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创业不仅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也是我国繁荣市场经济、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大学生创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全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内涵创业是指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一定的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谋取职业,而是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学发明、专利成果等资源,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办公司,创办企业等形式开创自己的事业。创业是就业的高级形式,是勇者与智者对现实做出的非凡选择。选择创业的人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提供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就业机会。(1)二、学生创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创业模式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一)根据您的启动时间,有四种类型的模式1.第一,安排时间,在整体上关系到校园是指大学生不放弃或中断学业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创业活动。这是目前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主流模式,为了不影响学业,需要妥善安排时间。例如,义乌工商学院(又称创业学院)的学生创业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主要是开网店批发、销售一些小商品,成功的例子比较多。也有在校园周边开实体小店的,主要是课余和假期经营,上课时关门或者请人看店,有些只是短期的,如新生入学时摆摊销售宿舍用品。或者是作为自由创业者。2.关于休息和创业为了创业选择中断学业,申请休学。因为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选择这种创业模式的极少。休学之后何时复学也不能确定。3.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即完成大学学业之后再创业,通常是为了解决就业或者实现自我价值,大学毕业后创业者的知识技能和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提高,所以对创业的考虑也比较成熟。这种模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也是国家提倡和引导的创业模式,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各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都是针对这种模式的。4.弊大于利的合作模式为了创业提前结束大学教育,这种模式对创业者的成长和创业的成功来说应该是弊大于利的,所以一般选择这种模式的很少。当然也有成功的例子,如比尔·盖茨就是典范,他在哈佛大学只读了一年就放弃了锦绣学业,与人一起创办了计算机公司。(二)根据创业的形式,有四种模式1.从各行业内挖掘大学生消费市场是指大学生个人或两三人代理加盟某知名品牌的“办公室型小企业”的创业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占很大比例,选择的行业主要是科技含量比较低的服务行业,通常是立足校园服务学生群体,由于创业者自身对学生消费需求的了解,能够充分挖掘学生消费市场。该模式启动资金比较少,规模不大,风险较低,尤其适合一些勤工俭学的在校大学生,且代理加盟品牌形象好、顾客信任度高,省去了前期的广告宣传费用,所以很受大学生创业者的青睐。2.利用互联网的创业当今的大学生对网络可以说是游刃有余,自身就热衷于网上购物,于是创业的大学生也就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创业活动。在网上开店从事销售,或者以某个电子商务网站的门店的形式经营。这种创业模式门槛低,投资少,风险小,方式灵活,所以在大学生创业者中也比较普遍。3.吸引投资主体较多元化的创业模式主要是一些高新技术专业的大学生采用的创业模式。随着高校不断涌现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各地也创建创业园区,又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发挥其专业特长、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业,撰写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吸引风险投资商,进行创业。该模式要求创业者具有高新专业特长及统筹计划能力,能够取得投资商的信任,同时要有好的产品和创业理念,经得住市场竞争的考验。这种方式创业可以得到政府和创业园的各方面帮助,信息流畅,所以风险低。如上海大学生创业园、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的一些企业是很好的成功例子。4.政府主导,政府支持,城市融资即多个大学生以股份制形式合资从事创业活动。选择这种模式的主要是临近毕业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由家人提供资金支持,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这种模式还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这种创业组织模式相对稳定,但是风险大,直接面对市场机遇和挑战,投入资金也比较多,同时需要创业者在管理、人事、财务等方面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经验。所以多数是大学毕业后先在其他企业的某些岗位工作两三年,取得一定的工作基础和经验后再开始创业,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2)三、学生创业的问题(一)目前,学生创业技能培训存在主要问题1.对大学生的教育目的重视不够一是一部分高校将招生计划同就业率挂钩,造成了高校往往只重视就业率而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培养。二是多数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为选修课,没有从思维观念上对创业教育进行重视,未将其纳入规范的教学和科研计划。2.知识运用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灌输教育为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严重束缚了大学生的思维意识,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发挥。