200.36.30.39B×H=0.5m×0.4m0.0031.170.42截洪沟55200.312.20.76B×H=0.5m×0.4m0.0061.800.818.5雨水管道设计本设计于雨水花园下方设置雨水管收集雨水花园溢流雨水,并就近排入水系。计算管段服务面积设计流量设计管径设计坡度设计流速最大过流能力(hm2)(m3/s)(mm)(%)(m/s)(m3/s)Y-4~Y-51.30.16d5003.284.530.89Y-10~Y-111.00.11d5001.142.670.52Y-15~Y-162.30.34d5001.893.440.67Y-22~Y-232.70.34d5002.123.640.71Y-28~Y-290.40.05d5002.694.100.80Y-36~Y-371.60.07d5000.21.120.22雨水管线布置1)沿景观绿化区域外围进场道路,两侧新建B×H=0.3×0.4m排水暗沟,接入下游新建雨水系统。2)新建d500,承接上游各雨水花园溢流雨水与排水暗沟来水,分段排入嘉陵江。8.6高架桥台、桥墩雨水立管改造经现场踏勘,工程范围内高架桥面雨水均通过雨水立管,接至桥下后,就地散排。同时大量雨水立管已老化破损、缺失或未接至地面。为达到美化桥墩、桥台里面景观的效果,设计考虑沿对项目范围内,所有破损、老化的雨水立管进行更换,缺失的部位则需新增雨水立管。更换或新增的雨水立管不得散排,须就近接入本次新建转输型植草沟。每个桥墩或桥台处,雨水立管的长度暂按20m考虑;由于未收集北滨路高架桥相关设计资料,雨水立管管径根据实际断面还建,设计暂按Φ125考虑统计工程量,材质为UPVC。8.7管材、基础及接口(1)管材根据重庆市建委颁发的《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2018.11.18)的规定,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本次设计道路排水管和临时排水管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埋深小于6m,SN=8KN/m2;埋深6-8m,SN=10KN/m2;埋深8-10m,SN=12.5KN/m2。环柔性需按《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GJ/T225-2011)中8.4.4节要求实验,要求无破裂,两壁无脱开。冲击性能(TIR)需按照《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GJ/T225-2011)中8.4.2节要求实验,要求破坏小于10%。剥离强度大于100N/cm。烘箱实验按《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GJ/T225-2011)中8.4.5节实验,要求无分层,无开裂。管材层压壁拉伸强度需满足下表要求。管材层压壁拉伸强度/N溢流井连接支管采用涂塑钢管。本工程中所标注管道大小均指管道内径。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质量应符合《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GJ/T225-2011)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涂塑钢管,管材及管件应符合《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要求。本次设计Y31~Y36段采用斜管跌落,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采用K9级,所使用的球墨铸铁管必须符合GB13295-2008标准。铸铁管采用成品管件,弯头采用90°、45°、22.5°、11.25°成品,弯曲角度小于11°时可利用接口借转,允许转角应符合GB50268-2008的规定;钢制管件制作方法详国标图集02S403。(2)管道基础及接口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采用承插式弹性密封圈连接,基础采用砂垫层基础。涂塑钢管基础采用粗砂垫层,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地基承载力0.15MPa。回填采用路基土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0%。涂塑钢管接口采用法兰连接;法兰应符合《钢制管法兰》(GB/T9112~9124-2010)要求。球墨铸铁管主要采用T型滑入式胶圈接口,局部复杂地段可采用TF型自锚式胶圈接口。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的凹槽,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挖。凹槽长度为0.4~0.6米,深度为0.05~0.1m,宽度为管道外径的1.1倍。在接口完成后,凹槽随即用砂回填密实。管道采用承插接头,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地基承载力0.15MPa。管底填方高度不大于3m时,可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到路基标高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底填方大于3m时,应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1.5m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且管道基槽应超挖0.5m,再回填0.5m厚的砂卵石或级配碎石,最后施工管道基础。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当开挖沟槽基础为岩石时,槽底应超挖200mm,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再施工管道基础。(3)检查井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品质提升技术指南》(重庆市城市管理局,2019年5月):检查井统一采用具有“防响、防滑、防位移、防坠落、防盗”功能的“五防”铸铁井盖及盖座。按其承载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上最低选用D400类型。井座采用圆形,井盖采用圆形;爬梯均采用球墨铸铁成品。所选井盖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本次设计的普通排水检查井采用C30素混凝土现浇。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排水系统检查井应设置安全网。(4)跌水井当跌落水头大于1.0m、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跌水井井盖、井座、爬梯同一般检查井要求。跌水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井内设置卵石缓冲层等消能措施。具体详见《跌水井大样图》。(5)浅型井当检查井深度小于2m时需要设置浅型井,浅型井井盖、井座、爬梯同一般检查井要求。具体做法详见大样图。(6)沉砂井在排水暗沟接入雨水管道处,为防止泥沙阻塞管道,需设置沉砂井,雨季时应及时清通沉砂井格栅,防止堵塞,做法详见《沉砂井大样图》。(7)排水暗沟本次设计采用的排水暗沟沟身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净空断面尺寸为B×H=0.3×0.4m,具体布置位置详见《排水平面图》。排水暗沟每5m布置一处成品球墨铸铁雨水篦(参06MS201-8/53),其余部分加盖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顶部做装饰,具体做法同结构工程;排水暗沟起点进口处需加密布置两个雨水篦。(9)雨水口本工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C30砌块砌筑的双篦雨水口,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品质提升技术指南》(重庆市城市管理局,2019年5月):雨水篦统一采用具有“防响、防滑、防位移、防坠落、防盗”功能的“五防”重型球墨铸铁雨水箅,荷载标准为道路城-A荷载。雨水箅子要求可开启,做法详本图册《雨水口大样图》。双篦雨水口泄水能力要求不应低于25L/s。雨水口连接管采用涂塑钢管,管径为D325×8,以不小于1.5%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道路竖曲线最低点、道路交叉口附近及未置于道路最低洼处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洼点,雨水篦比路面低3~5cm,以保证有效收水。(10)急流槽急流槽采用C30混凝土现浇,具体详见《急流槽大样图》。(11)八字式进、出水口本次设计雨水排出口采用八字出水口,临时排水管进出口采用八字式进、出水口,具体做法详见国标图集06MS201-9第5页、第6页。8.8管道和构筑物抗震设计根据《建筑设计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ag=0.05g),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第10.1.4及第5.1.11.1条要求:(1)设防烈度6度、7度,符合7度抗震构造要求的埋地雨、污水管道结构可不进行抗震验算;(2)对管道和构筑物结构的抗震验算,设防烈度为6度或本规范有关各章节规定不验算,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3)同时管道抗震设计考虑采取以下措施:本次设计排水管道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接口采用橡胶圈承插接口;连接处为柔性构造,接头填料为柔性材料。雨水口连接管管材采用整体性较好涂塑钢管。8.9管道施工(1)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2)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污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3)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1.5控制(详见管道开挖断面图),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4)地基处理管道地基应为未扰动的原状土或经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柔性接口管道不小于0.2MPa。若地基为膨胀土,管道、检查井基础下增铺15cm厚8%灰土垫层加强,再按国标图进行基础施工。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当管道位于回填土基础上时,可采用砂卵石或8%灰土回填,其宽度为沟槽底宽度。先按土基要求检测合格后,再按照管道基础图进行施工。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松散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5)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塑料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还必须符合相关专业规程。(6)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的承插式弹性密封圈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在排水管网工程覆土达到场地设计标高后、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按照《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对排水管网进行内窥检测。内窥检测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整改。鉴于排水管网沉降、塌陷、变形、开裂等质量缺陷隐蔽期较长,建设单位可以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在排水管网保修期结束以前进行二次内窥检测。内窥检测需符合《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2019年4月3日)的要求。(7)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5%;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1.5控制,具体适用条件详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施工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5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8.10变更管理办法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任何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的活动需严格按照(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试行))(渝建发〔2018〕50号,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8.12.29)及相关文件中的规定执行。8.11危大工程注意事项根据,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和《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本项目排水工程不涉及危大工程。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如下: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意见序号危大工程名称重点部位及环节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意见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和土方开挖普通工作井、接收井、排水管井开挖高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1)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法规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安全审查后方可实施;

