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案:第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_第1页
高二历史学案:第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_第2页
高二历史学案:第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_第3页
高二历史学案:第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_第4页
高二历史学案:第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记知识纲要必背要点1。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宋明理学和君主专制的弊端进行批判,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3.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君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知识点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背景(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吏治腐败。(2)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①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3)思想:道学家把孔子奉为神圣.(4)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2.主张(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②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认为③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3)强调人正当的④私欲。3.评价: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⑤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李贽的思想知识点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1.主张(1)对⑥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3)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2.评价:对后世⑦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知识点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背景:明末社会危机日益加剧。2.思想:经世致用。(1)目的:挽救国家危亡。(2)主张:走出家门,到⑧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3)成就:写成巨著《⑨天下郡国利病书》。3.以⑩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知识点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主张(1)认为世界是⑪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2)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是有⑫规律可循的.(3)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⑬客观对象引起的。(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⑭辩证法思想。2.影响: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意义:明末清初的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可归纳为“一、二、三、四”(1)一个范畴:封建传统的儒家思想。(2)两个局限: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封建思想藩篱;没有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社会形态的跃进。(3)三点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4)四个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师生互动1]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有何特点?提示:①否定儒学的正统和权威性。②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师生互动2]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是什么?提示: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师生互动3]为何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提示: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物质基础.②思想: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③政治: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压制了反清的民主思想的萌芽。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家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深刻批判,他们的思想应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试一试]上述结论错误。因为三位进步思想家虽然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反对君主的个人独裁,其思想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但这种批判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并非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其思想尚未超越封建思想的范畴.主题一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三: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顾炎武《日知录》请分析:(1)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儒学有哪些新发展.(3)这些批判思想在当时是否占据了主流地位?为什么?提示:(1)①经济上: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有所发展;②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③思想上:宋明理学僵化,束缚思想、扼杀个性;④阶级关系上: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发展商品经济,反对封建束缚。(2)①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制度;②经济上,倡导工商皆本;③思想上,批判宋明理学,主张经世致用。(3)否。因为当时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批判思想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理学仍占主导地位。1.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儒家传统道德,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战斗精神。但其思想并未提出鲜明的进步主张,因此其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2.教材P17[学思之窗]李贽写的这封信,说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提示:李贽在信中讽刺、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反映了明后期,社会政治腐败,官场污浊,道学家伪善的黑暗现象。也说明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日渐腐朽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社会现实。3.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因素。提示:(1)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而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的法制思想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了人的个性,摧残了人们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综上所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时期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和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又为思想批判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4.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的异同。提示:项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不同点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相同点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5.黄宗羲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他的思想只是停留于批判君主专制,并未对将来社会的发展提出进一步的主张。因此,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只是对儒学思想进行批判继承。6.“亡国”与“亡天下”不是一回事。“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代替另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7.王夫之等人的进步思想虽然构成了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思想解放的进步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仍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8.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提示:(1)批判、继承①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②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扬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③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神道论”。(2)发展①提出的一些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具有民主色彩。②这些思想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例1](2018·全国卷Ⅲ)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解析]材料“胸无墨、眼无丁者”也热衷于出版个人著作,不能体现出学术文化水平的迅速提升,故A项错误;材料“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反映出士人的喜好,与士人的地位的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没有反映出个人著作的内容与社会的关系,无法体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说明当时人们对文化知识的崇尚,社会上的文化氛围浓厚,故D项正确。[答案]D主题二正确认识明清之际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材料一: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黄宗羲《原臣》材料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矣。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大权乃归之天子。——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材料三: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应分属不同部门掌握。——洛克《政府论》请分析:(1)据材料一、二,概括黄宗羲和顾炎武政治主张的相同点.(2)有人说,黄宗羲和顾炎武都是主张否定帝权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3)据上述材料,指出洛克的分权学说与黄宗羲、顾炎武的政治主张在本质上有何区别.(4)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提示:(1)主张分治(众治),反对独治(反对君主专制).(2)不同意。两人都主张限制君主权力,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3)洛克: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否定君主专制;黄、顾:认同现有制度,限制君主权力,挽救统治危机.(4)①经济: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②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③政治: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提示:特点表现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他们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2。正确评价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提示:(1)进步性:明清之际的四大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向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2)局限性: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例2]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命题,譬如“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这反映了三大思想家()A.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B.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C.仍然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D.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解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早于西方启蒙思想,且二者没有思想上的交流,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都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斗争,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三大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现实内涵而非强调三者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故C项错误;由材料“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可知三位思想家希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体现了他们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故D项正确。[答案]D1.“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B)A.朱熹 B.李贽C.陆九渊 D.黄宗羲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李贽对统治阶级推崇的孔孟之道大加鞭挞,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解析: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性格,符合材料体现的意思.3.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中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D)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主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民主启蒙色彩"的含义,即反封建的思想.四个选项中只有“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故答案为D项.4.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C)A.建立“一家之法”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法治D.建立君主立宪制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可以看出黄宗羲主张法治的思想,从材料可以看出他反对“一家之法"和君主专制,但他还未提出变革政治制度的主张.5.《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A)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B.忠君爱民,保国有责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本题考查顾炎武的主张。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6.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A)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实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解析:本题考查王夫之的主张.王夫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即“器”,而“道”(即事物的规律)则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器”就没有“道”。7.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