另外,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往往停留在课堂讲授、创业计划比赛、讲座等形式上,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浅层次的表面化、临时性的创业能力培养,效果欠佳,作用不明显。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结构建设不足目前,“在高校中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从事理论课的传授,没有创业经历,缺乏实践经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结构存在严重不足,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的匮乏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各级政府都出台了措施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是要么在某些方面扶持力度低,要么与高科技产业挂钩,准入门槛高,真正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的创业扶持政策有待完善。4.大学生创业意识“三化”培养方式的内容不具备针对性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开设课程大规模群体化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对于普及创业知识、推进创业意识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每一个个体能力的差异,这些广谱式的培养方式不具备针对性,不能很好地发挥个体的潜在能力。加之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不具备“一对一”个性化培养的条件。5.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难以操作事实上,大学生创业成功的过程是一个“知道、悟道和行道”的过程,让学生简单地掌握创业的知识相对容易,但是让学生领悟到创业成功的真谛,把握创业的科学规律,进而转化成创业的实际行动就很难了。一是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缺乏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理论支撑。二是目前承担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师主要由负责学生就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和负责商学教育的专职教师组成,由于受工作岗位和个人经历的局限,难免会出现教学技能相对欠缺、创业实战经验缺乏的问题。三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缺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淡薄,对于创业方面的知识只是当做学习任务来完成,而没有产生内在的需求传授的创业知识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创业能力。6.企业管理、人事制度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人事等对大学生创办企业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企业管理、人事制度上也没有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有力支持,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中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创业政策不完整、氛围营造不够、个性化创业指导不够等方面。(3)(二)学生创业融资的问题1.不具备创业的前提条件一部分大学生害怕创业、害怕融资,认为大学生创业融资缺乏经验、人脉等因素,不具备创业的先决条件,以致创业无法展开;一部分大学生盲目追逐创业融资潮流,抱着“别人干什么,自己就要干什么”的不成熟想法,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情况的前提下一头扎进创业队伍,在创业的过程中丧失热情和兴趣,半途而废。2.预期成效要求过高从多数大学生对创业融资的预期成效选择中我们可以发现,一部分大学生也是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他们大多数并未做好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的思想准备,只是一味想着最后的成功。对创业融资的预期成效要求过高,会加大他们在创业中遇到难题时的挫败感,从而打击其坚持奋斗的决心。一部分大学生对创业融资预期成效要求过低,这使得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容易因为一些小的成果满足,进而安于现状,错失良机。除此之外,过高过低的要求也会影响融资规模的确定,规模过大,会加大融资难度和利息风险和经营风险;规模过小,则可能会导致生产经营过程的中断。3.融资渠道的类型大多数大学生在创业融资中对融资渠道了解甚少,不仅不清楚各种类型渠道的风险性、稳定性、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对应多大的资金需求规模等,甚至连融资渠道的类型都不清楚。在这种状态下,融资过程和结果不能达到需求的情况常常出现,而且会进一步影响其后的生产经营环节。而且,大多数大学生所选择的渠道主要为亲友等熟人筹资,其次为传统银行贷款。前者在融资规模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后者的条件较为苛刻,对于创业起步的大学生而言往往达不到其要求。4.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是制约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重大障碍。伴随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综合评价指数越来越差。如今的大学生个个独具个性,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自制力不够,并且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大学生自身能力的不足。除此,缺乏经验也是大学生创业问题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之一。当今大学生,市场和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中的人情世故了解很少,不足的社会经验往往会使得他们情绪低落消沉。没有经验的创业者没有主动通过市场调查获得相关信息的习惯,而是进行理想化的推断。这样的方式也是造成大学生失败的关键。