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琵琶行(并序)》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琵琶行(并序)》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琵琶行(并序)》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琵琶行(并序)》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白居易白居易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历任左拾遗(谏官)、翰林学士。

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时期生活特点前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后期(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白居易的生平分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讽喻诗:《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

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主张: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实践诗歌语言通俗化“白诗四最”:唐代传诗最多最通俗易懂

讽喻诗最多流传最广白居易的作品(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2)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3)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琵琶行》白居易听诗歌朗诵,概括每段段意:浔阳江头夜送客(第1段)江上聆听琵琶曲

(第2段)歌女倾诉身世苦

(第3段)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4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第5段)琵琶行整体感知:理清全诗结构

第一段,浔阳江头夜送客。内容分析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字惨凄惨萧瑟的秋景衬托离别的凄惨心境找出本段写景的句子“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内容分析

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根据内容上的变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过渡琵琶女的出场琵琶女的演奏内容分析

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衬托音乐的动听过渡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接下来是描写琵琶女的出场:过渡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出场急切欣喜矛盾含羞演奏琵琶曲调弦校音,情随声出演奏名曲,倾诉悲情珠落玉盘,急切愉悦幽咽凝绝,幽愁暗恨铁骑突出,激越雄壮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江心月白,余韵无穷(序曲)(总写)(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曲终)(尾声)琵琶女的演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沉吟”两句是过渡。

“自言”句至段末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分写早年的歌伎生涯。后半部写如今的寂寞处境。少年得意老年失意门庭若市年轻貌美昔日欢笑独守空船今日辛酸年长色衰内容分析第三段,歌女倾诉身世苦今昔对比开头就写出了作者的感慨。

头两句承上启下,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后两句写产生共鸣。感到自己和琵琶女有着共同的命运,因而发出天涯沦落、同病相怜的感慨。

中间十二句是诗人自述。主要写迁谪后的郁闷心情,揭示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的原因。

最后,用“如听仙乐耳暂明”来赞扬琵琶女,并提出“莫辞更坐弹一曲”的请求,引出结尾段。内容分析第四段,同病相怜伤迁谪第三、四两段分别写琵琶女与诗人各自倾诉自己的遭遇,两人的倾诉在内容的侧重点上有何不同?思考诗人琵琶女侧重回忆年少时在京城的快乐生活侧重描写被贬江州后的生活状态为了避免叙述上的重复,作者在两人今昔生活的描写上,有意各有侧重,意在互为补充。诗人与琵琶女在人生经历上有哪些共同之处?思考

琵琶女自诉身世苦白居易自叹谪居苦年轻时本是京城女去年辞帝京名满京都的艺人才华横溢的诗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幽愁暗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京倡

商妇

年老时怨

京官谪官恨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写诗人重闻琵琶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

“感我此言良久立”,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遭遇的同情,也有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却坐促弦弦转急”,是琵琶女满腔激情的自然流露。

最后,用设问从侧面表现自己感伤程度之深。

全诗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回味的余地。内容分析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洒泪青衫?思考

1、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伤。2、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3、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4、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5、风物的感伤——盆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荻花飘飞,睹物伤怀。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共鸣

思考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为什么诗人会与一个从未谋面的处于社会下层的歌女产生共鸣呢,他们是通过什么联系上的呢?

思考

琵琶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却坐促弦弦转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移船相近邀相见东船西舫悄无言又闻此语重唧唧江头送客闻琵琶千呼万唤始出来曲终收拔当心画整衣敛容叙身世月夜船上弹琵琶琵琶曲共同探讨

诗人在《琵琶行》诗中总共描写了琵琶女的几次演奏?三次

琵琶女三次演奏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琵琶

“醉不成欢惨将别”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第三次(明写):为知己重弹琵琶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共同探讨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一闻琵琶邀相见

再闻琵琶诉沦落

三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女是一个现在飘泊江湖却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歌伎。青春欢笑、老大沦落。

“重色重利”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共同探讨

主题《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体会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品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官职的任免升降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