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题儿童行为产生与家庭教养方式相关性分析摘要了解当前小学生自信心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以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向319名小学生发放边问卷进行调查。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运动自信、一般自信和应对自信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在学业自信和运动自信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EF2、EF5、EF6、EM2、EM3、EM4六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小学生的自信心与家庭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性相关。关键词:问题儿童;行为产生;家庭教养;相关性 AbstractTounderstandthecurrentsituationofpupils'self-confidenceandfamilyrearingstylesand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Questionnairesurveywasusedtodistributequestionnairesto319pupils.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threedimensionsofsportsself-confidence,generalself-confidenceandcopingself-confidenceamongpupilsofdifferentsexes.Therea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twodimensionsofacademicself-confidenceandexerciseconfidenceamongpupilsfromdifferentsourcesofstudents;pupilsofdifferentsexesinEF2,EF5,EF6,EM2,EM3,Therea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sixdimensionsofEM4.Thereisasignificantcorrelationbetweenpupils'self-confidenceandfamilyrearingpatterns.Keywords:problemchildren;behaviorgeneration;familyupbringing;relevance 目录TOC\o"1-5"\h\z\u一、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研究方法 1二、相关理念概论 12.1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 12.2家庭教养方式的划分和测量 2三、问题提出 23.1问题提出 23.2研究假设 3四、研究方法 34.1研究对象 34.2研究工具 34.2.1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34.2.2问题儿童调查问卷 34.3统计方法 4五、结果 65.1问题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 65.2问题儿童行为产生与其家庭教养方式的关联 8六、结论 8参考文献 10致谢 11一、绪论1.1研究背景问题儿童通常指品德上存在较严重缺点且经常表现出来的儿童。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的是由不良需要或开始主要是由好奇、试探等幼稚的心理引起,有的是由于遭受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引起的,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形成问题儿童的主要根源。教育关乎一个人的个性形成,而家庭教育在这其中起到了决定性地作用,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和压力的加剧,更多的家庭出现问题,导致对下一代的教育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儿童家庭教育与性格的相关性进行研究。1.2研究意义儿童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影响其形成和发展原因复杂。通常认为,个性是由遗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养育方式将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现研究资料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影响重大,引起精神卫生与社会各界的重视。1.3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二、相关理念概论2.1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方式。19世纪以前社会不存在关注儿童需要的观念。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们对待儿童的方式有一些改善。进入20世纪20年代,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出现,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及家庭教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20世纪40年代起,儿童的养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父母应该让儿童快乐,让儿童感受到爱,鼓励儿童学会自制。观念的转变及大量新兴理论的涌现对社会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长远而广泛的影响。研究者们开始对各种教养情景进行大量的观察,并运用实证法建构起了关于教养方式的种种观点。在儿童社会化的早起研究中,父母对儿童的单向影响观贯穿在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中他们努力寻求父母决定儿童的教养维度或模式。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向。一个方向是,从父母教养行为的层面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另一个方向是将家庭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两类方向比较之后发现,后一种研究方向对父母的教养行为作了特征概括,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前一种研究方向的不足。而两者相结合后表明,具体行为维度并不孤立的对儿童社会化起作用,只有将它们与父母整体教养行为模式或类型结合,才能真正揭示出它们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2家庭教养方式的划分和测量通常把家庭教养方式分成三类,这三类方式造就了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孩子:1.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分支配,孩子的一切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2.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胡闹等。3.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孩子以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三、问题提出3.1问题提出关于小学生自信心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信心与各自的家庭教养方式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关系。3.2研究假设在王丽和傅金芝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信心的影响的研究中指出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自信心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四、研究方法4.1研究对象抽取(###小学)的学生共350人,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问卷数330份,问卷回收率为94.2%。核查回收的问卷,剔除明显不合格的,如填写残缺不全、有规律、答案统一等问卷,从中选取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有效问卷319份,问卷有效率91.1%。4.2研究工具4.2.1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由瑞典心理学家C.Perris等人于1980年编制,1993年由岳冬梅等人修订出中文版。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分为父亲分量表和母亲分量表两个分量表,其中父亲分量表有六个不同的方面共58个条目组成,而母亲分量表则有五个不同的方面57个条目组成,其具体维度如下:EF1表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EF2表示父亲惩罚严厉,EF3表示父亲过干涉,EF4表示偏爱被试,EFS表示父亲拒绝否认,EF6表示父亲过度保护;EM1表示母亲情感温暖、理解,EM2表示母亲过干涉、过保护,EM3表示母亲拒绝否认,EM4表示母亲处罚严厉,EFS表示偏爱被试。每个分量表独立计分,采用李克特四级计分法也就是1-4独立评分,将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的不同因子的题目得分分别相加,得到不同因子的总分。