除此,大学生大学期间只注重了本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未能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对创业知识积累不够,难以解决创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缺乏明确的责任意识,缺少操作流程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因为执行单位在解决这类问题上实际经验不足。尽管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给予了很多支持,但具体如何操作,仍旧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在实施上仍旧存在问题。6.经营型担保大学生创业融资的资金来源首先是自己筹措,主要来自家庭。但由于大学生的学费额都较高,而对于收入一般的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更谈不上腾出多余的资金用于孩子自主创业。何况创业的风险还不小,万一被套进去打水漂了,这将使一个家庭难以运转。因此,这条路不容易走通。其次是社会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但对于银行贷款这一渠道而言,担保条件比较苛刻,也没有一定的资产作为抵押。风险投资的投资门槛高,并且在我国仍然不够发达,也不便于采用。(4)(三)学生网络创业的难题1.大学生创业初期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低下大部分大学生因好的创意走上创业之路,但网络发展瞬息万变,以“吸引眼球”为主要盈利手段的网络经济要求网络企业推出更多、更好的创意。然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都是有限的,在离开了课堂学习而又不得不为企业发展的种种琐事所纠缠时,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也逐渐萎靡。同时,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一般都处于象牙塔中,很少接受挫折教育,直接导致很多传统职业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对这些在创业初期受挫的大学生吸引力增大。他们中很多人更趋向放弃创业,追求相对稳定、压力不大的工作。2.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体验问题网络创业环境与传统市场环境相比更透明,竞争更剧烈,与那些在职场上已经摸爬滚打过的人或已有创业经验的人相比,刚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实践经验、管理意识等方面基本素质的缺乏显而易见。很多大学生的网络创业灵感来自于高校的电子商务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在比赛期间,虽取得了一些优异成绩,但是一旦投入实践,大学生们还是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经验不足、怕面对困难,导致大学生们很容易放弃已经有所起色的网络创业。3.能保持足够的宽容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轻商贱利”等思想的深刻影响,大多数人倾向于传统职业,对创业始终持怀疑态度。而对于创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失败,大多数人也缺乏应有的宽容;从家庭来看,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母们由于经历了中国的“文革”和改革开放时期,更加希望孩子们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而不是下海从事这些有巨大风险和压力的创业活动;从高校来看,虽然学校老师们鼓励支持学生的创业活动,举办各种电子商务大赛、创业大赛等,但这些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实践上的指导很少甚至没有。大部分大学生迫于现实压力,都会选择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研等,这种文化氛围也极不利于大学生创业。4.信息数据安全就网上购物来说,其局限性很多。由于在网上看到的商品大多是实物的照片,一件立体的实物缩小许多变成平面的画片,商品本身的一些信息会丢失,直观性受到很大的局限。此外,电子商务的管理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不到位,产生纠纷时很难处置;而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曾有调查公司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进行过在线调查,当问到为什么不愿意在线购物时,绝大多数人担心的问题是遇到黑客的侵袭而导致信用卡信息丢失。这些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同样会制约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良性发展。5.民间借贷成本高,资金来源不稳定网络创业后期,必然需要大笔的资金来支持其发展壮大。但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筹集资金创业相当困难。此刻的大学生刚走出学校不久,少数学生仍然在学校念书,想要单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大笔的资金几乎不可能。所以必须求助于旁人。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仍欠成熟,融资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刚走出校门甚至还未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融资更是难上加难。向银行借贷,程序繁琐,困难重重,所以大部分大学生将目光投向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资金来源不稳定,很容易造成资金断链。网络创业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且没有实体资产,因此融资环境比实体创业更差,这使得原本创业融资困难问题变得更加严峻。(5)(四)关于大学学生创业的问题1.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团队发展不健全(1)创业者自身能力不足。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相对于就业而言,创业更具难度,当前大学生创业者不能很好完成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很少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出理性的选择,自身能力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比较狭窄;社会经验尤其是创业经验和市场经验缺乏,考虑创业问题简单化、理想化,导致在项目选择、规划设计、市场运作等方面出现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不起坎坷和挫折,尤其缺乏对可能遭遇风险和失败的必要准备,往往导致半途而废。