2)基坑(槽)采用稳定临时坡率放坡开挖,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可调整临时坡率,必要时可施作临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3)基坑(槽)采用跳槽开挖,开挖槽段不宜大于15~20m;

4)基坑开挖后,应及时组织验槽,验收通过后应及时浇筑基础及施作上部结构,及时回填压实基坑其余部位;顶管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施工排水井,并回填。

5)基坑(槽)应避开雨天施工,并做好截排水设施,基坑(槽)底部不得有水体长期浸泡;

6)做好基坑(槽)应急预案,基槽内应设置逃生设施,一旦发生险情,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撤离;

7)基坑(槽)周边不得堆土、不得有重型车辆通行。超过一定规模工作井、接收井、排水管井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普通模板搭设高度大于5m小于8m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超过一定规模模板搭设高度大于等于8m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3起重吊装

及安装拆卸工程普通1m一节的单节钢筋混凝土管重量大于10kn(1吨)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4暗挖工程普通采用顶管法施工的洞室1)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法规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安全审查后方可实施;2)施工前应探明沿线地下管线构筑物等,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保证通讯、电力、上水、排水、煤气等其它管线的安全运营;3)有人员在顶管内操作时,需定时监测管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4)汛期施工,应做好防汛防台工作,尤其是要防止井内进水,机头被淹、停电等情况的发生;5迁改管线本次设计范围内无迁改管线。注:不限于上述范围,具体以施工单位专项方案为准。