量表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验证,分半信度、实证效度、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都符合要求,适用于大部分家庭。4.2.2问题儿童调查问卷自信个体对自己能力或者技能方面存在的主管受以及对环境控制的主观受。个人评价问卷是个体从六个不同方面做出自我评定,是个体自信心自我评定较为常用的量表。量表总共有54个条目,分为六个不同的维度,这六个维度分别是学业表现、爱情关系、成分量表、体育运动量表、社会相互作用和同人们交谈,除了体育运动量表之外是包含五个条目其余量表都是包含7个条目。量表以李克特计分法进行四级评分,每个量表的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自信程度越高。4.3统计方法研究采取集体测试,主试为研究者本人,测试工具为自陈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测试前由主试宣读指导语,并说明测试要求,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有t检验、相关分析。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表1被调查者的基本特征(N=319)人数百分比(%)性别男生11636.4女生20363.6是否独生独生8827.6非独生23172.4生源地城市9529.8农村22470.24.3.1不同小学生在自信各维度上及总分的差异4.3.1.1不同性别的小学生自信上得分的差异表2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自信上得分的差异(M±SD)维度男女tP自信稳定2.45±0.522.55±0.49-0.8000.185表现自信2.50±0.512.53±0.50-0.3270.047学业自信2.44±0.632.45±0.49-0.6740.988运动自信2.74±0.602.39±0.573.628**0.001外表自信2.58±0.512.57±0.47-0.5630.117社交自信2.80±0.722.85±0.69-0.9050.169一般自信2.60±0.422.37±0.463.324*0.045应对自信2.83±0.662.76±0.581.366*0.019自信总分2.73±0.722.43±0.513.4280.563注:*表示P<0.05**表示P<0.01由上表的数据分析可知,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自信心的各个维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自信心程度。其中在运动自信、一般自信和应对自信三个维度上不同性别的小学生表现出的自信心差异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说明在这三个方面的自信性别的影响比较大,而其他维度上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差异未达到显著性。从总体上来说小学生的自信性处于中等水平,在自信的个别维度资信水平偏低,说明小学生的自信水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4.3.1.2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在自信上得分的差异表3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在自信上得分的差异(M±SD)维度城市农村tP自信稳定2.46±0.532.53±0.52-0.0980.657表现自信2.61±0.572.61±0.490.7650.810学业自信2.20±0.612.62±0.51-4.689*0.041运动自信2.82±0.632.45±0.543.375*0.039外表自信2.57±0.542.52±0.570.4780.127社交自信2.78±0.622.84±0.65-0.2560.690一般自信2.47±0.472.50±0.560.7010.405应对自信2.82±0.632.77±0.560.3660.129自信总分2.62±0.682.54±0.540.5630.503注:*表示P<0.05**表示P<0.01从上表的数据分析可知,不同生源地对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各个方面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数据上分析可知,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在自信的各个维度上得分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在学业自信和运动自信两个维度上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的自信心差异达到显著性,其他维度差异不显著。4.3.1.3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得分的差异表4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得分的差异(M±SD)维度男女tPEF12.6±0.52.9±0.43.10.087EF22.0±0.41.4±0.51.2*0.016EF32.2±0.61.7±0.50.50.062EF41.8±0.51.7±0.42.60.059EF51.9±0.51.7±0.51.1*0.027EF62.4±0.61.9±0.30.6*0.041EM12.7±0.42.9±0.27.50.055EM22.4±0.62.4±0.50.7*0.028EM31.9±0.41.7±0.52.3*0.032EM41.4±0.31.6±0.51.8*0.037EM52.6±0.52.9±0.43.00.069注:*表示P<0.05**表示P<0.01从上表的数据分析可知,在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维度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得分也不尽相同,说明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家庭教养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在EF2、EF5、EF6、EM2、EM3、EM4六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4.3.2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信心的相关分析表5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信心的相关分析自信稳定表现自信学业自信运动自信外表自信社交自信一般自信应对自信EF10.132*0.218*0.149*0.0660.218*0.115*0.207*0.107EF20.0260.0620.201*0.0940.062-0.225*0.186*-0.029EF30.153*0.0540.0810.0670.054-0.138*0.122*-0.156*EF40.156*0.0770.126*0.0560.127*0.0780.125*0.038EF50.0890.0710.0480.0890.0560.151*0.0890.163*EF60.101*0.179*0.158*-0.101*0.074-0.233**0.115*-0.207**EM10.168*0.199*0.162*0.2680.141*0.121*0.102*0.063EM20.0570.0290.139*-0.057*0.038-0.182*0.073-0.218*EM30.680.0750.113*0.0680.0390.770.154*0.098EM40.870.780.221*0.0870.0240.161*0.199*0.068EM50.215**0.0760.158*0.0930.203*0.146*0.168*0.195*从上表的数据分析可知,家庭教养方式与自信的不同维度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相关,其中大部分维度的相关达到显著性。说明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不同维度的自信心的形成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五、结果5.1问题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5.1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自信心上差异的分析从整体情况上来分析可知,小学生的自信心水平整体上来说处于中等水平,在个别自信心维度上水平偏低,并且小学生的自信心水平普遍受到性别、生源地和家庭教养方式等不同方面的影响。并且从数据上分析可知,男生自信心水平普遍高于女生的自信心水平,并且男生在运动自信、一般自信和应对自信三个维度上的自信心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分析其原因可能为:第一,由于受到社会角色的影响,在潜意识中男性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并且男性更多的赋予了有力量的、强大的、勇敢的、有担当的等角色要求,而女性则普遍认为是柔弱的、温柔弱小的。在这一社会角色要求的差异下,男性为显示或者证明自己的力量和强大之处所在,男生则更善于自捧,吹嘘自己的实力,高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此男性的自信心普遍高于女性,而女性则刚好相反,在应对自信和一般自信上显著高于女生。第二,同样受到重男轻女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般女性在各方面表现的更内敛,不够自信,所以女性的一般自信心水平普遍比男性的自信心更低。社会角色的要求和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这种性别角色的差异在小学时期就表现出来了。第三,由于不同性别在生理构造上的差异对不同性别的小学生的自尊心水平也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男生的运动自信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的运动自信水平。