(2)管理层划分不明确、团队合作精神欠缺。学生对专业管理知识了解不多,也缺少企业专业管理层次的经验,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职权分配不明确、安排不合理是当今大学生创业团队中易出现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很容易使整个创业团队的整体效益降低,公司运营出现问题。(3)学生销售技术不成熟、售后服务不完善。创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销售,但大部分学生缺乏销售知识,经验不足以及对市场了解不充分,没有自己的创新,更没有好的市场定位,因此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货物积压的情况。而创业不仅仅是销售出自己的产品就完了,更需要切实跟进好售后服务,服务恰好是打造良好信誉和忠诚度的最好契机。但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不知道服务好客户的重要性,公司知名度无法提升。(4)资金筹集困难、利用率不高。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其经费大多依靠家里,创业基金来源不足。即使勉强想到办法筹集到资金,但与创业基金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此外,思想单纯的创业学生考虑事情不够全面,很容易出现资金浪费、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资金周转危机。2.学校指导学生创业: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与监督(1)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力度不够。创业教育内容丰富,涉及多学科、多种能力和较强的技术性,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要具备创业教育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建设一支高起点、高素质、专兼职动态发展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是当务之急。(2)学校创业培训模式单一,创业平台缺少指导。学生创业最重要的是技能,学校培训中的“模拟实战”虽锻炼了学生的实操能力,但模拟方式的简单化、操作流程的宽松化以及缺少专业技术指导人员使得培训结构显得太过随意,无法让学生的技能得到突破。在创业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这时候非常需要学校提供相关的技术人员给学生指导。学校的创业园平台需要配备相关的技术指导人员。(3)学校资助体系不完善,对创业生的跟踪和监督力度不够。一般学校提供创业的平台,但企业运转后续资金投入需求大,学生创业困难重重。学校安排了培训,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场地、必要的硬件设施、营造了一定的创业氛围,之后便完全放任学生自生自灭,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大学生创业需要学生坚韧的毅力、原始资金的支持、市场动态的把握等条件,但是除了这些学生内在的创业素养和市场敏感度以外,外部的支持条件也不容忽视。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与监督,学校要培养人才,必须做好监督工作,否则只会让创业平台白白失去效益。(6)(五)政府在创业和支持政策方面存在问题1.大学生创业企业“零首付”注册登记情况各地出台“零首付”政策确实解决了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资金缺乏困难,刺激了大学生创业激情。如温州市工商局为减轻大学生创业者初期资金不足和市场目标盲目的状态,也出台“零首付”注册登记、住所(经营场所)备案制度;2012年5~9月,温州市“零首付”注册公司36家中大部分为大学生创业者登记的。但调查还显示,成立后处于非正常营业状态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占14.02%,大学生创业企业注销量近6%,生存最短的企业仅维持了不到5个月。这也证实资本是创业的先决条件,忽视创业者的素质和条件而降低创业的资金准入门槛实质上会降低创业企业信誉度,使企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大今后的经营困难,增加失败的风险,不利于创业企业生存和创业活动的良性循环。2.政策作用未充分发挥目前,“政策优势”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助力,但由于创业扶持政策常常由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分别制定,缺乏政策的介绍、梳理和汇编,加上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创业者普遍不会或不懂利用政策扶持优惠。同时,一些创业政策又抬高扶持政策申请门槛,致使许多创业者很难享受到政策带来的优惠,导致政策作用未充分发挥,政策目的未能实现,政策资源形同虚设。如一项调查显示,65.66%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是创业团队集资获得的资金,只有11.53%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通过政府创业基金、风险创投和导师投资获得创业资金所占的比例仅分别为2.9%、4.47%和1.32%,结果是根据政策规定而设置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资助资金、科技创业种子资金资助等因在申请方面有许多设限,导致创业者只能望梅止渴”,而扶持资金客观上大量闲置,政策资源难以产生实际效益。3.政府扶持政策一方面,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培训等方面为已经或即将大学毕业的新生代浙商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与条件,但非大学毕业生的弱小创业者却无权享受这些政策福利;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如对《浙江省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操作办法》,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不甚了解,而政府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时也忽视这些政策亦可适用于大学生创业。按理说,无论是大学生创业企业还是非大学生创业企业,只要属于中小微企业,就都应当有权享受国家与地方政府有关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而分割大学生创业企业与其他中小微企业政策适用的做法,不仅直接导致政策实施效率低下,而且使非大学毕业生创办的小微企业处在不平等竞争环境中,由此造成对非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政策性歧视,违背了竞争法精神。