9.海绵城市设计9.1目标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盘溪河片区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5%,由于本次项目为改造项目,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改造项目不对径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提强制性要求,本次年径流控制率以盘溪河片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5%为目标。本项目范围内常水位为173.00m,五年一遇洪水位为186.64m。本次景观绿化设计范围内地块标高为185.00~166.85m,介于常水位与五年一遇洪水位之间,本次考虑于淹没水位175.00m之上且进行了绿化打造范围进行海绵城市设计。项目设计红线范围总面积为0.38km2,内含现状山体约0.18km2,现状水系约0.12km2景观打造堤坝部分面积约0.08km2,本次海绵城市设计仅考虑景观打造堤坝部分0.08km2。9.2LID设施选用本项目景观区下垫面包括绿地、硬质铺装等,根据本工程设计目标及项目现状,采用如下LID设施:a、雨水花园b、植草沟c、生态停车场9.3竖向设计与场地排水结合地块内部的场地标高、用地类型进行汇水分区的划分,项目划分为5个雨水分区,具体分区面积如下表所示。表3-3汇水分区一览表分区编号面积/m2S112885S29510.5S322503S427097S53826总计75821.5S3:分区主要为运动场地和硬化路面,该部分雨水主要通过末端雨水花园进行处理。其余分区结合景观设置雨水花园,建筑物及场地优先通过植草沟转输进入雨水花园,无条件布置雨水沟的地方设置管道将雨落管雨水转接进入雨水花园,管道因覆土较深无法保证雨水顺利汇入雨水花园,则采用排水沟将雨落管转接入雨水花园。9.4LID设施设计1、雨水花园(1)雨水花园结构层雨水花园常规做法自上而下结构层依次为蓄水层、种植土层、透水土工布、砂滤层、透水土工布、砾石层(含集水盲管)、防渗膜或透水土工布层、素土夯实层、原土层。其中蓄水层为取200mm,,内部设置雨水溢流设施;种植土层需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通常取400~500mm,种植土一般为腐殖土:沙土:园土=1:2:3,其渗透系数应大于5×10-5m/s,可根据渗透系数调整具体各项比例;透水土工布规格要求大于200g/m2;砂滤层厚度取100mm;砾石层厚度取150~300mm,砾石孔隙率应为35%~45%,有效粒径>80%,砾石层内敷设集水盲管,盲管采用PVC材质,管径为d200,铺设坡度i≥0.5%,且盲管周围应包裹一层透水土工布,规格200g/m2,透水盲管的开孔率宜为2%~3%,开孔有效孔径8~12mm。各子项根据实际需要选取结构层厚度及底层材质。(2)平面布置雨水花园通常利用现状绿地,结合景观布局进行改造。(3)竖向设计雨水花园最小深度:H=H1+H2+H3+H4+H5式中:H1—超高,雨水花园溢流水面与周边环境高差;H2—设计持水深度;H3—种植土厚度;H4—砂滤层厚度;H5—砾石层厚度。(4)纵向坡度设计雨水花园通常利用现状绿地,结合景观布局进行纵向坡度设计,坡度较大处考虑挡堰等形式。2、转输植草沟(1)植草沟具体做法本次项目的植草沟采用转输型植草沟,自上而下依次为过水断面、草皮、种植土、素土夯实和原土层。其中蓄水层为200mm;种植土层为300mm,种植土一般为腐殖土:沙土:原土=1:2:3,其渗透系数应大于5×10-6m/s,可根据渗透系数调整具体各项比例;素土夯实层压实度90%。(2)平面布置植草沟结合景观布局,根据现状及设计地形标高布置。(3)竖向设计植草沟设计深度:H=H1+H2+H3:式中:H1—设计过水深度,本次设计取200mm;H2—种植土厚度,本次设计取200mm;H3—素土夯实厚度,本次设计取200mm;400(600/800)纵向坡度设计:转输植草沟纵坡范围宜为0.2%~0.3%。。9.5指标计算:根据径流分析本项目共分为5个汇水分区,各分区雨水花园面积需进行计算,本次各综合径流系数为(绿地0.25、生态停车场0.3、沥青路面0.9、运动场地0.7、其他硬化路面0.9)各分区雨水花园面积及调蓄能力计算如下表:分区编号下垫面类型面积(㎡)合计面积(㎡)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达到65%控制率所需容积(m³)本次设计雨水花园面积(㎡)实际控制容积(m³)实际控制降雨量(mm)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S1绿地4929128850.60123.88S1-01+S1-02+S1-03=126+177+106=40997.4412.6860%停车场500其他硬化地面7000沥青路面456S2绿地53949510.50.5177.82S2-01+S2-02+S2-03=120+156+258=53485.4417.5467.91%停车场0其他硬化地面3671沥青路面446S3绿地4500225030.71254.08S3-01+S3-02+S3-03+S3-04=395+160+445+482=149228818.1468.91%停车场400硬化16000运动场地(pu硅、塑胶)2700沥青路面1550S4绿地10900270970.6258.39S4-01+S4-02+S4-03=450+500+392=139233420.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