5.2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在自信心上差异的分析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在自信的各个维度差异表现的并不明显,只有在运动自信和学业自信两个维度差异显著,其中城市小学生的运动自信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小学生,而在学业自信水平上则正好相反,农村小学生的学业自信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小学生的自信水平。具体分析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第一,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在自信大部分维度差异不显著得益于改革开放后不仅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很大的改善,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弱化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别。第二,虽然经济的发展逐渐弱化了城市与农村的差别但并不是没有差异,农村经济的相对弱后使得农村家长对孩子在学业上抱有更大的希望,更多的灌输知识改变命运,成绩就是一切的理念,在家庭教育上也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农村小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更能够珍惜学习的机会,农村小学生普遍比城市小学生学习更努力,学习成绩也更优异。因此在学业自信水平上农村小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小学生。第三,同样由于家庭经济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较大的生源地差异,城市小学生从小更少受到为学习成绩至上的观念的影响,城市家长也更注重对孩子的全面的发展,在运动方面毫无异味城市家长和孩子都将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农村小学生在运动方面则投入更少,因此农村小学生的运动自信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小学生的自信水平。5.3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知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EF2、EF5、EF6、EM2、EM3、EM4六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可能存在的原因是,首先小学生处于青春特殊期,成熟状态处于成熟半成熟时期,对于成长和学习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多的困惑,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并给予指导能够更好的处理问题,增加各方面的自信,因此自信心就有所增强,同时由于男生比女生在面对问题时更容易选择表达,并且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所以在以上六个维度中存在显著的差异。5.2问题儿童行为产生与其家庭教养方式的关联根据小学生的自信心与家庭教养方式相关性分析可知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自信心水平存在重要的影响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第一,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在小学生这个特殊的成长时期提供不同的支持度,也就是说在小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候处在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下可以得到的社会支持是不一样,如果小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则更有可能更好的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能够更好的面对和处理困难则能够很好的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在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男女地位的差异产生出社会角色对男女角色要求的区别,同样由于这种男女角色的要求的差异导致父母对男女性别的教养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大部分家庭中父母对男生的要求往往是更为严格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更愿意让男生去承担责任,遇到问题时把问题当作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这种放手让男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教养方式往往会是男生自信心的重要来源,但是相反的是,女生在家庭中往往是受保护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不大会愿意让女生独自去解决问题,所以这种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导致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往往自信心程度也是存在较大差异。可见,家庭教养方式与自信心的形成存在相关关系。第二,而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由于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水平差异和受教育方式差异等各种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生源地的教养方式也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农村初中生可得的社会支持往往会比较少,而城市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也能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两者的差异导致对问题的解决的结果往往不同,因此造成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自信心水平往往存在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在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下,从小就能够培养不同的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心态,而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不同心态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六、结论1.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运动自信、一般自信和应对自信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2.不同生源地的小学生在学业自信和运动自信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EF2、EF5、EF6、EM2、EM3、EM4六个维度上差异显著。4.小学生的自信心与家庭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性相关。参考文献[1]杨立成.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年小学生自信程度的影响[J].渝西学院学报,2004,3(4):86-89.[2]王欣,阮新,阮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学校教职工合同范本
- 2024年节能型泵及环保用泵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公寓租赁合同
- 2025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征收补偿协议
- 2024年电子涂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表面处理机械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短期用工合同范本 管理资料
- 2025企业间借款合同法律关系
- 2025煤炭采购合同范本
- 2025成都房屋租赁合同范本AA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2023年绥滨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双心治疗课件
- 广东省肇庆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缓和医疗精品课件
- 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9人模拟卷含答案
- 儿童功能性独立评定量表(WeeFIM)
- 工程(产品)交付后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 体育市场营销(第三版)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新形势下的处方审核工作-处方审核培训
- T∕CHAS 10-4-9-2019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4-9部分:医疗管理危急值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