4.创业目的:从自身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到自主创业调查说明,目前各地大学生创业意愿并不强烈,多数人只是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才考虑自主创业,创业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失败后的一条退路,若可在“待遇好的工作”和“自主创业”之间选择,则前者占了76%。另一项调查显示,53.3%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应该在工作之后再创业,33.3%的创业者认为可以毕业后直接创业,只有13.3%的创业者认为学生时代就应该尝试创业。可见,绝大多数创业者创业的目的是出于自身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并非解决就业问题那么简单与功利。但从政府角度看,创业扶持政策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前的就业压力,显然政策授体的主观目的与政策受体的主观需求发生较大偏离。换言之,创业扶持政策并不具备直接催生创业者的功能。5.大学生创业企业死亡率近80%一般说来,创业风险包括物质资本风险、人力资本风险、精神资本风险和法律责任风险。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其中经营管理不善的占了57%;资金周转不灵的占28.6%;投资方向错误和技术落后的各占了4.8%。而根据杭州市工商局2008~2011年6月底注册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数和接受调查的企业数统计,杭州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存活率高于28.06%。这意味着,即使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情况最好的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死亡率也近70%。换言之,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最终都不能成功,甚至还要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尽管人们对大学生创业不以成败论英雄,但事实是那些因响应政策号召激情创业却最终失败的人,往往面临来自内心的自责、家庭的指责、外界的嘲笑,受到经济上、心理上甚至法律上的多重打击,其本人及其家庭可能会因此长久陷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之中。但是,目前我国政策与法律并没有关注到这样一批创业失败者,更没有防范创业风险及对失败者以各种救济的制度与措施。过高的创业失败率对提高创业率产生副作用,抵消了创业扶持政策的功效,削减了社会对大学生创业事业的认同度,阻碍了大学生向创业者的转化,也不利于我国企业家人才的产生和储备。(7)四、创业能力教育,必须做到“三自”思路一: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1.要高度重视创业能力教育。创业能力是经济发展之源,是民族富裕之源,是培育新兴产业之路,是缓解就业困境的可能途径。一个社会中创业的活跃需要大量的创业者,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创业教育,要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使部分高校毕业生从单纯的求职者转变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2.要将创新的内容融入到创业能力教育之中。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仅仅那些具有创新内涵的创业活动才是可持续的。也只有这样的创业企业才有可能生存下来,甚至有所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向其中融入创新的内涵。所谓在创业教育中融入创新的内涵,即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原创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技能。3.创业能力教育要有所分类。创业能力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意识与技能,国外学校就此也根据学生类型而有一定分类。其中,对于本科生的创业能力教育,偏重于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对于研究生特别是MBA的创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则是全面的创业精神、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可见,就创业能力教育而言,国外不是有教无类,而是区别对待,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目的有异,开设的课程也不同,这一点对我们很有参考价值。4.加强创业能力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除了在工商管理研究生教育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中创业能力教育往往是专业教育、专业课程外,在本科生及跨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创业能力教育都仅仅占教学课时中很少一部分。要在很少的课时中使学生对创业能力的相关知识有所理解和把握,课内课时都是不够的。再加上创业能力教育很难在实验室里进行。因此,国外学校普遍重视实践性教学。这一点,也是国内开展创业能力教育需要借鉴的。5.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完善的创业能力教育教学体系有助于在大学生中系统地培养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增强创业能力。在创业培养体系中,课程教学体系是核心,在各类学科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作用,在第一课堂课程设置方面,应开设《创造学》、《创业学》、《创新思维》、《创业管理》等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以更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其次在第二课堂创业活动方面,应广泛开展诸如创业计划竞赛、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演讲、辩论、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逐步形成以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方面为主的培养方式和途径。同时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创业指导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6.营造良好的校内创业环境。创业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培养、熏陶和积淀,创业教育要融合于学校的整体育人机制中,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良好创业环境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培养创业能力的基本前提。校内创业教育环境又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创业教育硬环境指为在校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的场所或实验设备,提供创业资金和创新奖励基金以及为创业竞赛和创业社团提供专项资助等有形的创业支持。创业教育软环境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创业鼓励相关制度建设和活跃的校园文化等。学校要不断加强“硬环境”的建设,建立创业基地,引进试验设备并提供专项创业资金的支持。在“软环境”的建设方面,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友和企业家成功创业对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示范作用,定期举办“创业论坛”,开展科研竞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加大“挑战杯”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创业计划大赛。开展创业文化节、创业计划大赛、创新设计大赛、科技节等专题校园文化活动。7.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运用的创业能力。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与场所建立创业实训基地,扶植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与钻研专业紧密结合,与服务企业紧密结合,与实践创业紧密结合,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一是学校的科研实验室要向学生开放,让学生了解科研前沿,演示高精技术设备,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学生在导师的带动下,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二是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体验,让大学生虚拟创业公司,地方高校还可以成立让学生处方管理、自主经营的科技服务公司,建立大学生超市、食堂、书亭、家教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实体,在创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实践中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创业全过程,使学生在经营实践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8.优化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创业能力教育来说,建立一个完善的创业能力教育支撑体系十分重要。对创业的资金、政策、服务等的有力支持是创业能力教育的源泉,否则创业能力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同时创业能力教育在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外联活动、教学活动等方面也必须获得来自政府、企业和企业家个人等各方的支持。政府可以联合银行、高校和企业设置大学生创业基金,对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支持。如银行开设由高校担保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小额贷款,企业提供大学生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和所需的技术等。政府应加强和企业、高校的密切合作,加快对大学生创业成果的转化。给予采纳大学生创业成果的企业一定的投资、税率方面的优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也能够推动企业转化大学生创业成果的效率。(8)思路二:对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建议。1.政府、社会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国家和政府为支持大学生创业融资,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出台符合实际的创业融资政策,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为创业服务,通过项目的调查了解从而确定是否给予帮助。(2)完善创业机制,制定创业的法律。同时配套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担保体系以及相应的法规。(3)合理优化政府优惠政策。针对大学生创业问题,政府在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在加大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合理性,以避免过度地支持导致大学生进入公平市场竞争的环境出现高度的不适应性,缺乏市场竞争能力。(4)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对创业资金的贡献度。在提供贷款时,尽可能简化程序,完善制度,树立一定的标准。(5)社会各界应该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充分肯定,并加强天使投资、创业基金等社会新型融资渠道的宣传,帮助创业者选择综合的融资渠道。加强创业的宣传,推动国家政策的实施。2.培养大学生创业融资的正确理念。政府、高校、媒体等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融资正确理念的导向,其中包括意识、动机、兴趣、信仰等。让大学生明白,创业融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件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成效的事情。同时,也应该让其认识到,如果态度正确、方法正确,创业融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风险是可以合理控制、减小的。3.加大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建设和宣传。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都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创业融资的进行,加大宣传力度,放宽信贷限制,建立创业融资社会培训教育机制,增设创业融资成功奖项,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在符合市场经济正常运作规则的基础上,加大开发适合大学生特殊创业群体的融资渠道,鼓励相关融资渠道的建设。除此之外,应加大各类融资渠道的宣传力度,并且在宣传中结合实际情况,尽量说明各类融资渠道的具体情况。4.加强大学生创业融资技能培训。高校应当把大学生创业纳入教学范围并增设理论实践课,提高在校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运用能力,加强专业知识教育讲解,并开设专业实践课,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学以致用。要让大学生学习创业融资的相关知识,了解相应的法规政策以及融资途径,以便使其立足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相应的技能,以便更充分认识和体会创业融资的真谛,在实践中运用理论解决问题。5.加强大学生综合教育。大学生加强自身综合能力是创业的基础。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大学生若打算今后创业,就应该在大学阶段树立创业理想,并且为此而不断奋斗。在课余进行创业培训,在实践中结合理论,了解社会需求,积累创业经验,形成创业意识。其次,要有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要知道创业活动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的事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摆正心态、积极向上、协调好关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使自身潜力得到很好的发挥。最后,要培养创业所必须的综合素质。创业的过程复杂而艰辛,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还需要有自立自强、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展现自我、善于沟通交流的能力。(9)思路三: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策略分析。1.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不仅要教授大学生创业技能,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承担风险意识。目前,大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很少,创业课程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而且课程安排有很大的随意性,内容仅限于书本知识,真正的实践锻炼不多。因此,高校首先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吃苦耐劳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其次,应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定期邀请网络创业成功人士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再次,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技能的培养,可通过网络创业竞赛、高校与商业网站联合培训等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能力,为网络创业提供可靠保障。另外,应加强社会资源的利用。可与社会创业培训机构合作,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最后,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的课程体系。消除“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真正把创造性、创新精神作为衡量和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进取、大胆创新、敢于创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业型、创新型人才。2.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平台。高等院校可根据学校特色出台相关政策,如提供资金支持大学生网络创业,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增加实践内容,设立创业选修课。同时,学校可出面为大学生寻找商业机会,为大学生进行网上创业提供方便。可搭建网络创业平台,通过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并利用这个交流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多方位、多渠道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实现创业、就业管理数据共享,促进更多人实现网络就业。也可通过出台配套政策,为网络创业的大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引导。可与企业联合,聘请外部专家与学校联合为网络创业者提供相关产业政策指引和创业技能指导,引导大学生理性科学创业。学校可建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大学生网络创业。政府应出台优惠策略,给予在校大学生创业以特别关注。同时,应以政府为主导,设立网络创业资金支持体系,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提供低息贷款。大学生的父母也应转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在精神上给予理解和支持。3.大学生应保持乐观心态,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大学生与其他群体相比,受教育水平较高,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学习模仿能力较强,团队合作精神好,更容易形成创业团队。因此,可以采取合伙经营方式,以解决资金和人脉缺失问题。另外,应正确认识创业。网络创业的对象是市场,市场变化莫测,因此在创业之前应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其次,网上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和失败,必须保持一种不怕困难而富有激情的心态,不怕吃苦,锲而不舍,坚韧创业。(10)思路四:对创业大学生及创业园的建议。1.对创业大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1)学生个人积极成长提高专业销售知识和技能。创业生要学会自立、自强,即使学校提供了再完美的平台,个人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活的灵魂,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好相关专业性知识外,还可以通过查询文献资料、浏览网上信息、实践调查等多角度提高自己的专业管理和销售技能。同时,向有经验的专业销售人员或专家咨询专业销售技能。(2)各创业团队内部制定好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谨的服务体系。每一个团队都要有自己的管理体系,严格划分好每一人的职权,做好自己的事,并有一个或两个最高决策者综合所有意见做出最终决策,使创业得以和谐有序的发展。制定严谨的服务体系是每一个创业团队都必不可少的,根据市场调查以及客户需求事先制定好合理有序的服务体系,一方面提升信誉;另一方面如若遇到突发情况,也能随机应变。(3)扩展资金平台。大学生创业初期资金筹集困难,要在校内和校外两个渠道来进行资金筹集。一般来说,高校会提供少量的启动资金对创业初期发展潜力较大的项目予以支持,但是难以满足所有创业者的资金需要,因此在创业项目发展的初期就要做好准备工作,通过政府创业基金、银行小额贷款、风投公司等多渠道进行融资,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出让部分股份来换取资金的支持。2.对学校创业园建设的建议。(1)培训模式多样化。实施理论与实战结合、实战与市场结合、师生交流会、创业生交流会、技术指导模式。学校除了聘请老师和企业家给学生讲课、让学生模拟实战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实战;同时在培训中增加师生交流环节;培训中也可以让各创业团队互相交流心得,在交流中了解各自团队的不足并学到弥补和成长的技能;另外,学校还应该在培训中增加技术指导人员,定期开展小型培训,开展针对性的培训。(2)加强学校与创业大学生的合作关系。学校与创业生之间的关系,就像创业者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一样,也是需要互相配合和服务的:建立创业咨询平台;实行竞赛奖惩制度,让各创业团队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激发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实施校企对接。(3)打造创业文化氛围。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培养每一个创业成员积极向上的心理。每一个创业团队也可以树立自己的创业理念,打造团队的核心文化来暖化创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此外,创业园的资源条件毕竟有限,难以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创业实践的个性化要求,故需“制造空间,整合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创业园区,不断扩展创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结合专业特点扩展校内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持之以恒。(4)开展多方面链接。创业园应该成为一个面向学校,并通过学校面向社会的梯次开放系统,在该系统中,各种与创业实践相关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互动发展的有机整体。鼓励学生与其他高校的学生和校友展开合作,共同致力于学生创业的实践活动;拓展校外学生创业实践资源,深化大学生实践企业合作计划(SPEC)等,通过校企、校研、校际和跨地区联合,与相关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落实多种形态的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把校外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有效纳入创业园整体规划中来,使之常规化、规模化、规范化,在广义上形成以创业园为核心的扩大型、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高校学生创业实践园区。(11)思路五: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资源之重新配置与优化。1.政府职责与政策目标的重新定位。在我国,成功的创业主要是家族型创业与专业(技术)型创业。家族型创业是建立在家族已有的社会资源及社会信誉基础之上,家族支持对创业成败有决定性影响,通常这种创业风险与困难较小,较容易获得成功;专业(技术)型创业主要基于自身的能力与条件,其创业所依赖之资源、关系、信用有别于家族创业,并远远不及家族创业者,而且关键是专业技术是否得到社会认同,成功的要点在于能否掌握有限的资源、发挥其创意与技术、通过合理运作获得有效经营与利润。对于后者而言,外在资源的协助会对创业者创业动机的产生与创业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外在资源协助主要是指政府所提供的各项政策措施与所构建的创业发展与保护环境,其中政府政策措施之一,是维持市场经济的运作及其公平性,确保创业活动不与公共利益相抵触。如果不属于以上两种创业类型,那么创业失败的风险更高。“无资金、无经验、无人脉”的大学生,便多属于家族型创业与专业型创业以外的创业,其本身存在先天不足,更需要政策、资金的扶持及技术、信息、管理等咨询与服务。尽管创业扶持政策是整个创业支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但政府还是应当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理论和“适度”干预理论,坚持由政府(中央及地方政府)、高校、社会、创业者共同构建创业支持体系。政府承担的职责是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高校、创业者和社会进行规范和引导,健全创业管理结构,培育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环境,协调与化解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回应创业者在创业方面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应当建立的创业扶持政策包括:有利于创业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创业的社会救济、救助制度;有利于创业的法律制度。创业不仅仅是创造一个组织,而是人们基于对自己成就事业的动机驱使,经由结合各种资源与条件、动机与能力,进而对任何创业者来说都具有满足事业需要的价值。而所有创业者(包括大学生与非大学生、家境贫困的大学生与富二代大学生)均是新生代企业家的主要来源,均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力量,本质上并无差别。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